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峰山下老窑沟村 —田氏百年奋进史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4166 添加时间:2023-8-14 11:23:03 | ||
七峰山下老窑沟村 —田氏百年奋进史
“峰矗似凝珠斗列,岩虚疑抱玉泉回”,峻拔幽深的七峰山坐落在大同市云冈区西南处口泉峪内,七座山峰,形态各异,奇峰峭壁直上直下,山脊有青石盘旋至巅,远观似龙。山南坡郁郁葱葱的半山腰上是一座几十米高的绝壁,似刀劈斧砍直达山巅,绝壁的半腰处有处大洞窟,深不可测,就是曾经的云中胜景玉龙洞。 玉龙洞早在明代以前,就是大同及周边地区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和宗教祭祀之地,洞前的寺院传说开凿于北魏时期,到了明代,奇峰峻岭间还悬空铺设着连通庙宇的铁索栈道,明人有诗云“千尺危桥跨两崖,玉龙飞去殿崔嵬”!明弘治年间,七峰山除庙宇道观外还建了一座恒岳行宫(北岳庙),每年四月进香者数以万计,可见当时七峰山香火之旺盛。 站在玉龙洞口处放眼远眺,可以望见南面丈人峰巅始建于辽代中期的禅房寺砖塔,此塔巨壮、峭拔,名气远远被掩在华严寺与善化寺的高光下,但也极具考古和美学价值,丈人峰西脚下坐落着一处比塔还要古老的村落—老窑沟村。站在村东梁上能望见砖塔,晴空时淡黄与灰白相间的塔身映衬在碧蓝天幕上,美轮美奂。爬上高塔,高处不胜寒,七峰山连绵右侧、层峦叠嶂,西北望去转播台百米铁塔直指清空,回首东南,桑干谷地空旷深远,就像诗人所叹“上方时响铎,下界不闻钟”! 傍着七峰山这片奇峰异境,身处风水宝地的老窑沟村有着近千年历史,岁月变迁,历史更迭,七峰山的香火从民国时期开始渐渐衰败,道键禅关不再有人修缮,但这座小山村却依旧繁盛至今。 相传最早是辽军战败后,躲入此沟以挖煤为生,后形成村落。清雍正年间,山上灌木交织,绿茵叠翠,溪水潺潺,清澈的河水中常裸露着乌黑发亮的煤炭,村庄因煤渐渐人多而兴盛。老窑沟村三面环山,东临七峰山,南接盘道村东崖口,西迎麻皮泊坡,北通官窑村南口,依山顺沟,呈丫字型,村内纵横交错着山梁沟坡,沟梁石头多,一条主干道穿村而过,与怀仁窑头村连接,全村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村民1200多人,距市区30多公里。 村中各姓氏从四面八方来此地聚居,以田氏人口最多。清道光年间,应州(应县)始祖田伯用第十七世孙田万计、田万仓、田万新兄弟三人从应县田家坊(圣水塘)村迁徙至此,春夏农耕,秋冬挖煤,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如今田氏支系已传承至第二十四代,总人数将近400人。族人继承先祖之高尚品德,孝道为先,勤俭持家,团结互助,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树有根则旺,水有源则恒,这一切都源于田氏文化及祖训、祖德的精髓:忠、孝、勇、勤、俭、仁、义、礼、智、信。 田氏家族,可以先从先祖田小虎说起。明朝初年,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设立了“拱卫司”,当时,田小虎因为人品端正又力大勇猛被招为武官,到永乐年间,明成祖迁都后南京还留有龙江左卫等亲卫师,等到宣德年间,田家传到田伯用,其任南京龙江左卫指挥使,古时战争频繁,后又奉命从南京迁到应州,镇守雁门,开启了应州田氏的鸿基。 到伯用公曾孙田增广时,田家已脱离行武,以做生意为主。其子田盛也是从小聪明好学,虽考中了秀才,但还以做生意安身立命。田盛风流倜傥,为人慷慨,明弘治年间,有平阳府粮长一行人不慎将三百两税金遗落在田盛的客栈,田盛追赶未成,将税金封存,后又遇粮长住店,遂将税金归还,粮长对田盛感激不尽,欲将一半税金赠送,田盛拒绝了赠金,粮长便在应州道观设醮三天为田盛祈福,应州知州薛敬之知道此事后还赐了一块“尚义还金”匾,表扬他的拾金不昧。田盛有三子,长子田天泽、次子田天济同年乡试中举,三子田天禄生意巨富。 田天泽初任河北定兴县令,升北京上林苑左监丞,后擢陕西耀州知州,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爱民如子。其子田维鲁少时聪明好学,游学长安,擅诗词歌赋,中贡后任礼部博士,从事文教工作期间颇有建树。为人和善,乐善好施,舍财物助贫困同僚娶妻成家,捐资救助本族年老长者。维鲁公妻俞氏,是顺天府教授俞瓒之女,少时颇读女训,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夫妻二人将诸子教导得行走坐卧皆有大家子弟风范,田家的家风在当时很受人们赞许,每每出去,人们不用问就知是田家的孩子。 田蕙,田维鲁三子,字应芳,号绎斋,嘉靖四十年(1561年)乡试中举,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乘着“万历新政”这股改革春风,同年入仕陕西蒲城县令。在任上,他实施新政,减轻黎民赋税,励精图治,蒲城民众心怀感恩,庆幸遇到了如此大德大仁大智的父母官,至今蒲城还传诵着田蕙“假意审狗、关门捉凶”、“空城计诱捕神偷”等诸多故事。因在蒲城政绩卓越,擢升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后擢升到通政使司任通政使,期间,忠于职守、清廉自持,考绩名列九卿之首,万历二十六年,明神宗下达诰命,授其为通议大夫。致仕还乡应州后,依旧笔耕不辍,应县木塔第一层塔檐下“天柱地轴”牌匾即为田蕙所题。 “桑干河水金城西,春到风光夹岸低。似雨疑烟看不足,征人回首故乡迷”,几百年后的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黑髯清瘦、着一身红色官服站在桑干河畔的身影,正气凛然,令人敬佩。在明嘉靖、万历那个波澜壮阔又令人压抑的时代,田蕙以坚定的儒家信仰清勤为官、刚正不阿,实属不易,也可以说祖辈们的为人处事对其影响深远。明万历帝在封赠田蕙祖父母诰命中说:“清廉雅有家风,孤介殊无俗韻”,谓其父田维鲁“飞英黉序,通籍南宫,操履无亏,义方有训。尔子亢宗畅誉,雅志可酬已!” 迁徙至老窑沟村的伯用祖第十七世孙田万计、田万仓、田万新兄弟三人继续秉承祖德,恪守祖训。田万计长孙田生江,出生于清咸丰年间,身材魁梧,性格憨厚老实、吃苦耐劳。他和妻赵氏育有五子二女,春夏秋三季种田、放羊,冬季背炭,勤勤恳恳,慢慢从土窑洞搬到独院,日子过得很是殷实。赵氏治家严谨,奖罚有度,家风严明,五子中长子和四子擅种地,精通农活,五子学习中医,医术精湛,人称“白御丁先生”。 三子田发一生富有传奇色彩,自幼聪慧机敏,为人敦厚、豪爽,生意遍布周边,家资颇丰。乐善好施,时常周济村里贫弱者,遇到无赖卖妻鬻子吸食鸦片的,甚至接其妻儿回家给食供养,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抗日战争期间,乡间流窜着匪患“黑摸队”,趁夜外出打劫,数次路过田发门前而不入,首领曰“善人吾不敢侵也”。田发时常教育后人:憨厚憨厚,越憨越厚;精光精光,越精越光!这句家训,田家儿女谨记至今。 田发独子田齐臣,与妻黄氏育有五子二女。从小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识字、学习儒家经典,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起先在村支部帮忙记账,1956年担任村里第一任会计,1962年-1970年担任村支部书记。田齐臣严于律己,工作兢兢业业,在他的带领下,老窑沟村当时是鸦崖乡中最富有的村庄之一。田齐臣长子田文,大专文化,中共党员,2000年任村支部书记,田银任村主任,村“两委”班子还有多位田氏后裔,任职期间带领田氏族人团结奋进,老窑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口矗立着一处现代化管理的煤矿井,穿过村口牌楼,映入眼前得是一座座造型雅致的楼房,顺着楼房望去是坐落在东南红沙梁上的“红色圣境”,一处集回顾历史、缅怀伟人、教育后代、艺术欣赏于一体的红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大同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顺着宽阔平坦的村道往前走是村委会,同时也是容纳千人的文化活动广场,广场边是图书室和文化馆,此外还成立了艺术团、体育队和中老年健身队等。村委会南坡高处是一座具有娱乐休闲、强身健体等多功能且教学设施多样的幼儿园,被评为“山西省蒲公英儿童文化园”。幼儿园往南一里地处是先后投资百万元建起的大同市首座古典园林中小学,配有全套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师从全市招聘,倾注了全村人大量心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座学校走出了一名又一名大学生,学子录越来越厚,老窑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状元村”、“文化村”,是大同市首个“全国文明村”。 全村不仅抓文化教育,也重视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建设,全村域完成路面硬化、路旁绿化、空中亮化、墙壁美化,克服四面环山的艰苦条件,通了自来水,家家户户安装了宽带。要想富先修路,2.5公里的台子山隧道从七峰山直穿到山下平原,将村内主干道与大运、大塘、京大公路连接起来,到云冈区车程半小时。漫步村里,草木葱郁下掩映着一处处整洁明亮的农居,山上羊群星星点点,山下种着莜麦谷黍,远处学校传来朗朗读书声,伴着文化广场老年人的广场舞姿,令人心旷神怡,再吃上一顿特色农家饭,炖点沙糊糊的山药蛋、蒸点金灿灿的黄糕就着炖鲜羊肉,实在美哉!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二者相辅相成。全体村民安居乐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背后是坚实的经济基础。老窑沟村煤炭资源极其丰富,1982年就有了村办小煤窑,最多时有十几座,村支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过全村讨论,摒弃传统小煤窑竭泽式开采,克服资金、技术和设备条件落后等重重困难,建起了一座年产30万吨煤炭、15万吨高岭岩的村办矿井,后又投资300万元兴建年洗精煤20万吨的洗煤厂1座,引资150万元兴建1座年加工5000吨高岭岩厂等,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就达到了754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6883万元,上缴国家税收883万元,人均分配收入6187元。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500元养老补助金,全体村民年末还有入股分红。 老窑沟村荣誉满载,数不胜数,先后获得了“全国体育先进村”、“山西省文明村”、“大同市先进文明村”、“高级小康区”等,田文本人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这一切奖项、荣誉属于“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共同付出,但其中田氏族人作为中坚建设力量,功不可没! 老窑沟村田氏支系除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光发热外,也不乏穿上戎装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好男儿!伯用祖第十七世孙田万计、田万仓、田万新兄弟三人,其中田万新曾孙田玉芳,其妻持家有道,贤良淑德,二人育有三子,长子田跃和次子田祥务农,三子田英从小聪慧,秀才出身。田跃性格醇厚,老实善良,孝顺父母,娶妻张氏,张氏不仅貌美、聪明,性格也直爽洒脱,二人成家后勤勤恳恳,寒耕热耘、承星履草,在那个饥不果腹的年代养育了三子三女,长子田玉成、次子田玉宝、三子田玉喜。张氏从小教授子女,做人要忠孝,不仅要孝顺父母也要报效祖国,三个儿子恪守母亲箴言,长大后长子和三子先后投身军旅,次子留守身边孝养父母。 田玉喜,田跃三子,虽是家中老小,但从小读书识字,受母亲张氏教诲,且受哥哥田玉成从军的影响,1959年在张家口参加八路军第65军,获“五好”战士,因表现优异被重用为首长警卫员,1964年因病退役,转业至云冈区云冈镇任武装部部长。 田玉成,田跃长子,生于1930年,从小聪明伶俐、身手矫健,幼年正值日占时期,乡间日匪肆虐,乡邻苦不堪言,1937年八路军120师宋时轮支队挺进敌后在口泉峪西南山区建立大怀左抗日根据地,鸦儿崖乡高屯村是抗日根据地中心村,包括老窑沟村在内的周边村抗日运动如火如荼,十几岁的田玉成毅然决定投身战场,抗击日寇。抗日战争结束后,一身伤痕的田玉成本可在家休养,但当1946年解放大同战役打响时,他又义无反顾踏上战场,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在呼和浩特市又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穿越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这场战争异常残酷艰难,田玉成负责后勤保障、向前线运送物资等工作,朝鲜境内山多、水多、土路多,部队行军很困难,后勤补给更艰苦,补给线经常受到敌军轰炸破坏,粮食、武器等多是靠人力输送前线,补给中断时,战士们的食物就是雪水炒面和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和电影《长津湖》里演的一模一样。这段峥嵘岁月里,他参加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立了数次战功,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也在饥寒交迫的行军途中成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战斗英雄。 1954年田玉成从部队复员到吉林市哲里木盟奈曼旗(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气象站当站长,娶妻潘氏(满族人),潘氏性格坚韧、吃苦耐劳,二人育有五子三女。1960年其父田跃逝世,田玉成赶回老窑沟村操办丧事,尽最后的孝道。1977年田玉成因病逝世,去世时最小的女儿刚出生,潘氏含辛茹苦将八个孩子抚养大,虽说父亲早逝,生活困难,但他的谆谆教导时常回响在孩子们耳边,五个儿子都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田玉成三子田忠,从小顽皮,但为人忠厚耿直、善良无私、胆大心细,十七岁孤身一人从内蒙古回到老窑沟村投奔祖母和族亲,站稳脚跟后接回老母亲和兄弟姐妹,全家迁回老窑沟村。四子田磊继承了父亲遗志,十几岁投身军营,后转业在包头市。五子田军,从小最聪明,头脑最灵活,为人有情有义、有担当,极为孝顺,全家迁居老窑沟村后一穷二白,兄弟五个齐心协力,日子越过越好,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和大同煤业的繁荣,赚得了第一桶金,后开办企业,除了帮携兄弟姐妹外,村里人有困难时,他都会伸出援手去帮助,众人有口皆碑。 历史就像一张巨大的筛子,把一些血肉鲜活的细节筛去,留下的只是一些粗线条的故事梗概,几百年的寒来暑往,我们只能从史料和祖辈们的口口相传中知道这些故事轮廓。田氏一族,从武到商,再到耕读传家,一直秉承祖德,在晋北这片广袤大地上生生不息,谱写着悲喜荣辱。祖德裕深照万代,宗功绵泽荫儿孙,全族人才济济,灿若繁星,笔者作为田氏后裔,倍感荣耀,也会继续肩负起传承田氏文化和家风祖训的重任!
(注:作者田凯丽,大同市云冈区老窑沟村人,应州伯用祖第二十三世孙女,现在云冈区从事党建工作)
供稿:田生树
|
||
| ||
上一条信息: 田占林主演电影《红手印》再获国际电影 下一条信息: (田广生、田华东)拜访家宏宗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