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安康市宁陕、石泉、汉阴县交界处田姓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1041 添加时间:2007-10-5 18:57:21 |
|
宗亲 田仕荷 网站留言:
在陕西省安康市的宁陕、石泉、汉阴3县交界处田姓人好多哟,老祖先人的墓碑上记载说是清朝年间从安微安庆府迁来的,至今的音还说的还是江南话,家训是“耕读传家”,辈份有客居宁陕的江南人 客居宁陕的江南人 宁陕土著甚少,多属外地迁入。
县志载:明正统(1436-1499)后,饥民徙入,不可禁。 在宁陕县东南部与石泉、汉阴两县接壤的铁炉坝,就居住着田姓、刘姓等几支江南人部落,他们至今信奉着“耕读传家”的古训,说着乡音浓厚的“江南话”,过着水乡田园生活。
明末清初,宁陕人烟稀少,花少许银两便可指手为界,置得大片林地。不知他们是因为要躲避饥荒、债务、瘟疫,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从遥远的安徽西南部、湖北东南部的长江流域一带的文明之地,来到这片万山老林中的处女地。 他们选择气候温和、地势开阔、水源充沛的地带作为自己的繁衍之地。先是修路开渠,筑坝造田,接着大兴土木,修祠堂,建庙宇,以示兴邦。铁炉坝坝大500亩,南北两街均用八人抬的巨石砌有坚固的护坝,长1公里有余,虽经历年水患,却坚不可摧。江南人的住舍沿用着水乡的风格,前院套后院,天井连天井,槽门戏楼一应俱全,且用料讲究,木材是通直的百年老树,门框沿坎是细腻乳白的大理石,檐口垛头雕 有飞禽走兽、绘有花草鱼虫。江南人的到来,不仅带来兴桑养蚕、种植水稻等古代农业文明,同时还带来了人知礼仪等民俗文化。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才智,很快成了方圆百里的富裕大户,成为主宰这一方水土的主人。于是,在铁炉坝这个地方便有了田家院子、刘家院子、田家老屋场等以姓氏冠名的自然村落。
原铁炉乡政府、小学、卫生院、供销社的办公营业用房均为没收的田氏、刘氏财产。虽然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洗礼,但老宅仍在,古风犹存。 新中国建立时,因田刘两姓田地多、财产丰,所定成分均高,由此走向没落。
他们走出老宅已经50多年了,又在别处建立了新家,新家已失去了水乡特色,与当地村舍没有两样。但他们仍然说着“江南话”,把耕地读书作为教育后代的传家宝,严格按排行给子孙取名,推举德高望众的长者处理族内纠纷。逢年过节兴晚辈给长辈拜年祝寿,大凡小事兴请客送礼,以显示家族和睦兴旺。江南人热情好客,但“江南话”方言较多,发音不同,令初来乍到者费解是常有的事。 江南是他们的老家,这里是他们的家园。早已和老家没有任何联系了,唯有一腔乡音和写在墙上的家训是对故土的传承,生命和渴望早已交付给了脚下这片土地。他们不应该再是客家人,他们已经成为这里的主人。
“登、能(详)、教(启、署)、仕、维……”,不知道老家的宗亲现在可好? |
|
上一条信息:
德州田元春“进士第”匾!
下一条信息:
田氏后人书——为《鄂西特产荟萃》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