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日本侵略中国,家家都有一段血泪史。由于修族谱,我了解了这样一个现已消失的家庭:田有汉,参加淞沪会战阵亡;其妻子詹氏(詹后坑)育有三男两女,两女因从小送人当童养媳存活。田有汉阵亡后,其弟田有养病故,这个家庭因无经济来源三个儿子全部饥饿而夭折。田有汉之妻詹氏成为孤寡老人,解放后列为“五保户”。麻洋小学每年会组织学生送几担柴火,请她作“忆苦思甜”讲话作为回报。田有汉、田有养原以加工豆腐、炸油条等小生意为生,家庭生活还可以。1979年詹氏去世,原本有两个兄弟的家,成为绝户,真是一段不堪回首往事。
淞沪会战远在上海,与偏僻的尤溪有什么干系呢?原来 1937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十二师,以卢兴荣为师长,派遣尤溪子弟的精锐官兵4700多名开赴抗日战场,编为上海战区总预备队的序列,统归国民党第十集团司令刘建绪指挥调配,参加淞沪会战。这次战役,尤溪调出警卫营,归于苋桥防空总站,担负苋桥衢州和长兴三个正机场警卫任务(以后又改任衡阳汉口和兰州正机场的警卫任务)。其余各团分三次不同时间增援上阵:第一次调三个团,由卢兴荣亲自率领,填补上海大战场,统归原有的军团部指挥的阵地。第二次将另一个团派黄鹤副师长带领,填补上海罗店战场;第三次从防空总站警卫营挤出二连,又在留置后方杂兵中挑选一部分,编整一个加强营,令吴德均率领,驰援上海大场北角的阵地战。
“淞沪抗战”尤溪参战官兵总数4700多人,除了负伤送回后方医治的不足400名外,共牺牲官兵4300多人。淞沪会战后,尤溪国民党政府在城关东门处的“尤溪公园”建一亭子,内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以纪念4700多尤溪参加淞沪会战牺牲的官兵。解放后,原尤溪中学校园成为“五连车队”,尤溪中学校园迁址尤溪公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处,建成石头教学楼,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被拆。现在“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迁移至福星塔的公路边恢复原状。紫阳公园内也有“饮血淞沪”大型浮雕,以示纪念。
改革开放后,修族谱又恢复了起来,对参加红军而牺牲者,族谱中大都列入“人物”专述。而关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十二师参加淞沪会战而牺牲的烈士,大都只在“世系叙”中表述为“当壮丁”。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其实,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十二师参加淞沪会战而牺牲的4300多位烈士,是尤溪对抗日做出的贡献,族谱中不该忘却,也同样应该列入“人物”专述,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斗争,牢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警惕日本为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翻案,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共同奋斗。
http://www.hxtian.cn/news/lyview.asp?id=7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