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州田氏土司考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0449 添加时间:2007-6-14 21:35:16 |
|
思州,是今日岑巩的古称,历史悠久,存史千古,是贵州乃至大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最先发源地。思州田氏土司是黔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姓,史学素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称誉。“思播田杨”,其意思为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杨氏土司的天下。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制度。土司除对中央政权负担规定的贡赋和征调的人力、物质外,在辖区内保持着传统的统治机构和权力,其土司首领乃一方土地的一大霸主,老百姓俗称之为土霸王,主宰着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主宰着那个地区的民族生存或毁灭。 据《史记》记载:“(武王)三十五年(前706),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人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三十七年(前704),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上述文字说明,田氏在战国时代就已开始统率濮地或称蛮夷地,同时说明田氏乃楚地之望族也。推之,田氏居楚率蛮夷地已有2710年历史 。[编者注:本文作者想证明“田氏居楚历史悠久”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引用有误。《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琇姓,楚其後也。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琇氏,居丹阳。……”是说:熊绎的后代“琇氏”被分封田地(不是田姓),而后居于楚。田姓始祖--田(陈)完,自公元前六七二年始大,居今共2679年,怎么会有“田氏居楚率蛮夷地已有2710年历史”之说?特此更正] 确切地说,田氏应该是居在楚国的黔中地,依据《资治通鉴》载:“周纪二,显王七年(前362),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又《战国策》载:“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上述文字,是说黔中地属楚。依据其文字描述之情景,黔中地理应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存在。 从《太平御览》的记载知:“涪陵蛮时,有冉氏,何氏、田氏。聚落最盛,大者万户,小者千户………太和十七年(493),蛮帅田益宗率部曲四千户内附。”面对蛮夷地,土地之宽广,人烟稀少的黔中,能拥有四千户的民众,确实不易,这足以说明田氏系望族,拥有很大一片疆域。 那么涪陵之名,起源于何时呢?据《汉书》知,建元元年(公元前140),置涪陵县隶巴郡。《华阳国志》云:“涪陵,巴之南鄙。”《通鉴注》云:“汉涪陵,地大而远,唐之夷、思、费、播及黔府五州郡悉涪陵地。”据《沿河地理志》载:“永嘉(307)后,涪陵郡没于土著豪长,历256年。北周保定四年(564),涪陵蛮帅田思鹤以地内附周,建德三年(574)改奉州为黔州。”《沿河县志》载:“随文帝开皇二年(582),田宗显为黔中刺史。”《寰宇记》云:“思州,自战国后,土地与黔中同,晋陷蛮夷,无复郡县。至周方得其地。”这些资料,说明古思州疆土与黔中地同,而“黔州”便由“黔中”衍化得其名,当然黔州就是古思州之地也,肯定了田氏居黔中之地,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古思州之地。 根据上述史料,分析其情景,田氏土司自战国至汉至周,均是黔中地或思州之地的一大望族。 又根据民国《沿河县志》引《田氏宗谱》载:“随文帝开皇二年(582),黔中夷苗屡叛,大臣苏威保奏(田)宗显为黔中刺史,同子惟康赴任年余,黔中大治,文帝诰封为国公节度使之职。旋陕西天鹅山白莲教金头和尚为乱,调宗显往征,兵至天鹅山与贼战,贼败奔四川、成都。宗显追至,贼复败走渝城朝天门,潜往小河,追及复战,贼又败。兵至漆地安营,访贼至石马,问往民何地,民以石马即庸州答之,宗显详观地形,山环水抱,下居焉。迨贼授首,奉命镇管黔中思州十八堡,沿治四十八渡。旋加封为宣慰荣禄节度使金龙护国公,子孙世袭宣慰职,军民两管。” 依据《元史》、《明史》、《贵州通志》、《思州府志》、《思南府志》、《镇远府志》、《沿河县志》、《铜仁市志》、《岑巩县志》、《田氏雁门堂记》等史料记载,田宗显之后,其田氏土司发展情况如次:
田惟康,唐武德九年(626),出辰州斩叛贼萧铣有功,授黔中刺史,又加封黔、潭二州节度使。 田阳明,唐显庆五年(660)同长孙无忌,杀贼有功,授都督府大总管之职。 田克昌,能以恩威服夷,授义军兵马使。唐高中时乃涉巴峡,绝志宦游。安土占籍,卜筑思州数年。 田道元,唐景云二年(711)征黄土坡仡僚有功,授义军兵马使。 田公荣,唐开元十七年(729)秋八月贡宝马方物,授义军兵马使。二十三年(735)加思州节度使,升中书侍郎。 田载龙,唐大历八年(773)授义军兵马使。 田时丰,授义军兵马使;唐元和十三年(818)兼领思州节度使。 田佐禹,唐咸通十一年(870)授义军兵马使,领思州节度使。 田凤翔,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以威慑苗夷,加定蛮威武将军。 田承文,授后唐义军兵马使,兼节度指挥使。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奉敕安守、交趾将军,又加义勇将军都指挥右仆射平章事。 田正允,北宋庆历八年(1048)秋八月收服南边叛寇王贵千、傅事鲁等有功,授义军兵马使升都指挥,封武略大夫。 田士儒,北宋熙宁五年(1072)春正月,平定庆元之乱,加都指挥使。元丰元年(1078)命讨泸南叛寇,累加都指挥使,封义勇武略大夫。 田佑恭,北宋元符元年(1098),授教练使,加荣州刺使,以功转武节大夫。大观元年(1107),奉命建筑思南州(因在思州之南得名,许多资料却误说是建思州,造成思州与思南之名相混。思州之名,远古久矣)。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朝廷令田佑恭于籍重建思州及务川县,佑恭为守令。南宋建炎二年(1128)七月,王辟进犯归州,思州田氏兵讨伐,平之。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房州郭希进犯归州,田佑恭带兵平息。 田汝端,南宗绍兴五年(1135)授黔州防御使,升武功大夫,兼思州军民事。 田祖衡,授武功大夫,兼思州军民事分守思南二道。乾道十三年(1186)十二月,思州田氏献纳所买黔州民省地,诏偿其值。南宋嘉定六年(1213)八月,思州田宗范谋作乱,夔州路安抚司遣兵讨平之。 田宗翰,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授武功大夫,知思州军民事。 田庆裕,授武功大夫,合门宣赞舍人,知思州军民事,统夔州路兵马节度使,封协应侯。宋末累次大功,加封显庆侯。 田兴隆,南宋宝佑元年(1253),授武功大夫,知思州军民事,统夔州路兵马团教练使。 田应丙,授武烈大夫,吉州刺史,兼思州军民事。 田景贤,知思州、珍州驻御防统制兵马使。元至元十四年(1278)授思州安抚使,十五年(1279)奉诏朝参,赐荣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十八年(1281)闰八月授思州宣慰使兼安抚使。至元二十一年(1284)闰五月,省思州宣慰司,改为思州顺元路宣抚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三月,命思州隶属湖广行省,五月授思州军民安抚使,仍隶湖广行省。 田惟墉,授思州宣抚使(一说军民安抚使)。泰定三年(1326)以功加右功大夫,忠州(一说思州)团练使。 田惟城,至元十二年(1275),授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大德间加龙虎卫上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田茂烈,授思州宣抚使。至正十八年(1358),授思州军民安抚使。 田茂忠,管思南州等处军民事,以武功进侍卫亲军护国,封万户侯。 田茂安(田氏三房),思州宣慰司镇远知州。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三月,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首领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杀害后,红巾军元帅明玉珍在四川称帝,国号夏。当时,田茂安不愿受堂侄思州军民安使田仁厚(田氏大房,世代居住在思州衙院,今岑巩县注溪衙院,其古迹雄风依旧长存)管辖,将思州之镇远、思南(思南原属二房田茂忠直辖,绝嗣后由三房田茂安管)及思州等地献夏明玉珍,田茂安因是私自将田仁厚管辖的思州地域拱献给明玉珍,当然由此引起田仁厚的气愤。思州辖地的思州、思南、务州(务川)、凤冈等地名为何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是因为田茂安将思州地图名册上献给明玉珍时,田茂安将思州地图名册上的地方名称随意改动所致。而实际上州治地或其它地方位置未有变动,但在文字上,特别是史料记载均以地图名册为准,于是弄出什么思南乃思州,务州乃沿河,思州在务州等文字表述上的错误记载,弄昏了史学家的头脑,特别是为后来的史学家制造了无数的扑朔迷离。而明玉珍却将依田茂安上献的地图名册,遥授(只听一面之词,未有实地勘查地图名册上的实际地方的真实性,便给予封赏,这是造成思州、思南历史混乱的最大原因,再加上后来思南文人田秋站在思南方的立场上编写历史,于是整个思州的历史乱了),田茂安为思南宣慰使,并创设思南道都元府,田茂安子田仁政授龙泉坪宣慰使,田仁智授镇远军民同知,田仁美为统兵元帅。从此,思州宣慰司因为田茂安依仗明玉珍的势力,将思州分裂成思州、思南两部。思州宣慰司治都坪(又称清江,今岑巩),思南宣慰司治镇远州(今镇远)。田仁厚怎不愤恨?自己掌管的土地突然间就被田仁政就瓜分了一大片去,于是田仁厚率兵攻破龙泉坪,田仁政、田仁美死亡,田茂安抱病而亡。由此,思州、思南二宣慰司,矛盾日益尖锐,势同水火,仇杀不绝。 田儒铭,元至正间征十五峒有功,敕封昭信校尉,定蛮威大将军,敦武侯。明洪武元年(1368),奉调助剿周文贵于鄱阳湖,功受沱江宣抚使。 田仁智,思南宣慰使。元至正二十五年六月初二(1365年6月21日),田仁智派遣都事杨琛向朱元璋交纳夏明玉珍所授的宣慰使司“告身”(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于现在的任命书),以示归附。朱元璋便以其地遥置(未有实地勘查,以田仁智一面之词,给予封赏)思南宣慰司,田仁智仍为思南宣慰使。明洪武二十年(1387),田仁智将思南宣慰司治从水德江(今思南)迁于镇远州,二十三年(1390)又将思南宣慰司治迁往水德江(今思南),这便是进一步模糊思南一时在今镇远,一时指今日思南之地的混乱所在。明洪武二年(1369),田仁智修觐入朝,上赐彩缎宝物,明朝特授忠顺大夫。洪武九年(1376)十二月,朝贡归至彭泽染病身亡。 田仁厚,授思州军民宣抚使兼湖广行省左丞,以武功靖乱,加朝烈大夫,管古州八万军民事。元至正二十五年七月初七(1365年7月27日),派遣都事林宪、万户张思泉首先纳款,随即将田氏世守的二府、十县、三十四州(长官司)地方图册献纳明朝朱元璋(思州辖地内的思州、思南、务川、沿河、凤冈等地实际地名与名册再次出现差异,已经是张冠李戴)。 田弘政,明洪武二年(1369),授亚中大夫,知思州宣慰事,因与思南宣慰历年仇杀,便迭为奏疏,但尚未结理。 田琛,明洪武二十年(1378)授亚中大夫,知思州宣慰事。是时,与思南宣慰构仇日深。 田大雅,明洪武十一年(1377)袭思南宣慰使,授亚中大夫。 田宗鼎,明永乐八年(1410),袭思南宣慰使;明武洪二十八年(1395),赠怀远将军。田宋鼎,为人凶暴,明永乐八年(1410)与思南宣慰副使黄禧构怨,奏讦累年。朝廷以田氏世守其地,又先归诚,曲为保全。明永乐九年(1411),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又与思州宣慰使田琛为争夺朱砂矿井发生战争,朝廷知晓后屡禁不止。田琛与湖南辰州知府黄禧(黄与田宗鼎结怨多年,朝廷改黄禧任湖南辰州知府)联合兵改思南。田宗鼎闻之携家眷出走,田琛杀其田宗鼎之弟,随即挖田宗鼎之祖坟并戳田宗鼎的母尸,尽掠人货财物。朝廷据田宗鼎投诉,累敕田琛、黄禧赴京自辩,都抗拒不去。明成祖朱棣以田氏飞横跋扈,屡不接受朝廷的禁令,为“不何令田氏遗孽复踵为乱”,以达到地置郡县、改土归流的目的,便果断地采取军事行动来解决二田氏争端,予田琛“构煽旁州,屠戳善良,抗拒朝命”的罪名,命镇远侯顾成率官兵五万讨伐,先后擒田琛、黄禧至京师。为救田琛,田琛之妻冉氏与部属合谋,扇动和唆使台罗(峨)诸寨苗普亮作乱。明成祖朱棣大怒,于明永乐十年(1412)将田琛革职,斩首。没过多久,因田宗鼎在数日前于京师时,因与田琛互揭祖母罪,“宗鼎言,因发祖母杨氏阴事,谓与(黄)禧奸,造祸本。杨氏亦发宗鼎缢杀亲母,渎乱人伦事。”朝廷便以灭伦罪为由,于明永乐十年(1412)三月初五日时将田宗鼎杀掉,并没收家产。相传执宗鼎之日,锦衣旗校数人,以辰时至,当即执以登舟下蜀。次日,有都指挥一员,领兵籍其财物,毁其宫室。当时,宗鼎禁民居不得瓦屋,不得种稻,虽有学校,人才不得科贡。属官俱以喜怒予夺生杀之,日刑数人于香炉滩,今其水底见有血色如花状,俗名香炉滩开花,则必有覆溺者。呜呼!徽文皇之英断,则此邦何由见天日也。 永乐十一年二月初二日(1413年3月3日)废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以思州之地置思州、黎平、新化、石阡四府,以思南之地置思南、镇远、铜仁、乌罗四府,设贵州布政使总辖,设流官,贵州行省由此始。倘若思州、思南二田氏和睦相处,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贵州”一省这是很难说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善,社会必将愈来愈进步,土司最终会被迫消亡在历史的烟尘中。但人们不得不承认:“改土归流”加强了明朝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极大程度地增强了西南少数民族与内地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促进了西南边远地区社会的向前发展。
[作者简介]景戈石,又名景福令,白族,贵州省岑巩县苗落山寨人。诗人,作家。国际诗书画艺术研究院高级院士,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
|
上一条信息:
中国韩国姓氏对照表
下一条信息:
田氏雁门郡开基始祖田承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