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族谱
返回上一步

 
田氏家谱及字辈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15835  添加时间:2011-3-29 19:32:13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
    周王朝,是在灭殷商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奴隶制国家,而殷商是以土德立国,因此在周公以三年之久的时间镇压了纣王之子武庚的反叛以后,周王朝君王所行之路就不再同于士卿大夫和平民百姓所行之路了,而是专用木板铺设的道路,称“田路”,取五行之中的“木克土”之意,防止殷商旧族再造反。
    田仆,就是负责建造和管理田路的大夫,下属有上士十二人,史一人,丞相一人,徒若干,是很重要的官职,隶属于夏官府司管辖。
    在典籍《周礼·夏官》中记载:“田仆,掌驭田路。田路,木路也。田仆上士十有二人。”
    在田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古音读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在诸多姓氏史籍中所说的“妫完之后始有田氏”,完全是错误的,该支田氏就远早于妫陈之田。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田正,亦称田畯、稷、田官,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就是专职管理农耕田地的官吏,不涉及其它,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最高长官称田正,亦称稷,由王族贵胄担当,下属按九州各分派有田官,每一田官下还设有中士二人,史一人,丞一人,徒四人,统一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天官府司,就是召公管辖的官衙。
    后世历朝历代所称的“社稷”,就是由此而来:社,宗庙也,稷,田正也,合称就是整个王朝、国家的象征。这在史籍《左传》中记载:“田畯,田大夫也。稷,田正也。稷为田官之长。”后来,在东周时期各诸侯大国亦仿设有类似的官职,但皆称为“大司田”。例如在典籍《管子·小匡篇》中就记载:“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
    在田正、田畯、稷、田官、大司田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正氏、田畯氏、田稷氏、田官氏等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古音读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亦远早于妫陈之田。
 
    第三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封妫满之后妫完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史记·田完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记载,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其后子孙以地为氏,称田氏。
    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今山西永济,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以居地河流名称为姓氏者,称妫姓。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建立了周王朝,为了稳定前朝遗民,巩固政权和统治,便大肆追封前朝历代圣王的后人。
    周武王找到了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世孙妫满之后,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到了春秋初期,陈桓公妫鲍的弟弟妫佗(妫跃)在周桓王姬林十四年(公元前706年)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妫免,自立为陈厉公。太子妫免的两个弟弟合谋报杀兄之仇,就在周桓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趁陈厉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妫林和陈宣公妫杵臼。
    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就在周惠王姬阆五年(公元前672年)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妫御寇杀了。陈厉公有个儿子叫陈完(妫满的第十世孙),他同妫御寇的私人交情非常好。在妫御寇被杀后,陈完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姜小白接纳了陈完,还赐田与他。陈完因避难到齐国后,不愿再用原来的国名为姓氏,而且在春秋时期“陈”、“田”二字音近,遂指齐桓公所赐之田为姓氏,改称田氏,读音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
    在史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在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称:“完,奔齐,以国为姓,既而食采于田,又为田氏。”今河南省博物院研究员石晓霆在《田姓的起源与发展》一文中也说:“陈完为避祸逃亡齐国,齐桓公封他于田,陈完以地为氏,改称田氏,田完成为田姓始祖。”
    后世的一些著名史学家如东汉学者应劭曾注指:“始食采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则田是地名,未详其处。”在其他各类史籍中,也没有明确指出陈完的“田”在何处,显然,其“田”并非一处食邑,而仅仅是一块可供果腹的田地。不过齐桓公早就了解陈公子陈完年轻有为,遂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当有一份俸禄可享。
    尽管“田”的具体地理位置无考,后人还是倾向于该支田氏源出陈完受田为氏之说。因为齐国历史上有姜季子“食采于崔,遂为崔氏”等先例。
    今有学者因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没有“田邑”之地而否定“田”的存在,这是值得商榷和深入研究的。其实,齐桓公赐予陈完的本来就是“田”而非“邑”。“田”与“邑”是两种形态迥异的赏赐实体,早在金文中即有颇多赐“田”记载,例如在《左传》、《公羊传》等古籍中,赐“田”、 赐“邑”的记载更是比比皆是,但都是分别予以记载的。
    田氏家族传至田完之第八世孙田和,出任齐国相国,他大权在握,在周安王姬骄十一年(齐康公十三年,田齐和子十三年,公元前391年)将腐朽没落的齐康公放逐到海边去捉螃蟹吃,田和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姜齐”事件。
    近有学者袁林在《“田”与“邑”比较研究》一文中说:西周及春秋时期的“田”仅仅是剥削者从被剥削者那里获取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一种凭借,对其耕地既不关心,也不干预。
    实际上,“田”在两周时期既是度量土地面积的一种单位,也是有形物质财产的代称。如在典籍《管子·乘马》中就有记载:“五制为一田,二田为一夫。”日本学者猪饲彦博注:“制,十亩;田,五十亩。”学者唐兰在注解金文中“田几田”之铭时说:“上一‘田’字是名词,指农田;下一‘田’字,是田亩的量词。”在典籍《考工记·匠人》中记载:“田首倍之。田,一夫之所佃百亩,方百步地。”在典籍《国语·鲁语》中记载:“季康子欲以田赋。田,一井也。”作为量词的“田”,即一夫所能耕之土地。
    而“邑”的度量标准是户,比“田”要大得多。如在典籍《国语·齐语》中记载有“管仲制鄙三十家为邑。”按一邑三十家,每家两夫,每夫受田一百亩计算,一邑至少应占耕地六十田,即六千亩以上。当然,两周时期的“亩”与今之“亩”在面积上有所不同,关键区别在于丈量的量纲标准上。
    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朱凤翰在研究周原遗址出土的各器群后,在《商周家族形态研究》中明确指出:“周原遗址地区只是这些贵族家族居址所在,是其亲族成员生活区,而其主要封土(土田、私邑)及属民并不在这里。”
    陈完逃入齐国时,正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改革社会行政组织,推行“叁其国而伍其鄙”和“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的时期,他规定“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把士农工商分别安排在有利于他们生产、生活的“社区”居住。照此推论,陈完的居邑也并非在“田”。
    因此,齐桓公赐予陈完的“田”,只是一定数量有形物质(薪俸、财务)的表现形式,并非居住之地,亦非一定数量或面积的土地。关于这一点,本书完全赞成学者王景甫的意见。
 
    第四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许田,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朝拜周王之时,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
    “许”,赋也,愿也;“田”,祭祀之田、朝拜之田、典礼之田也。这在史籍《左传·隐公八年》中就有记载:“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许田,鲁国朝宿之邑。”
    在两周时期的各朝代,许田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但总体在靠近泰山的今山东曲阜、泰安一带,历代皆有专门的官吏、仆役们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许田”之称一直沿用到两晋之际。
    在许田之管理吏员、仆役中,有以其职责所在为姓氏者,称许田氏,其后裔子孙后引衍为单姓田氏、许氏等,该支田氏古音读作diàn(ㄉㄧㄢˋ),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妫陈之田无任何关联。
   
    第五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桑田,是西周时期虢国之邑,因盛产桑蚕和丝纺织业发达而著称,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北部地区,其地在史籍《左传·僖公二年》中有记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虢地。”
    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其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东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虢叔封西虢(今陕西宝鸡),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西周晚期宣王初年,西虢东迁,形成所谓南、北二虢。
    虢仲、虢叔都是周文王姬昌之弟。北虢在平陆,在黄河北岸;南虢在三门峡,在黄河南岸。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原西虢),这是虢叔的后代随周平王东迁后建立的国家。
    东虢国于周平王姬宜臼四年(公元前767年),被郑武公姬滑突所灭。西虢东迁后,在原地留有一小虢国,于周庄王姬佗十年(公元前687年),被秦武公嬴舛所灭。
    东迁后的三门峡虢国建都于上阳,地跨黄河两岸,史称南虢、北虢,实为一虢。到了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公元前660年),因不断受到南下推进发展的犬戎民族之侵扰,虢国君主虢公率军主动出击犬戎。在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虢国又在桑田再次击败了入侵的犬戎。
    在春秋初期,晋献公姬诡诸积极扩军,竭力拓展晋国疆土,他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国。但当时的虞国(今山西平陆)邻近虢国的北境,为攻虢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二国会联合起来抗晋,遂采用大夫旬息的“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国借道攻虢国,再伺机灭虞国。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女、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虢国。虞公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语所迷惑,遂不听大臣劝阻,不但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虢国的先锋。
    当年夏季,晋、虞联军攻下了虢国重镇下阳(今山西平陆),使晋国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道。到了周惠王二十二年(晋献公姬诡诸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又故计重演向虞国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两国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再答应借道。但虞公昏聩地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农历10月17日,晋军开始围攻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到了农历12月1日破城灭虢。后晋军班师暂住虢国休整,乘虞国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虞公,灭其国,收回了美女、骏马。这就是著名的“假途灭虢”历史典故的来由。
    虢国灭亡后,其地尽归强晋版图。原居于桑田之故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桑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桑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六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典籍《荀子·非十二子》中杨倞注引《世本》记载:“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
    田公它成,是楚平王熊弃疾(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的支庶孙,其后裔子孙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田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七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史籍《左传·成公六年》中记载:“晋迁于新田。”
    周简王姬夷二年(公元前584年)农历4月,晋景公姬孺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今山西侯马西北城),位于临汾盆地南沿,西南有峨嵋岭,南有绛山,均为中条山余脉。汾河在侯马市西北从东北向西南流过,浍河在市南自东向西流过,在两河交汇的三角平原地带,号称“旱码头”。清乾隆二十三年撰著的《曲沃县志》和清嘉庆二年撰著的《续修曲沃县志》中,皆称“新田故城在今治西南三十里”,“其地也,绛山为屏,峨嵋列峙,浍绕于前,汾环于右”。曲沃西南距侯马为十五公里,今侯马为春秋时晋国新田,遗址被发现于1952年,至今仍在继续发掘整理中,当无可疑。
    晋国在新田立都,传位十三世,历时二百十六年。其间,晋国曾保持了一百余年的“中原盟主”地位。
    在晋都新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新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黄湜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明朝初年,有一著名的辅佐明惠帝(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臣黄湜,因他提出了废削诸藩之权,引发了靖难之祸。
    黄湜,公元1350~1402年,字子澄,分宜大岗山澧源村人,是明朝初期著名政治家,提出“削藩”政策的主要人物之一。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曾问黄湜:“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黄湜答道:“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朱允炆是其言。此后,每呼黄湜,必尊称黄先生。
    朱允炆继位为明惠帝之后,任命黄湜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明惠帝有意削藩,黄湜便与齐泰计议。齐泰打算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黄湜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最后黄湜的意见被采用,周王等五个藩王先后被削藩。朝廷用黄湜和齐泰的计谋,调走燕王手下精兵,又在燕王府所在地北平一带调动军队以监视燕王。
    燕王朱棣知道朝廷准备对他动手,先以病重为借口,请求朝廷容许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齐泰反对放还三子,黄湜却说:“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结果朱棣三子获准回去。不久朱棣便在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农历7月起兵叛乱,上书朝廷指称黄子澄和齐泰为奸臣。明惠帝派老将耿炳文讨伐,初战不利。
    后来明惠帝听从黄湜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齐泰极力反对但无效。李景隆接任后,表现得更令人失望,屡战屡败,损失数十万人。朱棣乘着李景隆战败之时,上书朝廷,大力批评黄湜和齐泰,明惠帝无奈便免去二人官职,但仍暗中与二人议事。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李景隆在济南战败后被撤换,明惠帝赦免了他,黄湜哭着请求明惠帝治李景隆的罪,明惠帝没有接纳,黄湜便说:“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当盛庸在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农历12月在东昌(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大破燕军后,明惠帝在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农历1月又恢复了黄湜、齐泰二人的官职,可是在不久的农历3月盛庸于夹河(今湖北郧西夹河镇)战败之后,又再次免去二人官职。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军逐渐逼近南京,明惠帝谋求与朱棣谈和,便把黄湜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南京陷落前,明惠帝召黄湜回京,未至而南京已失守。黄湜密谋继续反抗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
    燕王朱棣亲自审问黄湜。黄湜抗词不屈,被肢解而死,并祸及满门,株连十族,家属被杀六十五人,异姓致死者五十四人,外亲四百余人皆充军。唯其子黄彦修因已入昆山籍,能说昆山话,才幸免于死。后收黄湜遗骨葬于昆山县马鞍山下(今江苏昆山),直到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1年)始得昭雪。
    黄湜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他的儿子黄彦修为避祸改名换姓为田终,隐居在今湖北省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世代沿袭称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九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并州匈奴,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许多史书记载:“并州田氏源出匈奴。”其实,并州田氏原本还是汉族。所谓匈奴田氏,起源于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
    秦昭襄王赢则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军大将蒙武率军攻打齐国,一举占领齐国九座城池。部分齐国田氏贵族纷纷北逃,与狄人汇合。从此在秦、汉史籍中皆称这一部分田氏族人为“狄人”,就是后来的匈奴民族中的田氏。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六国后,称秦始皇。其时北部地区面临少数民族匈奴的威胁,这就为蒙武的儿子蒙恬永垂青史提供了机会。
    有意思的是,秦始皇派遣蒙恬出击匈奴,直接原因并不是因为匈奴侵扰秦朝,其实当时的匈奴民族还没有力量与强大的秦王朝抗衡,而是因为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燕国人卢生在向秦始皇献的一本图书中写到了“亡秦者胡也”。于是秦始皇大怒,便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蒙恬不负秦始皇所托,非常轻松地就击败了匈奴,顺利地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河套一带)。为此蒙恬戍边抗击匈奴长达十多年。为了保卫中原地区免遭匈奴的掠夺,蒙恬采取诸多措施防御,他以黄河天险为要塞屏障,沿黄河修建四十四座城池驻兵防守。然后根据山险地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修筑了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著名的万里长城。为了方便秦始皇外出旅游,蒙恬还修建了一条自咸阳到九原长达一千多里的大驰道,一方面有利于秦朝向北方增兵,巩固北方统治,实际上也是防御匈奴的措施之一;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与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些耗费巨大的工程虽阻止了匈奴的南下,但同样也是引起亡秦农民大起义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点是秦始皇和蒙恬根本没想到的。
    一直到东汉王朝时期,班固在史籍《汉书》中还记载当时汉王刘邦与秦朝大将章邯争战时期:“田儋,狄人也,故齐王田氏之族也。”秦末天下大乱,那些战国诸侯的后人当然争着要复国,齐国故地的田儋首先行动,自立为齐王。秦将章邯攻打魏王咎于临济,田儋带兵去解围,结果被章邯军突袭,田儋战死。
    后来,班固在《汉书》中将田儋列为狄族,归为匈奴一系,因此被后世归为并州匈奴族。
    其实,该支田氏依然为妫姓田氏,并非为匈奴民族,正确读音仍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
 
    第十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塔日阿沁氏,汉义就是“农夫”,因此冠汉姓为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罕楚哈氏,源初金国时期女真金阿不哈氏族,满语为Hancuha Hala,世居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田氏。
    ⑵.满族田佳氏,满语为Tia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今辽宁沈阳),后多冠汉姓为田氏。
    满族田氏读音皆作tián(ㄊㄧㄢ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白族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洱海区域。从考古发掘的苍洱遗址、海门口遗址,都表明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经有居民生息繁衍。公元二世纪,汉武帝就在苍洱地区设置了郡县。公元八~十三世纪,苍洱地区先后出现了以彝、白先民为主体的奴隶政权南诏国和以白族段氏为主体的封建领主制政权大理国。白族90%以上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水平较高。
    白族人在历史上自称“白子”、“白伙”、“白尼”、“白王”、“白史”等,汉意即为白人。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其民族名称为白族。
    白族主要居住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三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白族人民从唐朝开始曾经使用过以汉字为基础的方块白文,以记录白语。由于汉族和白族的交往,白族人长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所以白语里含有大量汉语词汇,汉文很早就成为白族通行的文字。
    白族崇拜社神本主,信仰佛教,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白族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民国年间的《沿河县志》引《田氏宗谱》记载:“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黔中夷苗屡叛,大臣苏威保奏田宗显为黔中刺史,同子惟康赴任年余,黔中大治,文帝诰封为国公节度使之职。旋陕西天鹅山白莲教金头和尚为乱,调宗显往征,兵至天鹅山与贼战,贼败奔四川、成都。宗显追至,贼复败走渝城朝天门,潜往小河,追及复战,贼又败。兵至漆地安营,访贼至石马,问往民何地,民以石马即庸州答之,宗显详观地形,山环水抱,下居焉。迨贼授首,奉命镇管黔中思州十八堡,沿治四十八渡。旋加封为宣慰荣禄节度使金龙护国公,子孙世袭宣慰职,军民两管。”
    在历史文献《思南府志·地理志》中记载:“田氏,田妫姓,世为京兆人。昔武王封舜之后于陈。春秋时,陈公子完如齐,子孙大食采于田而氏。厥后……唐有天下,始祖克昌陟巴峡,绝志宦游,从事商贾,侨寄日久,遂卜筑于思州,安土占籍,民于南鄙。”在后来的“赶苗拓业”时期,县境少数民族或被杀或隐姓流亡,或深匿辟荒野岭,加之长期的封建王朝民族歧视政策的不平等待遇,对少数民族抗暴斗争的血腥镇压,以致族称湮没 。
    田宗显之族的势力,在唐朝初期借助当时的羁縻政策,手握重兵,东伐西讨,开拓疆土,逐渐发展壮大,成了湘黔川边的大姓豪酋。由思州一带东下入湘。田宗显第四世孙田克昌“数年能以威恩振服南边夷人,朝廷因父功,褒授义军兵怪使,擢用令掌一方事,为大首领。”唐永隆年间,田克昌以现沱江镇为“五峒”中心,修土围城堡,建立衙门,尔抚之“五峒”斯土,抚化“五峒”之“夷民”。后至宋徽宗重和年,田宗显第十四孙田佑恭,陛任武功大夫、团练观察使、开府义同三司、少师思国公,因“抚”蛮功勋卓著,还被钦赐十字宗派,堂联两幅。其中一幅为:“宦流齐国勋臣邑,世守沱江宰相家”,予以锦表。其后裔沿承世袭,而世守斯土,世代土官,故其族被尊称为“官府田”。
    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白族田氏,祖先原为汉族,原籍陕西,明朝时期随沐国公入驻贵州东南地区,在长期的军垦过程中融入白族,清朝时期世为贵州思南府、湖南凤凰五寨军民长官司土司,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1.思州田氏之湖南凤凰、五寨军民长官司:
    “五寨军民长官司”,元史称为“五寨”、“铜人”等处,归湖广行省思州军民安抚司官辖。国朝改体为明朝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改隶保靖。
    保靖“洪武元年九月,改宣慰司、六年十二月,升军民宣慰使司。属都司,领长官司为二,二为‘五寨长官司’,司南元朝置,洪武七年六月领属。一为‘竿子坪长官司’,司南明太祖甲辰六月,置秆子坪峒元帅府,永乐三年七月改置‘竿子坪长官司’”。“五寨长官司”、“竿子坪长官司”自元时从原隶思州军民安抚司,移归湖广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保靖彭氏土司指挥之下。
    清朝初期,土司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与封建王朝矛盾日益尖锐。土司占有大片领地,拥兵自居,对抗中央,违背了中央王朝利用土司加强对少数民族统治的宗旨。土司兼并争斗,战祸彼起,民不聊生。各地土司对土民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使得人民怨声载道。雍正皇帝曾下过诏谕云:“向来云贵川广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斗不休,而且所官辖苗蛮、尤任意残虐,草菅人命,罪恶多端。”张天如在《永顺小志》中称土司统治“无礼仪,无法度,虽居中国,邈若海外”。在这种局势下,土司制度已不适应整个社会发展需要了。
    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设立流官,打破元明以来“蛮不出境,汉不入硐”的禁令,这样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大融合,逐步达到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一体化。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腊尔山地区苗族同胞起来反抗清政府的压迫,偏沅巡抚赵申乔带兵进行镇压,命五寨司土司田宏天筹办军粮。田宏天筹粮不及,赵申乔以违抗军令论处,奏请皇上革去田宏天土司长官职,裁革停袭。《凤凰厅志》述“五寨司革职土官田宏天隐瞒熟田”。严如煜在《苗防备览》中说:“五寨长官司田宏天等肆行不法,贫暴虐苗,苗民赴不已,巡抚赵申乔请革裁停袭,苗民极以为便。”
    土司一般的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部落酋长或宗族长,与相当部分土民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朝廷为了截断土司与土民的联系,避免土司之势东山再起,复生事端,故还将田宏天迁于千里之外的河南居住。随即并将“五寨长官司”和“竿子坪长官司”也相继撤掉,“这是湖南土司地区‘改土归流’之始”。
    按各志书所表,“五寨司”自宋嘉泰年(公元1203年)始置,及“竿子坪长官司”自明洪武五年建制,由田氏土司世袭土官共计十七世,土司三十五人。至清“改土归流”裁革长官司止,总计土司长官四十一人,统治时间长达五百零五年。
    2.土司任职、承袭情况:
    宋朝时期五寨司土司系:田绍司(公元1203年首抚)→田赛金(田绍司长子)→田曹君(田绍司次子)。
    元朝时期五寨军民长官司系:杨胜钟(公元1293年任)→杨秀龙(钟长子,公元1341年任)→杨正源(龙孙,公元1361年任)→杨再明(正源四叔)。
    明朝时期沱江宣抚司土司:田儒铭(公元1368年任)。
    明朝时期五寨直隶长官司土司系:田茂文(公元1372年任)→田仁惠(文长子)→田宏毅(惠长子)→田祖袭(毅长子)→田宗勋(袭长子)→田庆免(勋长子)→田兴帮(免子)→田应鳌(帮长子)→田景寿(鳌)→田景环(寿弟代理长官司事)→田儒英(寿长子)→田茂玉(英子)。
    明朝时期竿子坪长官司土司系:廖彪(公元1403年任),吴毕朗(公元1430年任),田茂武(公元1372年任)→田仁矩(武四子)→田宏漠(矩长子)→田祖经(漠长子)→田宗现(经长子)→田宗玺(现弟)→田庆光(现子)→田庆元(光弟)→田兴爵(光子)→田应兰(爵子)→田景逢(兰长子)→田儒玉(逢子)。
    清朝时期五寨直隶长官司土司系:田茂壁(玉弟)→田仁政(壁子)→田仁德(政弟)→田宏天(政子)。
    清朝时期竿子坪长官司土司系:田茂鼎(玉子)→田仁心(鼎长子)→田宏基(心子)。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党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夏王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西夏时期的党项族人中有田氏,系与宋朝文化交流的结果。详实情况,还有待那六千余西夏王朝自己创制的党项文字解读之后,再进一步考证予以刊载。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瑶族、彝族、土家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田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田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妫完(陈完、田完)、田公它成、田儋、田终(黄彦)、田宗显。

    迁徙分布
    田氏是一个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六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四十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左右。
    田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姓氏,源起于官职称谓,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西周时期,田氏作为一级政府官吏,普遍出现在各诸侯国中。由于齐国之田氏名称为著,因此史书中多称“妫完之后始有田氏”,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本书认为,绝不能因此而称“齐田”就是田氏的发祥地,在姓氏学研究上一定要纠正这个观念。
    到了战国晚期的公元前391年,田完之八世孙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史称“田代姜齐”,田氏是以齐国首都山东临淄为著称之地,从这一时期活跃于政坛的田氏族人来分析,田氏族人在先秦时期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
    传到田和重孙时,齐国为秦国所灭,齐王田建被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他田氏开始向西、北之地逃难。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氏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但不久均纷纷跨台。
    汉朝初期,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陕西咸阳),诸田亦在强迁之列,后发展成为京兆一带望族,以第一氏、第二氏……第八氏为姓氏特征,后来,田氏族人又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从汉朝开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带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已有不少田氏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田氏避乱南迁,可以说田氏族人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亦有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天津等地。
    唐朝代宗执政时期,有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而落籍当地。
    宋朝以前,田氏族人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河南田氏族人的开基始祖是宋朝的田瑜,颍川汝阴田氏族人开基祖为虢州团练使田令芳。此际,田氏族人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为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朝末期徙居福建长汀地区,滋茅子松岗迁海阳(今广东潮安),后徙大埔,为大埔开基始祖。传至田文长时,兄弟五人俱移程乡(今广东梅县),文长次子法聪、三子法盛移居广东惠来。
    明、清之际,田氏族人已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从清朝中叶开始,闽粤田氏族人陆续有人迁至台湾,进而移居海外者。
    如今,田氏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以河南、四川、山东、河北等省为多,这四省田氏约占全国田氏人口的40%以上。

    郡望堂号
    1.郡望: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至此消失。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平凉郡:周郝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国的版图,属北地郡。汉武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三国时期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十六国南北朝是最乱的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戊午,公元358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于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隋朝时期,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4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隋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废州置郡,改属平凉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唐朝贞元七年(辛未,公元791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唐朝末期,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泰二年(乙未,公元935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改属渭州。宋朝时期,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至宋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金国开六盘道,在金国大定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187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元朝时期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明朝时期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清朝初期沿明朝建制,属陕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仍设道。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设观察使;后改为泾原道,设道尹。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改设泾原区行政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为甘肃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凉县为道、署驻地。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28日平凉解放,成立了平凉市人民政府。1950年庚寅由县城内划出城关和郊区另设平凉市。1958年戊戌12月撤销平凉、华亭两县并入平凉市。1961年辛丑11月恢复华亭县。1964年甲辰1月撤销平凉市,恢复平凉县。2002年壬午9月,平凉撤地建市。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凤翔郡:亦称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2.堂号:
    北平堂:以望立堂。
    雁门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平凉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凤翔堂:以望立堂,亦称扶风堂。
    贫骄堂:战国时候田子方做魏文侯的老师,一次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子急忙下车拜见子方,子方不还礼。太子问道:“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答道:“只有贫贱的才能骄傲!诸侯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说话当官的也不听,就到别的国家去,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富贵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
    紫荆堂:资料有待补充。
    凤鸣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蔚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丰堂:资料有待补充。
    守正堂:资料有待补充。
    荆茂堂:资料有待补充。
    鸿门堂:资料有待补充。
 
    田氏宗祠通用对联
    〖田姓宗祠门楣题辞〗
    紫荆传芳    荆花荣茂
    “紫荆传芳”、“荆花荣茂”源出田姓紫荆堂。据传,隋朝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兄弟重义。原三兄弟思欲分家,堂前有一棵茂盛的紫荆树,大家商量着要破为三份,那树却很快枯死了。田真叹道:“树本来是一棵,因要劈开而枯死;何况人兄弟孔怀(甚可思,代兄弟),能分开吗?”兄弟三人受感动而不再分家,紫荆树又复活而且更茂盛了。从此,三兄弟以和为贵,情同手足,成为世代佳话,所以田姓人门榜便写上“紫荆传芳”或“荆花荣茂”。
    四言通用联
    民歌父母;众号神君。——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长安人田仁会,历官左武侯中郎将、胜州都督、右卫将军等。永徽年间任平州刺史时,天大旱,他自己站到太阳下曝晒以祈雨,果然使粮食丰收,百姓们歌颂他如父母。下联典指宋代信都人田况,字元均,进士出身,历官江陵推官、陕西经略使判官、观文殿学士。曾进言治边十四事,有《奏议》二十卷,众人称他为“神君”。
    家推易学;世颂兵符。——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今文易学的开创者田何,字子庄,淄川人,徙居杜陵,号杜田生。受易学于东武孙虞,专治《周易》,西汉被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家,都是他的弟。惠帝时,多次征召,他都不愿做官。下联典指春秋时齐国大夫田穰苴,官大司马,精通兵法。齐景公时,曾率军击退晋、燕军队,收复失地。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并把襄苴的兵法也附在里面,称为《司马穰苴兵法》。
    孟尝好士;安平善谋。——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曾任相国,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先后联合韩、魏,打败楚、秦、燕三国。一度入秦国为相,秦昭王准备杀他时,他依靠门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逃出函谷关,回到齐国。后因指使贵族田甲劫持齐王阴谋败露,逃到魏国任相,联合燕、赵等国攻齐。下联说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单,临淄人。燕国大将乐毅破齐,他坚守即墨,乘燕惠王新继位,使用反间计,乐毅被骑劫所取代。田单又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一举收复七十多城,被齐襄王任为相国,封安平君。
    孟尝好士;穰苴知兵。——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田文,号孟尝君,招天下贤士,食客数千。下联典指春秋·田穰苴,善兵法。
    歌挽蒿里;荫茂荆庭。——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末狄县人田横,原为齐国贵族。秦末,跟其从兄田儋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久被汉军击败。汉朝建立,他率党徒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命他到洛阳,因不愿向汉称臣,在途中自杀;留在海岛上的五百余人闻讯,也全部自杀。人们为他作挽歌《薤露》、《蒿里》。下联典指汉代朝城人田真,与弟田庆、田广分家,堂前有一棵茂盛的紫荆树,大家商量着要破为三份,那树却很快枯死了。田真叹道:“树本来是一棵,因要劈开而枯死;何况人兄弟孔怀(甚可思,代兄弟),能分开吗?”兄弟三人受感动而不再分家,紫荆树又复活而且更茂盛了。
    号车丞相;封安平君。——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车千秋,本姓田,昭帝时,千秋已年老,乘小车入宫殿朝见,因号“车丞相”。下联典指战国·田单,以火牛攻燕国骑兵,被封为“安平君”。
    家推易学;世颂兵符。——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田何,受《易》学于东武孙虞,当时言《易》者宗之。下联典指春秋时齐国穰苴为大司马,又称司马穰苴。景公时,晋伐阿鄄,燕侵河上,齐师改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穰苴为将军,燕、晋之师闻之,望风解去。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苴兵法》。
    雁门世泽;招贤家声。——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战国齐·田文,号孟尝君,“四公子”之一,招致天下贤士。
    五言通用联
    即墨创伟迹;海岛留芳名。 ——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齐将田单,临淄人。初为市吏。燕昭王使乐毅伐齐,尽降齐城,惟莒、即墨不下。即墨人推举田单为将军相燕。顷之,燕惠王立,与乐毅有隙,单纵反间计于燕。单见燕军懈,夜用火牛攻之,燕师大败。下联典指秦末历史名人田横(?-前202),狄(今山东省高青)人。本齐国贵族,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徙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此岛后来便称“田横岛”。
    风来无啸阮;波动可琴嵇。——唐·田游岩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田游岩诗句联。田游岩,三原人。隐居不仕。高宗幸嵩山,拜崇文馆学士,进太子洗马。自谓有“烟霞痼疾”,蚕衣耕食,不交当世。
    凭栏霄月近;倚仗海云回。——明·田汝成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文学家田汝成题西湖南高峰联。
    义方号魁首;清廉称第一。——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隐士田罘,字思孟,南康人。嗜学不倦,游上庠二十载,后浩然归隐,号大隐居士。子九人,各授一经,教法甚严,登第及特恩者七人,时称义方者,必曰田氏。下联典指明代官吏田应扬,鸡泽人。万历间令广昌。存心爱民,自奉俭约,时称“清廉第一”,擢知忻州。
    一绝光华夏;三过警帝京。——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画家田抱玉,玄宗时相国寺绘护国除灾变相,时称一绝。见《图画见闻志》。下联典指春秋晋大臣田差的事典。晋平公为驰逐之车,立于殿丁,令群臣去观赏。田差三过而不一顾。平公大怒。差对曰:“臣闻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平公曰:“善!”乃命左右去其车。
    六言通用联
    辛妾尝工尺牍;田母曾梦伏波。——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辛弃疾二妾,一名田田,一名钱钱,皆工尺牍。下联典指宋·田佐恭母曾梦见伏波将军马援,乃生佐恭。
    七言通用联
    遥睽五百英雄岛;犹是三千食客家。——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枞阳县田家圩田氏宗祠联。上联典指秦·田横事典。下联典指战国·田文事典。
    口传心授得真谛;十雨五风庆有年。——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嵌田氏“田”字的析字联。
    九十韶光方换信;三千上客共嬉春。——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战国齐·田文事典。
    火牛阵法明前代;司马兵功裕后人。——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四川省射洪县太和镇田氏宗祠联。上联说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单事典。下联典指春秋时齐国穰苴为大司马,又称司马穰苴事典。
    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原主任田家英(1922-1966)自题联。
    七言以上通用联
    兄弟翕和,祥见庭前荆树;山林隐逸,佳在眼底烟霞。——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名人田真的事典。田真,朝城人,与弟庆、广三人分财,堂前有紫荆一树茂盛,共议破之为三,未几枯萎。真叹曰:“木本同株,因分析而摧悴,况兄弟孔怀,而可离乎?”相感复合,荆亦旋茂。下联典指唐代诗人田游岩事典。
    一代箕裘,且漫说爵授安平、车称丞相;百年俎豆,只勿忘孟尝好士、荆树荫庭。——佚名撰田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无为县二坝田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战国·田单、西汉·田千秋;下联典指战国·田文、汉·田真。田千秋,西汉长陵人,初任高寝郎。武帝时,因上书为卫太子讼冤而被武帝召见,任命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上书武帝遣散方士,被采纳,任命为丞相,封富民侯。他为政宽和,谨慎忠厚。昭帝时,因德高望重而又年老,被特许乘入宫,号称“车丞相”。其子孙因此改姓车氏。

    字辈排行
    田氏宗亲家谱管理委员会2006年公告统一续派字辈:“树焕均希如昭修茂乃堂宗进振华夏相继本瑞祥”。
    湖北蕲春田氏字辈:“赞伯玉文大再有可之仁礼义相传必发光辉星斗极庆云绵远沃贤君”。
    湖北蕲春马骅山田氏字辈:“本万永于龙种之启义相传必发兴祥曙光辉星斗极庆云绵远乐升平槐高实荫千秋业桂长芳馨百世荣华国文章依孔孟箕裘圭碧大家声”。
    湖北蕲春久长山田氏字辈:“本金宗再可用仁礼义相传必发兴祥耀光辉星斗极庆云绵远乐升平槐高实荫千秋业桂长芳馨百世荣华国文章尊孔孟箕裘圭碧振家声永怀祖德垂南宋久缅临淄启雁门荆萼广培兄弟睦根源远溯子孙心大成玉牒开新纪伟绩瑶笺证古今砥柱中流人不乏凤毛龙种满地春”。
    湖北来凤田氏字辈:“国盛玉有光祖兆凤呈祥学利辉先德家和万事宽”。
    湖北孝感田氏字辈:“可春现洪果传仕宗年光世泽德绍先忠”。
    湖北麻阳田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才能登龙门荣华富贵长贤君理朝纲世代显忠良祖创千秋业继承更兴旺孝敬和睦好福寿喜宁康”。
    山东沂水田氏字辈:“福洪宝象启发成光树勋肇善庆远富长”。
    山东广饶田氏字辈:“俊淑厥家茂昭美业乃克延庆益修其德继世永昌”。
    山东济宁田氏一支字辈:“宜太利延长广振宜鸿旭”。
    山东济宁田氏一支字辈:“长怀遵圣教”。

山东曹县田氏字辈:“养浩本明德和平衍吉昌传承慈守宗训教子重纲常忠厚学礼义福兴贵祯祥”。
  河南商丘田氏字辈:“戬谷绵徽绪宜章启壮图征庸先揆牧明历式俞都奉钦泽民举忠君显英儒聪智承洁朴弘光政清录”。

重庆新区田氏字辈:“忠义荣光正贻其祥常昭金玉远见本邦”。 
重庆合川田氏字辈:“玉长儒泽世多学宗有光道崇尚守政兴民可安良家广仁必重廷治姚应祥维先常云显永远定含芳”。 

重庆渝北田氏字辈:“世上黄金贵迎进百玉香枝发千年树荣开振家邦”。
    湖南湘潭田氏字辈:“光裕成宗德诗书启俊贤芠彰华上国科甲世常传”。
    湖南凤凰田氏字辈:
      之一:“祖宗庆兴应景儒茂仁宏”;
      之二:“荣太谷有仕忠时”。
    广西凤山田氏字辈:“国仁政家昌登明显云祥”。
    广西百色、贵州遵义、重庆丰都田氏字辈:“兴应景维茂仁洪太宗庆”。
    贵州思州田氏字辈:“兴应景维梦(茂)仁弘(洪)泰宗庆时丰云贵永世海德泽明”。
    吉林德惠田氏字辈:“越德景雨保大正永太兴”。
    北京通州田氏字辈:“有守思福宇永广庆连成”。
    河北大城田氏字辈:“继永怀国万玉树……学延宗传宪昭明伟承贤”。
    山西洪桐田氏字辈:“道庆生立园明”。
    甘肃酒泉田氏字辈:“德会凤多年秉”。
    江苏连云港田氏字辈:“玉积敬福绪纪广”。
    四川、贵州、重庆等地田氏字辈:“任洪太宗庆兴应景维茂”。

    (补录中......)

相关评论  
评论人:田维丰  评论时间:2022-2-9
    贵州安顺西秀区大西桥镇:正文圣仲国,万朝泽忠龙。仁洪泰宗庆,兴应景维茂。时丰云贵永,世代德久长。大法……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五寨,竿子坪土司考       

 下一条信息: 1984年版《归德田氏家乘》图略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