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生编撰《田氏春秋》选录十四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5223 添加时间:2016-7-17 22:08:26 | ||
99、山东临淄稷下学宫概述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齐国田氏政权的官办高等学府,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属山东淄博)稷门附近。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发展于齐威王田因齐,兴盛于齐宣王田辟疆,衰落于齐闵王田地,恢复于齐襄王田法章,灭亡于齐王田建。稷下学宫基本与田齐政权相始终,随着秦灭齐而消亡,历时约150年。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成立背景
齐国本是周朝开国大臣姜子牙的封地,姜齐奉行尊贤上功的国策,很快开发成为强国,春秋时期,一度成为霸主。到公元前386年,失去社会支持的姜氏失去政权,经过几代努力而获得齐国上下广泛支持的田氏,取代姜氏,田和成为齐国君主,日渐衰微的周王朝及其封国都对此表示承认,这一事件被称为“田氏代齐”。田氏代齐之后,新生的封建政权有待巩固,而人才又十分匮乏,招揽人才显得十分迫切。在这种政治背景下,齐桓公田午建立了稷下学宫。
始建于齐桓公年间
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年间。徐干在《中论·亡国》写道:“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尊宠之”。齐桓公田午为聚集人才,在齐国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将学者封为“大夫”。
齐桓公田午是齐国田氏政权第三任国君,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7年在位。
发展于齐威王年间
稷下学宫发展于齐威王年间。稷下学宫是齐威王变法改革的产物。齐威王是田齐桓公的儿子,据《竹书纪年》推算,他于公元前356-前321年在位,共36年。齐威王初即位时,喜好声色,饮酒作乐,常常通宵达旦而不理朝政。但很快在邹忌、淳于髡的劝谏下振作起来,决心改变齐国的现状,进行变法改革。齐威王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他以“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精神,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变法改革。他从考核官吏,赏罚分明,树立清廉的风气入手,烹了阿大夫,封赏了即墨大夫,并“谨修法律”,实行法治。他还广开言路,奖励批评,从而揭露弊政,以便于改革;重视人才,选贤任能;加强边防,积极奋战。齐威王不以珠玉为宝,而以人才为宝。戍守边防的田忌、檀子、黔夫等都能独当一面。而且用人不受宗室血缘关系的限制,往往破格提拔。邹忌出身为布衣之士,孙膑是从魏国逃来的“刑余之人”,淳于髡本是髡钳家奴,为赘婿,都被委以重任,位在上大夫之列。
齐威王当政,在邹忌等人的辅佐下,采取革新政治、整顿吏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选贤任能、广开言路,扩建稷下学宫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措施,终于使齐最强于诸侯,稷下学宫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风俗通义·穷通》说:“齐威、宣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宠之,若邹衍、田骈、淳于髡之属甚众,号曰列大夫,皆世所称,咸作书刺世。”由此可见,稷下学宫在齐威王时有了很大发展。
发展稷下学宫当是齐威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徐干《中论·亡国篇》说:“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
齐威王即位,为革新政治,选贤任能,广开言路,进一步扩建了稷下学宫。齐威王之所以创建稷下学宫,除了受魏文侯尊礼子夏建立西河之学的影响和广开言路之外,更有他为巩固田氏政权的统治的苦衷。据《史记》记载,田氏欲代姜氏有齐国,非一世也。其中田常(田成子)杀齐简公是最重要的一步。当田常已经杀了简公,害怕诸侯们群起而攻之,于是“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三晋、韩、赵、魏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于百姓,以故齐复定。”可见,田氏取代姜氏的过程中,在外交、内政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到太公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又在浊泽与魏文侯会盟,请魏文侯出面求立为诸侯,得到周天子与诸侯们的同意,才于“康公三十九年(公元前386年)田和立为齐侯”。①田齐政权的建立,也是来之不易,而且害怕落个篡弑的恶名,他们总不忘为“田氏代齐”的合理性制造舆论。因此,齐威王创建稷下学宫是下了很大本钱的。稷下学宫规模宏大,“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①稷下先生们也受到尊宠,到齐宣王时,“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徙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②以致稷下先生多达千有余人,而稷下学士有“数百千人”③。由于稷下学宫集中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因此便出现了《管子》等一大批著名著作。
《管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就是稷下学术中心的一部论文总集”。
兴盛于齐宣王年间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当时齐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壮大。齐宣王在位期间,借助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一心想称霸中原,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为此,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为稷下学者提供优厚的物质与政治待遇,“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政治上,授之“上大夫”之号,享受大夫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待遇。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鼓励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积极性,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天下贤士汇集于稷下。这一时期的稷下学宫,在其辉煌的历程中,发展到最高峰。《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次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这即是说,继齐威王时稷下学兴盛之后,齐宣王时再度兴盛起来,而达到鼎盛时期。这种盛况,既是齐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产物,也是当权者重贤用士,思想开放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稷下学宫兴盛于齐宣王田辟疆。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好士”,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就和齐宣王有关)。齐宣王对稷下学宫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稷下学宫达到鼎盛。世称“百家争鸣”。对此,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稷下学宫兴盛于齐宣王田辟疆。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好士”,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就和齐宣王有关)。齐宣王对稷下学宫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稷下学宫达到鼎盛。世称“百家争鸣”。对此,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衰落于齐闵王年间
齐闵王后期,不听谏言,邹衍很快离开齐国去了燕国,随后,齐几乎为燕将乐毅攻灭。
恢复于齐襄王年间
齐襄王时期,齐国重建,虽然努力发展稷下学宫,但是稷下学宫仍然没有能够恢复到鼎盛时期的面貌。
稷下学宫最有名的两个人是孟子和荀子。两人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荀子在齐襄王时期曾三为“祭酒”。
灭亡于齐王建退位
至齐襄王的儿子齐王建即位,稷下学宫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随着齐的灭亡而消失。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环渊)、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儿说、鲁连子(鲁仲连)、驺子、荀子(荀况)等。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更为可贵的是,当时齐国统治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列传》),“不任职而论国事”(《盐铁论·论儒》)。因此,稷下学宫是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管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就是稷下学术中心的一部论文总集”。
稷下学宫的学术博大精深,包含了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就儒学而言,曾在稷下学宫中有影响的儒家学者,前有孟子,后有荀子。《盐铁论·论儒》中记:“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干有余人。”现代学者钱穆认为这段史料不可靠,孟子不是“稷下先生”(参见钱穆《先秦诸于系年·孟子不列稷下考》),但有不少学者不同意钱穆的观点。不管孟子是否稷下先生,可以确定的是,孟子长期居齐,他的思想颇受稷下学者的影响,如孟子关于“养浩然之气”的思想,就有学者认为是受稷下先生宋钘、尹文“气论”的影响(参见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批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等)。
荀子,则是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个大师,他立足儒家,对稷下学术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总结,从人性论、认识论、政治理论、天人关系等诸方面对稷下学术进行了吸取和修正,从而将诸子学术推向高潮,成为战国诸子学的真正总结者,其中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就是荀子的“礼法结合”的政治思想。
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
1.询议
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齐国执政者不惜财力物力创办稷下学宫,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招揽天下有识之士,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天下贤士的谋略智慧,为其完成富国强兵、争雄天下的政治目标服务。因为他们懂得:“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说苑·尊贤》)的道理。而被稷下吸引来的稷下学者都有着积极参与现实的功业思想,他们高议阔论、竞相献策,期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被齐国执政者所接受、采纳。《新序·杂事》说:“稷下学者喜议政事。”《史记·孟荀列传》说:“自邹衍与齐之稷下学者……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
齐王向稷下学者咨询国事、天下事,使得稷下学者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稷下学宫也因此成为一个政治咨询中心。例如,淳于髡曾用隐语谏威王,使之戒“长夜之饮”,从消极悲观中振作起来,亲理国政,奋发图强;他又以“微言”说齐相邹忌,敦促其变法革新。齐宣王与孟子曾多次讨论政事,探求统一天下的途径。王斗曾直面批评宣王“好马”、“好狗”、“好酒”,独不“好士”,直到宣王认错、改错为止,“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战国策·齐策四》)。这些都显示了稷下学宫的政治功能。稷下学者进言,齐王纳言,是稷下学宫作为政治咨询中心的一大特色。
2.教育
稷下学宫又具有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的性质,被后人称为“田氏封建政权兴办的大学堂”,“齐国的最高学府”,其在教育史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作为教育功能,与后代学校相比,它既有一般学校的特点,又有历史的独特性。稷下学宫具有一般学校的性质和活动特点。首先学宫具有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崇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正说明校舍建在交通要道,并且相当宏伟壮观。其次,有众多的师生在开展较正规的教学活动。《战国策》载田骈有“徒百人”,《孟子》记载孟子出行“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稷下最为前辈的学者淳于髡也有“诸弟子三千人”之称(《太平环宇记》引《史记》)。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数百千人”。由此可见师生人数之众。如此师生济济一堂,定期举行教学活动,再次,稷下学宫有较严格的规章制度。根据郭沫若的考定:《管子·弟子职》篇当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里面从饮食起居到衣着服饰,从课堂纪律到课后复习,从尊敬老师到品德修养,都规定得详细严格。从此,可见当年稷下学宫的规章制度也是健全、严格的。
学宫具有独特的教育特点。游学是其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求学;老师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即容许有学与教两个方面的充分自由。这些游学方式的施行,就使学士们开阔了眼界,打破了私学界限,思想兼容并包,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稷下学宫便成为教育人才的中心。
3.学术
稷下学者总是针对当时的热点问题阐述政见。他们学识渊博,长于分析问题,在表述上旁征博引,穷尽事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同时,由于稷下学者学派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异,而会竞长论短,争论不已。最终促进了稷下学宫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使稷下成为当时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中心。
齐国历史博物馆——稷下学宫的内涵展示之地
齐国历史博物馆——稷下学宫的内涵展示之地
在学术上,稷下学宫具有兼容百家之学,多元思想并立,各家平等共存,学术自由,相互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等多方面的特点。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的中心,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稷下学者因政治倾向、地域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差异,各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使稷下学宫形成了思想多元化的格局。在这种形势下,稷下各家为求得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相互间展开论争,使稷下学宫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在论争中,不仅充分展示了各自的理论优势,而且使学者们也认识到各自的理论弱点,促使他们不断吸收新思想,修正、完善、发展自己的学说。论争促进了不同学术见解的思想渗透和融合。
因此,郭沫若高度评价说:“这稷下之学的设置,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有划时代的意义……发展到能够以学术思想为自由研究的对象,这是社会的进步,不用说也就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进步。”“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的一个最高峰的。”(郭沫若《十批评书·稷下黄老学学派的批判》)总之,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学术文化大繁荣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同时,稷下学开启秦汉文化发展之源,对秦汉以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稷下学者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仅就稷下学者的著作来看,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道德伦理、文学艺术以及天文、地理、历、数、医、农等多学科的知识。这些著作的问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先秦思想理论宝库,促进了战国时代思想文化的繁荣,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8争鸣
1.天人之辩
天与人,或说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范畴。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天人之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人之辩,首先要回答天是什么,然后再回答天与人的关系如何。
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天人相分、命自天降。这是古代思想家理论的根基,极其重要。对天人关系的观点,决定了思想家的其它理论。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展开的,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孟子的观点,缘起于孔子思与曾子。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子思所著《中庸》,开篇便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乃是思孟学派的基础逻辑。将天视为天地一切的主宰,也是人事的最终主宰,潜在地将天看成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精神性的实体,也就是“至高神”。
孟子承接子思,其理论脉络是子思的延伸。在孟子看来,人民的降生、事业的成败、帝王的权位、天下的治乱,都是天的指令。由此,他沿着“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路线,完善了儒家思孟学派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除思孟学派外,道家玄学亦是如此。
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与孟子大相径庭。荀子所认为的天,是自然之天。天就是天,人就是人。人事,皆由人定。天就是自然界,其运行变化具有
宋台州公使库刻本《荀子》书影(现存日本)
宋台州公使库刻本《荀子》书影(现存日本)
规律性,这种运行变作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荀子还认为,人是天下最珍贵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是一般的部分,而是特殊的一部分。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荀子基于对天人关系的唯物主义认识,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代表着稷下学宫中关于天人关系认识路线的一翼。
除荀子外,墨家也是如此。
管仲学派对天人之辩的回答也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更具有现实性,比如《管子,度地》将能根除水、旱、虫等五种灾害说成是人能主宰自然界。从具体的改造自然的实践中认识天人关系。"
2.人性善恶之辩
所谓人性之辩,其实是对人的认识论。此论决定了,对治国、修身、礼法、道德等涉及人事的事项的认识与方略的不同。
稷下学宫中,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辩,有且只可能有四种看法: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性有善有不善论;荀子的性恶论。
三人对“性”的认识,有所不同。根源在对天的认识不同。
孟子所说的“性”,其根源是天命,“天命谓之性”。告子,从“生之谓性”来看,其所谓“性”,并非天命。也就是他认为“性”属自然生成,剥离了孟子所谓“性”中“天”的部分。此二人皆是唯“性”,也就是人只有“性”,是一元论。
荀子基于于告子的认识方法,在“自然之性”的基础上,增加了伪,认为人有性且有伪(伪者,人为也)。故而荀子的人性论,其实是二元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在对“人性”的定义上,与告子是一样的。“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
孟子的性善论,基于唯性、“性即天命”以及儒家对德与圣人的推崇。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可见,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至于人做了不善的事,不是因为其本性不善,是由于他自己不把握自己,被形势左右所致。
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以及有善有不善论。基于唯性,以及“生之谓性”而成。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告子将人性比作水渠中的水,让它向什么方向流它就向什么方向流。人性没有善恶,人的善恶是因为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熏陶。有善有不善,虽名目不一样,但其实质和无善无不善是一样的。
荀子的性恶论,基于“生之谓性”、以及性伪二元论。“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是恶的,所谓的善来源于“伪”。人性虽是恶的,却能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化性起伪”,达到君子、圣人的道德修养水平。
但使人行“伪”的,在荀子看来,不单是后天的学习修养,还有刑罚等。“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何以认为人性恶?
“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矣。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性恶》)
荀子认为,恶的人性人人都有,永远都在。伪,不是去除,而是掩盖人性,限制人性的自由发挥。所以人在遇事时,人的第一个念头是跟从人性;但“伪”会让人违背自己的本性,而行善。
3.义利之辩
义利之辩是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个很普遍的辩题。其根源,在于对人的认识不同。
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的思想,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认为追求利必然损害义,为了保拿义,要“舍生而取义”,“二者不可得兼”(《告子上》)。所以,梁惠王问他“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时,孟子直截了当地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并告诫梁惠玉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
荀子则反对孟子唯心主义的义利观,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上,以社会现实为出发点。他认为;“义与利,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人之欲利,……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也。”(《荀子·大略》)人们对利的追求具有合理性,是人的本性,并举例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舜之所同也。“(《非相》)"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性恶》)
荀子在认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的同时,又认为这种追求要保持一定的度,不能放纵。放纵逐利,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他在《礼论》中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
圣人(周公旦等)看到了人性的好利与没有节制的好利的后果,也看到了义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故而根据它们制定了礼乐,使社会有了等级差别(也就是定名分,确定利益),使天下人节制欲望(不是孟子学派的禁欲),从而避免出现纷争。使社会有序、团结、强大。这与《社会契约论》,如出一辙。
至于儒者的作用,是维护它的延续,并阐发推广之。若有大儒明白礼的要义,也可以据此改变。就是荀子所说的:“有治人,无治法。”(《儒效》)意思是有实现天下大治的人,没有使天下大治的法(此法既指礼法,也指律法)。
“荀子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荀子,完美的解释了儒家的各种思想的由来,解决了儒家思想的政治合理性问题。如此,儒家才被人广为接受。
管仲学派对义利关系的看法是义利并重。他们认为:"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权修》)。讲礼义教化,不忘记物质利益的激励功能;讲物质利益,也不忘记礼义教化的引导作用。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故《版法》在讲了"必先顺教,万民乡风"之后,紧接着说:"旦暮利之,众乃胜任。"
4.王霸之辩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称霸争雄,社会处于激烈动荡与变革之中,中国走向统一的大趋势已露端倪。怎样实现由乱到治、由分裂到统一?是实行王道还是霸道?稷下学者展开了大争论。儒家大师孟子明确主张重王道轻霸道。他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所谓的“霸道”,是仗恃国家实力的强大,假借仁义的各义,来称霸诸侯,征服天下。他反对霸道,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所谓“王道”,是依靠道德礼教而实行仁义,经仁义教化征服天下。他主张实行王道,因为这是“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所以,当他的学生公孙立问他“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难道还不值得学习”时,他表现出不屑一顾,认为“以齐国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而公孙丑将他与管仲相比时,他更是愤愤然了。
荀子则有所不同,他虽然崇尚王道,但面对当时盛行霸道的现实和对齐文化的吸收,也谈霸道。实际上他是主张在王霸并容的前提下,以王道为本(参见《荀子·王霸》)。管仲学派与孟、荀的王霸论又有所异。管仲学派主张王霸并举,是实行王道还是实行霸道,要针对具体情况而定,即“霸王者有时”,“以备待时,以时兴事”。他们认为,“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还说:“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管子·霸言》)可见,管仲学派的王霸学说更适合当时的时势,更具有现实性。
此外,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内容还很多,如攻伐寝兵之辩、名实之辩、世界本原之辩等等。
秦朝设有七十员博士官的制度,据说是沿用了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
而且,秦的著名博士叔孙通(为汉朝制订朝礼,朝礼制定后,刘邦曾经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就号称“稷下生”。
稷下学宫本身有很多功能:其成员即可以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又著书立说进行学术研究,由于广收门徒,还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是一所非常成功的大学。战国时期,三晋纷乱,楚则保守落后,秦虽是新兴,文化未盛,齐几乎始终领导文化潮流。而中国自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差不多都能从稷下找到源头。如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学,基本上是孟、荀两派理论的交替使用;再如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直在中国盛行,并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在汉朝早年流行的黄老思想。
在中国几千年历时中,稷下学宫学术氛围之浓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丰硕,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稷下学宫的施行方针及其成果意义来看,稷下学宫完全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
100、齐长城概述
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十三县,长达千余里。齐长城又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遗迹保护较多的一处,它建筑在起伏连绵的泰沂山脉的山岭之中,虽沿线有平谷之地,但多为山岭,长城依山就势而筑。其建筑宏伟,规模壮观,凝聚着二千五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体现了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的东方泱泱大国的强盛雄风。2012年12月,“齐长城文化带”已经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齐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齐长城又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遗迹保护较多的一处,从齐长场面现存遗迹的考察中可见当时整个长城建筑之一斑。
对齐长城的综合考察研究,是齐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齐长城的全面考察研究,可窥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发达和繁荣的盛况,也是对当时齐国综合国力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齐长城[1] ,建国后曾有诸多专家进行过实地考察和专题研究,多有成果问世,为世人所瞩目。我省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文献典籍记载对齐长城进行全面深入研究者,当首推王献唐先生。1952年路大荒、王献唐先生曾对齐长城作过实地踏查,在此踏查的基础上王献唐先生对齐长城进行了全面研究,并著有专文。山东大学张维华先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所置长城,从文献典籍所载进行了系统考证,1963年所著《中国长城建置考》一书,有专文考证齐长城。
1976年北京大学侯仁之先生在研究淄博主要城镇的起源与发展时,对齐长城也做过实地调查,并进行了专题研究。近有高思栋、蒋至静、华松、鲁海和鲁军、罗勋章诸学者对齐长城也做过实地考察和专题研究。1996年10月19日至1997年10月21日泰安市路宗元等同志对齐长城全线又进行了实地考察,实测了齐长城的长度,考证了齐长城的起止点、调查了齐长城的关隘、城堡、烽燧、建筑形成及特点,是历年最完整的一次对齐长城的考察。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齐长城淄博地段现存遗迹的踏查为基本材料,结合其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对齐长城的建筑缘起、建筑年代、建筑规模和结构、齐长城的历史作用诸问题进行探讨。也被列入世界级地质遗产
2建置缘起
关于修筑齐长城的因由,张维华先生指出:“春秋间,列国诸侯,竞相争伐,或因河为堤防,或沿山置障守,其所谋以自立之求,愈之且密。至于战国,车战之制渐息,徒骑之用渐广,战争范围,益为扩大,于是有长城之兴筑矣;齐国因设齐长城,当与此相关。”关于齐长城建置的缘起,罗勋章先生也指出:“在长期频繁的战争实践中,齐人或从防的御敌功能得到启示,萌发了建筑不是周圈封闭式的城墙联想,在平地筑起与障水毫不相干的高大夯筑土墙。其动机已不是为了障水,而是为了御敌。长城于是产生。”此言甚确。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奴隶制逐渐衰亡,封建制兴起,各国依据其国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使得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也导致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因而出现了长达几百年大规模兼并战争。据史载在春秋战国间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就发生过规模不同的战争四百八十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扩大国土,增强势力,故而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称霸争雄局面。而各国间的不断战争,又迫切要求加强防御工事,当时修筑长城是各国通用的方法。地处我国东方的齐国,南近鲁楚,西有晋宋,北邻燕赵,因鲁晋春秋时为强国,齐鲁交界所处又有泰沂山脉相隔,具备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故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防御而修长了长城。
齐国自周初封国,经西周时期的着力经营,至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齐国东邻黄海,北靠渤海,有沿海鱼盐贸易之便;故齐国自建国之始就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国策,依据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先发展了工商业和鱼盐业,使齐国的商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春秋时期齐国铁制工具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齐桓公时期,由于管仲的改革,采取农工商并举的政策,铸行刀币,鼓励经商,使齐国强盛,成为东方之大国,并首霸诸侯。春秋晚期齐国先后灭掉了纪、谭、莒、莱等诸国,使齐国的地域扩展到东方海滨,使齐国的开放型沿海工商经济和内陆农业经济得以同步发展,为齐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条件⑨。齐国对东部地区的开发也逐渐消除了东方的敌对势力,把战略防御进攻重点转向南邻的鲁楚,西南的卫、晋、宋以及北邻的燕国。
故《国语·齐语》记载:“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棠、潜……。’桓公曰:‘吾欲西伐,何主?’管子对曰:‘以卫为主,反其侵台、原、姑与漆里……。’桓公曰:‘吾欲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燕为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①’”由于齐国和燕国交界处地势平坦,又有清、浊河为自然屏障,故无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春秋时期燕国在经济军事力量上也弱于齐国,故而当时齐国的敌对势力主要在南邻的鲁国和西南方的晋、卫、宋诸国。时鲁晋诸国均为强国,春秋时期甚为强大,这从《左传》、《史记》诸史书所载齐鲁、齐晋之战的实例即得证之。试举如下:
《左传》襄公十八年载:“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夙沙卫曰:‘不能战,莫如守险。’弗听。诸侯之士门焉,齐人多死。”
《左传》宣公十七年载:“十七年春,晋侯使郄克征会于齐。”
《左传》襄公十八年载:“晋侯伐齐,将济河。”
《左传》襄公十九年载:“晋士匄侵齐,及谷,闻丧而还,礼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齐侯遂伐晋,取朝歌。”
综上所言,春秋战国时期称雄争霸的政治形势,齐国与鲁、晋、卫、宋诸国的强盛和军事上的对峙,春秋时期齐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齐鲁交界地处泰沂山脉相隔的历史地理条件,为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长城创造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条件。
3建筑年代
齐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关于齐长城的建筑年代,史家多有考述。张维华先生查检文献后指出齐长城的建筑年代其说有四点:即齐长城已存在于齐桓公时代;从姓氏编钟铭文推测有战国初年和春秋中叶之说;齐长城建于齐威王初年;齐长城建于齐宣王之时。经考证,张维华先生提出:“齐长城西南之一段始因于防,其后因军事上之重要,故首先筑为长城。其南界之长城当建筑于齐威王之时。”王献唐先生指出:“齐长城从春秋时期开始修筑西段,在鲁襄公十八年早已完成;战国齐又向东展修一段,齐宣王时复向东修至海滨,全部完工,使一千多里的长城,衔接起来,作为齐国南境国防线。”蒋至静先生指出:“我国古代修筑长城,……只能起源于春秋中叶的齐国。”罗勋章先生在分析齐长城的产生起因和防与长城的区别后指出:“西道防或钜防一段长城修筑时间下限不过公元前555年,其上限当在齐桓公去世后,即公元前642年。……齐长城大规模续修的时间,其上限当断为楚灭莒的公元前431年。”我们依据《管子》“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的记载,首先确认齐长城的始建年代当在春秋时期。洛阳城东约三十五里的太仓古墓曾出土*羌编钟一套,共十三个,其中五个上铸有铭文:“征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的记载。平阴即指古平阴城,《平阴县志·疆域志》云:“孝里铺南有村曰东长,西南三里有村曰广里,……古平阴城,即相传谓今东长村即其地,遗址犹存。”据实地调查齐长城的西起点在今广里村东北500米处的“岭子头”,东经116°34.5′,北纬36°21.6′。
据此铭文所记是指鲁襄公十八年齐晋之战,鲁襄公十八年,即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所指长城即指齐长城,说明此时齐国早已修筑有长城。我们又从《管子》:“方五百里,……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的记载分析,其齐国的地域范围亦当在春秋中叶以前。
因春秋晚期齐灭莱、纪诸国,国土疆域已扩大至东海沿崖,当时齐国的疆域已不是方五百里,而是齐地方二千里了。此文献与出土文物铭刻所载互为印证,是证春秋中叶以前齐国已有长城存在。齐国春秋时期所筑西部长城,时称的防或钜防,与战国时期向东延修的东段长城在性质、用途方面相比,是否有防或长城的严格区别?我们认为春秋所筑西部长城,因是土筑而成,其工程浩大,世称钜防,其用途虽有障水之用,但已在堤堰障水设施上加固连接重筑,其主要作用已用于战争之御敌,所以我们认为应是齐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长城东西两段,虽所筑时间有别,但用途和功能却是相同的。
从齐国历史发展和当时经济繁荣的情况分析,齐长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是符合当时齐国的历史情况的。春秋齐桓公时期,齐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齐国奴隶经济的最后繁荣时期。管仲改革税收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使封建制生产关系较早地在齐国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特别是管仲提倡鼓励经商,发展农业,使齐国的农业经济和沿海工商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因此齐国出现了经济繁荣、军事强大的局面。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我国历史出现了诸侯称霸的局面,为争霸诸侯,各国采取筑城卫国,对外兼并的政策,以扩大国土,增强国力,以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地位。
此时齐为东方之大国,又是春秋五霸之首。齐国在春秋之初为了争霸,必南征北战,而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巩固后方,增强国防能力,始将境内的军事要冲地带的障水堤堰设施加固连接,以用于御敌,即开始修筑长城钜防。
齐长城是一条东西连亘千余里规模宏大的工程,依靠人力,绝非一世一王(公)所能完成的。依上述所论我们认为齐长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历代续修,最后完成于战国齐宣王时期,先后筑城历时达二百六十余年。从齐长城的建筑规模及作用分析,春秋中叶以前齐长城仅完成了西段修筑,即当时齐鲁两国相交界地段。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齐宣王筑长城于此,西起齐州,东抵海,犹有遗址。”又据《水经注》“大岘山”条(卷一)载:“县北偏东百五里,上有穆陵关;关之南北为沂朐分界处,齐宣王筑长城于此。”据此我们认为齐长城的东西两段分界处在今淄博市的博山。关于齐长城的东段西段分界处,王献唐先生据《章丘县志》“相传齐所筑长城以御楚”的记载以及对莱芜章丘交界地带的实地考察,认为是否东段长城从这里开始,尚不能定。齐国由博山出青石关向南是通往鲁国曲阜交通要道和齐鲁两国交界地,由以上记载和博山所处地理位置分析,齐长城的东西段分界处应在博山一带,今沂源以东即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所续修的东段长城。
战国时期军队主体由骑兵代替战车,步兵取代甲士,使新的战争方式的出现,战争规模及时空也随之扩大。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战国齐威王初年始将原来的长城向东展修,齐宣王时方最后完成,筑长城至黄海海滨。关于战国初年齐威王修筑长城的情况,文献所载有如:
《史记·苏秦列传》正义引《纪年》云:“梁惠王二十年,刘闵王筑防以为长城”。
《水经注》汶水注(卷二十六)云:“梁惠成王二十年,齐长防以为长城。”
《史记·赵世家》云:“(成侯)七年,侵齐至长城”。
《吕氏春秋·权勋篇》云:“文侯可谓好礼士矣,……东胜齐于长城。”
而有关齐宣王埋藏修筑长城的史载亦有如:
《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一,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
《山东考古录》考楚境及齐长城条云:“大约齐之边境,青州以南则守在大岘,济南以南则守在泰山,是以宣王筑长城,沿河,经泰山,千余里至琅邪台入海。”
又考杞梁妻条亦云:“……长城筑于宣王之时,去庄公百有余年,而齐之长城又非秦所筑之长城也。”
以上史载是证战国齐威王和宣王之时均修筑过长城。战国时期,齐为强国,雄据东方,威震天下。威宣之时,为齐之鼎盛时期,也是七雄之一,时楚已先后灭鲁以及鲁南诸国,掩有山东东南部地区,对齐国形成直接威胁,所以随着形势的发展,齐威王时接原有西段长城,继续向东展修,宣王续之,修至滨海,作为对楚的防线。时楚亦为强国,七雄之一,国势强盛,灭鲁胁齐,故战国时期整个齐长城已主要防御楚国了。
依上所述,齐长城工程浩大非一时之力所能完成。我们认为:齐长城于春秋齐桓公时期开始修筑西段,至迟在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业已完成,前后共修建了一百余年(约公元前685—555年)。此段长城亦由西向东渐修,长清以西的板筑长城墙当为最早所建,后接山岭渐修至博山以西,至春秋中叶完成西段长城修筑。战国初期齐威王时又接博山段长城,始向东续修,齐宣王时方将长城修至海滨,最后完成数条长城修筑。东段长城共修筑了七十余年(公元前356—284年)。
齐长城经春秋战国近一百七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使一千余华里的长城东西衔接,终于完成了齐国南境国防线的长城建设。
4结构规模
齐长城西起黄河,东至黄海;东西蜿蜒千余里,几乎把整个山东南北分为两半。经实地测量齐长城全长618893米,全1237.8华里。此军事巨防,蜿蜒起伏在1518座山峰上;它历经平阴、长清、肥城、泰山区、泰安郊区、历城、章丘、莱芜、博山、淄川、沂源、临朐、沂水、安丘、莒县、五莲、诸城、胶南、黄岛共19个县市区的94个乡镇、办事处。
关于齐 长城的东端,《括地志》、《水经注》、《泰山郡记》均载:齐长城在“琅琊台入海”;《通典》、《太平寰宋记》、《齐乘》则记“大珠山入海”;道光《胶州志》载:“小珠山东徐山之北入海。”据实地调查,齐长城沿小珠山北峰过鹁鸽山、大顶山、经徐山东去,在于家河村东北入海。此处现为青岛市黄岛开发区保税区东侧;东经120°11′,北纬35°59.5′。关于齐长城的沿线走向,历经数代多次实地考察,与史料所载无大差异,
而各地的考古调查沿线均发现了多段(处)长城遗址,这些依稀可见的齐长城残迹除确证长城建筑沿线走向外,还可窥观整条长城之全貌。
关于齐长城的建筑结构及制度,《管子·度地篇》云“春三月,天地干燥,水纠列之时也。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上,小其下,随水而行。
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松华先生依据文献记载,对齐长城的施工时节,施工地点,工程体制、施工进程、工程的管理与维修等方面进行了考述。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山岭之地又多筑在峰顶处,故齐长城又有“长城岭”之称。但长城所经沿线亦有平坦之地,所以做为齐长城的整体建筑结构设计、城墙结构各有异。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又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钜防或防门。或城墙的建筑材料而言,多就近取材,山岭地段所长城墙,因取石之便,即用石砌;平坦地带,因无石便取,即用土筑。如今筑的少。齐长城从军事防御功能考虑,又有城墙、防门、关塞、燧、亭、烽火台。实地调查发现齐长城在长清与肥城边界的大石关、博山区鲁山之北的县青石关、临朐与河水边界的大关有三条复线;发现了12处重要关隘、9处便门,城堡、兵营遗址50余处,烽燧12处,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齐长城建筑充分利用山险代替长城的作用又能节省人财物,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寒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此处一般修筑两层城墙处,还多配设关卡和防门。今五莲县长城岭村东西两山顶处各设有一座烽火台,高约5米,直径达20米。在沂水和临朐交界地带的大岘山上修筑的穆陵关,比关筑两道城墙,格外坚固,因此处是齐国当时通往南部的重要门户,由此向北可直达齐都临淄。据罗勋章先生实地调查,长城所经的临朐、安丘、沂水境内地段城墙,多为南北两道城墙,且两道城墙的修筑结构相同,故而证明长城要冲地带设计是有意重点加固的。
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故而现今所见长城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渠防而筑,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现存城墙遗迹一般在山系顶峰险要处不见,说明当时此处没有修筑城墙,有的地处即使修筑,规模也很小。在山系岭脊外缘陡险处,长城内侧地势较外侧要高出许多,一般可高出2—3米,而外城墙内只填以3—4米宽的土少或碎石,所以齐长城较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内墙,即使有内墙也较低,这们即起到了防设作用;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长城中是仅见的,在历代所建长城也是仅有的。
齐长城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广里乡广里村南的防门,历经山东十三县,东至黄岛区的于家下河入海,全长达千余里,路经有山区平地,建筑由城墙、关塞、防门、烽火台组成。从其设计施工到最后完成,是一项综合性的浩繁工程,它规模宠伟,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在当时诸国所置长城是仅见的。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勤劳智慧的齐国人民就能设计并组织实施如此浩繁的庞大工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5历史作用
长城是我国古代早期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诸侯国争夺战争的需要而修筑。关于设置长城的功能,张维华先生指出:“原夫长城之设,即可以为界,亦可以为防,对于当时各国疆域分合的形势,甚有关系。”此言甚确。我们从齐长城的整体设计和分段施工情况分析,齐国之所以修长长城,主要是从军事防御需要考虑和组织实施的。齐长城的疆域又不限此界,仅以此为守界;即战时自防守于此,利时又可以以此界进攻尽取它国之地,即所谓能攻易守。这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曾多次越过长城攻侵它国的实例得以证之。
杜宇、孙敬明先生依据齐地出土兵器地点考证,战国时期齐国南部疆域已达江苏北部,鲁南的汶、泗流域及枣庄一带是齐比较长期稳定的地区也可证之①。春秋时期齐鲁均为大国,国势强盛,又为邻国,故齐为防鲁国而修筑了西段长城;楚灭鲁后又为防楚又续修了东段长城。从齐长城的建筑结构上多设烽火台、防门、关塞、关卡等设施上分析,也主要从军事用途上考虑的。此设计可以做到战时能及时发出信号,也能做到出入便利,易守难攻,使齐国南部长达千余里的国防线连片成为一体。这于当时楚筑方城,燕、赵、魏诸国分段筑城的情况迥然有别,这不能不说是二千五百年前我国军事防卫设施上的一大奇迹,充分说明当时齐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人民的聪慧才能,这也与春秋战国时期在齐国曾出现管仲、孙武、田穰苴、孙膑等一批著名的军事家有关。齐长城的修筑在春秋战国时期防鲁备楚及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使齐国在长达五百余年的动荡战乱中立于不败之地,胁鲁楚,伐燕赵,攻卫宋,争首霸,取七雄,成为泱泱大国。
《战国策·齐策》苏秦说齐宣王早:“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前已论及,春秋时期齐国的主要防御对象在南界,从地理条件而论此有泰沂山脉已是齐国南界的天然屏障,又修筑了长城,更格外坚固。
而平阴、长清地带的长城西端,即无山岭屏障,又无河道为阻,而此处又是齐国南通曹、宋、滕、邾、鲁、楚、周诸国,西通卫、晋、郑的要冲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齐国不惜耗费巨工在此用土坯长成高厚的城墙,故史称钜防。钜防西端设防门,筑两道城墙,为重要门户,中间设关卡,战时可以关闭。《史记·苏秦列传》“虽有长城钜防,恶足以为塞”即指此。至于战国晚期,燕军伐齐,由西北入境,长驱直入,攻占齐城,当另有别因。南部因有长城钜防,在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内未发生此类灭国之灾,是证长城作为南界军事防御工事,确实起到了筑城卫国的作用。
为了发挥齐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在依山借助泰沂山系地利的科学设计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泰沂山系有一条东西绵延近二百里的山脊线上。在长城的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到利用泰沂山脉天然屏障的地理特点,贯彻了“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军事思想。因山系沟谷切割,峰顶岩坡峭拔,陡险异常,在当时以车战为主的战争中,无需在此处再修筑城墙,所以在调查时不少山系顶峰地段无城墙残迹,这样即起到了防卫作用,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低谷河流平坦地段均设防严固,在谷地尽头修筑长城,可以拒敌国门以外。
齐长城充分利用泰沂山脉自然山势的设计,不仅充分体现了“齐陵堤防,必处其而右背之”的军事原则,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充分显示了当时齐国科学的先进和体现军事防御这一军事主导战略意图。
当然,科学设计如此庞大的工程绝非易事,需要精心计算,通盘考虑。但组织实施此项浩繁的工程更为不易,需要长时间人力物力的协调组织,配合施工方可完成。能设计此项工程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行,能完成工程建筑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是不可能的。于此体现了齐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和经济基础的雄厚,也反映出东方大国的气势雄风。正如司马氏所言:“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齐长城随着秦统一战争的开始和齐楚相续被秦所灭,失去了军事上的防御作用,但做为春秋战国时期强盛齐国的见证和我国最早的长城遗迹,将永载史册。
齐长城源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故属平阴县)境内,位于长清与肥城、平阴交界处,西傍黄河,东与泰山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山东省旅游资源中一处新景点。
齐长城,横亘于齐鲁大地,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余年,齐长城源于济南市平阴县,古济水河东岸,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蜿蜒千里,直达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北入海,全长618.9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
济南市长清区境内有两条齐长城,即主线和复线。主线西起孝里,经双泉、马山、万德与泰山相连,复线均在主线以南长清与肥城、泰安交界线上。两道长城之间为屯兵营房和石砌通道,城墙一般高5米,厚2.5米,城墙内侧有守城马道,高4米,宽2米,马道下依墙建石屋。长清境内齐长城共约97.8公里,翻越山头294座。
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旅游价值,它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长雅典壁垒早200余年,比秦长城早400余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济南市长清区境内的大峰山峰顶有齐长城遗址1300余米,是全国齐长城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又因大峰山曾是鲁西抗日根据地和长清第一届县委诞生地,亦是有大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奎文阁、金蟾洞等30多处人文景观和60多种珍禽异兽生活在万亩林间形成的自然景观的省级森林公园。济南市长清区委、区政府决定把齐长城旅游区的开发作为西线旅游建设的龙头,成立了长清县齐长城旅游区管委会(后改为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旅游区管委会),并着手修复齐长城,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及中国长城开发的第二个旅游区。
齐长城旅游区总体规划布局已经专家论证,制定了为期6年分3期工程建设的方案。旅游区分为游览观光区、休憩娱乐区、服务接待区、生活管理区、生态保护区共5个功能区。其中旅游观光区又分为齐长城景区、峰云观景区、璇玑洞景区、三教堂景区、黄崖寨景区、烈士陵园、党史纪念馆等。
齐长城旅游区内现已修通了4公里进山沥青路、上山石阶路,修复峰云观古庙群,新建峰云别墅、“荷塘月色”以及停车场、门票房等与之相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济南市长清区委、区政府热情欢迎您到齐长城旅游区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6城池介绍
涌泉齐长城
涌泉齐长城风景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涌泉村,占地面积30余万亩,海拔500余米,三面环山,距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景区内有以孟姜女当年寻夫走过的小道为基础修建的孟姜女景观大道、齐长城遗址保护公园、孟姜女故居纪念馆、孟姜女文化园、达摩堂、孙膑歇马堂佛教文化区等国家级历史遗迹数十座,圣泉龙王庙景观群、百年古树群、佛坐圣山等多座自然景观群以及鲁中最大的野外生存拓展基地双龙谷齐兵营野外生存拓展训练基地,同时,景区内还拥有涌泉山庄休闲度假区、石磨坊齐长城原生态食品生产基地等,使您能够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原生态礼物。
孟姜女景观大道。是涌泉齐长城公司为纪念孟姜女传说被核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便于游客观光参观,沿孟姜女当年寻夫的小道为主线建设成绕主要景区的观光路线,并命名为孟姜女观光大道。该路全长3公里。起点为老井,途径儿童乐园、孟姜女故居、龙王庙、齐兵营拓展基地、望家岭、达摩堂、孙膑歇马堂、涌泉大佛、观音、梨树园、楷树林、孟姜女文化公园等观光景点。沿途梯田层层、古树成林、风景如画。
齐长城遗址保护园,位于涌泉劈山山顶,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齐长城遗址,园内有古齐长城遗址、劈山关、烽火台、一线天以及孟姜女哭倒长城断墙处、姜女台、连心桥等历史遗迹,是齐长城最好的写真和缩影。同时也是孟姜女哭长城留传了二千年故事的根基所在。
孟姜女故居纪念馆,位于景区的东南方向,相传,齐人姜女为寻夫沿齐长城来到劈山脚下,饥寒交迫,昏睡在劈山脚下,被一孟姓夫妇搭救,养病半年有余使得康复,为答谢再生之恩,姜女冠以孟姓,并认其为义父义母,因此史传“孟姜女”。姜女住过的孟宅后来也称“孟姜宅”。现恢复为孟姜女故居,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孟姜女故居纪念馆”。
孟姜女文化园,位于劈山岭,是为纪念爱情女神孟姜女而建的纪念性文化园,也是游览涌泉风景区齐长城遗址保护园中天门的承前启后的纽带,是到达古齐长城与南天门的起点。公园内有纪念孟姜女的雕塑群、纪念亭、望夫石、石瓢、孟姜女石屋、牵手树、岩画群、中天门、古登山口、哨亭、姜女庙、夫妻树以及观音大士留下的足迹和孟姜女化神的石印等景点。
达摩堂生态景区,包括达摩顶,达摩岭,达摩堂。相传为帮孙膑,达摩显圣此地,按照祖师指点将士挖掘出了泉水,为纪念达摩之恩孙膑亲命地名。一段美丽而神奇的传说已成为风景。一棵棵古老大树,一块块万年巨石,人们从这里走过,就好像穿越着时空,在一个神化世界漫游。
孙膑歇马堂佛教文化区,包括歇马堂、涌泉大佛、慈悲观音、梨花园等景点,相传孙膑率兵鏖战、孟姜女寻夫均受佛祖及观音指点帮助。马连台战役后,孙膑选择风景如画的涌泉劈山东谷休兵度假,并亲取名曰歇马堂。时值当年风调雨顺村民安居乐业,为感谢神佛保佑,百姓纷纷解囊欲塑佛祖及观音,以表感激之情。孙膑闻后大喜,指令大师勘察,确认歇马堂东南山岭建塑佛祖,谷内修建观音,并引栽青竹护卫。尔后,将军率官兵与村民工匠大干月余建成涌泉大佛及慈悲观音神像,相传神佛圣灵,香火盛旺。几经沧桑,原佛像毁于战乱。公元2008年齐长城公司顺从民意,投善资托请京城专家在原址重塑神像。
圣泉龙王庙景观群,包括圣泉、龙王庙、山花峪、望家岭等景点。相传公元341年,孙膑率部到此休整,一日将军正在一楷树下小睡,梦中忽见达摩祖师乘金像飘然而至,手指西南曰,此处有一神泉。孙膑醒后急命将士挖掘不到1米,泉水喷涌而出,官兵饮后神清体壮。孙膑即命山泉为涌泉。多少年来不管天气如何变化,泉水长流清澈甘甜,村民行人喝后神清气爽,因此被人誉为圣泉。由于古代涌泉风调雨顺,为感谢上苍,涌泉及附近村民在明末集资建设龙王庙。每逢天旱少雨,村民自发聚此祈求龙王布云施雨,传说有求必应。此庙曾几次翻建,现庙为齐长城公司顺应民意投善款于公元2008年12月在原址修建。
百年古树群。涌泉的树不仅多,古老。而且稀有树种特别多!据考证,涌泉村建村于明代,由临淄南磨房迁入于姓单姓。清初孟氏由邻村迁入。村庄在过去就是树木参天的林区。随着迁居村民的增多,开荒种粮放牧等原因,一些普通木本树种逐渐消失了。但是经济林木却一直完好保存下来并不断增加。几万棵有着几百年树龄的梨树,杏树,海棠树,柿子树,山楂树,车梁树和楷(读jie)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里村外,坡上谷底,路旁和堰边,年年开花结果。有些树看似老态龙钟,却依然年年吐芽绽绿结硕果。这些经济林木已成为村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人们奉献着甘甜的果实。由于这一片片古老果树的存在,构成了山村最靓丽的风景线。
涌泉双龙谷齐兵营生存拓展基地,座落于山东涌泉齐长城风景区内,东接鲁山山脉,基地四面环山、峭壁悬崖、群峰林立、植被丰富。海拔800米的绿地20万亩,是目前山东省面积最大的生存拓展训练基地。专业的拓展场地和野外拓展的设施齐全完善。这里有鲁中“第一崖”的老鹰崖,以及极具挑战性的高空滑索、天梯、断桥、攀登云梯、浑水摸鱼、徒手捉鸡、野营、野炊、烧烤、特色烤全羊等极具园区特色的体验项目,既可体验时尚刺激的欢乐,又可享受农家野趣的闲情逸致。
涌泉山庄休闲度假区,位于涌泉齐长城风景区内,分为南、北两个区,是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度假区。涌泉村海拔低点五百米,高点近八百米,国际社会学专家研究表明海拔500米的坡地丘陵是人类最宜居住的区域,住在此中,除却有了一份“闲”外,还有一份“静”,更多一份“养”。这里有环境优美的独立院落,周边空气清新,犹如置身天然氧吧,自然景观优美怡人,对于工作节奏高度紧张的现代人来说,它不仅可以缓解疲劳,放松身心,还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在这里客人们既可以关闭院门自己择菜做饭,也可以电话预约送饭上门,山庄内二十四小时供应优质矿泉水,热水洗浴,游人们到村如到家。优美的田园风光,四季新鲜的各种蔬菜野味,水果小吃,小桥流水,让习惯了都市喧嚣的人们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不远处的儿童游乐场,是孩子们向往的好地方……
沂水齐长城
齐长城越过风景秀丽的东泰山——沂山,从气势雄伟的泰薄顶进入沂水县境内,横跨五个乡镇,筑于崇山峻岭之上,俯临鲁南丘陵平川,逶迤 120多华里。沿线有高处不胜寒的烽火台、点将台,群峰迭翠的沂山森林公园,巍峨肃穆的穆陵关,庄严雄浑的常将军庙,孔子周游列国时留下的行教堂,威震边关的韩通城等名胜景观。登临古长城,揽胜沂蒙山,千古风云,尽收眼底;极目远眺,万山奔涌,林海卷翠,沂沭凝碧,彩云流飞,农田村落,炊烟飘渺,令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长清齐长城
长清齐长城,横亘于齐鲁大地,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余年,它最早载于《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齐长城为齐桓公所建,司马迁《史记·楚式家》中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洲,千余里以备楚”。
五莲齐长城
五莲县齐长城,西自汪湖镇的河西水库入县境,途径汪湖、高泽、许孟、洪凝、松柏、户部等乡镇,横贯两河和近百座山头,全长50余公里。经2300多年的沧桑巨变,仅存许孟镇山王庄村西岭和松柏乡前长城岭村后两段遗址。西岭一段高2.5米,下宽6.5米,顶宽3.5米,长约15公里,略呈南北向,皆用沙土夯筑而成,长城岭一段残墙1.5米,墙基宽6米,村东西山上各有峰火台一座,高5米,直径20米。
齐国古长城,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国的军事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莒县、五莲县齐长城遗址,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文物保护
齐长城文化
2012年12月,“齐长城文化带”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齐长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扩展项目。在保护方面,先要制订总体保护规划,而后开始齐长城墙体保护工程。齐长城沿线两侧自然山谷以上的山坡区域自然环境恢复治理和相关的军事设施、村镇兵营的保护也要进行。沿线的黄石关、青石关、锦阳关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程。
齐也是春秋诸侯国家中修筑长城较早的一个。古代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齐长城的记载。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灵公二十七年),《左传》上记载:“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这是齐国在平阴修筑的一道防御工事,防门后来一直是齐长城的一道重要关口。这时是否已修起了千里长城,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已经修了防御工事,是很消楚的。到公元前404年,即齐康公元年,《竹书纪年》上已记载了晋烈公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攻打齐国,进入长城的事。《史记·赵世家》亦有赵成侯七年侵齐至长城的话。固此,可以说齐长城至迟在公元前五世纪已经有了。以后如像《竹书纪年》上记载:“梁惠成王二十年(公元前350年),齐筑防以为长城。”(此说亦见于《水经注·汶水》。)《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修建的记录更加清楚了。大概是从战国初年开始,到齐威王和稍后建筑的。
至于齐长城起迄的地点和经过的地段,历史文献上记载得也很清楚。《水经注》:“汶水,出朱虚县泰山,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琊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之所造也”。其他如像《通典》、《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泰山道里记》等对齐长城所经过的地方都有记载。与现在的情况相对照,齐长城由从今天山东平阴县北起,向东乘山岭经泰安西北,莱芜县北,章丘县南,淄川县西南,临朐县南,安丘县西南,诸城县南,琅琊台北至胶县南的大朱山东入海。
现今齐长城的遗迹在山东境内上述经过的地方还隐约可以看出,有一些地点还保存着城墙的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长城遗址保存得较多的一处。
齐长城的结构从现存莱芜、泰安等地所存遗址得知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在平地多用黄土夯筑,在山岭或产石地点多用石块垒砌。石块多系毛石,未加工成条石或方石。现在长城厚度约四、五米,残高一、二米至三、四米不等。
齐也是春秋诸侯国家中修筑长城较早的一个。古代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齐长城的记载。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灵公二十七年),《左传》上记载:“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这是齐国在平阴修筑的一道防御工事,防门后来一直是齐长城的一道重要关口。这时是否已修起了千里长城,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已经修了防御工事,是很消楚的。到公元前404年,即齐康公元年,《竹书纪年》上已记载了晋烈公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攻打齐国,进入长城的事。《史记·赵世家》亦有赵成侯七年侵齐至长城的话。固此,可以说齐长城至迟在公元前五世纪已经有了。以后如像《竹书纪年》上记载:“梁惠成王二十年(公元前350年),齐筑防以为长城。”(此说亦见于《水经注·汶水》。)《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修建的记录更加清楚了。大概是从战国初年开始,到齐威王和稍后建筑的。
至于齐长城起迄的地点和经过的地段,历史文献上记载得也很清楚。《水经注》:“汶水,出朱虚县泰山,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琊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之所造也”。其他如像《通典》、《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泰山道里记》等对齐长城所经过的地方都有记载。与现在的情况相对照,齐长城由从今天山东平阴县北起,向东乘山岭经泰安西北,莱芜县北,章丘县南,淄川县西南,临朐县南,安丘县西南,诸城县南,琅琊台北至胶县南的大朱山东入海。
现今齐长城的遗迹在山东境内上述经过的地方还隐约可以看出,有一些地点还保存着城墙的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长城遗址保存得较多的一处。
齐长城的结构从现存莱芜、泰安等地所存遗址得知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在平地多用黄土夯筑,在山岭或产石地点多用石块垒砌。石块多系毛石,未加工成条石或方石。现在长城厚度约四、五米,残高一、二米至三、四米不等。
101、田横山与田横岛概述
田横山位于丹崖山西侧,距蓬莱城2.5公里,因其位处渤海海峡登州一侧,亦称“登州岬”;又因其位于山东半岛极北端,故又名老北山。山上建有灯塔,它与旅顺老铁山灯塔的连线即为黄、渤二海分界线,因此具有“一山分二海”的独特地理地位。田横山海拔72米,东南与丹崖山相联,岩石亦呈赭红,属震旦纪含铁石英岩。远观,同样具有“水碧山红”的丹崖景致特点。东、北、西面悬崖陡峭,拔海千仞,形势险峻。山阴因受浪涛冲刷,岩破石穿,怪石鳞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有八仙石、卧牛石等石景,于山巅海阔天高阁览胜,海天辽阔,天风浩荡,尽收山海之胜。
田横山为秦未齐王田横屯兵处,因以名之。明、清两代设有炮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于此用土炮击伤过日舰,皆存有遗迹。1987年,田横山辟为旅游公园。
位于蓬莱阁西的田横山东麓的田横山文化公园,总占地面积19231平方米,东衔丹崖山相,北临渤黄两海,南望蓬莱市区,西边紧靠蓬莱海港。田横山又名老北山。公元前202年,齐王田横因逃避汉将韩信的追杀,率五百壮士东赴胶东在此山筑寨为营。后来田横不愿事臣刘邦,自刎身亡。在田横山踞守的五百壮士忽闻田横死讯,高唱葬歌,歌罢相继自尽尽忠。威武不屈,气高节烈,惊天地动鬼神的田横与五百壮士壮举,后人因之命此山为田横山。
田横岛位于即墨市东部海域的横门湾中,位于即墨市洼里乡(今田横镇)东部海面3.5公里处的东西狭长岛屿,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公里,距青岛码头仅68公里。田横岛是一座美丽而又神奇的历史名岛,它的得名缘于一桩惊天动地,壮美凄绝的千古传奇。
据史书记载,秦末汉初,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刘邦手下大将韩信带兵攻打齐国,齐王田广被杀,齐相田横率五百将士退踞此岛。刘邦称帝后,遣使诏田横降,横不从,于赴洛阳途中自刎。岛上五百将士闻此噩耗,集体挥刀殉节。世人惊感田横五百将士之忠烈,遂命名此岛为田横岛。
田横岛不仅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称名于世,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特征、旖旎的海岛风貌、丰富的海产资源也使之不负盛名。岛上空气清新,苍松滴翠,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造就了冬暖夏凉的人间胜境;岛上南北两坡风格迥异,南坡岬湾相间,礁奇水秀,是垂钓的绝好去处,北岸湾深、港静,是游泳、帆船、摩托艇等海上运动项目的极佳场地;田横岛周围的海域是富饶的海上牧场,盛产鲍鱼、扇贝、海带等海产品,为岛内千余口渔民的渔牧生涯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此外,遍布海岛的人文自然景观,人皆成诵的神话传说更使其平添了一份新奇的神韵。坐落于岛内最高峰田横顶上的五百义士墓,墓周长30米,高约2.5米,是田横岛最著名的历史史迹,也是青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82年的田横碑亭,立于墓冢北侧,亭内梁柱上饰有田横五百士垣从义举至壮烈殉节等6幅彩绘,生动地再现了田横兵败、自刎及五百义士慨然殉节这一感天地、泣鬼神的悲怆故事。
声明:本连载资料,是编者田林生宗亲授权华夏田氏网发布,未经作者田林生及华夏田氏网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责任。 |
||
| ||
上一条信息: 田林生编撰《田氏春秋》选录十三 下一条信息: 田世荣著《大明棋王》(连载十三)长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