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赋:田氏兵法——孙膑兵法传奇
文/田记铭(本名田晓春 法名泰电)
夫战国之世,天下汹汹;兵戈所向,万民嗟叹。田氏代齐,威服诸侯;孙膑著书,兵法流传。今述其传奇,以彰千年!
沧海横流 英雄际会。
当是时也,七雄并立,尸骸蔽野。田氏积德,三世篡齐;太公遗策,终成霸业。孙膑者,武侯之后也,庞涓嫉之,膑足黥刑,囚于魏室,志不减损。齐国使者,阴载归宋;田忌举荐,得见威王。初见凡三日,凡田忌三战未胜,孙膑策之,以劣马先驰,好马逐之,三赛而两胜。威王异之,拜为军师。
兵略奇谋 光芒万丈。
史载:魏伐赵,围邯郸。赵求救于齐,田忌欲直趋救援。膑止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乃进兵大梁,魏师回救,设伏桂陵,擒庞涓。后魏与韩攻赵,齐救韩。膑复谏曰:"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五万,又明日三万。"庞涓逐之,自堕险地。马陵道狭,斫木白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夜火万具,箭矢雨下,涓自刭。兵法有云:"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此之谓也。
兵法精要 千古名篇。
《孙膑兵法》者,三十篇之巨制,虽久佚而复现。其论阵有十,曰方、圆、锥行、雁行、钩形、玄襄、疏阵、数阵、火阵、水阵。其言天时,曰:"风后、力黑是常神,天是又常神。"其论地利,则记险易广狭、进退死生之地。其说兵势,贵在"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擒庞涓一章,详述此役,将士敢死,军队齐勇。月战一篇,尽述天时阴阳。篇中常有"黄帝所以胜四帝也"之语,足见其源远流长。
历史回响 不朽荣光。
嗟乎!自古用兵,宁失千军,不折一谋。孙膑以残躯之身,成就不世之功;田氏因兵法之力,终致鼎盛。后世兵家,莫不奉为圭臬。今观简帛,犹见当年谋略;诵读篇章,仍闻战鼓铿锵。此乃中华兵学之瑰宝,当永世传承,千秋瞻仰!
夫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孙膑传奇,岂止军事?实乃:人生之坚韧、智慧之结晶。田氏因之强齐,后世赖之安邦。今作文以记,永志不忘!
附注:
关于孙膑与田氏家族的关系,根据历史记载与学术研究,可归纳为以下结论:
1. 孙膑的田氏支系归属
孙膑为孙武(《孙子兵法》作者)的后裔,而孙武的直系祖先为齐国公族田氏分支。其家族脉络可追溯至:
田氏先祖陈完(陈厉公之子)避难至齐国,改姓田氏
田书(田完四世孙)因战功被齐景公赐姓"孙",形成孙氏支系
孙膑作为孙武后裔,属田氏家族中因赐姓形成的"孙氏"分支,与田氏主支同源但已独立成族
2. 与田穰苴的关系辨析
田穰苴(司马穰苴)是田氏另一支庶,以军功封大司马,与孙氏支系并无直接血缘关联
两者虽同属田氏后裔,但分属不同分支:孙氏支系以兵法传家,司马氏支系以实战见长
3. 历史争议与证据
部分文献曾误将孙武、孙膑视为吴人或楚人,但出土竹简及《史记》明确记载其齐国田氏渊源
孙膑投奔齐国的选择,也侧面印证其与田氏(齐国王族)的深层关联。
2025.08.20:50
作于蓉城南门边
供稿:田晓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