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凯丽《慎审奏疏 智鉴真伪》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3378 添加时间:2023-12-16 23:53:57 | ||
慎审奏疏 智鉴真伪
明初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结束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于洪武十年设立通政使司。通政使司承担着“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章奏,实封建言,陈情伸诉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的重任。在常规理政时,通政司长官通政使要向皇帝禀奏朝中各种事务,议大政、大狱以及会推能够使用的文武官员,参与殿试、经筵侍讲等。当时通政使司地位甚高,位列九卿之一。 建立通政使司后,其运行的一套严密奏疏制度应运而生。奏疏分题本和奏本、按公事和私事而分,改变了前代奏疏类公文公私不分所带来效率低下的问题,成为沟通皇帝与臣僚、官府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渠道。 至明末,党阀之争愈演愈烈,朝纲混乱、民心涣散,如明人马孟祯所言“郊庙、朝讲、召对、面议俱废,通下情者惟章奏”。因题奏本的处理过于繁杂,经手的部门和个人过多,有时地方官的奏疏尚未批出发抄,就已传之朝野,奏疏泄密之事时有发生。
明万历二十二年,田蕙时任通政使,其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一日,有地方官员上奏神宗帝河北真定府上交赋税不足,疑有人贪赃枉法,田蕙将奏疏以阁印封缄,直接进呈御览。月余,真定知府郑之文上交题本弹劾井陉县令王倣勾结商人,贪污税款,使真定府不能按时上交赋税,请求罢免王倣。田蕙见此奏疏后,想起言官密疏之事,心生疑虑,遂仔细审阅,反复梳理,又偶然得知都察院佥事胡宥是王倣同乡,与胡宥深谈后了解到王倣家中一贫如洗,甚至官服都有补丁,故觉此事疑窦丛生。田蕙密疏神宗帝并附揭帖,备言此事之始末情节,指出井陉县令王倣官微言轻,主犯疑有他人,并怀疑言官密疏泄露,望皇上慎对此案,明法审令。 神宗帝御派都察院暗访,最终查明实情,揭开真相:真定府铁矿资源丰富,矿税大兴,真定知府郑之文为谋私利、中饱私囊,勾结井陉县铁矿开采商人杨有桧,帮其逃避矿税,为防朝廷追查不能按时上交赋税之责,先是买通驿递私拆密疏,提前知晓真定府赋税之事,而后嫁祸他人,诬告不与其同流合污的县令王倣。期间,郑之文委托朝中私交甚好的官员多次重金贿赂田蕙,妄图让田蕙更改案情奏疏,田蕙断然拒绝,并如实将案情上报神宗帝。 神宗帝了解实情后大怒,下令严惩。真定知府郑之文被免职回籍,商人杨有桧被绳之以法,还清白于井陉县令王倣。
几事不密则坏,之后,田蕙奏请神宗帝改革臣民奏疏之弊政,一是要求朝臣亲书密疏,防止出现令人代书泄密之事;二是地方官上呈的密疏驿递传送时日长,加强呈递过程中的保密措施,对私拆密疏和邀截密疏之人从重惩处;三是为了让从地方到京师密奏的臣民能保密而通畅地密疏言事,通政司门下设立“奏事使”红牌,“凡有欲奏事不得至御前者取此牌执之,可以直入内府,各门守卫等官不得阻当”,从而确保密疏在从通政司转入内廷的过程中不会泄密;四是给密疏的外封加锁或特制匣具,待密疏到京后送疏之人用钥匙打开后,再将密疏送至通政司或会极门转入,这也是明代密折外加统一制式折匣挂锁的雏形。 神宗帝批阅后皆准奏,并盛赞田蕙“发奸守己,谨慎廉明,为朝廷官吏之表率!”此后,朝臣密疏泄露之事大大减少,再无发生,朝廷言路大开,臣民言事直达御前。 田蕙任职通政使期间,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政绩卓越。每日细审四方言路,奏疏均按程序严审呈报,真正做到了慎审奏疏、智鉴真伪,“严防小人以私意言事而流毒天下!”
本文参照资料:《大明史》、明《神宗显皇帝实录》、明万历《应州志》、应县《田氏族谱》。 作者:田凯丽,女,本科学历,大同市云冈区工作,系田蕙第十四代孙女。
供稿:田生树
|
||
| ||
上一条信息: 【田况】名闻天下,彪炳后世 ——田 下一条信息: 田书芹诗文《2018--2022年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