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动态
返回上一步

 
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将为法定假日 民俗学家支持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5744  添加时间:2007-12-10 22:09:19
 

      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近日公布,引起社会极大反响。最引人注目的是实行七年的五一黄金周休假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民族文化气息浓郁的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将升格为法定全民休假日。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网民赞成民族传统节日“归去来兮”。

  这次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彰显究竟有多大的价值?记者专门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田兆元教授。他认为,此次民族传统节日的大回归,将是彰显文化价值,强化文化记忆,延续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和谐的盛举。

  田兆元指出,民俗节日放假,则是中国历来的传统。唐宋时期,除了旬休,官员传统节日的放假时间长达50多天,像元日(春节)、冬至等要放假七天,上元、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也都要放假。

  田兆元认为,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这四大传统节日“归去来兮”,意义十分重大。节日民俗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标记,对于一个群体的文化传承,对于民众的团结和睦,对于社会的安定,其意义均非同寻常。

  提起节假日,绝大多数中国人会想起一年两度的“黄金周”,想起火车、飞机、公交地铁拥挤堵塞,各地知名旅游景点人山人海,商场大减价狂打折,原本美好的闲暇时光变质成了令人头疼的“鸡肋”。

  田兆元认为,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有助于恢复民族文化的美好记忆。节日有两个基本要素:传承文化价值,举行民俗仪式。文化价值和民俗仪式是水乳交融的,“如果价值体系不能成为民俗习惯,这种价值也是无法传承,也是会风流云散的”。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并没有可参与的传统习俗,拆分这个长假是完全应该的。而目前一些具有深厚文化价值与民俗活动的传统节日,又由于缺少假日的支撑,使得民俗活动受限,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比如中秋节,它有吃月饼举家团圆的习俗,晚上要赏月,还要祭月。这样的民俗仪式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敬奉自然,体悟自然与人生之理,合家团圆,珍惜生命与情感。

  在上海乃至不少江南地方,清明扫墓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但是由于没有法定节日假,这项习俗受到较大的影响。

  田兆元认为,社会必须保障这些有价值的节俗不会因为时间限制而受到影响,社会管理必须为节俗发展留下空间。社会各界提出传统节日放假,是完全应该的。

  他指出,节日对于现代社会有着特别显著的价值。节日的民俗就是要在人们忙碌一段时间后,通过特定的仪式,唤起和强化人们的文化观念,让人们不要在诸事繁忙中丧失文化的价值。

  长假变节日,是否意味着传统民俗文化仪式从此将回归现代生活?田兆元对此持肯定态度。

  恢复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这些传统节日,是继承文化传统的大事,也是传统教育的大事,可以让人们在日常民俗活动中去接受文化传统。它能够让全社会一起来参与价值认同的构建,营造文化环境。

  “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美好记忆,更能体现鲜活的文化生命力”。他指出,节日文化是构建起来的,一个时代如能创造和传承具有生命力的节日文化,从中折射、体现出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力,如果能够将这个时代的节日添加厚重的文化内涵,形成特有的民俗仪式,把这样的节日世世代代传下去,那是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关于论坛不稳定的说明和应急措施       

 下一条信息: 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