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宗支
返回上一步

 
答【《“九节牛角”因由考辨》之我见】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026  添加时间:2012-8-4 17:00:32
 
答【《“九节牛角”因由考辨》之我见】
今天在网上漫步,浏览了新闻标题之后,到华夏田氏网转一转,无意间发现了主题【《“九节牛角”因由考辨》之我见】的帖子。文中说“田大驹先生对“九节牛角”的热衷,我十分敬佩”
因我房二修族谱正在进行中,对族谱中涉及到的大事,如“九节牛角”事件之类,自然要进行考究。修谱一定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史志。因为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都有当时的社会原因。如“大槐树”,如“湖广填四川”,如雍正七年前后我房大批人迁湘西永顺等,都和朝庭的政策相关。具体怎么个相关,须查史、志。我的愿望是,搞出来的东西。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我在论坛上发点帖,目的也是想听听意见,谈不上什么“热衷”。
对六百年前的历史事件真象,当代人有不同认识,这正常。
现按美华文中提到的主要问题,我作简要答复。为便于观看,我不妨把美华的质疑与我的答复用对话形式表示。
 
        美华  此结论我的理解是:兄弟九人,因民不聊生而逃难。 1400年前后,沅陵的现状是否如此糟糕,我没有考证。但此结论与吾族的世代口传:因官兵围攻而避难,不相符且相差太大。亦与张家界庹姓的世代口传:因义不臣元而避难,相差太远
大驹  我已把的考证写在帖中了。“民不堪 ,多从李法良为乱。左中允周幹劾之”、“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当时沅陵民众状况?史家评前朝的人和事,中庸之中,又多带春秋笔法。“民不堪”与现代成语“民不聊生”相差不了多少了。
至于你说的“此结论与吾族的世代口传:因官兵围攻而避难,不相符且相差太大。”老五房是如何口传“因官兵围攻而避难”的,我不知。如果你认为可以的话,把这些口传写出来,让大家看看?或通过QQ发给我?
美华  如果是居难安,兄弟九人出逃散,就不应该逃往更难谋生的深山中,更不应该丢下父母各自逃生。
大驹  之所以逃往更偏僻的地方,而不是逃向交通方便的地方?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夫子“苛政猛于虎”的记载。
明史载,偏僻地方,由于“山林深险,土地肥饶,刀耕火种,易于收获”,加之“官吏不敢科征,里甲不敢差遣”
明史:永乐十九年(1422)正月二十日下诏规定:“各逃移人口,悉宥其罪,许令所在官司首告,发原籍原业;其户下亏欠税粮,尽行宥免。”同年四月十三日又下诏:“各处逃移人户,招回复业,仍免杂泛差役。"虽如此,但逃民仍有不愿回籍,故在宣德五年(1430),明朝只得又制订了流民附籍政策,当时称之为“寄籍"
“出逃散”,不意味着丢下父母各自逃生。若还有人再追问我:“通六公是跟老几一道出逃的?”我只能回答“我不知道”
美华  我有两个疑惑,疑惑一:九节牛角之父是富商,应该得到肯定。于是,我推想:富商都到了居难安,兄弟九人出逃散的境况,那普通百姓会是什么 样?我想,1400年前后的沅陵没有出现过如此惨烈的景象。疑惑二:如果九节牛角之事是因兄弟为运皇木,被洪水漂流,遂至有失而起,此事应由地方 官府处理,不应发兵,此说法不合理。另:我查1400年(建文二年)农历没有十二月卅日。
大驹  高处不胜寒啊!商不敌官,商被官斗败后,结果比平民更惨。古今中外这类例子太多了。
道光谱和光绪谱中的“发兵捉拿”,按我们当代人的概念,理解成“出警”就是了。至于是县令派人,还是是国防部副长师逵派人,反正是“官府派人捉拿”。没有必要去抠“发兵”这个用词了。
谢谢你告诉我1400年(建文二年)农历没有十二月卅日。
我的QQ号你是知道的,欢迎多交流噢。
 
 
附:《“九节牛角”因由考辨》之我见
田大驹先生在《“九节牛角”因由考辨》的结论是:永乐北京修宫殿,差官採木抵湘沅。以军压商得“贸易”,严刻民商苦不堪。十牌楼,居难安,九节牛角各执一,兄弟九人出逃散!
田大驹先生对“九节牛角”的热衷,我十分敬佩。但其结论,我不赞同,理由有三:
理由一:“以军压商得‘贸易’,严刻民商苦不堪。十牌楼,居难安,九节牛角各执一,兄弟九人出逃散!”。此结论我的理解是:兄弟九人,因民不聊生而逃难。 1400年前后,沅陵的现状是否如此糟糕,我没有考证。但此结论与吾族的世代口传:因官兵围攻而避难,不相符且相差太大。亦与张家界庹姓的世代口传:因 “义不臣元”而避难,相差太远。
理由二:从吾族老五房的迁徙路线看:老五房从石牌楼迁往深溪的上游。如果是“居难安,兄弟九人出逃散”,就不应该逃往更难谋生的深山中,更不应该丢下父母各自逃生。
理由三:有两个疑惑,疑惑一:“九节牛角”之父是富商,应该得到肯定。于是,我推想:富商都到了“居难安,兄弟九人出逃散”的境况,那普通百姓会是什么 样?我想,1400年前后的沅陵没有出现过如此惨烈的景象。疑惑二:如果“九节牛角”之事是因“兄弟为运皇木,被洪水漂流,遂至有失”而起,此事应由地方 官府处理,不应“发兵”,此说法不合理。另:我查1400年(建文二年)农历没有十二月卅日

欢迎到论坛浏览原帖:http://www.hxtian.cn/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4192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官府田历代祖讳歌 田儒铭其后代在凤凰       

 下一条信息: 故乡的“二龙抢宝”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