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宗祠
返回上一步

 
清翰林田喜 墓考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091  添加时间:2012-11-4 17:06:30
 

田泽民

 

 

    《朔县志》载文:“清田翰林墓,在司马泊村西。田喜 (1632~1697),清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进士。康熙三年(1664)入翰林院,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官三品。赐祭丧视二品礼恩,皇封赐修敕建田翰林墓。建有石牌坊、马、羊石雕等。近年曾出土其赐封淑人墓志铭一方,存崇福寺内。墓地建筑已毁,墓地尚存。”(摘自:“第三节名人墓葬”,393页)
  田翰林墓座落在司马泊村西,墓地“头顶洪涛山,脚蹬草垛山”,西北东南走向。坟头西北方是高大的洪涛山峰,坟尾下是东南向的清泉、泥泉、油沙泉及当年尉迟恭擒海马处的五花泉等众多泉群组成的广阔水面。墓地依山傍水,显然是一块风水宝地。
  康熙乙亥年(1695)农历二月十八日,田翰林去世。康熙三十六年(1697),御赐新茔,敕建此田翰林墓。据传说,康熙皇帝亲自来朔为其勘察坟地。看准此处地盘后,在点穴时,一只狼正卧在墓地上。康熙皇帝看见了说,方向不对,该狼就爬起来,头向西北方又卧下了。于是,把狼卧处确定为下葬穴位,勘察人员点纸、放炮后,开穴时,狼已无影无踪。接着,康熙皇帝在此为翰林作了祭奠。因此,该墓地被当地人们称作“狼点穴,御祭坟”。
  墓地占地120亩,整体建筑格局,与历代君王的陵墓很相似,气势雄伟,建筑宏伟壮观,具有浓浓的皇家味道,人称“朔州第一墓”。
  墓地四周围有砖砌花围墙。坟门建在东南方,坟门前道路两边,南北各立了两块两米多高的大石碑,石碑刻文记载了田翰林的生平及重大功绩。紧挨坟门前的南北两边,各立着六棱石柱上头刻有人头的两尊石人。紧挨石人的,便是坟门了。坟门是一尊高大雄伟的石牌坊,由南北各两根高高的石门框支撑,坟门边依次是台阶、门坎,门楣上刻有“田翰林大学士茔”七个大字。进了坟门,便是通向西北方的宽阔神路,神路南北两边,又依次建有石人南北各二尊,两米多高的石吼(石狮)南北各一尊,石马、石猪、石羊(公羊)、石人,南北各一尊。墓南围墙外,建有房屋,专供看墓人居住。
  顺着神路再往里边走,便是葬人的坟堆了。据朔城区《田氏老家谱》记载,坟头的坟堆是翰林坟,神路北边丧有其长子邰植与其孙田珍,神路南边丧有其次子邰茁及其孙田珏。至于该墓中还葬有田氏什么人,手中资料未记载,暂无从考究。
  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期间,司马队里组织社员平整土地,搬圪蛋,把田翰林坟揭开了。这是一座较大的砖碹墓,墓穴中葬有翰林和原配符氏、继配罗氏三人。翰林的棺材分两层,外边是石椁,大头小尾,里层是木棺。揭开石椁,木棺上放一小型石刻碑,碑文记载了死者姓名、生卒时间及简单生平等。揭开木棺,翰林仰卧正中,身穿黄莽袍,腰系玉带,足蹬高靴,头戴毡帽(因已谢官,未戴官帽)。符、罗二氏棺旁,立有赐封淑人墓志铭一方,今已出土存崇福寺内。
  随着岁月的流逝,司马泊翰林的后裔多有外迁的。留在村里的,也因年代久远、“文革”破四旧等原因,记录家族的资料荡然无存,人们弄不清与翰林的关系了,田翰林墓逐渐变成了“无主的坟墓”。周边种地者推倒围墙,逐年套地,到民国时,墓地已仅存三四十亩大了。在原有的120亩大的墓地上,现在,除葬有少数田氏外,另有常、卢、李、马、张等姓氏的亡者也葬入此墓地。在此处停坟的别姓人家,有的发达起来了,有的家里出了人才了。于是,有人说,是沾了风水宝地的光了,还有人说,是吃上贵人的脉系了。这些人家中,也有人丁不兴旺、贫穷衰败的。于是,也有人说,伤风败俗,有悖常理。为此,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原翰林墓120亩大的墓地上,现在,除部分仍为坟茔外,大部分已成为村民的承包责任田了。中间稍靠南高起的地段,既无坟堆,也未种田,只有一根两米多高的石柱直立其间,这似乎是说明此处原为坟茔的仅存的唯一标记,石柱周围是乱坟滩一片。翰林墓穴处,十多年前已被人们盖房占用了。翰林子孙的坟堆虽未被挖,但已毫无痕迹,被埋在厚厚的土层下,很难寻觅了。

 

 

    转载于:http://sjwhyjh.blog.163.com/blog/static/88477542201181105417339/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御祭坟:历史散降的颗粒       

 下一条信息: 九位中华小姐冠军首次齐聚 田氏佳丽占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