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和文化,这两个名词之间似乎一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诱人的魅力,而旅游则意味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意味着宽广的客源。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质和档次,通过旅游把各地的文化元素加以传播,是当前许多文化以及旅游行业从业者在积极探讨的一个话题。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田燕潭,就是一位在打造文化旅游线路这条道路上坚持探索的追梦人。
田燕潭一九九九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法语专业,而如今她的身份则是一家大型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学生时代起,她就一直有一个梦想,想要走出国门,多看看这个世界。
“当时学法语的人少,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导师叫李玉民,在中国的《基督山伯爵》《三剑客》等好多文学著作都是他翻译的……他主要走文学方面的,也是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也一直对文学类的、文化类的工作情有独钟,可以说也决定了我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位梁茵老师带的课叫旅游法语,这门课把中国的文化讲的挺透彻的,让我感觉特别鲜活,很吸引我。”
几位老师的影响,让本就有志周游世界的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也让她开始萌生一种想法,就是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元素,而旅游是将这些文化元素连结并推广给世人的最佳方式。毕业后,她决定先到旅行社做导游,积攒一些经验。
“小语种虽然不缺工作,我们有很多外企之类的机会,可是当时觉得那些东西不是我喜欢的。于是觉得,先去释放一下自己好了,毕竟学了那么多年。于是我决定先去当导游,先游山玩水把中国走一遍,然后我再一步一步走向世界。这也是我一直的一个梦想。”
毕业之后,田燕潭先后在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中旅和北京市对外友好协会下属旅行社等多处担任导游。刚开始时和大部分导游一样,只负责游客的吃喝玩乐,后来随着带的外国团越来越多,她也开始更多地接触到涉及并凸显民族文化特色的领域中了。田燕潭还讲了一件她做导游时,对她触动比较大的一次经历。
“当时我带的那个团体是走丝绸之路,期间把中国著名的石窟走了一遍,有新疆的千佛洞、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石窟等等。后来旅行结束,客人走的时候有一个告别晚宴,告别晚宴上外国友人就发言,说来中国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功课,研究了中国的地貌、气候、人文等等,但我们要特别感谢导游小姐,因为她的讲解我们才觉得这些东西是鲜活的,充满魅力的。当时我很感动,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有意义的。”
田燕潭说,在每一次带队出发前她都会做大量的功课,以便在途中可以为客人进行全面、生动的讲解。而客人的感谢和肯定在让她觉得欣慰的同时,也有许多感慨,让她觉得如果一个地方的文化本身是有魅力的,那么就能吸引客人远道而来,不论距离,同时也让她意识到,作一个称职的导游,在出发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尽量顾全到每一个细节。
“因为在游客的眼里,我就是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的所作所为,我的工作、努力,和在知识上的准备,在他们行程中的照顾,都是有价值的,对他们来说我就代表了中国。所以在后来的工作中,包括我现在也是这样要求员工的,要真诚,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外国的客人,工作要有内涵,要注重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