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节日田氏民间食俗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8020 添加时间:2008-6-14 12:11:15 | ||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四过大年:初一早上要起大早,按当地话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初四睡饱饱”初一早餐吃用木制饭炊蒸饭。初二吃埘粑。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四都算过年,吃的都比较好。 正月初九祭“天公”:这一天是“天公”(玉皇大帝)生日,对种田人和生意人来说,祭祀“天公”尤其重要,他能“保佑”庄稼人一年到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生意人万事如意,财源茂盛。在清晨天空还未放亮,各家各户都早早地把供品摆在露天下,恭请“天公”来受用。祭祀“天公”的供品有牲礼:猪头、公鸡、目鱼干,五果:五种水果,五斋:五种素菜,线面(寓意长寿)、红蛋(寓意吉利)、红鲤鱼(寓意年年有余)以及纸、烛、香等。 正月十五吃春饼:元宵节过节,食物较为丰盛,当然不可少的是春饼,开春时节吃春饼,更有意义。春饼也叫春卷,是用面粉调成稠糊,在加热的平底锅上摊成薄如纸张的熟面皮,包上用绿豆芽、五花肉丝、冬笋丝、香菇丝、韭菜和少量姜丝等炒熟的馅,卷成卷即可食用。 正月廿九煮九粥:这天早餐吃九粥,保身体健康。九粥也叫狗粥(尤溪方言“九”与“狗”同音),有甜、咸两种。吃九粥者说,九粥是用三种米(籼米、糯米、粳米)九配料(桂圆肉、红枣、花生等9种)煮成,吃了这“三九至尊”的粥自然能保一年身体平安。吃“狗”粥者说,狗有“九条命”,是最贱(贱,意为生命力顽强)的动物之一,吃了狗粥,讨了吉利,一年当中自然没病没灾。 二月十九吃艾粿:尤溪方言说“二月十九,观音吃草”(尤溪方言“九”是“草”的谐音)。二月十九是观音生日,艾草是“观音吃的草”,因而民间在这天就有了吃艾粿的习俗。艾粿的做法是将田间艾草嫩叶(连茎)摘下,洗净焯水后沥干水份,再与熟热粳米饭放在石臼中捣成粿团再压制成块。艾粿蒸吃,炒吃均可。 四月初八吃光饼:光饼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发明的,后人在四月初八吃光饼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另尤溪民间还有“四月八吃光饼不蛀牙”之说。 立夏接“脚骨“:立夏日尤溪有吃红糟笋接“脚骨”习俗,寓意是接了“脚骨”,脚腿有力,能更好地上山干活。红糟笋的做法是用整根不切(寓意脚骨长,接的好)鲜小笋与五花肉块调红糟(酿制老酒沥出的酒渣)、盐、酱油、糖、味精等烧制。 五月初五包粽子:为纪念战国时期屈原的节日,即全国基本都有的“端午节”。尤溪粽子品种主要有白粽(即只包有糯米,没有其他配料的粽子)、豆粽、肉粽等。 七月十五过鬼节:鬼节就是给死人过节,这是尤溪过节气氛仅次过年的一个重要节日,其代表性的食品是咸粿,有的地方是饭团。鬼节还要筹备其他丰盛的食品来祭祀祖先,过去还要做“普渡”,超度亡灵。 八月祭墓:从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是尤溪人祭祖扫墓的时节,各家都准备一些供品到墓地祭祀已故先人,名门望族的有各家每年轮流为头,办理祭扫祖墓事宜,扫墓的当晚还要筹划族人聚餐一顿,叫“吃祭墓酒”。 八月十五中秋饼:中秋节在尤溪过去人们不大重视,节日的气氛只是体现在亲戚间相互送月饼。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节也常有家庭聚餐。 立冬日要“补冬”,吃立冬糍:立冬时节基本没有农活,忙碌了一年庄稼人,也要歇一歇,这时候就以“舂糍”(舂,方言捣的意思)庆丰收,喝草根汤补身体。 冬至日吃“糍仔”:“糍仔”是尤溪方言叫法,即汤圆。小时候大人说:你吃了汤圆,就大了一岁。 除夕:过去为了过好年在旧历12月底一家人可要忙乎好几天。男当家的要忙于“舂白粿”,因为那是力气活,男人们当然是“当贤不让”。主妇们要忙于炊糖糕、菜头粿,还要打切面、杀鸡杀鸭等等。为了体现家庭的富裕,白粿、年糕等做的数量很多,一般吃到来年一、二月都有。除夕的年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而这一餐在下午三、四点时分,燃放了一串编炮后,就早早的开餐了。 |
||
| ||
上一条信息: 田氏锅边糊 下一条信息: 寻枣庄田培荣系下同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