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应州田氏一门五牌坊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5709 添加时间:2023-3-15 15:44:48 | ||
明代应州田氏一门五牌坊
文/田生树
牌坊是一种我国特有的建筑形式,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汉唐里坊制度的坊门。由两根直立的木柱子上加一条横木组成,宋代时里坊制度崩溃,坊门失去作为出入通道的作用,逐渐成为纯粹的标志性开敞式建筑。明清两朝是牌坊发展的鼎盛阶段,其建筑形式也日趋复杂精美。同时又因地域的不同形成了各种风格和流派,在具体的雕刻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区别。这种独立建筑多为石制仿木结构,大致由基座、立柱、额枋、字牌四个部分组成。基座是整个牌坊的基础,立柱是起承重作用的构件,有的还有起加固立柱作用的抱柱石。明中期之前立柱抹角多呈凹曲面,使柱面分界清晰,光影柔和。明中期以后冲天柱石坊逐渐盛行,结构更合理、坚实,造型更挺拔、壮观。清代全为方柱,清早期的石柱有收分,石柱上下等粗,略感笨拙。其中两柱之间的上部为额枋,因其特殊的位置成为工匠们精雕细刻的重点部位。字牌位于正楼额枋中间位置,是镌刻文字的位置,也是整座牌坊性质的标志。牌坊的样式以柱子出头与否大致可分为冲天式和非冲天式两大类。冲天式牌坊的立柱是高出楼顶的,柱头上大部分雕刻祥云和各种神兽。非冲天式牌坊为牌楼檐顶式,这类牌坊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再分得详细些,可以每座牌坊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分为两柱一间、四柱三间和六柱五间等,从层数分有一、三、五、七楼等几种。
牌坊是中华民族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明清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经官衙层层申报,批准后,就立此建筑物。主要是为宣扬古代礼教,标榜功德,昭示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 下面这五座牌坊的实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消失,好在有明万历《应州志》、清雍正《应州志》的文字保存,得以传世。
一、世恩坊
顾名思义,世恩,就是世代受恩之意。 修建世恩牌坊是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一个象征性建筑符号,目的是为了给民众树立道德楷模,以此来熏陶教育人们要讲气节、讲仁义,要行善积德、尽孝道。 世恩坊是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地方官衙层层上报,朝廷御批后,为诰赠上林苑左监丞田盛,诰赠通议大夫、通政使,陕西耀州知州田天泽,诰赠通议大夫、通政使田维鲁建。 田盛,山西应州人,庠生(秀才),平日在应州城内开旅店、粮店。明弘治八年,应州大旱,主动找知州薛敬之申请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成化七年,捐款修缮破损的应州文庙;拾金不昧之举,而雅重與评。儿子田天泽任职上林苑左监丞,以考绩得到封赠,太公田盛也随子诰赠一样的官位(上林苑左监丞)。 田天泽,应州人,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中举。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1513)至八年,任河北定兴县令,修缮城墙、城池,平日注重训练军民。时有流贼攻城,经过他精心指挥,城內百姓赖以保全;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一1516)至十一年,升北京上林苑左监丞,管理种植、牧养之政,节俭民财而供国用;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一1520)至十五年,擢升陕西耀州知州,清勤理政,视民如子。拒绝宦官向地方横索钱财,百姓无科扰。因孙田蕙贵诰赠通议大夫、通政使。 田维鲁从事教育事业,先任陕西西安府教授(相当于现在教育局长),中贡后任礼部博士(管理文档、编著文史的官员),次年回原籍应州。履职间,对文教工作颇有一番作为;与人交往和而谦,乐于布施,同事因家庭贫困,不能娶妻,他舍自己家财物鼎力相助;本族长者年老多病,主动捐资救助;教诸子做事盘辟退让。因子田蕙贵明万历朝诰赠通议大夫、通政使。
世恩坊建筑规格。该坊三开间,通面阔7.96米,明间阔3.8米,次间宽2.08米。中柱高5.92米,两边柱高4.46米。顶端额上书“圣旨”二字,中额书“世恩坊”三字,下额题“御赐赠上林苑左监丞田盛,诰赠通议大夫、通政司通政使田天泽、田维鲁坊。”石质分青、红两色,以青石保存较完好。柱截面呈小八角形,采取高浮雕、透明雕法,技法娴熟,做工精细,立体感强,造型逼真。全坊分别雕有丹凤朝阳、双狮舞绣球、双龙抢珠、凤凰牡丹、白鹤云彩、麒麟、卷草等。在应州表坊中,此坊之雕刻最为丰富,规模宏大,是研究古代石构建筑的实物资料。
二、兄弟同科坊
同科坊是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巡按御使提表,朝廷御批,为褒奖应州田氏家族田天泽、田天济兄弟二人同时中举而建。 田天泽,应州人,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中举人。明正德元年,任河北定兴县令,升北京上林苑左监丞,擢升陕西耀州知州。为官公正廉明,政绩卓著。 田天济,应州人,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中举人。先任河南洛川县令,后升任河北正定(明朝称真定)府通判。据说,他在治理农业、水利、社会治安等工作颇有建树,尤其在办案中铁面无私,有铁包公之称。地方百姓称赞其:“居官廉洁如水似玉,清风令人肃然起敬。”
兄弟同科坊,原来是山西应州著名的牌坊之一,牌坊为青石与木材相结合,四柱三门式,高11.8米、长13.52米、中门宽3.2米。顶端额上有“圣旨”两字。中额题:“一门同举。”下额题:“御赐文举田天泽、田天济坊。”右额:旌褒田氏一门科举重学重孝。左额:大明工部奉敕建立 弘治六年榖旦。
三、进士坊
进士坊是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为褒奖甲戌进士田蕙,巡按御史向朝廷上表,经御批而建。 进士牌坊高耸在应州东街,见证了这位山西应州人的成功故事,激励着莘莘学子奋发图强,积极向上。 田蕙,字应芳,号绎斋,从小就不辜负父母亲的期望,好学上进,读书非常专心,理解和记忆能力特别强,所有文章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主要内容。街坊邻居都称其为“小神童。” 在明伦堂读书时,田蕙勤学苦研,每次先生讲课都聚精会神地听讲;课后,其他同学们都跑到外面玩耍,唯他一个人留在学堂里,继续认真领会和朗读。在课堂上,先生提问同学们,轮到他时,能回答得一字不差。 由于他从小学习一丝不苟,勤奋用功,到五岁时能读懂普通书籍,篆书写的古文也能诵读如流。十五岁时攻读经史,能作诗作赋。十八岁中州庠(秀才),二十六岁乡试中举人,三十九岁中进士。
应州进士牌坊当时是境内牌楼建筑中较好的一座。顶端额书“圣旨”二字,中额题为“进士坊”三字,下额题“御赐甲戌进士田蕙坊。”四柱三间木构建筑,高7.63米,通面宽9.9米,通进深2.35米。明间两柱为方石柱,次间两柱为方木柱,用材粗壮,并在柱头抹成小斜面,柱脚前后置石抱鼓、柱础为覆盆式。牌坊两外侧又立有四角柱。斗拱粗壮规整,制作精致。屋背用薄砖砌成清水花脊,脊面刻如意花草,明间屋脊两端饰龙头吻;次间脊端饰凤头吻,两垂脊端饰飞凤。
四、大纳言坊
大纳言坊是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地方官府层层上报,朝廷御批,为通议大夫、通政使田蕙建。 明朝设置的通政使司,主官称通政使,俗称“大纳言。” 大纳言,寓有居高位而广纳群言,广征贤论,掌传帝命之意。 通政使司衙门是明朝设立的中央直属机构,掌管内外奏章的分发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参与大政、大狱及推荐官员的讨论和决策。通政使与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并称为大九卿。 田蕙始终不忘初心,心中高悬法纪之明镜,手中紧握法纪之戒尺,知晓为官做事之尺度,惟勤惟廉惟行。任上耿直不羁,铁面无私。针对欲谋造反、贪赃枉法、富豪拉帮结伙,引起民愤被上诉者一律秉公弹劾。
大纳言坊,建筑风格为大青石与木制结构。通高9.6米,宽13.5米,单檐歇山式加两坡,三间三层。上悬“恩荣”字匾,中书“大纳言坊”字匾,下书“御赐通议大夫通政司通政使田蕙坊。”石柱底层为抱鼓、石狮,雕饰为松鹤、莲瓣、花卉、云纹等图案。斗拱为一斗三升式,小额坊上为青石雕饰。
五、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为田中坚妻王氏春梅建。 贞节牌坊是封建社会的产物,通常用来表彰那些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符合当时道德要求的女子,反映出她们对丈夫坚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而建立的牌坊。 王春梅,女,应州城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她从小聪明伶俐,通情达理,孝顺父母,邻里称赞;琴棋书画,纺织、服装设计样样精通。年过一五时,出落得亭亭玉立,端庄淑雅。经人介绍嫁于应州城一户姓田的人家,丈夫姓田名中坚,是个庠生(秀才),在应州城内学堂教书育人。二人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是天生的一对。
古代很讲究礼仪的,婚姻这类大事,必须本地有威望的人来介绍,而得到秀才功名的男子当时就成为找对象最好的选择。 田中坚,男,庠生(秀才),应州城人,处士(有才能而不愿做官之人),系明应州同知田芹次子,资政大夫、通政使田蕙亲侄儿。读书颕悟,文有奇气,且英年俊朗,仪表堂堂,性格温和,崇尚礼仪,为人豪爽。平日与伯父田蘭一起办学堂。他从教以来,深入实际,为学生多方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不遗余力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真正精髄。用爱心诠释教育真谛,用责任演绎教育情怀,得到学生们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儒雅为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是他的教学风范。与王春梅结婚后,相亲相爱、肝胆相照,生活上相互照顾,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尤其二人经常对父母问寒问暖、百依百顺,孝道有佳,传遍四邻八乡,人们提起他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盛赞。
然而,正当双双沉浸在喜悦和幸福之中,不幸却随之而来。丈夫中坚患上心脏病,因当时药物缺失,病情加重。临终时,丈夫看看结婚刚满八年的妻子,再看看七岁的长子敦朴,五岁次子敦典,还有两岁的小儿子敦让,泪流满面,握住妻子手说:“春梅,我恐怕是不行了,可能要走了,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你身上了。你一定要坚持住,把孩子抚养成人,我只能在九泉之下报答你了”。话后,就昏了过去,再没清醒,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享年三十岁。妻子春梅悲痛欲绝,感觉像天塌了一样,不敢相信这是现实,紧紧拉住丈夫的手,看看三个儿子嚎啕大哭……
公婆百般劝说,日夜相守,陪伴她度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她想想丈夫临终遗言和几个健壮活泼的孩子,一次次咬着牙挺了过来。期间,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好歹有双方父母和亲人们的多方关照,才使她坚强起来。像遥远尽头的一盏灯,闪闪烁烁,给她光明,给她希望,引导她无怨无悔地朝着前方坚韧不拨地走下去,含辛茹苦地抚养三个孩子,为自己的丈夫守身如玉。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朝廷都察院巡按御史在山西应州巡访,发现王氏年轻丧夫、独自守节、孝敬公婆的感人事迹,及时向朝廷上书为其建贞节牌坊,得到万历皇帝御批。建于应州城东街田家大院门前,以昭后人。 贞节牌坊气势恢宏,雕刻精美,四个石柱,中门最上端书:“圣旨”二字,下方书:“贞节”二字,最下方书:“旌表已故处士田中坚之妻王氏坊。”左门上书:“白壁”二字,右门上书:“青松”二字。雕刻图案栩栩如生,线条精微细致,颇有动感,堪称一绝,立于应州城东街。
春来冬去,花开花落,王春梅终身不改嫁,不仅要抚养好三个孩子,还要服侍公婆。为撑起这个家庭,辛劳了一生,无愧于丈夫与家庭。体现了一个女性伟大的美德和优秀品质,用一个贤妻良母的格局和光彩照人的青春在应州大地上建立了一座德孝丰碑。 如同这座贞节牌坊一样,春梅默默守望着丈夫中坚未竟的家道家业。 这一守,竟然是五十七年,最后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二岁。 这座牌坊随着岁月的流逝已不复存在,但王春梅忠于丈夫,对家庭负责的精神却永远留存在应州大地。
(资料来源:明万历《应州志》、清雍正《应州志》)
作者:田生树,男,山西应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从事消防部队工作三十余年,现在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先后在公安部天津消防警官培训基地、大同市委党校、山西省委党校、中央政法大学、浙江大学进修。《明代廉吏田蕙》作者、山西应县《田氏族谱》主编。
|
||
| ||
上一条信息: 田氏寻亲信息汇总20230315 下一条信息: 感谢四川省南充市田荣美宗亲为田完祠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