2002—2004年吾(田绪科)参与归德田氏续修家乘时,初闻老家族人曰:“珍祖一世英名,享誉朝野,帝诰百官楷模,惜文笔不留于世……”,谨记于心,遂查阅私藏图书,于《虞城县志》待定稿中寻得《软抬重差说》一文,载入2004年《归德田氏家乘》(卷十六 64—66页)。详文列下:
软 抬 重 差 说
邑人通政田珍
凡为政者期安民而已,凡安民者期便民而已。举一政民曰便,举之;举一政民曰不便,已之。夫是谓同民心,出治道,而政斯善,民斯安矣。
今之从政者不然也。夫条鞭法海内通行,此最大之政。而所议最宜祥妥者。乃初议法者,博节省虚名,潦草遗患。如县驿马、河夫、大户诸大徭役,悉佥民间富有力者充当,鞭银虽给,不足偿供费之半也。民不胜赔累,乃告帮贴,久之帮贴者又不胜赔累,而富有力者悉贫矣。民贫而诸大差役愈难支矣。有识者非不蒿目腐心而思变,然才议加增,而上官见疑,卒慑于毁誉利害之私,而不敢也。
杨晋庵先生乃慨然曰:“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宜民。今法穷极矣,奈何不变?”乃取前项诸大差役悉计应费若干,务足其用,令概县均摊,命曰:“软抬,”一切头役之患悉与除焉。议既定,爰咨阁县、乡士、大夫、蓍老、佥曰:“便也。”乃促邑侯王公具申抚按各道,佥嘉其议,报曰:“可。”始自三十五年,迄三十七年三岁间,民相安,差亦无累,举向所称赔累难支之弊,若扫而除矣。百姓惧法久而变,请编入条鞭为永利。先生曰:“倘条鞭外再议加添或更佥头役,是今之法适为陷阱也。不若永存软抬名,庶可杜更端之议耳。”嗟嗟!先生既为民而立之法,又欲为民而久其法。可谓盹盹其仁乎!夫先生为民而立法,则变法者戕民者也。先生本以仁爱民,则变法者不仁者也。
其或上官不察,目为渔猎计而变之,邑侯不察,惑于群小言而变之,则胡不取他邑利害而较观之。夫他邑求软抬不得,民称病;吾邑请软抬蒙允,民称利。一利一病若苍素然,奈之何舍利而就害也?是法也,商丘沈少保、杨中丞、宁陵吕司寇、乔都练、夏邑彭侍御、陈仪郎,佥以为善,命敕石以垂永久。余乃据舆论之公而详其事于碑阴。览者知旧法之弊,今法之善,相与守而不变焉,是吾虞永赖之功也。
摘于《虞城县志》(卷九 艺文说)
另近期新辑录相关文献:
1.《中国历史纪事》载:天启五年(1625年)
行宗室限禄法
明后期,宗族繁衍,人口日多,致禄入不敷分配。天启五年(1625)五月,江西御史田珍疏陈限禄一法,以万历四十八年见给之数禄银二十万六千为额,根据各府宗室多寡均定,除亲王本人定额外,以现在人数为准,日后子孙增多,止在原额内均支,要在禄支不滥。遂实行。
2.《崇禎長編》(卷之六)载:
崇禎元年二月丁酉 陞田珍為大理寺右少卿補徐紹沆為河南按察使陞焦源溥為山東按察使陸文衡為浙江副使
3.《崇禎長編》(卷之九)载:
崇禎元年五月庚辰 陞田珍為大理寺左少卿程註為右少卿田仰為太僕寺卿翰林院庶吉士李建泰為編修
4.《大明光宗貞皇帝實錄》(卷之三)载:
泰昌元年八月丙午 ○下考選散館各官俱令實授從吏部遵奉 遺詔之請也時授職者庶吉士史永安愽士陳胤叢劉逑祖 【 劉逑祖:廣本逑作述,下同。】 中書周朝瑞朱童蒙董承業張其庭房可壯劉大受羅文英蔡國用高弘圖梁之棟行人侯震晹汪慶百陳所志余合中張論張素養趙于逵丘兆麟周用賓羅汝元鄧秉修潘文龍譚鍇推官林一柱李九官李逵知縣史孔吉楊所修熊德陽劉弘化蘇逑【 蘇逑:廣本逑作述,下同。】 張修德賈繼春馬鳴起郭增光董翼王一中喬承詔游士任安伸袁化中汪泗論傅宗龍田珍陸世科江秉謙張慎言馮三元王夢蛟張鯉李良棟游鳳翔共五十五員朝瑞震晹吏科孔吉胤叢戶科慶百禮科所修童蒙兵科德暘 【 德暘:廣本暘作陽,是也。】 承業所志弘化刑科其庭工科逑浙江道繼春鳴起一柱湖廣道永安江西道增光逑祖修德翼廣東道可壯一中承詔士任廣西道伸化中大綬 【 大綬:廣本綬作受,是也。】 河南道泗論宗龍珍合中山東道世科文英秉謙國用九官山西道慎言達論弘圖陜西道三元四川道紊養于逵夢蛟兆麟用賓雲南道汝元秉修文龍之棟貴州道鯉南京江西道鍇南京福建道良棟鳳翔南京湖廣道皆監察御史而兩咨散館若申廷譔舒榮都張潑鄭宗周聶紹昌易應昌郭如楚王槐秀張師孟則以推補按差先得 旨
5.河南文献载:
【顺治】虞城县志 八卷
(清)顺治十五年(1658)刊本胶卷 |
本书所载明代资料较丰富,如艺文中有万历进士、县人杨东明之《饥民图说疏》,所言情况十分严重:“……难支岁月乃相约以捐生,无耐饥寒遂结聚以为盗。昼则揭竿城市横抢财物,夜则举火郊原强夺子女。”其它如崇祯五年的《软抬重差说》,《条陈河工疏》,《筑堤捍水记》,《买土便民说》; 灾祥目“嘉靖九年七月十二日河水决东北大堤”条后所附王尚贤撰《虞城河患述闻说》等,均为整篇文章,是难得的有关明代社会与黄河水患的资料。 |
(辑录田氏珍作 不敢据为私有 特发此文 供宗亲参阅共享)
河南商丘归德田氏十九世孙:田绪科辑录于2010年3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