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29年5月生,河南省洛阳市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1955年毕业于河南农学院农学系,同年到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工作。长期任油料研究室主任。主攻春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60年代开始主持青海及北方大区科研课题。70年代提出白菜型小油菜起源祁连山区假说及油菜起源寒地理论。当时发表的《充分利用冷凉气候,因地制宜扩种油菜》论文,奠定了中国三北地区发展春油菜的理论基础。1982年后主持中加“油菜育种”合作项目和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的春油菜子专题。先后育成春油菜品种18个,其中青油11号、15号分别填补了中国白菜型油菜低芥酸和双低品种空白,青油14号为中国育成的第一个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品种,青油241为耐冻品种,宁交5号为耐旱品种。这些品种的育成和推广,解决了中国不同时期和不同生态区扩种春油菜对品种的需要。在青海将油菜分布高度向上推进200多米,开拓出新产区近200万亩。育成品种的推广石积累计达1.2亿亩。1982年后多次到英、法、德、瑞典、波兰、加拿大等国考察,带回的品种资源和育种技术,在缩短中国油菜优质育种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提出的“白菜型油菜自交迟钝制种法”,受到国内外重视。研究成果获省级甲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编专著有《油菜的起源特性和栽培》、《油菜育种》、《小油菜》等五部。参编书有《中国油菜栽培学》、《实用油菜栽培学》、《中国油菜品种志》等七本。发表论文译文60多篇,其中在国外刊印的有《中国的春油菜分布》、《中国的芥菜型油菜》等4篇。
一、主要科学成就和贡献
㈠ 育成春油菜品种18个,填补三项国内空白,部分成果国内领先,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育种领导了春油菜品种三次大更换。1956年在青海祁连山区鉴定出矮化油菜新种质,通过驯化和杂交,育成“青油1号”和“青油3号”等特早熟品种,解决了高海拔农田稳产和寒区新垦地的早期利用问题。
1960年后大量引种至北方各省,组织了春油菜的首次大扩展。
作为特短季作物,提高了华北地区的复秆指数;在青海将油菜分布向高海拔推进200多米,开拓出新产区近200万亩。以之为亲本育成的“青油241号”,苗期能耐零下9度低温,较好解决了早熟耐寒同产量的矛盾,增产30%以上,该品种获青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前育成的抗风沙品种“宁交5号”、抗裂荚品种“青油9号”,在青、甘、新、内蒙等沙害区长期成为主栽品种。“青油9号”、“青油241号”还在哈萨克斯坦得到推广。上世纪60年代育成的青油4号为国内第一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曾以亩产318.6kg创当时我国油菜最高产,带动了春油菜区换用甘蓝型品种热潮。换种后产量普遍翻番,又出现一次春油菜区引种青海油菜的热浪。改革开放后,育成我国白菜型第一个低芥酸品种“青油11号”,第一个双低品种“青油15号”,第一个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品种“青油14号”,填补三项国内空白。“青油14号”为国家“八五”攻关成果,含油量50.02%,为全国优质品种之冠。国家科委和农业部的验收结论为达到了国际同类育种的先进水平。该品种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和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选为“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基本覆盖了青、新、甘、内蒙、黑等主要春油菜产区,实现了甘蓝型春油菜生产的全面优质化。
㈡ 提出的白菜型小油菜起源祁连山区假说和油菜起源寒地理论,推动了我国寒地油菜大发展。根据其在青海祁连山区蹲点20年的亲身体验和研究,小油菜的生物学特性是喜冷凉湿润,耐寒性强,遇28℃以上高温就出现生理障碍。按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理论,可推知其原产地应是低温多湿,日照长,没高温,并伴有生长期霜冻的高原地带。这同小油菜集中分布的祁连山区生态恰相吻合,据此形成了起源地假说和油菜起源寒地理论。当年发表的《充分利用冷凉气候、因地制宜多种油菜》论文,为三北地区春油菜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油菜起源寒地,在寒地发展油菜,逐渐成为寒区农业决策的共识。理论指导实践,促进了东北油菜新区形成,出现了华北早春插种春油菜的复种模式,在青海油菜已由作物排序的第三位跨居首位,均得益于油菜起源寒地理论指导。
㈢ 提出的多项油菜育种方法和春油菜栽培理论,解决了实践难题,增添了油菜育种学和栽培学新内容。
1、发现和利用白菜型油菜中的自交迟钝类型,研制出自交迟钝杂种和混系育种技术,找到了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首创的自交迟钝理论和育种方法论文,于198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的国际油菜咨询技术会议上宣读后,载入我国1990年出版的《中国油菜栽培学》。
2、发明的EDTA容量法测琉甙总量方法,绕过了必须进口大型仪器才能开展油菜品质育种的困难,打破了少数单位垄断油菜品质育种局面,为基层单位开展品质育种和普及油菜品质检测技术开辟了新路。该方法主要是根据硫甙酶解后产生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重硫酸盐和一分子硫甙的原理,用化学方法测出硫酸盐含量后换算出硫甙总量的技术。此法经济、快捷、准确。已获青海省级科技成果证书。
3、首创的白菜型核不育多聚基因育种法,为培育多抗性和广适性品种找到捷径。核不育系的遗传特点,是保持系广泛而不固定,代代产生半数不育株和半数可育株。用带有目标性状的父本给不育株授粉,可每代输入50%父本血缘,汇聚优良基因,达目标后选取可育株,培育成含多型遗传基因的品种。用此法育成的“青油9号”品种,兼具早熟、抗寒、抗裂荚等综合性状,适应性广,至今仍为部分产区主栽品种。
4、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在产区建育种基地和选种点,借自然力加大选择压,在相应的恶劣环境中育成耐寒、抗风沙、抗裂荚等特异性品种,创造性地发展了育种学。并根据高海拔地区光辐射强、气温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等条件利于喜温凉作物形成高产的情况,提出在青海建立北育夏繁基地设想,撰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我国农业领域著名的庆巧生、卢良恕、董玉琛、胡晗等院士和专家评审,在青海实施,增加了高原育种学新内容。
5、提出了由盛花期向两端逐渐下降的温湿度条件是春油菜最适生态理论:春播宜早、夏播宜迟、无霜期短的地区宁早勿晚的播期原则;以及含油量随海拔上升而上升.随纬度增高而增高的规律,在指导油菜全局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纳入了多本油菜栽培学。
㈣ 为青海培养了一批油菜高级专业人才。在任油料研究室主任的近40年中,带头深入实际,以严谨的学风影响人,以赤诚的热心帮助人,培养青年。研究室有三人出国深造,八人晋升研究员或副研,多人出任院长、所长要职,兼搞业务,巩固了青海春油菜科研阵地。
二、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和著作
独著和参编油菜专著12本,论文50多篇,系统反映了我国春油菜的生产总貌和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春油菜的学科基础。1960年参加我国第一部油菜专著《中国油菜栽培》的编写,执笔春油菜章节。相继主编《小油菜》、《油菜育种》、《油菜的起源特性和栽培》,均以青海资料为主线,论述春油菜的形成演变史和育种栽培特点,并进一步在书中阐述了白菜型小油菜起源地假说和油菜起源寒地理论:肯定了东北油菜新区形成、华北油菜复种模式的出现都是以青海小油菜为先锋开拓成功的史实。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春油菜发展轨迹的重要根据。改革开放后参编《中国油菜栽培学》、《实用油菜栽培学》、《中国油菜品种志》、《中国油菜品种资源目录》等全国性著作,收集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资料,系统总结了我国春油菜的理论成就和技术创新。首次按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分述了春油菜栽培原理和措施。初步形成了春油菜的育种栽培研究体系,为春油菜学科建立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