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返回上一步

 
《庄子》田子方 译文 注释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0420  添加时间:2008-3-29 11:57:42
 

    [题解]

本篇取第一句的前三字“田子方”为篇名,是以人名为篇名,与篇义无关。本篇宗旨与年篇和《至乐》、《达生》、《山木》等篇相近,重在阐述人生哲理,描述了几个理想人物形象,如东郭顺子、温伯雪子、减丈人、老聃等,供人效法。同时较系统地阐述了死生相待,莫知所究的生死观,以及天地阴阳“两者交通成和而万物生焉”和天地万物统一等宇宙论问题,是对内篇中有关这类问题的明确表述。

全篇粗略划分为八段。第一段,田子方与魏文候对话,描述保持人性纯真的东郭顺子神态,认为这样的至德君子是无法称颂的。而那些可以称道的人,连同“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与其相比皆如土梗一般微不足道。隐含批评儒家有为,颂杨道家无为之义。第二段,通过温伯雪子之口,批评儒学“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为知未不知本。而孔子见温伯雪子“目击而道存”,揭示道不可言,即在人的整体情态气象中,可使人一望便知。

第三段,通过孔子与颜渊对话,说明亦步亦趋的模仿只能得到道之迹,只有遗忘这些有形之迹,与天地变化合一,才是真正悟道。

第四段,通过老聃之口。对口不能言,心不能知的道作了系统表述。即天地阴阳“交通成和”而生万物,万物处于死生转化的无限过程,万物统一,得此则为至美至乐,则为至人之德,至人之德为本性自存,不假修为。第五段,包括庄子见鲁哀公,百里奚爵禄不入心,宋元君发现真画师三个故事。其共同点是强调纯真的重要,衣冠、爵禄、礼节都是外在形式,是靠不住的,抛开形式才能发现真心。第六段,通过文王与臧丈人的故事,描述一个推行无为而治,而又功成身退的理想人物。第七段,伯昏无人评论列御寇之射箭是有为之射,不是无为之射。至人“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才是射之极致。第八段,包括肩吾与孙叔敖对话,凡君论存亡两段故事。通过孙叔敖对爵禄得失不喜不忧,凡君视存亡为一,说明得道者忘记得失、贵贱、存亡,才能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1),数称谿工(2)。文侯曰:‘谿工,子之师邪?”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2);称道数当(4),故无择称之。”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5)。”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子方曰:“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6),缘而葆真(7),清而容物(8)。物无道,正容以悟之(9),使人之意也消(10),无择何足以称之!”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11),召前立臣而语之曰:“远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吾闻子方之师,吾形解而不欲动(12),口钳而不欲言(13)。吾所学者直土梗耳(14),夫魏真为我累耳!”

[注释]

(1)田子方:姓田字子方,名无择,魏文侯之师,魏之贤者。魂文侯:名斯,战国初年魏国君主。

(2)数,多次。谿工:人名,魏之贤者。

(3)里人,同乡之人。

(4)称道:讲说大道。数当:常常恰当,合乎道理。

(5)东郭顺子:魏之得道真人。东郭为其住地,以往地为号;顺为其名,顺子是尊称。(6)真,真诚。天虚:心象大一样空虚。

(7)缘:顺,随顺物性。葆真:保持真性不失。

(8)清而容物:心性高洁而又能客人容物。

(9)物无道:人与事不合于道。正容,端正己之仪态,悟之:使人自悟其失而改之,不加辞色。

(10)意:惑乱背道之心。

(11)傥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12)形解:身体松弛懒散。

(13)钳:钳住,口钳:曰象被钳住一样,懒于开口讲话。

(14)直:只是、仅仅是。土梗:甲土木做成的偶象,没有生命之物。

[译文]

田子方陪坐在魏文侯旁边,多次称赞谿工这个人。文侯说:“谿工是先生的老师吗?”子方说:“不是,只是我的同乡。讲说大道常常恰当在理,所以我称赞他。”文侯说:“那么先生没有老师吗?”子方说:“有”。又问:“先生的老师是谁呢?”子方说:“是东郭顺子。”文侯说:“可是,先生为什么没有称赞过呢?”子方说:“他为人真诚,具有人的体貌和天一样空虚之心,随顺物性而保持真性,心性高洁又能容人容物。人与事不合正道,他端正己之仪态使自悟其过而改之。我哪里配得上去称赞他呀!”子方出去后,文侯表现出若有所失的神态,整天不言语。召呼立在面前之臣对他说:“太深远玄妙了,真是一位德行完备的君子!起先我认为仁义的行为,圣智的言论是至高无上的。我听到子方讲述其老师的情况,我身体松散不愿动,口象被钳住一样不愿说话,对照我所学的东西,只是没有生命的土偶而已!魏国真成了我的累赘啊!”

温伯雪子适齐(1),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2),吾不欲见也。”至于齐,反舍于鲁,是人也又请见。温伯雪子曰:“往也薪见我(3),今也又蕲见我,是必有以振我也(4)。”出而见客,入而叹。明日见客,又入而叹。其仆曰:“每见之客也,必人而叹,何邪?”曰:“吾固告子矣: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5),从容一若龙,一若虎(6),其谏我也似子(7),其道我也似父(8),是以叹也。”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9),目击而道存矣(10),亦不可以容声矣。”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小草无私绿满天涯       

 下一条信息: 寓言:田子方赎老马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