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返回上一步

 
拜谒汤王台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5548  添加时间:2011-12-19 21:39:00
 

作者:田启礼

     仲夏,骄阳如火。
    我随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一行二十来人,驱车前往新建落成不久的汤王台考察。
    我们的心像天气一样火热。
    汤王台,坐落在商丘归德古城南30里,坞墙镇西5里许的南亳村,是本村村民为纪念商朝开国明君成汤而建造的。现已成为商丘文化胜迹之一。
    早在四千多年前,五帝之一的帝喾就建都于此,即现在的睢阳区高辛镇,所以帝喾亦称高辛氏。帝喾的次妃简狄,与二位仆女在河中洗浴时,见玄鸟坠下了一只蛋,简狄取之吃下,便怀了孕,生下儿子契,即阏伯。阏伯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姓子氏,成为商部落的始祖。从契至汤,历14代。夏朝建立之后,商为夏的臣属。随着商族势力的日益强大,渐有问鼎之心。在夏的周边地带不断迁徙,寻求发展的机缘,并欲取夏而代之。到了阏伯的十三世孙成汤时,成汤为商部落的首领,他励精图治,带领商部落更加强大,历经十一大战而灭夏,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并将都城建在亳。《史记·殷本纪》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写道:“夏桀战败逃走,汤灭夏,正式建立商朝,都于亳(河南商丘)”。
    乘坐的车子在汤王台南面不远处的一条东西大道上停下来。下车举目北望,一座高台及上面的古式建筑映入眼帘。沿一条土路往北行走,不一会儿就来到汤王台下。台前十几棵上百年的柏树苍葱浓郁,周边的杨柳树枝繁叶茂,青青草坪吐着翠绿,姹紫嫣红的花儿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与高大厚重的汤王台建筑群,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我们踏阶而上。脚下铺设的青石板,被火辣的阳光擦得锃亮。台阶取九九之数,共九九八十一阶,且自下而上逐层台阶加高,寓意步步高升。一步一个台阶,吃力地往上攀登,仿佛攀越在千年古朴的隧道里。
    烈日当空,汗流浃背,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向上登攀。尽管兴趣十足,但路程刚刚过半,腿脚已发出疲倦的信号,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停下来休息。抬头往上望,汤王庙的山门还有数十步之遥;朝下看,几位年长者紧随其后。他们有的已八十多岁,有的年近八旬,有的已过古稀之年,仍兴致勃勃地前行着,谈论着。他们大都是从领导位子上退下来的老干部,退而不休,来了个“工作”转移,成立了市炎黄文化研究会,致力于炎黄文化和商丘区域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十几年来取得不斐的成就。得知南亳村建起了汤王台,随组织有关人员前来考察。他们不顾年事已高,冒着炎夏,登上数十米之高的庙台,进行考察研究,实在令人感动。一种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我又抬起了脚步,向上前行。
    巍峨壮观的石牌坊,可以说得上是汤王台的山门,上方中央镶嵌着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书写着“汤王台”三个金色大字,背面写有“祥福无疆”。哦,汤王台的台顶就要到了。我又来了劲,“冲”到了前头。
    进入山门,拾阶而上,迎面的大殿是汤王殿。台上东部建有比干殿、钟楼和偏东门;台上西部建有微子殿、鼓楼、西偏门。整个建筑青砖黛瓦,红窗赤门,飞檐挑角,雕梁画柱,显得小巧玲珑,古朴厚重。仿佛每一块砖里都蕴藏着历史的积淀,每一块瓦里都渗透着岁月的迹痕。灿烂的夏阳,把炽热的光亮从这些陈砖旧瓦上拂面走过,扯开蒙在上面的神秘面纱,袒露出千年沧桑的条纹,放射出从遥远传递而来的光辉。我站在大殿前不大的空间中,立在簇拥的人流里,放飞那颗虔诚滚烫的心……
    大殿内正中央,供奉一尊汤王塑像。呈坐姿。身着黄袍,头戴王冠,两道浓眉下一双有神的眼睛,目视前方。左手自然放在膝上,右手托着一束文卷,面部表情端庄、温和、慈祥。我猜测,远古那个时候,没有照相器材,商王成汤不可能留下真实的照片,或者可以说,连一幅相似的画像也不可能留存。成汤到底长得什么样子,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殿内成汤的塑像模样,纯属是后来塑像设计师或雕塑师的想象而“捏造”的。包括穿戴服饰也是后人“强加”给他的。不管如何,3600多年后,仍然有人缅怀他,敬仰他,供奉他,特别是作为商族发祥地、成汤建立商朝第一都的商丘,研究、发掘先商文化,更是责无旁贷。汤王塑像东西两侧,分别是辅佐商汤的左、右丞相:仲虺和伊尹塑像。大殿东西两侧的墙上,绘有成汤助耕、葛伯仇饷、汤伐葛伯、成汤灭夏、成汤都商、以仁治国、网开三面、桑林祈雨等八幅歌颂成汤功绩的彩色壁画。浏览过后,感觉到大殿内蓬荜生辉。那一根一根燃烧的草香,那一盏一盏点亮的烛光,还在叙述着数千年前那浩荡起伏、波澜壮阔的故事。
    台顶周围,用青砖砌垒的围墙齐腰高。站立台顶,放目而望,大自然风光尽收眼底。田野里的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等庄稼和高高低低的树木,都被绿染透了。汤王台犹如绿色海洋里的一个孤岛,又好似漂浮在绿浪中的一片小舟。蓝天,烈日,绿浪,与汤王台融合在了一起。
    一片乌云飘来,遮住了头顶上方的阳光,把夏阳刚才洒射的灿烂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时间很短,几乎只是一瞬间。强烈的光芒又重新镀在汤王台的瓦片上、砖块上、石板上和周围的树叶上,在夏月的风中闪烁。
    我沉醉。我长思。
    沧桑岁月一点一点沉没着,在泛黄的叶片上留下这样的文字:只要你对历史,对人类,对社会,有过豆微的贡献,人们都不会把你忘记……
    这大概就是汤王台固存,且香火不断的缘故吧?

    
   田启礼,1952年2月生,河南省虞城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商宋文化》主编。

   本文发表于:《华夏散文》2011年12期 人在旅途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八关斋:用碑文记录的历史       

 下一条信息: 蓑 衣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