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专家田发铭:创建“发铭调解室” 化解邻里纠纷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4043 添加时间:2013-7-13 22:55:13 | ||
身边的好干部
商报记者谭柯实习生张春莲
“多年以来,我一直都爱管‘闲事’,感觉能化解邻里矛盾是件很快乐的事情,看到社区一片祥和自己也感到很高兴。”昨日,黔江区城东街道石城社区党委书记田发铭告诉记者。
被社区居民称为“调解专家”的田发铭,2011年3月他率先成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发铭调解室”,2年来,“发铭调解室”牵头组织调解各类纠纷217起,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同时,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的他还为社区群众找工作,安装“爱心呼叫器”对社区空巢老人一对一的“零距离”服务。
为社区失业群众找工作
田发铭2001年开始到黔江区城东街道石城社区工作。石城社区新增农转城人员1000余人,为了让他们进城后生活稳定,有固定收入,田发铭各方联系,帮助他们就近解决就业。
田发铭告诉记者,除了农转城人员,社区里还有些下岗人员。为帮助这部分人就业,田发铭免费开起了就业培训班、创业培训班、职业介绍等,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已经为社区100多名失业人员找到了工作。
田发铭告诉记者,这部分人主要在黔江各个超市、家政公司、工厂上班,月收入在1000到2000元不等,充分解决了农转城人员及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李洪明是一名劳教获释人员,社区帮他解决了低保问题,还在社区为他安排了一份保洁工作。“我从监狱出来后,大脑一片迷茫,不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田书记不仅解决了我的低保问题,还安排我就业。我现在不好好干,就对不起田书记。”李洪明说。
以个人名字成立“发铭调解室”
“石城社区位于黔江城区中心位置,流动人口较多,矛盾纠纷较为突出。”田发铭告诉记者,2011年3月,他以个人名义成立了“发铭调解室”。
“调解员都是调节纠纷的专业人员,为居民调解纠纷不从中收取任何费用。”田发铭说,他邀请辖区人大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调解指导员和调解员,并聘请了30多名调解联络员,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民事调解于一体,形成社区大调解的新格局,专门处理群众信访和矛盾纠纷。对调解案件,落实调解责任人,规定调解时限。对调解终结的纠纷,实行一案一卷归档管理。
今年1月29日,社区居民杨建国家中不慎发生火灾,财产损失严重,在抢救火灾的过程中,杨建国及妻子秦光田二人重度烧伤,他也为此事与物业发生纠纷。后来双方便申请到城东街道石城社区“发铭调解室”协调解决。
田发铭告诉记者,在接到申请后,发铭调解工作室讯速组织人员对该纠纷进行调查了解后,将双方请到“发铭调解室”进行调解。调解人员给杨建国的家属讲道理,讲法,讲政策,现场调解工作达10余次,经过深入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握手言和。
发铭调解室’每年为社区居民化解矛盾纠纷70余次。从2011年调解室成立至今,免费为社区群众解决各类纠纷217件,成功率达到了99%以上。”城东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梁建忠说。
为空巢老人装“爱心呼叫器”
石城社区有离退休干部近100人, 2010年12月,社区被确定为“利用社区资源服务离退休干部市级试点社区”。
田发铭根据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兴趣爱好、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居住位置等特点分别设立两个支部,支部下设多个富有特色的小组,诸如门球活动小组、武术表演小组、书画爱好小组、老年合唱小组、老年棋牌小组等。
“我们社区除了离退休的高龄老人,还有很多子女外出打工的空巢老人,生病了连个买药、端水的人都没有。”田发铭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些老人得到社区更好的服务,田发铭组织社区多名志愿者,对他们实行一对一服务。为了服务的便捷,社区积极争取区老干局为这些离退休干部和空巢老人家里安装了“爱心呼叫器”。
田发铭称,每个呼叫器周围不到100米就有一个志愿者,只要呼叫器一响,志愿者在5分钟内就会赶到老人家中,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如今已经在社区安装了二十多个这样的呼叫器,实现了对孤寡老人的“零距离”服务。70岁的陈绪保是一企业退休职工,长期患病,家境贫穷,2008年瘫痪在床,由于儿女白天都在外面上班,他是安装爱心呼叫器后的直接受益者。“儿女亲、干部亲,干部和群众亲如一家人!”这是陈绪保老人发自内心的一句话。
|
||
| ||
上一条信息: 田氏湖埠西族系祖传业(一) 下一条信息: 云南日报田静:将农民心事更多地呈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