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族谱
返回上一步

 
连载十五:重庆开州铁桥树林湾《田氏族谱》续谱 之《第二节 田氏传统文化 · 一、田氏祖训 · 二、田氏族训》20250106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453  添加时间:2025-1-6 22:12:23
 

重庆开州铁桥树林湾《田氏族谱》续谱


编者注:“重庆开州铁桥树林湾《田氏族谱》续谱”编委会(顾问:大选。组长:大见。名誉组长:邦禄。主编:大进。副组长:大跃。委员:正平、邦海、邦友、江山),于2020年正月至2024年八月,历时四年多进行精心撰写编纂,由“重庆壹时怡美广告设计有限公司”田江山负责排版印装发行。2024年荣获“中华好家谱”最佳内容“一等奖”!田大进宗亲供稿,授权华夏田氏网、田氏网微信公众号对本谱全书图文全网首发连载,版权属“重庆开州铁桥树林湾《田氏族谱》续谱编委会”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田氏网”。】


连载十五


第二节    田氏传统文化


一、田氏祖训


《田氏祖训》

田氏宗族,繁衍维艰;三易始定,赐妫而田;

悠悠历史,灿烂文明;载之以史,铭诸以文;

敕命褒封,隆爵天恩;思州世守,保境安民;

萧墙祸起,手足相煎;黜职失土,忝辱祖先;

宗庙俎豆,明德维馨;族规家训,以诫子孙。




二、田氏族训


《田氏族训》及译文、注释


田氏族训


总 纲

立德  立功  立言


第一章 生命之源

第一条 生命真相

宇宙万物,能量成之。生命之躯,一魄一体。体为能量,魄亦能量。百年血肉,魂魄长存。生命价值,积能而福。

第二条 五福人生

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多能多福。积能之方,唯吾修身。

第三条 价值田姓

公元之前,六七二年。完公奔齐,得姓为田。耕读孝悌,魄强体健。儿女传家,吾家洪福。姓宜如人,惜之承之。


第二章 修身之学

第四条 谦德修身

惟谦受福,敬天爱人。知命认命,知过改过。知恩报恩,敦伦尽分。认祖归宗,养正化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道德仁义,礼信而智。

第五条 改过修身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不知不改,修身无益。过由心改,直断其根

第六条 养生修身

素食主腹,少车多步。心气平和,刚柔相济。

第七条 积善修身

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存善念,移步换境。


第三章 持家之本

第八条 持家要诀

连根养根,根深业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勤则健,家俭则兴。

第九条 家教要则

谦德立命,孝悌为先。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学术科技,教益后昆。

第十条 家产支配

勤俭持家,量入为出。财货三分,孝亲首份。持穷教子,备机慎出。


第四章 立业之道

第十一条 班勤工作

业精于勤,嬉而荒废。功名由东,沽钓妄为。

第十二条 创业经营

立业报国,教福员工。文化先行,思想经营。多予少取,善利社会。


田氏族训参考译文

总 纲

树立高尚的道德,为国为民建立功绩,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①


第一章 生命之源

第一条 生命真相

宇宙所有物质、物种,都是由能量的作用形成的②,包括人也不例外。人的生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血肉身躯,另一部分是德行魂魄。身躯是由能量的作用形成,魂魄也是由能量的作用形成。身躯的生命只有百年,魂魄的生命可以延续长期。所以生命的价值在于,积累生命的能量,延长身躯和魂魄的生命,获取人生的幸福。

第二条 五福人生

人生幸福观有五项标准,称为五福③。第一福是长寿,即命不夭折寿数绵长;第二福是富贵,即钱财富足地位尊贵;第三福是康宁,即身体健康内心安宁,第四福是好德,即心性仁善顺应自然;第五福是善终,即安详离世饰终以礼。生命能量积累越多,人生幸福越会绵长。积累生命能量独有的方法,就是修养身心。

第三条 价值田姓

田完,春秋时陈厉公佗之子,卒谥为敬仲,故又名田敬仲。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敬仲避祸出陈如齐,史称“完公奔齐”。齐桓公赏其才欲拜为上卿,完公拒而不受,而改授为工正,封其食邑于田邑。因封地为“田”,“田”与故国“陈”古音相近,完公遂改田姓,是为田氏得姓始祖。从先祖得姓之始,田氏家族就形成了耕作学习、孝顺和睦的家风④。秉承耕读孝悌家风,使得族人体魄强健,德行具足。在田氏家族,无论男儿、女子,人人担纲延绵子嗣、传承家业、发扬家风、传家美名的光荣使命,确为家族洪福。田姓的价值亦如族人的价值,应珍惜应传承。


第二章 修身之学

第四条 谦德修身

休养身心的基础是谦虚⑤。人之谦虚表现为七种状态:敬重自然规律,爱护天下众人;明白生命意义,认识自身价值;知道自己过错,主动改正过错;懂得他人恩遇,懂得感恩报恩;承担责任,尽到本分;寻认祖先,归还本宗;涵养正气,化解怨气。休养身心的前提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使意念真诚,让心思端正⑥。休养身心包括:道、德、仁、义、礼、信、智,高下有序⑦,即:探究规律,遵守规则,仁爱大众,忠义肝胆,礼和为人,诚信处事,心思智慧。

第五条 改过修身

修养身心前提是改错。天天检查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改过自新。如果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认识不到,不愿改进,修养身心则没有任何成效。人的错误是由内心动念造作的,所以也应从不起心动念改正,就可直接斩断过失的根源⑧。

第六条 养生修身

养生是强健血肉身躯的根本。一日三餐素食为主,出行少坐车多步行。情绪不随喜忧波动,保持心气平静和畅。劳作休息、运动静养互为补给,科学养生。

第七条 积善修身

积善是修炼德行魂魄的根本。《了凡四训》归纳了十种善事:劝导他人学好,赞成他人行善;爱人之心常存,敬人之心常怀;成就善人做成善事,维护善人免受苦难;讲善言书善文,醒良知扬善举;雪中送炭,解救危急困境;利于大众益事,无论力量大小;舍财虽难,善举作福;维护正知正见,遵守党纪国法;敬重长者,敬重贤达;爱惜动物生命,保护生态平衡。心念会影响举止习惯而影响性格外貌,心念也会改变认知态度而改变身居环境。只要心存善念,就会不断改善人生境况。


第三章 持家之本

第八条 持家要诀

家族、家业是一棵大树,祖宗是树根,后辈子嗣是枝干花果,只有根深才能干壮枝繁叶茂花鲜果丰。认祖归宗,祭祖孝亲,传承家业家风,护持祖训家规,犹如大树连根养根,犹有祖上加持,子嗣延绵,家业昌盛。《周易》有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多行善事,就是为家族、家业大树养根。“人勤则健,家俭则兴”是曾国藩的警句,勤俭持家,家业永远不会贫贱。

第九条 家教要则

教化子女树立以谦虚俭约的品德修身养性,在此基础上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按照《弟子规》的标准规范子女的言行:孝敬父母尊长,和爱兄弟姐妹,谨言慎行,守信应诺,平等友爱大众,亲近仁德之士,学习文化知识,主次有序。真知灼见、学术成果、科技发明,深研精炼,以教育、助益后代。

第十条 家产支配

勤劳节俭经营家业,衡量家庭的收入计划生活支出。家庭总收入分为三份,第一份孝敬颐养父母长辈,第二份按照艰苦朴素的思想培养子女,第三份储备机动开支,谨慎花销。


第四章 立业之道

第十一条 班勤工作

牢记格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奋工作,绝不懒散。功劳和荣誉遵从上级和领导安排,邀功夺利、沽名钓誉终将无所作为。

第十二条 创业经营

以报效祖国作为创业的崇高理想,以培养员工进步、提高员工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企业文化是灵魂,作为首要工作落实;员工思想是核心,作为重点项目经营。企业利润支配按照多予少取原则,留存必须发展基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注释】

①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唐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②根据《道德经》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形成万物的基础,我们这里称为“能量”。另有观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也有认为由物质、能量和空间组成,还有认为由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组成。所以“宇宙万物,能量成之”也可理解为,宇宙所有物质,由能量的作用形成。

③名词“五福”原出于《书经》和《洪范》。是古代汉族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尚书》所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④曾国藩家书里面写到:“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逸,继而浪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⑤《易谦》语:“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是故满招损,谦受益,谦则受教有地,取善无穷。不谦则自狭其量,自拒其福。”

⑥《礼记大学》语:“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⑦《道德经》语:“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将人格由高到低分为七个层次:道、德、仁、义、礼、信、智。巧智为道德底层,因此人皆恶之。

⑧《了凡四训》语:“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


供稿:田大进


【温馨提示:宗亲如有涉及文中世系、数据、资料等问题需交流,请在本文后留言;或联系田大进主编,电话及微信号码:13896379441(请在白天交流,过早过晚时间勿扰,谢谢)。】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歌 ||歌词《岁月桃花》《金子洞传       

 下一条信息: 连载十六:重庆开州铁桥树林湾《田氏族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