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奇述老师的和易教育思想 ——基本原理以及优势分析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3783 添加时间:2023-5-9 9:03:16 | ||
田奇述老师的和易教育思想 ——基本原理以及优势分析
和易教育思想是基于“和”文化而构建的教育理论。本文对和易教育思想理论基本原理作了梳理,对和易教育思想的优势进行分析,对与“和”“易”有关的教育理论异同点作比较,以便大家对和易教育思想的价值有个清晰的认识。 一、和易教育思想理论基本原理 (一)“三和”、“三易”论,是和易教育思想的根本。教育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决定了教育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关键要有一个科学分析事情的方法与正确把握教育内外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的形态方式。 一是“三和”是处理一个事情的“三分法”策略。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分为“三和”,并呈现不同的样态。如,就学校日常工作而言,“三和”便是“对接上层相关政策把握工作导向,顺天时;对接人文关怀因素,得人和;对接本校内涵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应地利。“和”是平衡中立点状态,平衡不是平均、不是对等,它仍然有轻重、缓急、主次之分。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三分法”最容易获得解决问题的良策,赢得良谋。 “和”从“中”来。“和”的“三分法”关键是准确找到“中”的位置,“中”确定了,总是可以区分出平行的左中右;总能看出高低的上中下;总是可以辨别出行进的前中后。和易教育思想理论构建就以时间的“前中后”,地理位置“左中右”以及教育系统关系“上中下”看问题的“三分法”进行这样思考:向过去看,看历史教育理论对现在有哪些启示需要继承;现在的教育发展水平我们是如何达到的;向未来看,看教育未来发展有哪些趋势,科技革命给教育带来哪些的挑战,哪些教育理论可以融合成新观念;向国内看,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向国外看,看国际教育发展有哪些教育理论可以借鉴;向所在校的环境看,看从自身条件,哪些理论实施起来比较有利;向上看,看中央对教育发展提出哪些的新要求;向下看,看人民群众对满意的教育提出了什么新期待;从学校自身看,校长或教师提出过哪些主张,这些主张是否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哪些教育理论需要改进,以适合人民与国家的要求。 二是“三易”是事物存在“三种状态”的形式。追求核心的简态,追求生成的动态,追求规律的恒态,是教育应有的“三状态”。如果无视“变易”,就会导致抱残守缺、顽冥不化;如果忽略“不易”,就会在层出不穷的新理念中迷失了本真;如果背离了“简易”,就会将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易”的三种状态,为人们认识复杂事物提供了“良途”。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是我们必须坚守不变的教育根本;教育的方法、途径、策略是我们必须根据现实需要而不断改变的具体实现方式。 三是“和”与“易”共生。因为平衡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动态的,外部条件变化了,必然会导致此消彼长的现象发生,平衡就会被破坏,就要及时的做好相应的调整,使之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和”与“易”是独立的,更是融合的。世界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从不平衡到平衡,因发展演进又出现新的不平衡,因此总是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这意味着“和”的状态不可能一成永固,而是一种“易”的动态平衡与不平衡过程。事物的不断生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也就是“和”与“易”的不断展现,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不断展现。 (二)和易思维论,是形成和易教育思想的根基。人的判断、看待、处理事物方式上的各种差别,从根源上来说,主要来自思维方式、思维逻辑的不同。因此,一种新思想的产生,必然与这种思想相匹配的思维模式有关。如果面对多元问题,采取以“和”、求“优”、达“简”容纳差异,肯定多元价值,让人自信的举措,就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和易思维。“易”思维源于《易经》,“和”思维是从“尚中”的价值理念发展而来。传统文化的主旨就是遵“道”。如何遵“道”,则奉行“和”、“易”思维逻辑。故有宋朝理学家朱熹的“和为道之用”与程颐的“随时变易以从道”之说。无论是“道用”的“和”思维,还是“从道”的“易”思维,都彰显出和易思维的无穷魅力。 和易思维包含着三个辩证思维原理:变化观、矛盾观及中和观。变化观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观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观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人们在认识矛盾时,要对矛盾的几个方面进行平衡和协调的把握;在改造事物的过程中要适“量”而行,适“度”而止;在把握处理客观事物矛盾方式时,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和易思维表现为诸多相同要素成分的和谐、协调;或诸多不同要素成分的调和、融合。这种协调或融合过程达到“恰到好处”时,其效果最佳。 (三)从多个角度制定教育规则、策略。和易教育思想理论都是以“三和”“三易”为根基,用“和易思维”方式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上提炼教育“恒常”的规则、策略。 所谓“恒常”:首先是坚守大爱情怀。拥有大爱之心,才能对教育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真情,才能获得幸福的教育人生;其次是坚守教育初心和使命。“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是教育初心,为人民办教育、为国家育人才是教育使命。第三是坚守教育基本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引领教师发展,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宏观上的提炼,是指能衍生和易教育思想的主体理论。如,教育核心论、和易人本观、和易行政管理观等。以和易行政管理为例:从大的方面来说,管理最核心是人生价值观文化培育,学校要把民族复兴大任融入教育教学;教师要将自己的人生奋斗与国家、民族事业发展血脉相连,有着爱生如子情怀、因材施教的智慧和教书育人的幸福;学生要体格健康具备一定的生存技能,热爱生活具有高雅的兴趣、高尚的生活追求,不断进取有理想信念、有服务社会、国家的意愿和能力,有从 0 到 1 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小的方面来说,以班级管理为例,要有“班级大家庭”、“班级全家福”的理念,建设具有凝聚力和长效影响机制的班级 “家和”环境与文化。 所谓中观上的提炼,是指以和易教育思想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或策略。如,“课堂和融”策略、“以需定帮”原则、“和易以教”策略、“和易以学”策略、“和易分层因材施教”策略等。以“和易以需”为例:“以需帮扶”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样态,一节课需要“帮—扶—放”的多次循环,才能实现认知的螺旋式上升。帮扶总是和点拨结合在一起,点之有物、有法、有情、有味,点出教师的风格,点其要害,拨开迷惘;拨疑为悟,片言居要;它石攻玉,点石成金;举隅推导,闻一知十,还要适量、适时、适度,“适”得如愿以偿。“帮-扶-放”不仅是课堂的组织逻辑,也是一个人的成长逻辑。 所谓微观上的提炼,是指在和易教育思想滋润下,形成的和易特质课堂的教学理论。易者,变化也,变化即发展。发展需要与前沿教育思想相融合,和易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和易特质课堂,其教学准备、合作学习、启发诱导等教学环节,对接了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先行组织策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认知失调理论。在和易教育思想运用的课堂实践方面,提出了“和易以乐,善诱也”;“和易以错,善化也”;“和易以理,善究也”;“和易以问,善引也”;“和易以情,善融也”等主张,以多元的方式形成“善诱”学习法,“化错”教学法,“融理”教学法,“问引”学习法等。 (四)着力打造和易特质课堂。所谓和易特质课堂,是指在和易教育思想滋润下,形成的和易以乐教学课堂,和易思维训练课堂,“三核心”课堂,和易融情教学课堂,和易融理教学课堂,和易问引教学课堂,和易化错教学课堂,和易以学课堂,和易以思教学课堂等的统称。用“多元一统”的方法去回应和支持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从一种方法教一节课到用多种方法教学生怎样学习,体现出“多元一统”和易特质课堂特征。 和易特质课堂实现两个“微创新”:首先将教育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智慧结合,形成符合现实与规律的教育思想,让教育思想更接近现实和规律;其次全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改变单一低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撬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培养学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概言之,和易教育思想在理论上还在不断丰富,许多观点蕴含将前人研究向前推进的稳健创新成分。和易教育思想是根植于传统“和”思想与“易”文化,而形成的教育理论,与时俱进是“易”的样态,“和而不同”最能体现和易教育思想特点。 二、和易教育思想理论优势分析 (一)从“和”或“易”文化,看和易教育思想理论优势。 以“和”或“易”文化及其教育理论建构,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异于其他任何文明的根本。和易教育思想的优势也从“和”或“易”中展现出来: 一是从“和”或“易”的思想文化源流,看和易教育思想理论的优势。从“源”上看,“和”的思想起源来自“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从“流”上看,“和”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积淀于各个时代的名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 二是从“和”的思想浸润和沉积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面所体现出来的观念,看和易教育思想理论的优势。人与自然关系中“和”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观念,它成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自然观;人与社会关系中“和”思想已嬗变为“和为贵”观念,它成为中华民族进行社会建构的民族观;人与人关系中“和”思想已具象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念,它成为国人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伦理观;人与自身关系中“和”思想已浓缩为“正心诚意”观念,它成为国人安身立命的义利观;文明与文明关系中“和”思想已上升为“协和万邦,天下大同”观念,成为国人对外交往的和平观。人们都试图从“和”、“易”文化中吸取营养,来构建教育新理论,使教育具有“和”“易”文化凸显出来的优秀本质特征,以益于教育。 三是从“和”的思想文化“多元一统”的本质特征,看和易教育思想理论的优势。多元是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一统是又合二为一或合多为一。一统不等于统一,统一意在用强制,而一统是多元和谐共处,是整体观的表现,是协调、统筹、整合,是整合利益、整合意见、整合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化。“和”是多元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优缺点、长短处的互补。“和”的一统表现在多元中追求“和谐共处”,在差异中追求“和而不同”,在整体中追求“协同发展”。因其多元一统,使其在自身的生命演化过程中不断的存优去劣,与时俱进,成为最先进,最有生命力的文化。 (二)从化解课改诸多难题的实践,看和易教育思想理论优势。 一是解决了教育教学众多的失“和”问题。和易教育思想中有许多是针对教育失和现象提出的理论。如,和易以学是针对新课程改革以来,独尊自主学习,漠视他主学习;独倡先学后教,摒弃边学边教;独树少教多学,鄙视多教多学等“失和”现象予以矫正。又如,和易以教是针对教与不教的失衡弊端提出来;和易以乐是由乐学与苦学,乐学与责任,乐学与勤学,乐学与兴趣,乐学与成功,乐学与习惯的调和关系构成的理论。 二是解决了教育教学严重的缺“易”现象。当包装风靡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亦莫能外。教学与“新潮”攀亲,极力向“流行”靠拢,课堂教学花样翻新,操作变难,特别公开课尤甚,有不少课堂被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的活动“占领”,合作学习形式化,赏识评价廉价化,探究学习虚无化,致使课堂出现了一些缺乏知识含量,也缺乏智力与素养提升价值的华而不实教学现象。和易教育思想追求构成教育各要素之间要“和”,而实现各要素“和”的手段要“易”的过程,其思想理论展现出无比的优越性。 (三)从与“和”有关教育理论比较,看和易教育思想理论优势。 在教育领域除了和易教育思想之外,还有和谐教育思想、和合教育思想、和美教育思想等,也是基于“和”文化而构建的教育理论。从和易教育思想与这些理论的差异对比,可看出和易教育思想理论跟与“和”有关其他教育理论联系或区别。 一是与和谐教育思想对比。和谐教育思想是和易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易教育也追求和谐。比如,和易学生观要求学生的发展需求都被关注、被支持,关注兴趣、关注理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专注于各种课程的学习,开心而广泛地交朋友,对未来有着美好而笃定的憧憬。评价是与学习流程协同并进,和易评价观就是不仅重视阶段性的分数等级评价,更重视学生“一直被激励,从未被差判定”的发展过程性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不被辜负。和易课程观主张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让学生多到大自然,到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去。这些和易教育思想都包含了和谐教育思想成分。 二是与和合教育思想对比。和合教育思想是以“和合”为哲学基础的教育思想,“和合”与“和易”的“和”是有差异的。即“和合”,是矛盾冲突融合的“和”;“和易”,是动态变易发展的“和”,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求“和”是“和易”追求的状态;其实“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用“和+合”来命名的“和合教育”,更突出追求“合”的结果一致性。但是在“和易”中“合”只是“变易”一种方式,“和而不同”才是和谐变易发展的广阔天地。和易教育也吸收“和合”思想,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则”,作为处理教育关系的准则。比如,以和生原理,提出生命至善育人观;以和处原理,构建交友合作学习观;以和立原理,打造互帮互学竞争观;以和达原理,形成共同进步集体观,以和爱原理,打造幸福校园生活观。 三是与和美教育思想对比。和美教育的根基是在和谐教育中融入美的教育的思想。和美教育的愿景是和谐、美好,具体而言就是实现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与自然、与国家、与世界各民族的美好和谐。“和美”一词,源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易教育、和合教育也追求“美”。由“和”达“美”,需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与共”。和易教育与和美教育在注重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对立因素与矛盾过程,将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机协调、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中,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统筹兼顾,使各种教育因素发挥最优的效能,达到至美境界。创建和美校园,实施和易管理,构建和煦德育,构筑和美课堂,造就和馨教师,培育和美学生,评选和美家长等。这些并不是和美教育独有的思想,以“和”“易”文化为特征建构的教育理论,都有类似的实践。 四是“和”与其他字组合,可以延伸出许多含义,如,和雅教育,和乐教育,和教育,e课堂等。这不仅是和易教育思想具有非常强的张力表现,也可以看成和易教育思想理论润泽下,各地教育实践不同特色的体现,是和易教育思想的“变式”。 总之,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充分挖掘“和”“易”文化构建和易教育思想,是具有守正与创新并举积极意义的教育理论探索,其理论与实践创新已清晰可见,和易教育思想的优势结出的优果必定未来可期。
|
||
| ||
上一条信息: 田氏寻亲信息汇总20230509 下一条信息: 访明代廉吏田蕙履职地一陕西蒲城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