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和思州宣慰使田氏之争与贵州建省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657 添加时间:2013-9-25 12:56:41 | ||
贵州行省的建制,始于明代。始发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与思州宣慰使田琛叔侄俩土地之争。
随着明朝政权巩固,朱元璋为了强化中央政权,削弱行中书省,集权中央统一领导,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掌管行政、财政,按察使司掌管刑法,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史称三司互不相统属,各隶属中央统一管理。布政使司下设府、县(州)两级行政。贵州在未设行省前,府、县(州)分属湖广、四川、云南等行省管辖。明朝政府充分认识到在贵州设省可以巩固西南边疆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朱元璋早在《平滇诏书》中就阐述:“霭翠辈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不能守也。”即说明经营好贵州,亦是更好地治理云南的治国方略。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明朝首先在贵州设置都指挥使司,管理贵州军事事务,领贵州、永宁、平越等重7卫和安南等8千户,其境内行政、财政、刑法仍按元建制归湖广、四川、云南三省布政司和按察使司掌管。
一起偶然事件,让明王朝下决心在贵州建立行省。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与思州宣慰使田琛两叔侄因争沙坑地而举兵相残,屡不接受朝廷的禁令,明王朝为了“不可令田氏遗孽复踵为乱”,(周春元《贵州古代史》218页)在两宣慰使司境内设置府、县,借以解决争端为借口,朝廷命令顾成率兵弹压。据《明史·土司传》载:“永乐十一年,思南、思州相仇杀,始命(顾)成以兵五万执之,送京师。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而以长官司七十五分隶焉,属户部。置贵州都指挥使,领十八卫,而以长官司七隶焉,属兵部。”永乐十二年(1414),明王朝在解决田氏争端平息后,将思南地置思南、镇远、铜仁、乌罗四府;思州地置思州、石阡、新化、黎平四府,废除了思南、思州两宣慰使司。至此,明朝廷直接控制了思南、思州、镇远、石阡等府,这样,贵州境内4大土官田氏两宣慰使司就被彻底解决了,实行了改土归流、土流并举的治省方略,是封建统治者在历史上变土官统治为流官统治的积极有效措施。随着在黔东、黔东南境内8府的设置,明朝廷又先后设置了普安、永宁(今关岭)、镇宁、安顺4州;普定、新添(今贵定)、平越(今福泉)、龙里、都匀、毕节、安庄(今镇宁)、清平(今凯里炉山北)、
平坝、安南(今晴隆)、赤水、永宁(另一永宁今属四了I,)、兴隆(今黄平)、威清(今清镇)、乌撒(今威宁)15卫以及金筑安抚司(今长顺西北)。共8府、4州、重5卫、1安抚司,组成了贵州布政使司所管辖的行政区域(也就是今天贵州省的行政区划大概范围),明朝廷任命蒋廷瓒为贵州第一任布政使。从此,贵州成为明代的十三个行省之一,其时贵州行省的辖境东北至铜仁,与湖南、四川接界;西南至南隆,与云南、广西接壤;东至黎平,与湖南、广西毗邻;西至普安,与云南连接;北抵乌江,与四川相邻。永乐十四年(1416),又设置贵州按察使司,成务为按察使。这时,贵州三司建制完全到位,明王朝完成了在全国辖两直隶、十三布政使司的全部设置。
贵州设置行省,直接原因是思南、思州宣慰使田氏叔侄争地而引起,实质上是明王朝在封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西南边疆地区统治政策的建立和完善。对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加强边陲贵州与中原联系,加快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团结。 |
||
| ||
上一条信息: 【田俊(彦甫)】《中秋随感》另三首 下一条信息: 鄄城后田铺村村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