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返回上一步

 
在红酒来潮中等待月亮的升起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4768  添加时间:2011-12-29 22:49:34
 

赵福治

    想来,与卫民兄相识已有10年之多,毕业于商丘师院中文系的他91年便开始了文学创作,期间曾有作品在国家和省级大赛上获奖,较早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后又加入中国诗歌学会,出版有诗集《回望故园》。今年9月在京收到他即将出版的诗集《红酒来潮》手稿嘱我写评,因诗集由国家最高级别的诗歌组织——中国诗歌学会主管编纂的《诗人专辑》系列,自己迟迟未敢下笔,直到11月学会领导和出版社相催,才得硬起头皮动笔。
    河南是片古老的土地,在豫以东的商丘更是片古老得与神话分不清界限、充满古老文明的土地。有史记载,著名的夷狄、杜康造酒的传说就是发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都能说上一段关于酒的故事,田卫民是在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诗人。他生长的故乡与杜康造酒传说之地只有仅仅不到10公里的路程,可以说在家里打开窗就可以闻到先人于数千年前酿造的酒香。站在酒仙温暖过的热土上,于是他写就关于酒的诗集《红酒来潮》。
    卫民兄写诗,如同他的生活、性格、或喝酒一样不是刻意雕琢,而是在有了生活的感触和生命的体验后,恣意挥洒而写。在开篇的《红酒来潮》一诗中,他这样起笔表述一种思绪:“城市的舌头/正经历一场/最汹涌美妙的灌溉/财富/在充分发酵之后/从一点点稀薄的空气中/散布着葡萄成熟的消息”,在城市里生活了将近20年的田卫民对城市理解尤其深刻,“那是盘旋在口舌之中的/上帝之子的鲜血/在红烛的微光里/捧着一杯红酒/感觉它的体温,它的灵魂/和若即若离的气质”,即便“优雅中藏着汹涌/甜美中含着锋利/平静中裹着鲜艳”,也要“静静地品味/等着它的来潮”,因为这是葡萄的味道,“在午夜来临时/一杯入口/醉了一个城市”,尽管“在这场蠢蠢欲动的红色潮汐中/你/我/都有些/躲避不及”。
    记得,圣经里,耶稣曾说过:“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亲是种植葡萄的农民”这样一句话,以表达感恩之心。在《红酒来潮》一诗中,也可以领略祖辈皆为农民的诗人田卫民,在融合到城市之中的过程中,依旧不忘他生命的根在故土的情怀。
    但在这种融合中,田卫民也深深感觉到一种在城市的迷失:“温水浸泡的日子/我已不会笑了/醉酒之后/捏着酒杯/在纵声大笑里/空洞的泪水滴满了笔筒”,融合城市的代价使笑成了遥远的记忆,《笑的旧梦》已经成为昨日的一段记忆,像星星不知何时出现在天空;于是,诗人开始了在《在夜色里徜徉》:“我闭着眼沿街行走,一路摸墙/墙不会说话/一张张在墙边飘过的人脸/都像墙的脸/太多的已经沉落的人的脸/都刻在我心井的黑壁上”;开始了《对着烛光守夜》,在“一年的最后一晚/把满街的灯火/关在门外/一个人对着烛光/守夜”,诗人一个人走了很久,很多细节都已忘记,“很想回到过去/让心灵的伤/随着故乡飞来的雁阵/一年的最后一晚/把满街的灯火都拢在怀里”;在这样的感触中,诗人在清晨把目光转向天空,《向往蓝天中的一缕白云》,他深知自己所在的是城市:“钻不出这个壳子/也不想出去......呆坐在这壳子里......想着蓝天中的一缕白云”,一任懂得的人沉默,一任嫉妒的人讥讽,一任关注的人叹息——在这里:一个人“对着烛光守夜”,一个人“向往蓝天中的一缕白云”亦是一种奢求,生命是如此的简单,又是如此的黯然神伤。在这类的诗作中,诗人没有追求过多的写作技巧,没有运用陌生语言的迭起,凭纯感觉写出的诗行里,一种无言的伤痛,洋溢在诗歌的字里行间,锥痛诗之外的读者。
    历史和现实总是相似,回忆和遗忘都是久远的。很多时候,诗人们都在思考,甚至思考类似的问题,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不同的是思考的方式而已。“不要埋怨他/只顾着发酵/没有留下醉倒的地址......醉了怨它/醒了想它/历史的迷雾里/唯一不倒的是/酒旗。”就诗人写诗而言,需要有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想像的空间,二是生活的磨砺。在《杜康》一诗中,他书写的“酒仙”没有正面的刻画,而是着力于想像,尔后写实手法的运用和思想的介入——把“酒旗”插在“诗”中,使诗本身仿佛生出了翅膀,让读者在穿透历史的睡梦中体会浓浓的酒香。
    生活在小城市里已有十几年的田卫民,而当面对城市的另一番社会阴暗面的景象和画面时,他唯用诗人的不解和方式沉思。“一丝海风刮来/吹晕了莫明其妙的小城/一夜间/嘎嘎吱吱冒出了许多/楞楞的歌舞厅/开始膨胀/开始大口大口地喘气/开始坐立不安/开始海天海地的幻想/每一个细节都充满诱惑/每一句台词都很撩人。女人艳红的微笑/流着熏人的酒气/男人干裂的嘴唇/都吮着龟酒/烫嘴的情歌/开始发霉并长满绿苔......在小城的咯肢窝里/坐着勾践/想起西施/陷入比夜还深的/思念”,《好莱坞歌舞厅》一诗中冷静的描述,让人们看到:“贫困的沉重还背在身上,小城已在灯红酒绿中晕了”的境况,读来别有感慨。

    “平地里一声雷,那就是你啊/当空一个闪,那是你......我说什么啊,我的黑脸/咱飘着炊烟的老家/全都遥远遥远了/那椽头的燕子/已飞向空旷的天际......说些什么呢,在咱这里/在这布满霉斑的平原/寻找着弄不清来由的慰藉/为了咱那没钱缴学费的孩子,黑脸/咱少喝一瓶酒,少唱一曲/为了咱那一手老茧的父亲”。在《黑脸啊,黑脸》——观电视剧《黑脸》随想中没有醒目的语句和修辞,一任思考流淌,朴素平实的语言中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永远的暗伤,使人们想起生养自己的故乡,并令人们反思:究竟离回到故乡和群众中的路有多远?
    “人将金作坞,吾以石为屏。”读以上关注现实的作品,不由得让我想起浙江诗人郑士渊所著的廉政诗集《以石为屏》(2006年8月作家出版社出版,本人为其写了“诗意的笔触抨击世俗的变异”一文作序)中的某些廉政诗句,心不由为之一震,这或许是关注现实作品的魅力所在。
    在城市钢筋水泥的包裹下,在日感世风日下迷茫的困惑下,诗人最终选择故乡和爱情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再回到宁静的乡村/我已成年/河边的风吹动鬓角的白发/我整齐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烁”,水塘边“我曾经鄙视过的/又无法忘记的乡村/依然长满热情”,《故乡的柳影》仿佛让我们看到从土而生的诗人,把脸深深地埋在故乡温与热中。《老家》是人们心中温暖的代名词:“上午的田野寂然无声/只有风在麦苗上拂动/像母亲的手抚摸我的额头。我锄过的草依然生长......一串串黄玉米/还挂在老枣树的枝杈上......一片片红薯干,带着母亲的体温”,这是诗人的家,虽然没有人知道诗人的方向,和最终要飘向何方,诗人自己知道:“走过的路/最终还要回归泥土/还要回到/滴着我脐血的地方”,诗人于对乡村的深情中,品尝乡村的滋味和厚重,作品中简单的意象融合理性的思索,让我们感觉到一种久违的触动——任由诗者的哀怨,在掌心凝结成一滴卑微的泪水。
    情感是永远青春的诗行,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尤其细腻和委婉。“这是黄昏,亲爱的/这是太阳亲吻西山的时候/我在小水塘边/摘一朵带露的玫瑰......这又是黄昏,亲爱的/月牙儿不动了/花香也停止/满是星星的夜空中/我在石岸上坐着/想着你微笑的红唇”,“想承诺一生/又不知道一片雪有多重......心与心相契/雪,以泪的姿势飘落”,《最后的玫瑰》和《雪,以泪的姿势飘落》两作品中,诗者表达的无疑是把最后、最真的情愫献给最亲爱的人,直至天荒,直至地老。
    诗贵在真,酒贵在醇。诗人田卫民90年代初就参加了工作,在酒香挥洒的故土上写就诗集《红酒来潮》不是偶然,而是写诗十多年对故乡、生活体验的结晶。诗集中那从容的叙述和诗意的忧伤,将真实的感受一一剥开,向我们描绘和呈现出一幅他内心和内心深处关于故乡和小城“红酒来潮”的画面,引发人们的共鸣......那么,读者朋友们你是否看到诗人田卫民那期盼而又深情的目光?并在红酒来潮中与他一同等待人类情感中那轮最红、最亮,最美、最圆的月亮在天边徐徐地升起哪?

      来源于: http://www.mjren.com/dispbbs.php?boardid=16&id=3106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卫民】孩子的天空       

 下一条信息: 【田启义】情缘难舍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