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广青初考“华夏田氏起源地”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8981 添加时间:2020-11-2 20:21:35 | ||
华夏田氏起源地
华夏田氏起源地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现在,姓氏是中国人见面必问的话题。苍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相传田姓始于齐国營丘。临淄区敬仲镇小田家庄现为隶属于西姬王村的自然村,我村老人世代相传,營丘就在我村东面的高地,老淄水和渑水合流于庄东南。据相关文献记载,齐桓公御厨易牙在合流处分辨淄渑之水。小田家庄往东或往西无古渑水,往南或往北无古淄水,这种淄渑交汇的独特地貌在齐地是唯一的存在。下图为《临淄县乡土志》对渑水的记载。相传在临淄区北部村庄一带埋着古淄水故道,过去村民从古淄水挖沙时出土的商周文物,部分收藏于临淄区博物馆。
小田家庄及附近村庄多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如现所附属的行政村西姬王村,得名于稷王山上原来祭祀的周朝诸位姬王;村东3公里的呈羔村得名于此处本是齐国牧羊场;村西4公里的大夫店村得名于该处原为齐国稷下诸大夫的赐第。 从陈完避乱奔齐得姓以来,至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小田家庄为田氏起源地,齐国“田地”即是小田家庄。听村里老人说,小田家庄自古都姓田,是田完的直系子孙。相传陈完从陈国逃亡齐国后,陈完礼贤下士体恤民众,齐桓公封他为管理百工的工正,陈完为隐姓并感恩遂改姓田,田完即为田姓始祖,也是田陈一家的由来。
小田家庄东北400米处有一土山,现高约6米、东西长约30米,南北长约10多米,很多人称姬王冢,但小田家庄老人世代相传是齐国稷王山,“稷王山”是姜太公封到齐国后祭祀周代姬王始祖后稷的地方。我村老人世代相传小田家庄村北高地是齐国的稷下,现村民耕作时还会捡到瓦当和瓦片。根据我村老人回忆,至上世纪中叶,稷王山仍为三层结构,其南侧土地上原有多行松柏,面积为现在的至少4倍。稷王山的松柏在上世纪被当柴火炼了钢铁,现东北临水侧崩塌损毁严重,即将消失。 小田家庄西1000米处有黄耈冢古墓,封土高5米,直径约30米,底盘面积远超稷王山,封土四周残存斜坡向远方深度延伸。老人们回忆,过去黄耈冢封土上寸草不生,仅是一大堆光秃秃的黄土,现在其周围长有酸枣树等灌木,上面长有杂草。据老人们回忆,黄冢子旁的河里原来有根大铁链,潜入水中拉动铁链能听到冢子中咣当直响。
该冢在临淄县志无详细记载,小田家庄老人世代相传名为老龙山,是过去田氏老朝廷(当地的俗称,即田氏齐王)的祖墓。文革前小田家庄有集体祭祀黄耈冢的习俗,现在小田家庄老人遇到困难还会去此膜拜祈福。过去我奶奶和几个老人唱的神曲:“一棵菠菜鲜又鲜,念佛念到老龙山,老龙山前有座庙(即田家祖庙),庙前竖着根红旗杆,红旗杆下面长流水,长流水里有仙丹,吃了仙丹好了病,吃了仙丹成了神仙......”。神曲中描述的情况与黄耈冢地形地貌完全相同。先祖在齐国为官清廉爱民,深受百姓爱戴,自先祖完公奔齐至田氏代齐以前,田氏在齐国势力不大,早期墓葬应在營丘附近,故黄耈冢应为田完(讳)至田庄等先祖之墓葬群。田和称齐王后,为纪念先祖,在原来先祖墓葬基础上修建了王陵。 黄耈冢经过几千年,到现在为止依然雄伟壮观。在以前墓葬规格等级森严,这么大的工程量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从前黄(皇)字平民百姓及一般官职是不能乱用的。田氏先祖从陈国迁来,按照《诗经》,“黄耈”二字带有浓厚的商周气息与中原气息。在齐都營丘旁的“黄耈冢”名字也能体现出在商周时期,陈完奔齐后,田家原有的中原文化和东夷文化融为一体。 历经乐毅伐齐、韩信灭齐,田氏齐王家族逃亡各地,此时有部分田氏为避难和纪念齐王而改姓王。元末明初,因陈友谅与朱元璋争过天下,田氏再次逃亡各地。田氏自古重视对祖先的祭祀,虽多次背井离乡逃难,但都留有守墓人。明洪武大移民时期,许氏移民先祖从山西洪洞县、河北枣强县迁来小田家庄村边住下,在与守墓人交流时,守墓人向移民讲述稷王山诸姬王与營丘的事情,并帮许氏移民取村名为姬王村。历经数代相传,在移民中逐渐演变为“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姬荧的故事”。清初,部分外避战乱的田氏后裔,又回迁到小田家庄,有从广饶县,有从桓台县,还有几家已无考证。 小田家庄北原有的明前田氏祖坟,过去家族遇娶妻添丁都会去此祭拜,在文革时遭到破坏。田氏家庙原在庄西,后在庄中间重建。在文革中,族谱与田氏家庙被毁。 田氏先祖治国安邦,优待万民,为中华文化做出了不朽的功勋。先祖教育后人要树立高尚的道德、为国为民建立功绩、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要与人为善,孝敬父母,努力工作,勤俭持家。紫荆传芳,愿田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供稿人:田广青
|
||
| ||
上一条信息: 田澍普的坎坷人生 下一条信息: 田广青考“齐国营丘田氏先祖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