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田林生编撰《田氏春秋》选录九《田氏故事集锦》《田氏楹联集锦》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053    添加时间:2016-7-10 18:35:39
     
    82、田氏故事集锦
     
    田氏锅边糊概述
     
        南方人喜汤,锅边糊是集汤与主食为一体的食物,聪明的田家人来到南方后,又加上了自己的创造。其做法是: 
      主料:上好大米。
      配料:猪骨头、紫菜、虾干、蛏干、瘦肉。韭菜。
      调料:酱油、精盐、老酒、胡椒粉、硼砂、葱头油(猪油加葱白炸香去渣)、熟花生油。
        制做过程: 
      1、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磨成浆,再加入硼沙(先用水溶解)搅拌均匀。
      2、把猪骨头放进清水锅里熬煮成骨头汤。
      3、将虾干、蛏干放进骨汤里用中小火煮一小时,让其出味后盛起。
      4、紫菜洗净撕碎,韭菜切末。瘦肉切丁待用。
      5、将备好的汤加一倍清水,大锅烧热,盖上锅盖,烧沸后揭去锅盖,往锅边抹一层花生油,用碗舀米浆往锅边浇一圈,盖上锅盖约半分钟,揭盖把锅边的熟米浆片铲到汤里,再添一些汤和清水加盖烧开,按上法将米浆做完为止。当最后一次浆成熟铲入后,加入虾干、蛏干(原先煮过捞起的)、紫菜、瘦肉、韭菜煮开出锅装盆里,再调入酱油、精盐、味精、老酒、胡椒粉、葱头油即成。
      锅边糊是尤溪风味小吃,田氏锅边糊的独特之处在于虾仁。尤溪田氏主要居住在管前乡的源宅,西城镇的吉坑、麻洋,中仙乡的竹峰,台溪的洋尾等边远山村,山垄田多产田虾。每当开镰时节,稻香虾肥。割稻时,带上虾箕(与畚箕一样,只是前有一对竹象牙可以插进田埂),把割过稻的田,开条沟,虾顺着沟水流进虾箕,收工时,将虾一同带回家,勤劳的田家媳妇会用滚水捞一下,再把大的虾剥去皮,虾仁用文火烤干,放在灶口上的陶罐里,由于天天做饭烟熏虾仁不易变质。小虾拌红糟做菜。由于田虾味美,田氏锅边糊也比其他的锅边糊好吃。 
     
    田文和系五彩绳习俗的由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又名端阳,是为了纪念东周楚三闾大夫屈原的节日。屈原“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所以得罪了当朝权贵,直接得罪了小人靳尚,实际上是得罪了楚国的大老板——国君,被遣返回乡。接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对惬意人生和崇高理想的矛盾想不开,所以投汨罗江结束了他高贵而浪漫的生命。这时候,什么“重华”、“东皇太一”都不能救他了,或者说他是真的得到解脱,可以跟这些神仙会面了。据说百姓很敬他,架船送他吃食,可是他一介文人,抢不过虾兵蟹将,因而托梦让百姓把米包起来给他,这就是粽子。
        时代进入战国,田齐出了个很了不起的人——田文。田文的父亲是世袭的薛公,就是靖郭君田婴,在立嗣问题上曾有过犹豫。田文的生辰据说很能克父,他妈就在五月初五那天把他送到姥姥家躲着。后来回来后,薛公叹其是“伟岸丈夫”,就力他为嗣。(见《田文诘父》)人称其少年事为“躲五”,即为山东人所说“端午”。为了制住他与生俱来的对父亲不利的邪气,需要在他手脚上扎上绳子,这也是今天端午节在小孩手脚上系五彩绳的习俗的由来。
        另据野史说,黄飞虎当年行军,有老妪求吉。黄飞虎让她在自家门上插艾子,然后告诉兵丁不要骚扰这家人。这是端午插艾子的由来。
        我国很多传统节日与历史名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端午是这样,寒食也是。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为逃避郦姬和夷吾的杀害跑到五鹿,介子推割股食君。回国后因不愿做官,母子双双被烧死在绵山。所以有寒食节传世。
    中国人重史重义,竟至于此。    
     
    田雯与德州扒鸡
     
        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又字紫纶,号山姜,晚号蒙斋,晚年归田故乡,颐养天年。
        康熙皇帝南巡,途径德州,奉母命到城内吕家街看望他的启蒙老师田雯(清代文学家,曾任刑部侍郎和户部侍郎等要职)。田雯一生贫寒,家无名厨美馔,只得派人去街上买来了刚出锅的德州扒鸡,招待皇帝。那康熙看见一只又鲜又香的卧凤在盘,异香扑鼻;只吃得津津有味,龙颜大悦,夸赞道:“真乃神州一奇也”。乘兴御笔亲书匾额——“寒绿堂”赐予田雯,并传旨州官每年把扒鸡作为贡品送往京城。
        乾隆下江南时,还把一个叫王瑄的扒鸡艺人召进御膳房,专司帝后百官。从此,德州五香脱骨扒鸡的技艺传进了京城,传向了九州四方,人们也给德州这座古城冠以“凤都”、“鸡城”和“扒鸡故乡”的美名。
    田雯与凤爪
     
        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又字紫纶,号山姜,晚号蒙斋,晚年归田故乡,颐养天年。
        “凤爪”俗称鸡脚、鸡爪子,现在,对于喜欢喝酒的人来说,是上等的下酒菜。鸡爪的营养价值颇高,含有丰富的钙质及胶原蛋白,多吃不但能软化血管,同时具有美容功效。做法也是多种多样,煮、炸、蒸、酱......各具特色。
        相传凤爪的称呼还有些来历,那是来自清康熙年间的德州乡贤田雯与一老一少两位好友的一次小聚。
        一日,大司寇王士祯来访,二人正要吃饭,田雯关门弟子,康熙九年进士卢道悦之子卢见来见,带来一包食物,就是最早的五香鸡爪子,田雯平日爱食此物,并在第一时间起名为凤爪。卢见曾请教田雯:“弟子不知鸡何以称凤?”田雯答曰:“《尔雅.释鸟》载:凤者,乃鸡头、蛇颈、燕颌、龟背、鱼尾、五色彩、高六尺许。鸡除尺寸不及,余者何以不似,又焉不得称凤?”曾几何时,这凤爪还是文人墨客、富家子弟的美味佳肴。
        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喝酒的人多了,吃遍了美食的人们,把吃的覆盖面又扩展了许多,达到了极致,各类中西佳肴进入大众餐桌,凤爪也自然成为百姓的重要美食之一。
     
    【转摘】三田哭紫荆 (阳谷版传说)
     
    【转摘】三田哭紫荆(阳谷版传说)
     
    紫荆广场旁的“修睦”牌坊
     
      阳谷县旧城南门附近,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一条宽阔的街道如丝线般将这些历史遗珍串联起来。奇怪的是,街道的名字既不是得自武松为兄报仇行侠仗义的狮子楼,也和令神仙留连忘返的紫石街的人间繁华无关,而是源自“处处有之,多种地庭院间”的紫荆。
        田氏堂下紫荆茂
      清晨,阳谷城从睡梦中醒来,紫荆街上车水马龙,渐渐热闹起来。街边的紫荆广场上,罗庆俊的自行车摊早早地开起张来。罗庆俊今年62岁,生于斯长于斯,目睹了广场周围近一个甲子的变迁。打气修车之余,与顾客行人聊上几句阳谷的传说故事,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骄傲和自豪。
      老罗记得,他小时候,这片广场是他和小伙伴们的玩耍之地,有一座庙和一棵“古槐”(实为紫荆树)。至于庙宇的名字和紫荆街名字的来历,他就说不上来了。
      没错!紫荆街得名与庙和树有关,好在这段故事并没有因为古迹的消失而湮没。阳谷县文化馆馆长杨风华讲述了三田哭紫荆的故事。
      相传,很久之前,阳谷县南门里路西,住着一户田姓人家。田老汉中年丧妻,他既当爹又当娘,一把屎一把尿,将三个儿子拉扯长大。后来,老大和老二都娶妻生子,一家人经常在家中的紫荆树下吃饭聊天,其乐融融。
      时光流逝,田老汉年事渐高。一天,全家人又聚在了紫荆树下,田老汉却闷闷不乐。儿子、儿媳急忙询问老人有啥心事。田老汉长叹一声,说道:“我已年逾古稀,可你三弟尚未娶妻,我死后他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老大和老二听罢,齐声对田老汉说:“爹,您老放心,我们两个当哥的一定会照顾好三弟。”两个儿媳也异口同声地说不会亏待老三。
      田老汉听了点了点头,却仍然愁眉不展:“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不分的家,你们三兄弟不会永远在一起过日子吧?”
      老大和老二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于是指着身旁的紫荆树说:“只要这棵紫荆树在,我们三兄弟就永远不分家。”
      听了这话,老人笑逐颜开。从此,一家人更加爱护这棵紫荆树,经常浇水施肥,紫荆树愈长愈旺。
      不久之后,田老汉去世,兄弟三人仍然和睦如初。后来,哥嫂操心,给老三操办了婚事,娶了媳妇。不料,老三媳妇不是善良之辈,不仅四体不勤、好吃懒做,还经常偷奸耍滑、制造是非。她觉得自己没有子女,与哥嫂一起生活吃亏,便打起了分家的主意。
      为了怂恿丈夫分家,她编了一套瞎话:“我算了一卦,咱们命里该生一男一女,只因两个嫂子与我命里相克,咱们夫妇只能绝后了。”老三信以为真,忙问有啥解决办法,媳妇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家。
      老三几次想向哥嫂提出分家,可每次都会想起兄长对着紫荆树立下的誓言,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老三媳妇见丈夫始终不提分家的事,开始又哭又闹,可丈夫不为所动,她便又心生一计。
      麦收开始,全家人都忙着收麦。老三媳妇借口有病,卧床不起。等全家人下了地,她就生火烧水,再把烧开的一大锅水浇在紫荆树上。半个月后,紫荆树的叶子由绿变黄,落了个精光。
      紫荆树枯死,预示着家庭将分崩离析,一家人非常难过。三兄弟在树下放声大哭,哭声震天,一连哭了三天三夜。
      这悲伤的哭声感动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派仙子下凡,给紫荆树浇了一瓶仙水。紫荆树立即复活,再度郁郁葱葱。三兄弟见紫荆树起死回生,欣喜若狂。老三媳妇见全家人为紫荆树枯死如此悲伤,又因紫荆树复活这般高兴,受到感化。自此之后,田氏三兄弟互敬互爱,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为了弘扬田氏三兄弟和睦的家风,后人在紫荆树旁修建了一座祠堂,取名为“紫荆堂”。堂前立有一块石碑,上刻“紫荆堂”三个大字。紫荆街和紫荆广场的名字就来源于紫荆堂和紫荆树。只不过紫荆树与槐树同属豆科,有相似的特征,老罗才会把紫荆树误当作了槐树。
        苑宗文重修紫荆堂
      因为田氏三兄弟的故事,紫荆花被称为兄弟之花,紫荆被叫做田氏之荆,成为家庭和睦的象征。田氏的宗祠、院落、门头常冠以“紫荆”之名,如“紫荆传芳”、“紫荆世第”、“紫荆家风”等。文人墨客在诗文中提及兄弟之情时,常常使用紫荆的意象,如杜甫的《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色与暮庭春”。
      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实现更大理想抱负的起点,家庭和睦成为美好的愿望,紫荆堂因此饱受赞誉,有人甚至将其与圣贤的品德相提并论,成为“高山仰止”的对象。紫荆堂石碑后有诗云:“田氏家风莫论,芳名漾溢满乾坤。紫荆此日经风霜,错认当年遗泪痕。”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号笠翁,他的《笠翁韵对》一书,是儿童学习写作诗词的启蒙读物,其中有一句“田庆紫荆堂下茂,王裒青柏墓前枯”,在教蒙童吟诗作对的同时,也将对和睦家风的追求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
      除了极为推崇紫荆堂的和睦家风外,古人对于紫荆堂建筑的保护也很重视。明万历年间,阳谷县知县苑宗文重修紫荆堂,并留下一篇《重修紫荆祠碑记》,其中透露出许多有关紫荆堂的信息。
      苑宗文称,他年轻时读隋志知道了田氏兄弟的故事,后来到阳谷做官,四处寻找遗迹,但除了南门内的紫荆堂外什么都没有找到。紫荆堂是他的同乡李侯在阳谷做官时所建,紫荆树也是那时栽下。由此可知,田氏兄弟的故事最晚在隋朝就已出现,而紫荆堂和紫荆树在明万历年间就已存在了很久。
      苑宗文写道,在紫荆堂的北面有一座观音寺。日子久了,紫荆堂被寺中僧人所占,僧人取走了田氏兄弟牌位,安置了佛像。苑宗文“访之故老,谋之士民,得其故宇”,将田氏兄弟牌位重新放置在紫荆堂中。苑宗文题写了“紫荆祠”的匾额放在门上,又在殿后建造了五间房子,题名为“仰荆堂”,取“高山仰止”,景仰前修之意,并建造了一处团亭,“以备贤士大夫之游憩者”。
      “文革”时,紫荆堂被拆,紫荆树被刨,如今只能从老罗的描述中想象其当年的风貌。
      “那边有个台子,周围有台阶。”老罗指着不远处说:“台子很大,能装下1000多人,那时大队开会就在这儿。”紫荆堂和紫荆树就位于平台之上。老罗将紫荆堂称为“无梁大庙”,据说是从一块巨石上掏出了三间庙宇,里面没有供奉牌位或者神像。紫荆树在“无梁大庙”旁边,有七抱之粗,当年刨出之后卖了1000块钱。
      过去,阳谷有不少人闯关东,他们的行囊中除了必备的行李,还有紫荆堂和紫荆树的传说。老罗说,前些年曾有不少东北人前来寻访紫荆堂和紫荆树。
      如今,在紫荆广场上已找寻不到任何紫荆堂和紫荆树的遗迹,只有两棵百年枣树仍傲然挺立。它们铁丝般的枝桠刺破苍穹,在春风的吹拂下,吐露出嫩绿的新芽。
     
       
     
    田单火牛阵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莒音jǔ)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去抵抗,在战斗中受伤死了。
    即墨城里没有守将,差点儿乱了起来。这时候,即墨城里有一个齐王远房亲戚,叫做田单,是带过兵的。大家就公推他做将军,带领大家守城。
    田单跟兵士们同甘共苦,还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属都编在队伍里,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的士气旺盛起来了。
    乐毅把莒城和即墨围困了三年,没有攻下来。燕国有人妒忌乐毅,在燕昭王面前说:乐毅能在半年之内打下七十多座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下这两座城呢?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能耐,而是想收服齐国人的心,等齐国人归顺了他,他自己当齐王。
    燕昭王非常信任乐毅。他说:“乐毅的功劳大得没法说,就是他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完全应该的。你们怎么能说他的坏话!”
    燕昭王还真的打发使者到临淄去见乐毅,封乐毅为齐王。
    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
    这样一来,乐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过了两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田单一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是个好机会,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流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上齐王了。为了讨先王(指燕昭王)的好,才没接受称号。如今新王即位,乐毅就要留在齐国做王了。要是燕国另派一个大将来,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本来跟乐毅有疙瘩,听了这个谣言,就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乐毅。乐毅本来是赵国人,就回到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燕军的将士都不服气,可大伙儿敢怒而不敢言。
    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可是城里的田单,早已把决战的步骤准备好了。
    隔了不多天,燕国兵将听到附近老百姓在谈论。有的说:“以前乐将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好好对待,城里人当然用不到怕。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鼻子都削去,齐国人还敢打仗吗?”
    有的说:“我的祖宗的坟都在城外,要是燕国军队真的创起坟来,可怎么办呢?”
    这些议论传到骑劫耳朵里。骑劫就真的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齐国城外的坟都刨了。
    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他们还在城头上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要跟燕国人拼个死活。
    田单还打发几个人装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给骑劫送去金银财宝,说:“城里的粮食已经完了,不出几天就要投降。贵国大军进城的时候,请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
    骑劫高兴地接受了财物,满口答应。
    这样一来,燕军净等着即墨人投降,认为用不到再打仗了。
    田单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把它们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块被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
    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点上了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性子发作起来,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杀上去。
    城里,无数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起来。
    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大伙儿睡眼蒙胧,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已经冲过来了。许多士兵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想抵抗呢?
    别说那一千多头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队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国军队自己乱窜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计其数。
    燕将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一条活路,哪儿冲得出去,结果被齐兵围住,丢了性命。
    齐军乘胜反攻。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田单的军队打到哪儿,哪儿的百姓群起响应。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
    田单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才从几乎亡国的境地中恢复过来。
     
                         孟尝君田文养士三千
     
    田文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田文。田文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田文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田文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田文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田文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田文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田文。田文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田文与自己亲近。
     
    田忌赛马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败了,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 这时,田忌抬头一看, 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 “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 “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 孙膑摇摇头说: “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 “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 便站起来讥讽地说: “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 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 “那就开始吧!”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田忌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齐威王有点慌乱了。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紫荆树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选用紫荆花作图案,显示了深长的寓意,紫荆花在古时称作兄弟花。
    有这样一个故事:五代未北周杨坚结束南北对恃的局势,统一了全国后,建立了隋王朝。在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祖居京兆陕西临潼县三田村的田真/田庆/田广兄弟登科,长兄田真居朝为官,大弟田庆为兰田知县,三弟田广任北京城镇定府镇县知县,兄弟虽各处为官,但祖业存在,合住一堂,家庭和睦,祖爱孙敬,享受不尽的天伦之乐。田府庭前有一株紫荆树,树大一围,郁茂异常。每年春暖花开时节紫荆花开,花红似火,鲜艳夺目,独领风骚,更为家庭增添无限欢快喜悦。祖公见儿孙满堂,人丁兴旺故立言:今后一家要象庭外紫荆花一样,兴旺昌盛,红红火火,树不死,不准分家。但田广之妻不贤德,想单独吃独食,欲分财各立炊自立,故每日使女仆将热洗脸水泼于树下,久而久之紫荆树枯萎了,一家老小见状大尺惊,究其根源,原是郭氏所为,为严家教祖公命将郭氏休走。后紫荆树不受热水烫根慢慢又枝叶茂盛,复活如初。经过此事,紫荆花不死成了家和的象征,世人则喻其为兄弟花。
    为严守祖训,田家后人把紫荆树作为学堂庙号,传考后世,故称“紫荆堂”,现今的许多田姓家中神龛上仍有“雁门历代诗书府,紫荆花发礼乐家”对联一幅。在乡材小镇里你如果看到门上的横匾,书有“紫荆世第”、“紫荆花发”、“紫荆永茂”或“三多第”字样的人家,其姓也必为田姓。
    鸡鸣狗盗之徒
     
        秦昭襄王听说田文贤能,把他请到秦国,想让他就相位,但秦国宰相樗里疾担心田文夺他的相位,指使他的门客公孙谗言于昭襄王:“田文是齐国人,他必定先齐后秦。再说,他的门客都是藏龙卧虎之辈,对秦国的事务了如指掌,他一旦背叛秦国,秦国就危在旦夕。”。昭襄王去问樗里疾,樗里疾假作惊诧地说说得对呀,田文是秦国的祸害,不如杀了他!”,昭襄王将信将疑,就把田文软禁在馆舍里。秦泾阳君与田文要好,把真象告诉了田文,并献策说:“昭襄王宠爱燕姬,只有贿赂于她,让她在秦王面前求情,就有救”。田文找秦昭襄王宠妾燕姬求情,宠妾索要他的白狐毛皮袍子,但这件袍子已送了给秦昭王,幸好田文有一位下等门客,深夜里潜入库房,学狗叫骗过守库门吏,把袍子偷了出来,献给燕姬,燕姬向秦昭王求情,把田文放了。但不久,秦昭王后悔了,派兵去追,田文一行来到秦国边境函谷关,关口规定要鸡鸣才放人,由于时辰未到不肯开关。幸好下等门客中有人学鸡鸣逼真,带动其他鸡一起叫了起来,田文及时地过了边关。到了赵国,赵国人取笑他矮小,田文大怒,其门客把取笑他的人全杀了。回到齐国,成为齐相。田文感叹“明珠弹雀,不如泥丸;细流纳海,累尘成冈”,正是两位不知名的下等门客救了他,人才不可估量呀。于是,他把这两位门客提为上等客。后来齐湣王灭了宋国,十分骄横,要杀田文,于是田文逃到魏国为相,联合燕国、赵国、魏国、楚国、秦国几乎灭了齐国。
        田文鸡鸣狗盗的故事,史记指是齐湣王二十五年,资治通鉴指是公元前298年,齐湣王三年。
     
    慈母败子
     
      北宋司马光在《家范》中十分强调母亲是家教的主力,他提醒“慈母败子”的历史教训,为母如只知一味地溺爱子女,而不加教育,将会使子女陷入不肖,成为无恶不作之人,甚至可能犯法,招来杀身之祸。此“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在他的《家范》中辑录了齐相“田稷母不受子献金”的故事:田稷任齐宣王之相三年后回乡,下属送他金百镒,田稷把黄金带回家献给了母亲。当田母知道黄金的来历后,立刻不快地说:“做人应当注意自身修养,做到品行高洁。为人要诚实不欺,不做不义之事,不取不义之财。如果你要孝敬长辈,应该尽心诚实地办事,否则就是不孝!不孝之子,不是我儿!不义之财,不是我应该拿的!你如真要表现你的孝顺,就把这些金子拿走!”田稷听了母亲一席话,十分惭愧,遂将金子全部退还下属,并主动请了罪。齐宣王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十分赞赏田母的品行,褒奖了田母。
     
    367年中韩田氏寻觅血脉宗亲的故事
     
    曾任全罗道兵马节度使的十二世田得雨,临死前特意把宫内的汉语翻译请到床前,用尽最后的力气,说:“我是中国人,家在广平府鸡泽县风正村,把这事记入家谱,让子孙后代都知道。”
        在韩国,有一个田氏家族,300多年的家族历史上写满了荣耀。田氏家族成员身处韩国上层社会,遍布韩国军、商、文化等各个领域,其中包括韩国陆军总司令(中将)、韩国高丽海运株式会社CEO、韩国檀国大学校长等等,后代已达百余人。
    韩国田氏的祖先曾官至国相,声名显赫。奇怪的是,这家人却一直保持着中国的传统习俗。家谱是用汉字书写的;除夕夜他们也贴春联,吃年夜饭;正月初一到十五,会串亲戚、拜大年,吃饺子;元宵节点灯笼,吃五谷杂粮饭。原来,他们的祖先是中国人。
    正值麦苗正绿的时节,记者来到了河北邯郸的鸡泽县风正乡。开阔的大马路边,兴建了不少棉纺厂。风正乡是鸡泽县最小的乡,这里居住着田氏宗亲在中国同宗族的亲人。在风正村“田氏宗亲理事会”,家族21世传人田连平当着记者的面,恭恭敬敬地打开一只红色木箱,里面是几十本不同年代和版本的田氏族谱。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册黄绸包裹的明代族谱,掀开黄绸,红木板上赫然写着“田姓总谱”四个大字。内页记载族谱的纸张都已发黄变脆,参差不齐,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在族人的讲述和族谱的印证下,一段尘封了367年,历经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四个时期的中韩寻亲记,历历在目。
    与华北平原众多移民一样,风正村田氏家族也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而来的。宋末,老田家有兄弟四人,老大留在山西,老三迁到河北省永年县,老四迁到河北省大名府,老二,就是迁到了如今风正村的田彦实。
    明朝后期,风正村田家已到了第七代,出了两位“高官”,老三田应弼是御史大夫、老六田应扬是兵部尚书。风正村原叫冯郑堡村,为褒奖廉洁奉公的田氏兄弟,皇帝特御封村名为“风正”,意指田氏兄弟风清气正,为人楷模。当时,从鸡泽县城到风正村的12里官道上,竖有10座牌坊,其中4座为田应弼或田应扬而立。
    明朝时,田家和朝鲜一带有了生意上的往来。公元1637年明朝崇祯年间,老六田应扬的孙儿——28岁的田好谦奉后母命,前往朝鲜一个小岛上要账。恰逢清兵突袭,清将见田好谦长身秀貌,风度凝重,所有俘虏中唯独放了他一条生路。田好谦流落到朝鲜国,因写得一手好字,被平安兵营选中,他和十几个中国人被送到将军具公门下。具公命他们席地而坐,赐酒和干鱼。其他人都端着饭盆大吃大喝起来,只有田好谦独自站着,他说:“喝酒必须要有礼节,而且中国人不吃腥膻的鱼肉。”具公很惊讶,请他到堂上坐,以宾主礼行酒,田好谦方才取食,并作揖相让。
    具公欣赏田好谦懂礼、诚实,对待他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1644年3月,具公部属发动兵变,形势危急。田好谦机警地平定了叛乱,具公十分感激,三次想提拔田好谦,均被他以“自己是中国人,不懂朝鲜语,无法治民兵”为由谢绝了。后来,田好谦的过人胆识和才干受到国王的赏识,命他为朝鲜通政大夫、龙骧卫副护军(二品,相当于卫戍区司令)等要职。
    田好谦在河北曾娶妻宋氏并生有一子,小名存儿。在高丽,他又娶浙江义乌张氏为妻,生下四男三女。虽身居高位,有家奴伺候,又有都城百里之内的良田、俸禄,田好谦却经常对子孙说:“我们的老家在中国广平府风正村,等世道太平了,一定要回去认祖归宗。每逢佳节,他都带着儿孙们到海边,向着家乡的方向跪拜祭祖,泪流满面。
    田好谦年老时哭瞎了双眼,常常悲叹在有生之年恐难归乡。为聊解田好谦的思乡之情,子孙们按照他的描述在汉城的西北建了一个“风正村”:家庙在村中央的街北,庙前栽一棵槐树,家庙的左边是关帝庙。子孙们用大轿抬着田好谦,在汉城周围转悠,直至“风正村”。田好谦摸摸庙,又抱抱树,当真以为回到了家乡。不久田好谦就去世了。
    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706年,正是田好谦去世后的第20个年头,田好谦次子——田会一出使京城。自从踏上中国国土,田会一逢人就打听鸡泽县。在三河县(距鸡泽县200里)守备以及翰林、吏部的帮助下,田会一得知当年鸡泽县中了两名举人,田思齐和胡御枚。
    田会一大喜过望,可惜田思齐却在两年前奔母丧返家乡。因出使期限将至,田会一只好把田好谦画像和书信托付给胡御枚。画像和书信辗转送到风正村后,田氏家族激动万分,拜谢天地。待田思齐日夜兼程赶回京城时,田会一已返回朝鲜,临走留下一本朝鲜田氏家谱。从此,风正田氏将田好谦的画像供在祠堂,按照田会一提供的世系,把家谱上田好谦后面的空白续接下来。
    此后,中韩田氏宗亲间偶尔也有书信往来,但遗憾的是,两地亲人始终未能相见。韩国田氏立下祖训:“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的老家在广平府风正村,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所有韩国田氏宗亲的墓碑都用汉字刻上“广平府田氏”,以志根脉所在。
    曾任全罗道兵马节度使的十二世田得雨,临死前特意把宫内的汉语翻译请到床前,用尽最后的力气,一字一顿地说:“我是中国人,家在广平府鸡泽县风正村,把这事记入家谱,让子孙后代都知道。”说完就阖然长逝。至今田得雨墓碑仍留在距首尔百余公里的“三八线”上,战争留下的累累弹痕清晰可见。军事管制区内的坟墓本该迁移,但田得雨深受韩国政府和人民的尊敬。据韩国军方解释,存留于此的田得雨陵墓,意为让“大将军镇守边关,保佑国泰民安”。
    在朝鲜田氏宗亲千方百计寻根故里的同时,风正村的田氏家族也日夜牵念着异乡的血脉同胞。20世纪20年代后期,鸡泽县风正村田氏族人在经济条件十分拮据情况下,大家分摊筹集资金,派田姓两个壮汉身背家谱徒步前往朝鲜寻亲。当时由于日本已经占领朝鲜,到达鸭绿江边费尽周折,二人也没能进入朝鲜国境,资金耗尽,二人讨饭而归,历时将近一年。
    不久,日本强盗的铁蹄又践踏上了中国的土地。20世纪30年代风正村田氏收到了朝鲜田氏同胞的来信,信中说日本强盗十分残忍,在朝鲜的田氏同胞欲集体迁回中国生活。他们不知道,中国的田氏宗亲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秀才出身的田金标代表中国田氏宗亲给朝鲜的田氏同胞回信,详细描述了中国的状况。此信不知对方是否收到,但自此后,战乱连年,朝代更迭,政府变迁,建制重新设置,中朝田氏宗亲就中断了音信。
    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中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原因,直接的沟通渠道受到限制,但中韩田氏宗亲的血脉亲情始终是呼应的,一俟刀戈偃息,双方又相互寻找。韩国田氏十九世田明焕老人嘱咐儿子田文一定要找到在中国的根。而中国风正村田氏十九世田顺国临去世时也对孙子田连平说:咱田家的人在朝鲜三八线附近,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找到他们,咱们是一条根啊。
        韩国的田氏自称广平风正人,他们修建的家谱就题名为《广平田氏世谱》。而现在的邯郸市辖内有两个“广平”,一个是在邯郸偏东南的广平县,一个就是在邯郸偏东北的“广平府”,就是曾经管辖风正村的广平。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广平府治现在已变成了永年县东部的广府镇。所以开始时,田氏宗亲的二十世传人,韩国高丽海运株式会社CEO田文,在广平县怎么也找不到风正村。
    直到21世纪,田文仍通过公司在中国的5个办事处寻找着风正村的亲人们。他不敢忘了老父亲田明焕的嘱咐: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找到田氏的根,完不成祖宗传下来的遗愿,死不瞑目。
    几经周折,田文公司在青岛的办事处终于打听到了风正村。田连平始终忘不了2004年5月9日,那天他接到了这个寻亲电话。“我当时拿电话的手都发抖,失散韩国多年的亲人终于要找到了!”时隔4年谈起此事,田连平的语气里还带有无法抑制的激动。3天后,他和两位族人赶到青岛,把风正村田氏的所有信息传真给身在首尔的田文。田文欣喜不已,迅速通知了韩国所有的田氏宗亲——“老家人找到啦!”
    好消息在风正村也炸开了锅。风正村“田氏宗亲理事会”连夜组织族人,将两地宗亲的名称按照辈分排列起来,续接中韩田氏族谱。田连平等人专门到山西洪洞大槐树取经,学习鸣炮、献花、致辞欢迎、排辈分、认亲等祭祖礼节
    2004年6月29日,田文和韩国著名的国语学家、原檀国大学校长田光铉,韩国化学企业社社长田得等一行九人,代表韩国田氏宗亲会,回风正村认亲祭祖。在长12米,宽3米的族谱图前,田文一行难掩热泪。他们在黄土掩埋的祖坟前长跪不起。
        2004年11月13日,应韩国田氏宗亲的邀请,田连平等一行3人直飞韩国探亲。90岁的田明焕在家谱图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泣不成声。
    从田好谦离开中国土地到2004年,历经367年,韩国和中国的田氏宗亲,为了接续失散的血脉根系,圆一场骨肉相聚的梦,矢志不渝。如今,田文遵照父亲遗愿,在中国的风正小学设立了“明焕奖学金”,每年由韩国田氏宗亲会拨款,奖励田氏学有所成的后人。除了文化交流和亲情往来,在韩国田氏宗亲会的全力帮助下,鸡泽县加大了与韩国企业之间的商贸洽谈。韩国广平田氏宗亲会会长田光铉深情地说:“崇尚祖先的精神,对田氏家族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财富。我们找到了我们的根,我们不会忘记中韩根深一族的事实。”
     
    也许你会怀疑本故事的真实性,可它却实实在在发生了360多年。360年,历经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四个朝代,韩国和中国的田氏宗亲,为了接续迷失的血脉根系,苦苦寻觅,矢志不移,用一个个辛酸落泪的故事柔软着血脉的硬度。
     
        韩国的高丽海运株式会社是一个跨国企业,企业总裁田文俊在中国除了繁忙的生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完成父亲田明焕交办的寻亲任务。九十高龄的父亲对儿子说:咱们的老家在中国广平府风正村,我希望在有生之年你能找到咱们田氏的根,完不成祖宗传下来遗愿,我死不瞑目。
     
        父亲的话沉甸甸压在田文俊心上,于是寻亲认祖的接力棒又传到了他的手中。田文俊知道他们韩国田氏的老家确实在中国,因为从九世祖田好谦到他——十九世田文俊,韩国的田氏家庭十一代人都把寻亲认祖当作一件大事,萦萦于心,难以释怀。可回家的路又是那么坎坷漫长。所以,故事又不得不从九世田好谦说起。
     
        鸡泽县风正村的田姓与华北平原众多移民一样,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那边迁来的,来时兄弟三人,后来老二一支迁到了永年县,老三一支迁到了大名府。现在专说风正老大这一支。
     
        风正村的田姓最辉煌是在明朝后期的田家七世,三哥田弼是御史大夫,六弟田应扬为兵部尚书,哥七个出了两个“高干”,这是不多见的。从鸡泽县城到风正村12里官道就竖了10座牌坊,其荣耀可见一斑。风正村田氏后人说,这些牌坊新中国建立之初还存在。
     
        至极的荣耀是田氏兄弟用政绩和廉明换来的。风正村原来叫冯郑堡村,为褒嘉田氏兄弟,皇帝御封村名为风正村,意指田氏兄弟廉洁奉公为人楷模。
     
        七世田应扬是田好谦的祖父。
     
        《广平田氏世谱》记载,田好谦自幼天资聪颖,饱读诗书,长身秀貌,风度凝重,豁豁有君子之品质,虽出身官宦世家,他却是坐商行贾的一把理财好手。然而,1637年到东北的一次催账,28岁的田好谦就再也没能回到生他养他的风正村,由此肇始了令人荡气回肠的血脉牵念。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日落西山气数将尽,羽翼丰满的清兵在长城关外早已虎视眈眈。当田好谦行至东北时,吴三桂引领清兵正向关内杀来。狼烟四起,生灵涂炭,田好谦被清兵抓捕,险遭杀头之祸,凭机警虽幸免于难,但作为明王朝亡国遗民和明朝大臣的后人,渗入骨髓的儒家忠君思想、官宦世家的特殊身份以及对清军野蛮杀戮的恐惧,阻断了田好谦的归路,不得不随逃难的人流东越鸭绿江,躲避于高丽国的一个小岛上。
     
        流落他乡,身无分文,田好谦虽落魄而气度不变。随众多难民到一兵营,兵营对难民的施舍极为不恭,把食物扔在地上让难民狼吞虎咽,田好谦宁肯饿着肚子也站立着不肯就食,高丽士兵见状问他为何不去就食,田好谦说:我来自中华礼仪之邦,虽亡国而不能丢弃人格,不吃嗟来之食。高丽士兵见他器宇轩昂谈吐不凡,又写得一手好字,觉得此人不凡,就推荐给了他们的将军具公。爱惜人才的具公与田好谦交谈后便待其为上宾,延入门下,甚得赏识,先后任哨官、校尉、管家。为报答具公的知遇之恩,田好谦尽心竭力,从不懈怠。1644年3月11日,具公的部属沈器远发动兵变,形势岌岌可危。田好谦临危不乱,组织人马协助具公将叛军消灭。具公感念田好谦的忠诚,便又举荐他到高丽朝廷任职。就这样,田好谦一个流落他乡的汉人,凭着自己的才干,在异国高丽一步步走向成功,先后任高丽通政大夫、龙骧卫副护军(二品,相当于卫戍区司令)等要职。
     
        虽然身居高位,在高丽又娶妻成家,并生有四男三女,可田好谦从未忘记遥远的故土,他时常对子孙们说:咱们的老家在中国,在广平府风正村,将来世道太平了,你们一定要到咱们老家认根。每逢中秋春节,田好谦都要带着儿孙到大海边面向故乡跪拜,遥祭祖先,每次都是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每逢佳节倍思亲,痛哭流泪的又何止田好谦一人,他走后母亲哭瞎了双眼。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带着对丈夫的思念,他的妻子颠着小脚领着八岁的儿子田存儿前去东北寻找,一去杳无音信。
     
        田好谦的思乡之心随年龄增长而愈加炽热,以至于年老时竟哭坏了双眼。为解田好谦的思乡之情,儿孙们按照老人的叙述,在当地建了一个风正村,布局和家乡的一模一样;家庙在村中央的街北,庙前栽一棵槐树,家庙的左边是关帝庙。这样,儿孙们时常抬着年老的田好谦到这里转一转坐一坐,聊解思乡之情。1687年2月26日,77岁的田好谦带着急迫的思乡之情和深深的遗憾,长眠于异国他乡。
     
        于是,“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的老家在广平府鸡泽县风正村,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就成了韩国田氏的祖训,融入子孙后代的血液,变成了一代又一代的自觉行动。1706年,作为附属国的高丽朝廷向大清朝廷进贡,本来这是别人的差使,可田好谦的儿子田会一却争取了过来,到北京他就急匆匆前去吏部打听有无广平府鸡泽县的举人。当他听说有一个叫田思齐的举人是广平府鸡泽县人时,非常激动,他断定田思齐很可能与自己是同一血脉。田会一的判断没错,可是田思齐因母亲病逝回家奔丧未归。等田思齐回到北京时,因期限已到,田会一已返回高丽,临走留下一幅田好谦画像和一本高丽田氏家谱。至此,鸡泽县风正村的田氏族人才知道,消失多年的骨肉宗亲远在异国他乡。他们把田好谦的画像供在田氏祠堂,把家谱上田好谦后面曾经空白的又按田会一提供的世系续接下来。
     
        世事沧桑,漫长的岁月改变了韩国田氏后人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但他们的血脉却一直循环着中国的基因。至今韩国田氏过春节还保持着和中国老家一样的习俗:贴春联、起五更、拜大年、吃饺子;虽然读音不同,但春联上却是地道的繁体汉字。他们的家谱都用朝鲜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书写,所有故去人的墓碑都用汉字刻上“广平府田氏”,以志根脉所在。曾任全罗道兵马节度使的十二世田得雨,是田好谦的重孙,年老病重,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为使墓碑上的汉字正确无误,命家人邀请高丽廷宫内汉语翻译到自己病床前,说,我是中国人,老家在广平府风正村。并告诫子孙一定不能忘本呀。说完便阖然长逝。
     
        田连平这个担任鸡泽县风正乡党委书记的中年汉子动情地对笔者说:我看韩国田氏家谱流了三次泪。其中在谈到十二世祖田得雨这一段时,田连平又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是的,血脉是无形的纽带,它的硬度和韧力足以冲破时空和地域的樊篱。在朝鲜田氏不懈地寻找中国的祖根同时,中国鸡泽县风正村的田氏也在牵念着远在异国的血脉同胞。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鸡泽风正村田氏族人在经济条件十分拮据情况下,大家分摊筹集川资,派田姓两个壮汉身背家谱徒步前往朝鲜寻亲。当时由于日本已经占领朝鲜,到达鸭绿江边费尽周折,二人也没能进入朝鲜国境,川资耗尽,二人讨饭而归,历时将近一年。
     
        不久,日本强盗的铁蹄又践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三十年代风正村田氏收到了朝鲜田氏同胞的来信,信中说日本强盗十分残忍,在朝鲜的田氏同胞欲集体迁回中国生活。他们不知道,中国的田氏宗亲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秀才出身的田金标代表中国田氏宗亲给朝鲜的田氏同胞回信,详细描述了中国的状况。此信不知对方是否收到,但自此后,战乱连年,朝代更迭,建制变迁,中朝田氏宗亲就中断了音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中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原因,直接的沟通渠道受到限制,但中朝田氏宗亲的血脉气场始终是呼应的。如今田文俊一定要找到在中国的根,而中国风正村田氏十九世田顺国临去世时也对孙子田连平说:咱田家的人在朝鲜三八线附近,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找到他们,咱们是一条根啊。
     
        令人激动的是田文俊终于在2004年5月9日打通了风正村的电话。5月12日,田连平和两位田姓族人就赶到了青岛,当时田文俊在汉城,田连平把风正田氏所有信息电传给田文俊。老家找到啦。当晚,欣喜不已的田文俊把这信息迅速传给了韩国所有田氏宗亲。
     
    2004年6月29日,田光铉、田文俊、田得俊一行九人代表韩国田氏宗亲会回风正村认亲祭祖。在此之前,为迎接韩国田氏宗亲,田连平等人曾专门到山西洪洞大槐树排辈分认亲,风正村田氏宗亲理事会以最高规格迎接远道而来的血脉宗亲。在12米长3米宽的族谱竖图前,田文俊等都流下了热泪。在村东祖坟前,韩国田氏后人长跪叩首,360多年的渴望和思念随泪水渗入黄土。韩国田氏宗亲们的虔诚,感动了上苍,就在他们离开祖坟仅十分钟后,大雨倾盆而下,而且这阵大雨覆盖范围仅在风正村,有人感慨:这是天意。而田文俊却说:这是九世祖在天之灵高兴的流泪了。

     

     

    83、田氏楹联集锦
     
    上联:紫荆传芳
    下联:荆花荣茂
    【释义】
    全联典指隋朝时期田真事典。据传,隋朝时期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兄弟重义。原三兄弟思欲分家,堂前有一棵茂盛的紫荆树,大家商量着要破为三份,那棵树很快枯死了。田真叹道:“树本来是一棵,因要劈开而枯死;何况是我们还是兄弟,能分开吗?”兄弟三人受感动,不再分家,紫荆树又复活了,而且更茂盛了。从此,三兄弟以和为贵,情同手足,成为世代佳话,所以田氏人门榜便写上“紫荆传芳”或“荆花荣茂”。 
        上联:民歌父母
    下联:众号神君
    【释义】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长安人田仁会事典。历官左武侯中郎将、胜州都督、右卫将军等。永徽年间任平州刺史时,天大旱,他自己站到太阳下曝晒以祈雨,果然使粮食丰收,百姓们歌颂他如父母。
    下联典指宋朝时期信都人田况事典。字元均,进士出身,历官江陵推官、陕西经略使判官、观文殿学士。曾进言治边十四事,有《奏议》二十卷,众人称他为“神君”。 
        上联:家推易学
    下联:世颂兵符
    【释义】
    上联典指汉朝时期今文易学的开创者田何事典。字子庄,淄川人,徙居杜陵,号杜田生。受易学于东武孙虞,专治《周易》,西汉被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家,都是他的弟。汉惠帝时多次征召,他都不愿做官。
    下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田穰苴事典。官大司马,精通兵法。齐景公时,曾率军击退晋、燕军队,收复失地。战国时期,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并把襄苴的兵法也附在里面,称为《司马穰苴兵法》。
    上联:孟尝好士
    下联:安平善谋
    【释义】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事典。田文,曾任相国,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先后联合韩、魏,打败楚、秦、燕三国。一度入秦国为相,秦昭王准备杀他时,他依靠门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逃出函谷关,回到齐国。后因指使贵族田甲劫持齐王阴谋败露,逃到魏国任相,联合燕、赵等国攻齐。
    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大将田单事典。燕国大将乐毅破齐,他坚守即墨,乘燕惠王新继位,使用反间计,乐毅被骑劫所取代。田单又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一举收复七十多城,被齐襄王任为相国,封安平君。 
        上联:孟尝好士
    下联:穰苴知兵
    【释义】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事典。曾任相国,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先后联合韩、魏,打败楚、秦、燕三国。一度入秦国为相,秦昭王准备杀他时,他依靠门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逃出函谷关,回到齐国。后因指使贵族田甲劫持齐王阴谋败露,逃到魏国任相,联合燕、赵等国攻齐。
    下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田穰苴事典。官大司马,精通兵法。齐景公时,曾率军击退晋、燕军队,收复失地。战国时期,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并把襄苴的兵法也附在里面,称为《司马穰苴兵法》。
        上联:歌挽蒿里
    下联:荫茂荆庭
    【释义】
    上联典指秦朝末期狄县人田横事典。原为齐国贵族。秦末,跟其从兄田儋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久被汉军击败。汉朝建立,他率党徒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命他到洛阳,因不愿向汉称臣,在途中自杀;留在海岛上的五百余人闻讯,也全部自杀。人们为他作挽歌《薤露》、《蒿里》。
    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田真事典。据传,隋朝时期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兄弟重义。原三兄弟思欲分家,堂前有一棵茂盛的紫荆树,大家商量着要破为三份,那棵树很快枯死了。田真叹道:“树本来是一棵,因要劈开而枯死;何况是我们还是兄弟,能分开吗?”兄弟三人受感动,不再分家,紫荆树又复活了,而且更茂盛了。
        上联:号车丞相
    下联:封安平君
    【释义】
    上联典指汉朝时期车千秋事典。本姓田,昭帝时,千秋已年老,乘小车入宫殿朝见,因号“车丞相”。田千秋,西汉长陵人,初任高寝郎。汉武帝时,因上书为卫太子讼冤而被武帝召见,任命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上书汉武帝遣散方士,被采纳,任命为丞相,封富民侯。他为政宽和,谨慎忠厚。汉昭帝时,因德高望重而又年老,被特许乘入宫,号称“车丞相”。其子孙因此改姓车氏。 
        下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事典。临淄人。燕国大将乐毅破齐,他坚守即墨,乘燕惠王新继位,使用反间计,乐毅被骑劫所取代。田单又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一举收复七十多城,被齐襄王任为相国,封安平君。  
        上联:雁门世泽
    下联:招贤家声
    【释义】
    全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事典。曾任相国,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先后联合韩、魏,打败楚、秦、燕三国。一度入秦国为相,秦昭王准备杀他时,他依靠门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逃出函谷关,回到齐国。后因指使贵族田甲劫持齐王阴谋败露,逃到魏国任相,联合燕、赵等国攻齐。
        上联:即墨创伟迹
    下联:海岛留芳名
    【释义】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事典。临淄人。初为市吏。燕昭王使乐毅伐齐,尽降齐城,惟莒、即墨不下。即墨人推举田单为将军相燕。顷之,燕惠王立,与乐毅有隙,单纵反间计于燕。单见燕军懈,夜用火牛攻之,燕师大败。
    下联典指秦朝末期历史名人田横。狄人(今山东高青)。本齐国贵族,秦朝末年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徙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此岛后来便称“田横岛”。 
        上联:风来无啸阮
    下联:波动可琴嵇
    【释义】
    此联为唐朝时期诗人田游岩诗句联。田游岩,三原人。隐居不仕。高宗幸嵩山,拜崇文馆学士,进太子洗马。自谓有“烟霞痼疾”,蚕衣耕食,不交当世。 
        上联:凭栏霄月近
    下联:倚仗海云回
    【释义】
    此联为明朝时期文学家田汝成题西湖南高峰联。 
        上联:义方号魁首
    下联:清廉称第一
    【释义】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隐士田罘事典。字思孟,南康人。嗜学不倦,游上庠二十载,后浩然归隐,号大隐居士。子九人,各授一经,教法甚严,登第及特恩者七人,时称义方者,必曰田氏。
    下联典指明朝时期官吏田应扬事典。鸡泽人。万历间令广昌。存心爱民,自奉俭约,时称“清廉第一”,擢知忻州。 
        上联:一绝光华夏
    下联:三过警帝京
    【释义】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画家田抱玉事典。玄宗时相国寺绘护国除灾变相,时称一绝。见《图画见闻志》。
    下联典指春秋时期晋国大臣田差事典。晋平公为驰逐之车,立于殿丁,令群臣去观赏。田差三过而不一顾。晋平公大怒。田差对曰:“臣闻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晋平公曰:“善!”乃命左右去其车。 
        上联:辛妾尝工尺牍
    下联:田母曾梦伏波
    【释义】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辛弃疾第二妾,一名田田,一名钱钱,皆工尺牍。
    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田佐恭母曾梦见伏波将军马援,乃生佐恭。
    上联:遥睽五百英雄岛
    下联:犹是三千食客家
    【释义】
    此联为安徽省枞阳县田家圩田氏宗祠联。
    上联典指秦朝时期田横事典。
    下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田文事典。 
        上联:口传心授得真谛
    下联:十雨五风庆有年
    【释义】
    此联为以鹤顶格嵌田氏“田”字的析字联。 
        上联:九十韶光方换信
    下联:三千上客共嬉春
    【释义】
    全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田文事典。 
        上联:火牛阵法明前代
    下联:司马兵功裕后人
    【释义】
    此联为四川省射洪县太和镇田氏宗祠联。
    上联说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事典。
    下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田穰苴事典。 
        上联:兄弟翕和,祥见庭前荆树
    下联:山林隐逸,佳在眼底烟霞
    【释义】
    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田真事典。田真,朝城人,与弟庆、广三人分财,堂前有紫荆一树茂盛,共议破之为三,未几枯萎。真叹曰:“木本同株,因分析而摧悴,况兄弟孔怀,而可离乎?”相感复合,荆亦旋茂。
    下联典指唐朝时期诗人田游岩事典。 
        上联:一代箕裘,且漫说爵授安平、车称丞相
    下联:百年俎豆,只勿忘孟尝好士、荆树荫庭
    【释义】
    此联为安徽省无为县二坝田氏宗祠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田单、西汉时期田千秋事典。田千秋,西汉长陵人,初任高寝郎。汉武帝时,因上书为卫太子讼冤而被武帝召见,任命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上书汉武帝遣散方士,被采纳,任命为丞相,封富民侯。他为政宽和,谨慎忠厚。汉昭帝时,因德高望重而又年老,被特许乘入宫,号称“车丞相”。其子孙因此改姓车氏。 
    下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田文、隋朝时期田真事典。
    【楹联】 重要的田姓楹联有以下五副:
     
            孟尝好士;穰苴知兵。
     
            封安平君;号车丞相。
     
            挽歌蒿里;荫茂荆庭。
     
            辛妾尝尺牍;田母曾梦伏波。
     
            遥暌五百英雄岛;犹是三千食客家。
     
     
     
    门楣题辞:
     
     
     
    紫荆传芳、荆花荣茂:源出田氏紫荆堂。据传,隋朝时期的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兄弟重义。原三兄弟思欲分家,堂前有一棵茂盛的紫荆树,大家商量着要破为三份,那树却很快枯死了。田真叹道:“树本来是一棵,因要劈开而枯死;何况人兄弟孔怀(甚可思,代兄弟),能分开吗?”兄弟三人受感动而不再分家,紫荆树又复活而且更茂盛了。从此,三兄弟以和为贵,情同手足,成为世代佳话,所以田氏人门榜便写上“紫荆传芳”或“荆花荣茂”。
     
     
     
    四言通用联:
     
    民歌父母;众号神君: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长安人田仁会,历官左武侯中郎将、胜州都督、右卫将军等。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信都人田况,字元均,进士出身,历官江陵推官、陕西经略使判官、观文殿学士。曾进言治边十四事,有《奏议》二十卷,众人称他为“神君”。
     
    家推易学;世颂兵符: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今文易学的开创者田何,下联典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田穰苴,官大司马,精通兵法。
     
    孟尝好士;安平善谋: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曾任相国。下联说战国时期的齐国大将田单,临淄人。
     
    孟尝好士;穰苴知兵: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田文,号孟尝君,招天下贤士,食客数千。下联典指春秋时期的田穰苴,善兵法。
     
    歌挽蒿里;荫茂荆庭:上联典指秦朝末期的狄县人田横,原为齐国贵族。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朝城人田真,与弟田庆、田广分家,堂前有一棵茂盛的紫荆树,大家商量着要破为三份,那树却很快枯死了。田真叹道:“树本来是一棵,因要劈开而枯死;何况人兄弟孔怀(甚可思,代兄弟),能分开吗?”兄弟三人受感动而不再分家,紫荆树又复活而且更茂盛了。
     
    号车丞相;封安平君: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车千秋,本姓田,昭帝时,千秋已年老,乘小车入宫殿朝见,因号“车丞相”。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田单,以火牛攻燕国骑兵,被封为“安平君”。
     
    家推易学;世颂兵符: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田何,受《易》学于东武孙虞,当时言《易》者宗之。下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的穰苴为大司马,又称司马穰苴。
     
    雁门世泽;招贤家声:全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文,号孟尝君,“四公子”之一,招致天下贤士。
     
     
     
    五言通用联:
     
    即墨创伟迹;海岛留芳名:上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单,临淄人。下联典指秦朝末期的历史名人田横(公元前?~前202年),狄人(今山东高青)。
     
    风来无啸阮;波动可琴嵇: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田游岩诗句联。田游岩,三原人。隐居不仕。高宗幸嵩山,拜崇文馆学士,进太子洗马。自谓有“烟霞痼疾”,蚕衣耕食,不交当世。
     
    凭栏霄月近;倚仗海云回: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文学家田汝成题西湖南高峰联。
     
    义方号魁首;清廉称第一: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隐士田罘,字思孟,南康人。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官吏田应扬,鸡泽人。万历间令广昌。存心爱民,自奉俭约,时称“清廉第一”,擢知忻州。
     
     
     
    一绝光华夏;三过警帝京: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画家田抱玉,玄宗时相国寺绘护国除灾变相,时称一绝。见《图画见闻志》。下联典指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田差的事典。
     
     
     
    六言通用联:
     
    辛妾尝工尺牍;田母曾梦伏波: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辛弃疾第二妾,一名田田,一名钱钱,皆工尺牍。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田佐恭母曾梦见伏波将军马援,乃生佐恭。
     
     
     
    七言通用联:
     
    遥睽五百英雄岛;犹是三千食客家:此联为安徽省枞阳县田家圩田氏宗祠联。上联典指秦朝时期的田横事典。下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文事典。
    口传心授得真谛;十雨五风庆有年:此联为以鹤顶格嵌田氏“田”字的析字联。
    九十韶光方换信;三千上客共嬉春:全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文事典。
    火牛阵法明前代;司马兵功裕后人:此联为四川省射洪县太和镇田氏宗祠联。上联说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单事典。下联典指春秋时期齐国的穰苴为大司马,又称司马穰苴事典。
    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为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原主任田家英(公元1922~1966年)自题联。
    八言以上通用联:
    兄弟翕和,祥见庭前荆树;山林隐逸,佳在眼底烟霞: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名人田真的事典。田真,朝城人,与弟庆、广三人分财,堂前有紫荆一树茂盛,共议破之为三,未几枯萎。真叹曰:“木本同株,因分析而摧悴,况兄弟孔怀,而可离乎?”相感复合,荆亦旋茂。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诗人田游岩事典。
    一代箕裘,且漫说爵授安平、车称丞相;百年俎豆,只勿忘孟尝好士、荆树荫庭:此联为安徽省无为县二坝田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单、西汉时期的田千秋;下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文、汉朝时期的田真。
    【家训格言】    北宋司马光在《家范》中十分强调母亲是家教的主力,他提醒“慈母败子”的历史教训,为母如只知一味地溺爱子女,而不加教育,将会使子女陷入不肖,成为无恶不作之人,甚至可能犯法,招来杀身之祸。此“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在他的《家范》中辑录了齐相“田稷母不受子献金”的故事:田稷任齐宣王之相三年后回乡,下属送他金百镒,田稷把黄金带回家献给了母亲。当田母知道黄金的来历后,立刻不快地说:“做人应当注意自身修养,做到品行高洁。为人要诚实不欺,不做不义之事,不取不义之财。如果你要孝敬长辈,应该尽心诚实地办事,否则就是不孝!不孝之子,不是我儿!不义之财,不是我应该拿的!你如真要表现你的孝顺,就把这些金子拿走!”田稷听了母亲一席话,十分惭愧,遂将金子全部退还下属,并主动请了罪。齐宣王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十分赞赏田母的品行,褒奖了田母。
    【家谱】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田姓族谱23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田姓族谱54部。
    家推易学;
    世颂兵符。
    上联:汉代今文易学开创者田何,字子庄,淄川人,受易学于东武孙虞,后徙杜陵,自号杜田生。汉代言易者宗之。 下联:春秋时齐大司马田穰苴,齐景公时晋伐阿鄄,燕侵河上,齐师改绩。晏婴荐之为将军。燕晋之师闻之,望风解去,尊为大司马。
    民歌父母;
    众号神君。
    上联:唐代长安人田仁会,历官左武侯中郎将、胜州都督、右卫将军等。永徽年间任平州刺史时,天大旱,他自己站到太阳下曝晒以祈雨,果然使粮食丰收,百姓们歌颂他如父母。 下联:宋代信都人田况,字元均,进士出身,历官江陵推官、陕西经略使判官、观文殿学士。曾进言治边十四事,有《奏议》二十卷,众人称他为“神君” 。
    孟尝好士;
    安平善谋。
    上联:战国时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曾任相国,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先后联合韩、魏,打败楚、秦、燕三国。一度入秦国为相,秦昭王准备杀他时,他依靠门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逃出函谷关,回到齐国。后因指使贵族田甲劫持齐王阴谋败露,逃到魏国任相,联合燕、赵等国攻齐。 下联: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单,临淄人。燕国大将乐毅破齐,他坚守即墨,乘燕惠王新继位,使用反间计,乐毅被骑劫所取代。田单又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一举收复七十多城,被齐襄王任为相国,封安平君。
    孟尝好士;
    穰苴知兵。
    上联:田文。 下联:田穰苴 。
    歌挽蒿里;
    荫茂荆庭。
    上联:秦末狄县人田横,原为齐国贵族。秦末,跟其从兄田儋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久被汉军击败。汉朝建立,他率党徒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命他到洛阳,因不愿向汉称臣,在途中自杀;留在海岛上的五百余人闻讯,也全部自杀。人们为他作挽歌《薤露》、《蒿里》。 下联:汉代朝城人田真,朝城人,与弟庆、广三人分财,堂前有紫荆,共议破之为三,未几枯死。真叹曰:“木本同株,因分析而摧悴,况兄弟孔怀,而可离乎?”相感复合,荆亦茂。
    号车丞相;
    封安平君。
    上联:汉车千秋,本姓田,昭帝时,千秋已年老,乘小车入宫殿朝见,因号“车丞相”。 下联:田单
    雁门世泽;
    招贤家声。
    全联指田文 。
    即墨创伟迹;
    海岛留芳名。
    上联:田单。 下联:田横 。
    义方号魁首;
    清廉称第一。
    上联:宋代隐士田罘,字思孟,南康人。嗜学不倦,游上庠二十载,后浩然归隐,号大隐居士。子九人,各授一经,教法甚严,登第及特恩者七人,时称义方者,必曰田氏。 下联:明代官吏田应扬,鸡泽人。万历间令广昌。存心爱民,自奉俭约,时称“清廉第一”,擢知忻州。
    一绝光华夏;
    三过警帝京。
    上联:唐代画家田抱玉,玄宗时相国寺绘护国除灾变相,时称一绝。 下联:春秋晋大臣田差。晋平公为驰逐之车,令群臣观赏。田差三过而不一顾。平公怒。差曰:“臣闻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平公曰:“善!”命左右去其车。
    风来无啸阮;
    波动可琴嵇。
    唐代诗人田游岩诗联。田游岩,三原人。隐居不仕。高宗幸嵩山,拜崇文馆学士,进太子洗马。自谓有“烟霞痼疾”,蚕衣耕食,不交当世。
    凭栏霄月近;
    倚仗海云回。
    明代文学家田汝成题西湖南高峰联。
    辛妾尝工尺牍;
    田母曾梦伏波。
    上联:宋辛弃疾二妾,一名田田,一名钱钱,皆工尺牍。 下联:宋田佐恭母曾梦见伏波将军马援,乃生佐恭 。
    口传心授得真谛;
    十雨五风庆有年。
    田姓“田”字析字联 。
    遥睽五百英雄岛;
    犹是三千食客家。
    安徽枞阳田家圩田氏宗祠联。上联:田横。 下联:田文。
    九十韶光方换信;
    三千上客共嬉春。
    全联指田文 。
    火牛阵法明前代;
    司马兵功裕后人。
    四川射洪太和镇田氏宗祠联。上联:田单。 下联:田穰苴 。
    四面湖山来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毛泽东主席秘书田家英自题联 。
    兄弟翕和,祥见庭前荆树;
    山林隐逸,佳在眼底烟霞。
    上联:田真。 下联:田游岩 。
    一代箕裘,且漫说爵授安平、车称丞相;
    百年俎豆,只勿忘孟尝好士、荆树荫庭。
    安徽无为二坝田氏宗祠联。上联:田单、田千秋。 下联:田文、田真。
     

    声明:本连载资料,是编者田林生宗亲授权华夏田氏网发布,未经作者田林生及华夏田氏网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责任。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林生编撰《田氏春秋》选录八《田氏宦绩考》《田氏代齐历史概述》       

    下一条信息: 田世荣著《大明棋王》(连载八)长篇象棋小说




    图片新闻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照片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
    田慧中和他的“田氏脊柱骨刀”
    田慧中和他的“田
    田维华《贵州建制史新论》出版
    田维华《贵州建制
    【祭文】壬辰年华夏田氏祭祖祭文
    【祭文】壬辰年华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祖敬拜始祖仪式:田绪科宣读《拜祖文》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
    热门信息
    ·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注释及译文
    ·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赏析
    ·  最新最全田姓名字
    ·  田氏香火神龛对联选录
    ·  田纪云:我是怎样步入中南海的
    ·  中国趣姓及人数最多和最少三个姓氏
    ·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  田氏 “紫荆堂”“三田哭荆”的来历
    ·  从副总理(田纪云)故居所想到的
    ·  国艺书画馆:田氏家族及其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