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族谱
返回上一步

 
福建大田梅岭西湖祠田氏族谱序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0395  添加时间:2015-3-19 9:29:41
 
(第一次修谱序言)
乾隆壬申版《田氏族谱》序
盖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夫谱者所以纪其始祖之所自出,支派之所由分也。述所传焉,以备后人忝考,知昭知穆,而世系不紊矣。粤稽田姓,本自虞帝。虞之后封于陈,陈公子名完,时敬仲奔于齐,更姓田氏,而天下之姓田者悉宗是矣。
予田一公,世居南京,仕于唐,奉命戍闽,平后致仕,遂基三十五都。梅岭前尤属也,嘉靖丁酉十六年分邑大田属下。于公之枝叶分布各房相继开基,崇祀其田公神祠,乃系梅岭在地之人管祭。二十一世祖九二公,字雪华,开基于梅岭上盂,表曰“西湖”。
迨三十世祖有良公,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得日光之梦,时寓于尤,遍寻吉地,后迁三都山坪居焉。至于梅岭上盂,所有公共田土山地房屋等项,其契据原系道一公交接收理,及已分应得之业,并托收管,以为油灯备祭征赋之费。
三十一世祖寿齐公,迁庄前对面田庄茅居。三十二世祖仕启公仝弟卜筑田庄处美坊,架屋住居,表曰“慎德堂”。迄今三世此地,虽云安居,犹赖梅岭之祖荫矣。自历世至中元佳节,回祖致祭,及扫松先茔。余自先考没后,屡至祖庙观其气运,志切从新翻盖,缘方所未利时,出资买瓦数万,贮于书院,以预利年之便。嗟乎,先灵之昧忽遭母丧、妇丧。连年继丧五口之惨,兄弟残喘沾染内疾,年并老成,此事废矣,子侄年幼不经嘱,房族无一允前事。爰是思所以终事祖之志,取旧谱查阅披揽,终篇蠹蚀朽腐,恐世远年世湮,无所稽考。若不因时修述,历久弥弛。鸠集房族,照依旧志述著本传,之后人其中支派之分昭穆之序,按阅是谱,自了如也。
有闻异姓巨族阄族通谱,本族各基远,居处星散,难以鸠集,仅得于前支之分,肇基之所一节,叙明于后,即知某房祖肇基某处也。予本祖自成祖公起,而至于今,逐一叙列于后。凡为子孙者,勿遗其谱,即所以不遗于祖也。世相纪而代相传,尔等嗣后各宜轮流值祭回祖及扫松坟茔,毋得废也,而害大义。其上盂祖庙或有颓坏,必要为首邀众议捐修整节;始祖田一公神祠或有题捐重修,亦不可诿辞。世世相承,勿替引之云尔。
 
乾隆十七年壬申正月榖旦
三十四代孙定邦、大臣谨志

 

 

(第二次修谱序言)
乾隆癸未版《田氏族谱》序
 
夫家之有谱,原所以明有亲也。父子祖孙之伦明于内;兄弟伯叔之义昭于中。习而不察,则大节不彰;而实则起自仁人孝子,不忍以一日忘斯亲也。爰是遍海内昭国中,自后王君公下逮夫,抡秀书升之选,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各勒成书,守之不替。
本家之谱修自乾隆一十七年壬申,其中父子之伦,兄弟之序,俱井然不紊;但此后十余年间,未及时登籍者,甚是浩繁。予于是照依旧志次第及此数年来之人丁,从新再志。
适因开基星散,支派远流,不能尽得其实。从其知者志之,以传后世;不知者亦存不删,以备忝考。旧序仍存附录于上,又开局绘图,图内画五区十一行,经纬明徹,别父子之伦,兄弟之序。辟祖考,居而安,子孙观而感,共相乐于伦理之内,得性情之正也。即使一区而列数代,必书一代而隔一行,区以限之,行以截之,脉络分明,无所混淆。乃不忍以古今人伦之大义,漠然无所表见,而敬谨从事者也。
而凡我后人,皆当于此而加意焉,且儒者立身制行抱道在躬。欲仁民必先于亲亲;欲教国必先以教家。古人所以鸣琴而下邑治,岂非天德全而王道备矣?乎若不于伦纪中先得其要,虽兴功建业,乃今之所谓豪杰者也,岂圣人之徒欤!钟乐之所以赠人之言者,此而已。
 
 
乾隆癸未二十八年春正月榖旦
三十五代孙钟乐、钟芝谨志
 
(第三次修谱序言)
嘉庆己未版《田氏族谱》序一
尝思族之有谱,犹国之史。史不修,则无以昭彰庠之严;谱不修,则无以识世次之序。麻洋田氏血缘圣祖帝舜,得姓始祖田完,凡天下田之姓悉宗之。传至田和为齐国国君,国祚绵延一百八十三年。田氏立基齐地,人丁猛添,族群壮大。后为秦所,子孙因而四散。至汉朝,武安侯田蚧为宰相;至三国,田畴字子泰为议郎;至唐朝,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
故历数传至田一公,志在独魁胜地。唐时,田公致仕,与范公、乐公由福建之怀安,越至小田坂,俱未酬愿。独寻及梅岭,俯仰左右望之,荡荡乎三龙而出,昭昭兮五星而毕现;山明如砺,水秀如带;有三台峰峦相照,玉屏钟山对峙;再有旗帐狮象,环拱捍门,华表盎然。观有苍玉仙洞,亦有莲花胜洞,空中呈奇吐异,圣迹显耀伟矣!辟天地之奇观,不但有奇石如笋,灵石如马。水口生成石龟,亦如石鳖。而且有石鼓击而能鸣,亦有水流龙宫反出乳。石鼓“咚咚”,石磬“铿铿”,如真鼓、似真馨。有石扑仆头、石纱帽形似样相;石纱帽如朝冠,石印俨然国器,物华天宝,形胜毕著,巍然挺秀,山川之佳气,观之不谓然与叹也。曰是必英秀之所为,于是辟居梅山,历唐、宋、元、明,子孙后裔繁衍往他邑,创始基者亦成规模。尤邑的田氏,均衍自三十五都,分派各乡邑者世多。今闻麻洋尤称巨族焉。其族人务淳朴力田,其子弟颖敏者,率就塾力学。耕织之风,弦诵之声,交相闻也。其诸不愧阀阅之家风者不信然欤,仆鄙陋不文,何足为兹序。但念世族有传人,父既生子,子又生孙,旧谱记载虽详,而历年久远,及时不修将有缺而不传之,恨贻谋燕翼之谓何,公有志于此,真所谓知所先务也。其谱系属前者,悉依旧载,新辑者率循事实俾,后之人一展卷,而宗支了如,且以励云礽之节躬敦行,得以笔之于书,以垂不朽,安之非公重修之力有以至此也。
夫是为序。
嘉庆巳末四年黄钟中旬
通家弟熊绍龙拜题
 
 
嘉庆己未版《田氏族谱》序二
己未岁,予舌耕于七宝山乡,与余友饮茗诗咏之乐,更与田友论古谈今之欢。若后生在长者之前,则莫如田拨也公。公年周八卦,在予当十年以长事之;公虚怀若谷,此公之过于撝谦也。予株守未几,不觉小春日丽之天。一日徒步南庄,登鲤山之堂,见友人余盛中,书有新简百张于几上,阅之,即拨也公家谱。公出见之,留款殷殷,共入芝兰之室,同饮醇醪之珍,亦以增序恭登。
予念田一公入闽开梅岭,后之孙支藩衍散处州郡,不独螽斯。志美,人文亦鹊起鹏飞。如柜山先生以佥宪衡文荆楚;钟台先生以会元左右眷官;至贤书缪序登名仕版者,不可胜纪,猗欤休哉,诚大田一巨族也。
迨明嘉靖间,有良公入尤,三传聚族于田庄处美坊,人丁兴盛,人文代出。溯尤邑华胄者,亦以田氏称冠冕焉。嗟乎,予读兹谱,知公之源流远矣;又知公之行事,超越乡邦矣。易曰:“善多余庆’。书曰:”德乃其昌”。有统绪以为之垂,即有世德以绵其永,所以话桑麻业耕,凿山栖谷处,乔野成风者,亦知道尊师重道,卓卓焉别异于人,岂非文德四垂,容光必照哉。公诚无愧于梅岭中遗裔矣。至于谱之正书、旁书,昭穆世次若列眉,公既自道之。予亦无容复道也夫。
          
 
      嘉庆己未四年孟冬月淑旦
眷弟严国瑞顿首拜撰
 
 
嘉庆己未版《田氏族谱》序三
谱牒之作,其由来已久矣。大要明一本之所自出,合敬和爱,使亲者不至于或悚也。吾尤巨室大家不下数十户,称为以邑;领袖则莫如田贵宅。
盖田氏自田一公入闽,得梅岭以为大宗;阅二十一传,大元武宗时,雪华公肇上盂,复比同世室;至三十传,有良公迁尤;嗣后三十二传,仕启、仕达二公,肇基四都麻洋田庄处美坊,表曰“慎德堂”,又不减为小宗。总而计之,龙脉翕聚,扶与清淑之气相,蓬勃以有成,故人丁人文皆莫之与京也。
七宝山十二境中,田氏可称之有冠冕焉。嗟乎,公讳定萃,字拔也,序列三十四传之支脉,方年花甲有四,鹤发童颜,益壮知心,虽未览大圣之遗,书胜越高明之。远致里存,切念宗祖,表宁平静,乡邦素善,崇师重道,长幼相亲。如公之行止,超越乎宝山矣。故百余年世德作求,可以鸠族成谱。仍旧载重修,新辑悉循实事,后之云礽展卷明知,方识公力之劳且。
夫田邑梅岭上盂(yu)山河阻隔,虽未亲临其界,不越乎此地者近是。光不敏,承公有关心切意,弗嫌浅学无文,敢续貂,以为之志。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小春上旬
眷侄余道光顿首拜撰
 
 
嘉庆己未版《田氏族谱》序四
家之有谱,所以溯渊源明派别,尊祖敬宗睦族之。典寓焉,安得目,为不急之务哉。予祖自梅岭发祥,嗣后枝叶蕃衍,散居各府州县,不能旁搜博采,共成一册。惟知源之来于田一公,中元回祀而螽斯麟定问之,则浩然茫然,诚碁布星罗矣。
迨高祖有良公,于嘉靖四十五年入尤,居三都山坪。曾祖寿齐公,于崇祯十五年迁四都庄前。祖仕达公与伯祖仕启公,于康熙七年合迁处美坊,去庄前不过数武,而堂构威严,岁时伏腊,展其明烟,孝思不啻梅岭一大宗也。
旧谱始于盛唐,唐代经兵燹。入尤百余年未曾修葺,至乾隆壬申十七年,堂兄杰也虑末本之无传,搜遗编于断简始辑合成谱。亲承者明所自来,旁分者注以存忝。其旨意无穷,其翼望亦弥切矣,第本支昭穆世次生死卒葬等类厘载详明,似无容为后人虑者,顾岁时更易,蠹蚀字湮生齿日繁多,有难于寻忆,不可以不阅时修明。
乾隆癸未三十六年,侄德扬重修到今,又将二十年。萃弇鄙无文才,难以堪独虑。兹谱不修,则宗祖失传,后嗣无征,罪有不可逭者,爰是仍旧登载两房,各执一册。
惟愿后之孙子,展卷之余,识源流而坐次无淆;明泾渭而左右以别。僾见忾闻庶几油然,自生仁人孝子,不于兹有重望也夫。
  
嘉庆己未四年孟冬曰榖旦
三十四代孙定萃盥手谨志

 

 

(第四次修谱序言)
续修《田氏族谱》序
尤溪麻洋田氏,原谱从田本盛写起,之前的渊源未作表述。上溯其源,我田氏先祖是帝舜。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选举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是“禅让”,尧传舜的部落联盟首领更替采用禅让。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故姓妫。周朝为适应统治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这种“家天下”制度,经历了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周武王灭商后,封帝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或陈胡公。
我田氏出自陈姓。最早记载见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春秋中期,陈国之乱,陈厉公之子陈完奔齐,卒谥为敬仲,为田氏始祖。
为什么用田字为姓,有三种说法:《集解》引徐广曰:应劭云始食采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正义》谓:敬仲既奔齐,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陈字为田氏。《索隐》称:敬仲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齐桓公让陈完食采于他的“井田”,就是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即齐时的营丘,以采地为氏,又因陈和田音近,改称田氏。
我田氏初始在齐地立基。周灵王泄心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田完的第四世孙田桓子取得齐国公族和国人的支持。周敬王匄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田桓子的儿子田乞为相。从此,田氏世代为相,掌握齐国的国政。周敬王匄三十九年,田乞的儿子田常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田常之子田盘又把田氏族人派到齐国各邑任大夫,把地方政权也控制在手。周安王骄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田盘之孙田和为相时,废齐康公。周安王骄十六年,田和立为国君,同年,周王室正式册封田和为侯称齐太公。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传至田建时,被秦始皇所并,共传八君一百八十四年。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六国贵族及农民纷纷起义抗秦,齐人相继称王:田建之弟田假为齐王,其族田市也自立为齐王。不久项羽又立建之孙田安为济北王,其族田都为齐王。田儋、田荣、田广、田横都先后曾自称齐王,欲恢复齐国地位。公元前203年,汉王刘邦派韩信平定齐地,齐王田横逃入海岛。齐地是田氏后裔的原居地,也是田氏族姓的大本营。秦灭齐后,虽将一部分田氏豪杰 迁往关中,但是齐地的田氏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地方势力。在齐地我族从哪一代分支,世系如何?已无法具体追叙。
我田氏乃雁门郡望。郡乃古之行政区划,早於战国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始设县制。后,赵亦效之。秦并六国,划天下为三十六郡。据《山西地名录》载曰: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因之,今山西宁武之北部,及朔平南部、北部皆其境,汉亦为雁门郡治善无。秦灭六国,齐田氏族星散各地。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强迁诸田于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后发展成为京兆一带望族。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一九八年)十一月,徙六国之后并诸豪杰,昭氏、屈氏、景氏、田氏、怀氏十余万口于关中。田氏由雁门关过道,旅寓多日。雁门关是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中之一门。门南为山西代州,门北为单于国地,乃南北交通之要衢,田氏爱之,居后复到关中,居住在(今山西代县一带)雁门郡的田姓居多,形成“雁门田氏”族群。《简明中国移民史》认为,自汉高祖始,经汉武帝、汉宣帝至汉成帝的 二百年间,西汉政府前后6次大规模地将关东强族豪杰迁徙于关中。经过数百年的多次 迁徙,齐国田氏的后裔们源源不断地来到关中及流亡到其它地区,以致原本主要在齐地 的田氏后裔分布到当时全国各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田氏郡望以北平(今河北满城北)田氏为代表。望族中出现了议郎田畴闻名后世的人物。据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九)云:魏议郎田畴,字子泰,二十二世孙璟,唐郑州司马,生承嗣。 又据《唐书》和《新唐书》记载:田承嗣,平州卢龙(今河北)人,世事卢龙军为裨校,以豪侠闻於辽、碣。祖璟为三国魏议郎田畴之廿二世孙,父守义。唐朝尝 “分姓赐郡。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平洲卢龙县的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唐朝平州指河北卢龙一带,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陡河流域以东、长城以南地区。其后代传五世均为唐朝战将,威名远扬。居住在雁门郡,即山西代县的田姓,以及魏州、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等魏博广大区域的田氏,均以雁门为郡望,形成庞大的雁门望族群落,因而成为雁门望族。我族也以雁门为郡望号。
我祖乃世居南京,仕于唐奉。均田制、租庸调制和府兵制是唐朝赖以立国的三大制度,到唐玄宗时期,均田制、府兵制的遭到破坏,变府兵制为募兵制,招募职业兵戍边,以节度使统领。唐玄宗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与政治黑暗,促使军事武装力量日益废弛,边防问题日益严重。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0年)设置节度使,以掌握地方军政。广德元年(763)唐朝任命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同年六月改为魏博节度使,统六州),驻魏州(今河北大名),开始“天下为家”的藩镇割据。
我祖在南京之前,祖籍河南固始县。回首史学记载,河南光州固始与福建的确有着奇特的渊源关系,上自西汉,下截至宋末,不同时期都有固始先人因不同的原因入闽定居。《大田县志》卷四“氏族”中说,该县田姓的入闽始祖是田本盛,河南固始县人,于唐迁入大田梅岭。由于王审知在福建立国当家,有权有势,他的许多河南老乡也纷纷南下投奔依附。南宋莆田人方大琮曾指称:王氏初建国,武夫悍卒气焰逼人,闽人战栗自危,谩称乡人,冀其怜悯,或犹冀其拔用。后世承袭其说,世纪邈绵,遂与其初而忘之尔,此闽人谱牒所以多称固始也。同为莆田人的著名史学家郑樵也有今闽人称祖者,皆光州固始。实由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之众从之。后绪与宗权有隙,遂拔二州之众入闽。王审知因其众以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故闽人至今言氏谱者,皆云固始。其实谬滥云。我祖称祖籍固始县,属于那种情况不得而知道,且没有留下固始县时期的详细世系记载,只能待后嗣子孙加以稽考。
我祖唐朝肇基大田梅岭。田本盛奉命带兵戍闽,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甲午秋,本盛公与乐公、范公三人,至小田坂,范公即基斯地,乐公基牛田口后坑新墘。我祖本盛公至三十五都扶桑桥头时,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只见那山真绿啊,三台峰峦,玉屏钟山,山明如砺,翠色欲流;那水真清啊,桃溪剑水,水秀如带,静似明镜;又见梅花满野,缓坡上雪白的、粉红的梅花,一团团闹上枝头;山鹿、野兔,一群群追逐于梅花树下。本盛公看得心花怒放,这里不仅有他心里坚守的堪舆术上好风水的标准,更有“土肥、水美、林茂、景佳”的实在。于是,他择此地架屋而居,肇基于此,繁衍子孙,并给这尚未有名的地方,取名为梅岭,号岭柄。
麻洋田氏从大田梅岭开基而来。明朝嘉靖45年,即1566年,梅岭第30世田尤良公肇基尤溪麻洋,至今已历尤、寿、仕、再、定、钟、鸿、树、熙、成、有、建、奇、正、光、高等十六世。在庄前聚族而居,以处美坊为中心称田庄,左右两里许皆为田姓,人丁兴旺,代代辈有人才出。
离开梅岭迁居尤溪之前,我祖最后的祖厝是“西湖堂”,乃二十一世祖九二公,字雪华,开基于梅岭上盂。九二公为西湖祠始祖。西湖堂之前属于钱塘祠,即旺良公生积兴公、广兴公、盛兴公;盛兴公生成祖公、成福公、成裕公;成祖公生九二公,即我祖;成福公生九八公。旺良公为钱塘祠始祖。
明历史、光祖德、振家声,昌我田氏于亿万斯世。吾族有谱,乾隆十七年壬申岁,即公元1753年,定邦公、大臣公主持修麻洋《田氏族谱》,为麻洋田氏首修谱;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年,即公元1765年,钟乐公、钟芝公主持续修麻洋《田氏族谱》,为第二次续修谱,该谱为手抄谱现存一本于义房,全谱80多页;嘉庆四年,即公元1800年,定萃公主持续修麻洋《田氏族谱》,为第三次修谱,现存手抄谱一套,该谱洋洋洒洒160多页,从梅岭一世直至三十世,每世代兄弟伯叔关系详细记载,脉络清清楚楚;再从有良公为尤溪麻洋田氏开山始祖,历尤、寿、仕、再、定、钟、鸿等7世代,详而不漏。整部族谱浑然一体,特别是用毛笔书写,字体美观大方,是一部难得的好谱。除了妥善保护原谱二册手抄本外,还应按原样刊印存世。但是自定萃公主持修谱之后,再没有续修。现在从各家各户上溯其源,至鸿、树、熙、成,这几代信息缺失严重,有的连名字也没留下,谱“两头清楚,中间模糊”的问题,急需解决。解决的办法有三:一是可以从祖房的所有继承权判断本支房的世序关系,二是从祖墓的祭祀群判断各支房疏亲关系,三是从墓屏风记载补充缺失信息。此次族谱只续世系图,20013月,我突发中风,已无能为修谱出力,需要选族人有威望者配合族长,房房考证补修世系详传。
续修族谱,左昭右穆得序,祖德宗功为颂,我祖奠定宏图,开创伟业,使合族之人安居乐业,功加于时,德垂宗祧,我辈当铭记于心。不论客居何地,莫忘根本所自,回报桑梓,彰扬我宗族美名。愿我田氏源远流长,瓜瓞绵绵,昌百世而及千万世。这才是我所重望的,谱还未修毕,先留数语,是为序。
建钗谨撰
辛巳岁四月初十
 
————————————————————————————
 
尊敬的各位宗亲:
    我(田奇述)把西湖祠族谱序晒出来,一是进一步辩明迁徙福建之前的宗族。谱曰:田一公,世居南京,仕于唐,奉命戍闽,平后致仕,遂基三十五都。南京、梅岭两地名负载着迁徙的基因信息,有此相关联信息的,请联系。二是我祖离开大田前是西湖祠,西湖祠前是钱塘祠。谱曰:本族各基远,居处星散,难以鸠集。西湖祠在大田仅崆洞山一支,尤溪有麻洋、吉坑两支,其他星散的玉池、团结等,今年江西弋阳老田屋与新田屋组团回大田寻祖,亦是属于西湖祠。其实谱记载,西湖祠子孙迁外郡还有许多,特别是延平郡。盼能联系上,以完成共修“西湖祠族谱”愿望。联系:
xsy523@163.com

《乐氏宗谱》大事记中记载:后晋天福元年丙申(936年),石敬塘往契丹乞师入寇,契丹册封立石敬塘为晋帝,割中国幽苏十六州之地与契丹,称臣纳贡,中原秽浊。仁燧公遂弃中州商丘德州(今河南开封),与同志友田公、范公举家奔金陵(南京)。后又同奔闽徭,田公在三十四都丰城乡小田坂住有余年;后肇基大田梅岭。

原文地址:http://www.hxtian.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6262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泗水田氏家训       

 下一条信息: 首届田氏宗亲中国西南宗族文化研讨会在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