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田氏 “紫荆堂”“三田哭荆”的来历及记载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20797    添加时间:2018-6-15 22:50:12
     
    田氏“紫荆堂”“三田哭荆”的来历及记载

     

     
    堂号是一个家族门户的称号。可以用来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起到弘扬祖德敦亲睦族的作用。从华夏田氏网多年来收录到的田氏族谱粗略统计,田姓堂号以“紫荆堂”居多,多个地区和支系的“田氏族谱”中,都有对“紫荆堂”来历的记载。虽然有些时间和地点有所不同,但是人物和内容如出一辙。选取几个供宗亲参考:   
     
    紫荆堂的来历
     
    田氏与紫荆堂的传说,战国时期,齐国王子田完的后人田真(大将)他兄弟三人要分家,闹的不可开交,忽然发现院子里那棵原本枝繁叶茂的紫荆树枯萎了!一家老小大吃一惊,大哥说,连紫荆树也不愿意骨肉分离,难道我们还不如草木吗?于是三兄弟和好如初,决定不再分家了。再看那紫荆树时,竟然又活过来。三兄弟还是像以前一样友爱相处,那紫荆树生长的愈繁叶茂了。
    从此,以紫荆做为家族团结,家庭和睦的象征。“紫荆花称之为兄弟花”田氏族人把紫荆树定为堂号“紫荆堂”流传至今。香港特别行政区,把“紫荆花”定为区徽。
     
    华夏田氏续谱、汇谱办公室  (摘自历史资料)
                                   200688
     
    紫荆堂考
     
        宗族堂号,乃彰显本族家声,且具其鲜明特色之雅称。“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即以本族尤可激励、凝聚族人之名言、美德、感人事件而名之。
        田姓宗堂几乎全以“紫荆”名之。何也?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碉玉集十二感应》所载:“汉京兆田真、田庆、田广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中大夫。”荆树家声,肇庆於此矣!
        粤稽各地田氏宗谱,曰紫荆堂者有赣、鄂、湘、皖、豫、齐鲁、冀、晋、陕、蜀、贵、闽、浙及华夏大部区域之谱。曰荆茂堂者有溧水谱、萧山谱。曰荆树堂者亦有巨野谱、鱼滕谱。虽有他号者,如开封谱曰德蔚堂、湖南江永谱曰鹰门堂。绍兴谱曰五丰堂;沂水谱曰耕馀堂。辽宁谱曰守正堂、三盛堂。另有耕裕堂、贫骄堂、聚书堂、烛照堂等。凡其数皆寥若晨星也。甚至今之香港回归,亦据田真兄弟之故事,以紫荆花为区旗图案。足见此感天应地之事,名垂千古,紫荆花神圣无比,四海飘香!
    江西大湖田氏第十八届赣鄂皖十二县宗谱合修谱局柳风谨识
    公元二○○九年己丑十月廿五日 谷旦
     
     
    紫荆堂考略
     
    紫荆,花树乔木,叶园心形,春夏开花,团红紫色。紫荆故址“三田村”。位关中平原,渭河以北,距临潼城80里。古京兆临潼县三田里三田村(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闫良镇三田村)。
        昔东晋初,田完公42世孙田真、田庆、田广屡世同居,和睦相处。广年少,父母辞世,随兄嫂渡日,娶妻后,邻居称她田三嫂。三嫂不贤,视哥嫂子女多,多用家产,持自妆奁盛,不宜室,欲分家,闹得不宁。兄弟无奈,将祖遗家产、珠宝,均分为三,唯余庭院一棵紫荆树,枝叶茂盛,婷婷如盖。一日黄昏,弟媳声称,将其砍断,锯而分柴。次日寅卯时分,田真等人起床开门,忽见荆树自裂三株,枯焦僵黄。真叹曰:树木同株,闻砍锯,即憔悴,况兄弟而可离异乎?人反不如物也!兄弟妯娌受感恸,泣泪俱下,曰:家不可分,树不可砍也!急将家产三份合一,同居一闾。此间,荆树展势复活,枝叶繁茂如初。古人云:紫荆树下说三田,人离人和花亦然。同气连根原不解,家中莫听妻闲言。《临潼县志》载“兄弟三人和睦同居为乡里新重。田真仕至大中大夫。”“真、庆、广卒后,合葬一墓。墓址在县北三田村。”
    兄弟复和,紫荆复茂,传七世不分至南北朝,齐明帝萧鸾(公元494-498年间)亲表其门,敕“紫荆堂”额。后人以“紫荆堂”铭,垂训子孙,取其和气致祥,为传家之鉴。紫荆枯而复茂,是田氏家族的吉兆。曰:“聚众数百口世间第一,同居三大房天下无双”,“千年花开紫荆树,百代馨香贻雁门。”洪湖诗人丁力赞曰:“古来兄弟不分家,庭内荆树复著花。开到今朝随处是,满天花朵满天霞。”(供稿:田中保
     
     
    盐城田氏及新家谱、紫荆堂堂号来历(节选)
    ……
    2、堂号:紫荆堂由来。诗曰:紫荆花下说三田,人合人离花亦然,同气连枝原不解,何况兄弟是前缘。相传,汉朝时期,古京兆临潼县三田里三田村(今陕西临潼区闫良镇三田村)地方,有田真,田庆,田广兄弟三人,同堂同居,和睦相处,经营祖业,互无猜忌。唯有田广婚后,其妻子仗恃嫁妆丰厚,资助有余,见夫家饭煮一锅,食用一桌,私下吃用很不方便,便挑唆丈夫要分居自营。老大,老二初时不肯。后经内外催逼,勉强同意,家中财物一式三份。唯有庭院中一棵大紫荆树难定归宿。无奈,老大只好建议将其砍倒,断为三截。兄弟三人说定,只待来日动手。谁知次日天晓,三人来到树前,忽见此树突然枯萎,枝叶凋零,呈现一片凄凉景象。见此情景,兄弟三人深受感动,抱头痛哭。田真说:“木本同株,方能枝繁叶茂,昨夜分家,树自枯萎。木本有情,况人兄弟,同父共母,岂可分离,你我兄弟,无荣盛之日矣。”自此兄弟三人和好如初,决定不分家。不曾想到,紫荆树也复苏如初,神奇繁茂。兄弟三人死后,合葬一墓。田氏族人为纪念他们的美德,把地名定为“三田村”。后传七世不分,同堂合居,直至南北朝。故我族人将宗祠的堂号定为“紫荆堂”以教育宗族团结。以示后人,不辱紫荆。唯我田姓,实为一家,始于一祖,联宗合族,紫荆永昌,枝繁叶茂。
     
     
     
    “三田哭荆”之我说          
     
    三田哭荆”在田氏家族历史上是一件大事。最近,我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在此,对这些资料发表个人观点,通过《华夏田氏网》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求达成共识,形成定论。果真如此,乃《华夏田氏网》之功,我华夏田氏之福。
    三田哭荆”的说法很多,其内容大致相同,但发生地和发生时间的主流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三田哭荆”的发生地在西安临潼区,发生时间多种多样。我将其称为“临潼说”。另一种说法是“三田哭荆”的发生地在巩义市孝义镇,发生时间为汉(或东汉)。我将其称为“孝义说”。
    “临潼说”:“三田哭荆”最早见于南朝吴均(公元469-520年)的《续齐谐记》,全文是:“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太中大夫。”
    ②紫荆故址“三田村”。位关中平原,渭河以北,距临潼城80里。古京兆临潼县三田里三田村。
        昔东晋初,田完公42世孙田真、田庆、田广屡世同居,和睦相处。广年少,父母辞世,随兄嫂渡日,娶妻后,邻居称她田三嫂。三嫂不贤,视哥嫂子女多,多用家产,持自妆奁盛,不宜室,欲分家,闹得不宁。兄弟无奈,将祖遗家产、珠宝,均分为三,唯余庭院一棵紫荆树,枝叶茂盛,婷婷如盖。一日黄昏,弟媳声称,将其砍断,锯而分柴。次日寅卯时分,田真等人起床开门,忽见荆树自裂三株,枯焦僵黄。真叹曰:树木同株,闻砍锯,即憔悴,况兄弟而可离异乎?人反不如物也!兄弟妯娌受感恸,泣泪俱下,曰:家不可分,树不可砍也!急将家产三份合一,同居一闾。此间,荆树展势复活,枝叶繁茂如初。古人云:紫荆树下说三田,人离人和花亦然。同气连根原不解,家中莫听妻闲言。《临潼县志》载“兄弟三人和睦同居为乡里新重。田真仕至大中大夫。”“真、庆、广卒后,合葬一墓。墓址在县北三田村。”
    兄弟复和,紫荆复茂,传七世不分至南北朝,齐明帝萧鸾(公元494-498年间)亲表其门,敕“紫荆堂”额。后人以“紫荆堂”铭,垂训子孙,取其和气致祥,为传家之鉴。
    在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祖居京兆陕西临潼县三田村的田真、田庆、田广兄弟登科,长兄田真居朝为官,大弟田庆为兰田知县,三弟田广任北京城镇定府镇县知县,兄弟虽各处为官,但祖业存在。合住一堂。家庭和睦,祖爱孙敬,享受不尽的天伦之乐,田府庭前有一株紫荆树,树大一围,郁茂异常。每年春暖花开时节紫荆花开,花红似火,鲜艳夺目,独领风骚。更为家庭增添无限欢快喜悦。祖公见儿孙满堂,人丁兴旺故立言:今后一家要象庭外紫荆花一样,兴旺昌盛,红红火火,树不死,不准分家。但田广之妻不贤德,想单独吃独食,欲分财各立炊自立,故每日使女仆将热洗脸水泼于树下,久而久之紫荆树枯萎了,一家老小见状大尺惊,究其根源,原是郭氏所为,为严家教祖公命将郭氏休走。后紫荆树不受热水烫根慢慢又枝叶茂盛,复活如初。经过此事,紫荆花不死成了家和的象征,世人则喻其为兄弟花。
    ……
    孝义说”:① 东汉时巩县西部枣园位洛河东岸。河岸边住着田姓人家,田老汉有三个儿子曰田真、田庆、田广。田老汉以孝悌治家,家业兴旺。田老汉辞世前嘱咐儿子们要和睦同居、团结齐心,儿子们都满口应允。老汉辞世不久,三儿子三妯娌因财产起矛盾闹到分家,把耕地家产都三分均等后提出院中祖传的一棵大紫荆树怎么分?商量到半夜,明天一早砍下量材积截三段!第二天去砍树时,发现紫荆树花萎叶黄了!三兄弟都感到奇怪。兄长田真醒悟说,紫荆听说砍它就不想活了,两弟也说先父在天不答应,紫荆在地不同情。三兄弟都抱着树大哭起来。都说不砍树不分家了!过了半日,紫荆又叶展花开了。这就是三田哭活紫荆树的故事。村人闻知,皆言事乃感天动地、天人相应、孝义双全。村人们悟出了奉孝行义是合天理顺人意的道理,通过商定,把村名枣园改为孝义。村名改后,田氏家人常给乡亲办好事,村人也更加敬长辈。施善举义,孝义也成为村风大兴。后官员把此事报到朝廷,汉章帝大悦,在建初四年(公元79年)赐田家“孝门” ,封田真大中大夫,派员赐给亲笔“孝义”匾挂在大王沟西口大门上。
    孝义,亦称“三田故里”,据史料记载最早始于汉朝,当时有一田氏居住,院内有一棵紫荆树,亭亭玉立,根繁叶茂。田氏有三子,长子真,次子广,三子庆,均娶妻成家,同居合餐,勤俭殷实。岁月移,田氏二老忽患疾病,即召三个儿子床前嘱咐,“人应勤、俭、孝、义为先,同心协力,和睦相处,家业必兴”。言罢而逝。不久,三媳怂夫分家。三兄弟扭不过,将家产等分为三,唯有院中紫荆树未有归属,三兄弟商量半夜,议定次日早晨伐树分木,次日早上突然发现紫荆树枯死,全家震惊,老大对树哭泣;“树全则荣,人和则昌,我们分家,树都不愿意,感到悲伤而死,我们还不如树?”二个兄弟异口同声说:“父母遗嘱尚在,谁能违背?”三兄弟围树哭泣,感动其妻,全家连续痛哭三天,这时树突然说话:“无孝无义,天地难容,行孝奉义,枯木重生。”说罢树又枝繁花艳。从此,三兄弟不再分家,遵守父母遣训,勤俭协力兴家,常助难者,惠及乡里。
    评说:
    查1921年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田真为汉朝人。因此,“临潼说”的多种版本中只对多数宗亲认同的“临潼说”①进行评说:“临潼说”①中的发生地在“京兆”,因“京兆”一词起源于西汉京兆尹(府),实际上“京兆”是指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也就是说“临潼说”①中的“三田哭荆”发生在西汉西安临潼,因东汉的“京兆”已在洛阳附近了。对此,我有三点异议:
    ⑴仅凭“京兆”一词就判定“三田哭荆”的发生地在西安临潼,不科学。因为洛阳附近也有“京兆”。
    ⑵“三田哭荆”的发生时间在西汉,不合理。因为,西汉政权为了巩固其统治,多次强迁田氏旺族于关内,以分割和消弱其势力。此时,对有助于提高田氏威望和凝聚田氏族人的“三田哭荆”之事加以褒奖,以至于让众人效仿,应该是不可能的事。
    ⑶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是一本志怪小说集,不足以为凭。众人皆知的《聊斋志异》与《续齐谐记》属同一类文学,不可能有人拿《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当作史料用。
    孝义说”①和②中内容基本相同,我实在找不出其中的“毛病”,而且,还有一些佐证资料:
    在孝南、孝北先后出土和发现了三田墓遗址、玲珑八角井遗址、三田遗址、三田遗风等碑刻,“三田故里”的匾额。三田墓,在孝义小王沟东口正东一里。巩县和巩义市政府把三田故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晋在京都洛阳官居太子洗马、著作郎的陆机(陆平原公元261年-303年),从洛阳乘船经孝义时,作诗《豫章行》:“泛舟清川渚,遥望高山阴。川陆殊途归,懿亲将远寻。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乐会良自古,悼别岂独今。寄世将几何?日昃无停阴。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曷为复以兹,曾是怀苦心。远节婴物浅,近情能不深?行矣保嘉福,景绝继以音”。“三荆欢同株”成千古名句。
    当然,三田哭荆”本是人事和神话交织一体的一个故事,神话无可考证(因为它毕竟是神话),人事的记载,故事内容基本相同,孝义说”更能令人信服。
    至于后来的诸多三田哭荆”、 “三田村”、 “三田祠”、“三贤村”、“三贤祠”、“孝义村”、“紫荆堂”、“紫荆屋”……,我们更愿意相信是田氏后人为弘扬“三田哭荆”兄弟和睦、家贵团结的孝义文化传统,教化后人而为。(供稿:田美华
     
     
     
    三田哭紫荆(阳谷版紫荆堂的传说)
     
    阳谷县旧城南门附近,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一条宽阔的街道如丝线般将这些历史遗珍串联起来。奇怪的是,街道的名字既不是得自武松为兄报仇行侠仗义的狮子楼,也和令神仙留连忘返的紫石街的人间繁华无关,而是源自“处处有之,多种地庭院间”的紫荆。
    田氏堂下紫荆茂
    清晨,阳谷城从睡梦中醒来,紫荆街上车水马龙,渐渐热闹起来。街边的紫荆广场上,罗庆俊的自行车摊早早地开起张来。罗庆俊今年62,生于斯长于斯,目睹了广场周围近一个甲子的变迁。打气修车之余,与顾客行人聊上几句阳谷的传说故事,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骄傲和自豪。
    老罗记得,他小时候,这片广场是他和小伙伴们的玩耍之地,有一座庙和一棵“古槐”(实为紫荆树)。至于庙宇的名字和紫荆街名字的来历,他就说不上来了。
    没错!紫荆街得名与庙和树有关,好在这段故事并没有因为古迹的消失而湮没。阳谷县文化馆馆长杨风华讲述了三田哭紫荆的故事。
    相传,很久之前,阳谷县南门里路西,住着一户田姓人家。田老汉中年丧妻,他既当爹又当娘,一把屎一把尿,将三个儿子拉扯长大。后来,老大和老二都娶妻生子,一家人经常在家中的紫荆树下吃饭聊天,其乐融融。
    时光流逝,田老汉年事渐高。一天,全家人又聚在了紫荆树下,田老汉却闷闷不乐。儿子、儿媳急忙询问老人有啥心事。田老汉长叹一声,说道:“我已年逾古稀,可你三弟尚未娶妻,我死后他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老大和老二听罢,齐声对田老汉说:“爹,您老放心,我们两个当哥的一定会照顾好三弟。”两个儿媳也异口同声地说不会亏待老三。
    田老汉听了点了点头,却仍然愁眉不展:“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不分的家,你们三兄弟不会永远在一起过日子吧?
    老大和老二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于是指着身旁的紫荆树说:“只要这棵紫荆树在,我们三兄弟就永远不分家。”
    听了这话,老人笑逐颜开。从此,一家人更加爱护这棵紫荆树,经常浇水施肥,紫荆树愈长愈旺。
    不久之后,田老汉去世,兄弟三人仍然和睦如初。后来,哥嫂操心,给老三操办了婚事,娶了媳妇。不料,老三媳妇不是善良之辈,不仅四体不勤、好吃懒做,还经常偷奸耍滑、制造是非。她觉得自己没有子女,与哥嫂一起生活吃亏,便打起了分家的主意。
    为了怂恿丈夫分家,她编了一套瞎话:“我算了一卦,咱们命里该生一男一女,只因两个嫂子与我命里相克,咱们夫妇只能绝后了。”老三信以为真,忙问有啥解决办法,媳妇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家。
    老三几次想向哥嫂提出分家,可每次都会想起兄长对着紫荆树立下的誓言,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老三媳妇见丈夫始终不提分家的事,开始又哭又闹,可丈夫不为所动,她便又心生一计。
    麦收开始,全家人都忙着收麦。老三媳妇借口有病,卧床不起。等全家人下了地,她就生火烧水,再把烧开的一大锅水浇在紫荆树上。半个月后,紫荆树的叶子由绿变黄,落了个精光。
    紫荆树枯死,预示着家庭将分崩离析,一家人非常难过。三兄弟在树下放声大哭,哭声震天,一连哭了三天三夜。
    这悲伤的哭声感动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派仙子下凡,给紫荆树浇了一瓶仙水。紫荆树立即复活,再度郁郁葱葱。三兄弟见紫荆树起死回生,欣喜若狂。老三媳妇见全家人为紫荆树枯死如此悲伤,又因紫荆树复活这般高兴,受到感化。自此之后,田氏三兄弟互敬互爱,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为了弘扬田氏三兄弟和睦的家风,后人在紫荆树旁修建了一座祠堂,取名为“紫荆堂”。堂前立有一块石碑,上刻“紫荆堂”三个大字。紫荆街和紫荆广场的名字就来源于紫荆堂和紫荆树。
    苑宗文重修紫荆堂
    因为田氏三兄弟的故事,紫荆花被称为兄弟之花,紫荆被叫做田氏之荆,成为家庭和睦的象征。田氏的宗祠、院落、门头常冠以“紫荆”之名,如“紫荆传芳”、“紫荆世第”、“紫荆家风”等。文人墨客在诗文中提及兄弟之情时,常常使用紫荆的意象,如杜甫的《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色与暮庭春”。
    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实现更大理想抱负的起点,家庭和睦成为美好的愿望,紫荆堂因此饱受赞誉,有人甚至将其与圣贤的品德相提并论,成为“高山仰止”的对象。紫荆堂石碑后有诗云:“田氏家风莫论,芳名漾溢满乾坤。紫荆此日经风霜,错认当年遗泪痕。”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号笠翁,他的《笠翁韵对》一书,是儿童学习写作诗词的启蒙读物,其中有一句“田庆紫荆堂下茂,王裒青柏墓前枯”,在教蒙童吟诗作对的同时,也将对和睦家风的追求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
    除了极为推崇紫荆堂的和睦家风外,古人对于紫荆堂建筑的保护也很重视。明万历年间,阳谷县知县苑宗文重修紫荆堂,并留下一篇《重修紫荆祠碑记》,其中透露出许多有关紫荆堂的信息。
    苑宗文称,他年轻时读隋志知道了田氏兄弟的故事,后来到阳谷做官,四处寻找遗迹,但除了南门内的紫荆堂外什么都没有找到。紫荆堂是他的同乡李侯在阳谷做官时所建,紫荆树也是那时栽下。由此可知,田氏兄弟的故事最晚在隋朝就已出现,而紫荆堂和紫荆树在明万历年间就已存在了很久。
    苑宗文写道,在紫荆堂的北面有一座观音寺。日子久了,紫荆堂被寺中僧人所占,僧人取走了田氏兄弟牌位,安置了佛像。苑宗文“访之故老,谋之士民,得其故宇”,将田氏兄弟牌位重新放置在紫荆堂中。苑宗文题写了“紫荆祠”的匾额放在门上,又在殿后建造了五间房子,题名为“仰荆堂”,取“高山仰止”,景仰前修之意,并建造了一处团亭,“以备贤士大夫之游憩者”。
     “文革”时,紫荆堂被拆,紫荆树被刨,如今只能从老罗的描述中想象其当年的风貌。
     “那边有个台子,周围有台阶。”老罗指着不远处说:“台子很大,能装下1000多人,那时大队开会就在这儿。”紫荆堂和紫荆树就位于平台之上。老罗将紫荆堂称为“无梁大庙”,据说是从一块巨石上掏出了三间庙宇,里面没有供奉牌位或者神像。紫荆树在“无梁大庙”旁边,有七抱之粗,当年刨出之后卖了1000块钱。
    过去,阳谷有不少人闯关东,他们的行囊中除了必备的行李,还有紫荆堂和紫荆树的传说。老罗说,前些年曾有不少东北人前来寻访紫荆堂和紫荆树。
    如今,在紫荆广场上已找寻不到任何紫荆堂和紫荆树的遗迹,只有两棵百年枣树仍傲然挺立。它们铁丝般的枝桠刺破苍穹,在春风的吹拂下,吐露出嫩绿的新芽。
    ……
     
     
    古籍、古物上的“田真哭荆”
     
    “田真哭荆”。田真兄弟三人共处于屋前庭院中,面前有一株紫荆树,树上豆荚累累。据《续齐谐记》载,说陕西临潼有田真兄弟三人分家。财产均分后,剩屋前一株紫荆树未分,他们约定次日将紫荆分斫为三,各得其一。但次日早晨树已枯萎。田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说罢悲不自胜。兄弟相感,遂不再分,紫荆也就重新又繁茂。

        “田真哭荆”的故事是教育人们要珍惜亲情,兄弟要互爱团结,才能兴家立业。该钱圆形,直径52毫米,圆穿径8.2毫米,厚2.2厘米,重28克,铜质光边饰。

        河南志、巩县志对三田哭荆事、三田故宅、三田墓、历代孝义地名屡屡有记。
    林州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有关文献记载:田真哭荆复萌   林州9座宋金墓有发现。图中多饰田真中扶树悲叹,两个弟弟站立一旁。

    《    中国人名大辞典》记田真为汉朝城(今山东朝城县西四十里)人。周景式《孝子传》最早记载“荆树连阴”的故事:“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树株接叶连荫,叹曰:‘木犹欲聚,况我兄弟而欲殊哉!’遂还,相为雍和也。一曰田真兄弟。”《太平御览》卷416、959及《艺文类聚》卷89、《初学记》卷17所引与此同。唯《御览》卷421“义中”引《续齐谐记》稍详,与墓葬雕绘内容更为接近,并指田真为西汉人,成帝时官至太中大夫,“田真兄弟三人,家巨富,殊不睦。忽共议分财。金银珠玉各以斛斗量,田业生赀,平均如一。唯堂前一株紫荆树花叶美茂,共议欲破为三,人各一份,待明就截之。”尔夕树即枯死,状火燃,叶萎枝摧,根茎焦粹。真至携门而望之,大惊,谓语弟曰:‘树不同,株闻雷分析,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胜,以解树’。树应声遂更青翠,华色繁美。兄弟相感,更合财产,遂成纯孝之门’。”雕、绘画面正是兄弟三人见树枯死而感悟痛苦的情景。敦煌遗书《二十四孝押座文》载有“共树共技争判割,同胞同乳恶分张”,当指此事。
    “田真哭荆”的故事在北宋时已有流传。相传陕西临潼有田真三兄弟,三人长大后分家,将祖上遗留的田产家私分成三份各得其一,仅剩庭院中一株紫荆树未分。三兄弟约定明日一早将紫荆树分斫为三,谁知次日早晨树已枯萎。田真惊叹树魂有知“闻知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兄弟三人相拥而泣,遂不再斫树分树。从此三人相互团结兴家立业,紫荆树也重新繁茂起来。田真哭荆的画意在古代文物上多有发现,如明清的青花瓷器,河南洛宁出土的画像石棺,山西永济县发现的金代青石棺,徐州的汉画像砖等。 

        厌胜钱“田真哭荆(周处斩蛟)”是宋元时期铸造的,存世稀少弥足珍贵。此钱为圆穿,直径约52毫米,孔径8.6毫米。正面是“周处斩蛟”的图案。周处执剑于浪涛中搏杀蛟龙,气势汹涌、构图简洁。背面绘“田真哭荆”图:庭院中有一棵紫荆树,田真居中,旁有两人,一人抚树垂首,一人似在比划什么。

    古铜币面“田真哭荆”


    泥塑“田真哭荆”

    古铜镜面“田真哭荆”

    砖雕“田氏感荆”
     
    田真叹荆 

    《德育故事》白话解  
    隋朝时代有一户田氏人家,住着田真、田庆和田广三兄弟。自他们分别成家之后,兄弟三人就想要各自发展,所以他们就决定要分家,把家产分成了三分。     分到最后,只剩下庭院中,那棵遍满紫红色花朵的紫荆树了,几十年来,她一直是欣欣向荣,象征着这个家庭的兴旺。一代又一代的田氏子孙,就是在紫荆树,默默的俯视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和乐融融地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好多代人。老树蕴涵着人们不尽的追忆和缅怀。
        哥哥田真叹息着说道:田家的历史有多长,紫荆树就有多老。
        田庆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家产都分完了,留着这棵树也没什么用了,不如也把它给分了。 
        幼弟田广精打细算地说:有理有理,紫荆树的树皮和木材都可以入药,我们干脆直接把它砍掉,一人分一份,还能卖个好价钱呢。再说,我们分了家之后,都要各奔前程,谁还顾得上照顾它啊?
        田真说:使不得,使不得。我们怎么忍心伤害这些美丽的花朵,和润泽的叶子呢?它鲜活的生命力,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眼见那翠绿的色泽,谁不发自内心地,赞美它的生命?家族有多兴旺,紫荆树就有多美。这是我们家族繁盛的见证,怎能如此伤害于它呢?
        田庆说:哥哥您别犯傻了,谁还会注意到这棵老树?您要是不肯,那我就和弟弟对半分了。
        两位弟弟那样坚持,哥哥也爱莫能助,于是他们决定将紫荆树砍成三段。田真仰望着昔日的故宅,和茂盛的老树,内心十分地伤感,但也无可奈何。
        隔天,原本茂盛挺拔的紫荆树,一夕之间突然全部枯萎雕零。原本壮硕挺直的枝干,翠色可人的叶子,顷刻间仿佛成为枯死的紫荆,看到的人无不大惊失色,疑惑地想到:难道紫荆树也伤心欲绝,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被截成三段,不如先自行了断吧。
        三兄弟见到这个情形,首先大吃一惊,此时开始痛切地忏悔:为什么手足之情要这样分离?连树都觉得伤心,连树都为之涕泣,连树都不想再活下去。昨天热火朝天的砍斫计划,一时间令两位弟弟感到万分地沮丧羞愧。
        哥哥神情肃穆地说:树木原本就是同气连枝的,正是因为听说将要被砍成三段,它们才会如此悲伤,我们人竟然连树木都不如啊!
        田庆看到这番景象,非常有体悟,他追悔不已地说:当我们还非常小的时候,我们同吃同住,同出同息。那种在父母身旁承欢膝下、同舟共济的幸福生活,现在想起来还那么令人怀念。  

        弟弟伤感地说:现在父母都不在了,我们兄弟就是最亲最亲的人了,如果连我们都不肯团结友爱的话,那父母在天之灵一定会天天流眼泪,一定会比紫荆树还要伤心的。  

        田真说: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从前的生活呢?「三人同心,其利断金」。我们是同一个生命共同体,要想重振家业,就要通力合作,和睦共处,团结一心 。  

        兄弟三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把分家的契约,在紫荆树面前一同烧毁,决定继续同舟共济,共同经营幸福的生活。兄弟三人默默地祝祷着,感恩祖先留下的这棵紫荆树,示现了及时的枯萎,让他们深深体会到,连树木都有真情,难道人连树木都不如吗?  

        第二天,当太阳早早地爬上枝头的时候,弟弟打开窗户时,惊讶地喊了起来:哥哥,哥哥,快来看看,叶子绿了,紫荆树的头抬起来了,叶子变绿了。  

        鸟儿听到他的叫声,也不由自主地朝着紫荆树那片绿油油的枝头望去。两位哥哥惊讶地探出了头,紫荆花那片殷红的色彩,湿润了他们的眼睛……  

        从此之后,他们兄弟更加友爱,他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再也不提分家分财产的事情了。美丽的紫荆树,也繁茂如初,就像这个团结如故的家庭一样,欣欣向荣,充满无限生机。  

        「和」为贵。人体各个器官如果不能谐同配合,身体必遭病魔的侵袭;团体不和睦,必定迅速瓦解;国家上下不团结,则很难抵御外敌的入侵。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睦何其重要!兄弟是同气连枝的生命共同体,就像树枝树干一样不可分离,只有和谐共处,才能繁茂兴盛。彼此之间如果产生对立和嫌隙,整棵树都会受到伤害。  

        田真叹荆的故事,不禁使我们想起了「妻梅鹤子」的林和靖。林和靖是宋朝时代的一位隐士,原名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他在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家里一贫如洗,三餐不继。然而,林和靖颇不以为意,对物质上的贫乏,全然不放在心里。  

        他自幼勤奋刻苦,致力于圣贤之学,淡泊名利,尤其不喜欢趋炎附势。后来归隐到了杭州,在西湖的孤山结庐而居,二十年来都未曾到过城镇市集。陶醉于山水之间的林和靖,厌弃世间的功名利禄,潜心体悟圣哲的道理。临终前,他留下了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诗:「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感怀言志,余韵不尽。  

        林和靖一生都没有娶妻生子,他在草庐的庭院中,种植了许多梅花,还养了一群气质高贵的仙鹤。徜徉在青山绿水、松鹤梅兰之间,多少诗情画意在其中。林和靖尽其一生,都与它们相随相伴,人称「妻梅鹤子」。 

         然而林和靖过世之后,他所种植的这些梅树,都相继枯萎而死,所有的仙鹤,也都一只只悲鸣不已,哀号欲绝。没过多久,全都相继随林和靖而去。 

         由此可知,真诚之心,无不感人心怀,化及万物。纵使是一枝一叶、一草一木,也能受到感动。同样,恶贯满盈、穷凶极恶之人,在举手投足之间,所散发出来的肃杀之气,也会影响周遭的一切,让花木为之枯萎凋零,令人们为之畏怯恐惧。因而,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我们怎能不戒惧谨慎呢? 

         人生苦短,数十寒暑间,这些同体连枝的兄弟姐妹,真的是「一回相见一回老」。想想我们还有多少时日,能够珍惜同聚同处的时光?千万不要等到追悔莫及之时,才徒自悲切,那不是为时已晚了吗?骨肉之情、手足之爱,当要切切珍惜啊。 
     
     
     
    另据《凤凰周刊》消息:200011月,李瑞环在香港会见各界知名人士时,又信手拈来一个故事:
    汉朝时,京城田氏三兄弟一直和睦相处。其家中有棵紫荆树,也长得花繁叶茂。但后来他们闹别扭,要分家,紫荆一夜之间就枯萎了。兄弟三人大为震惊,均受感动,不再分家,紫荆花又盛开如初。晋代陆机作诗说:“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唐代李白感慨道:“田氏仓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上面讲的紫荆花,和作为香港特区标志的紫荆花是不是一个品种,我没有考证。上面讲的故事,是体现“天人感应”思想的一个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这个故事所表达的道理,的确发人深思: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绵延不衰,屡处逆境而昂扬奋起,就是因为有许多这样博大深邃的思想,有一种内在强大凝聚力。当今中国要发展、要振兴,必须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要倡导和合,强调团结。我看香港也是如此,最最重要的是加强团结,惟团结才能发展繁荣。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生珍字芳玉墓誌銘       

    下一条信息: 为湖南省永顺县松柏乡心印村田家三组田科、田浩宗亲捐款名单




    图片新闻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照片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
    田慧中和他的“田氏脊柱骨刀”
    田慧中和他的“田
    田维华《贵州建制史新论》出版
    田维华《贵州建制
    【祭文】壬辰年华夏田氏祭祖祭文
    【祭文】壬辰年华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祖敬拜始祖仪式:田绪科宣读《拜祖文》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
    热门信息
    ·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注释及译文
    ·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赏析
    ·  最新最全田姓名字
    ·  田氏香火神龛对联选录
    ·  田纪云:我是怎样步入中南海的
    ·  中国趣姓及人数最多和最少三个姓氏
    ·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  田氏 “紫荆堂”“三田哭荆”的来历
    ·  从副总理(田纪云)故居所想到的
    ·  国艺书画馆:田氏家族及其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