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名人 - 现代名人
     
    中国好人榜入围五位田姓宗亲及其事迹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5112    添加时间:2015-8-8 0:42:53
     

    请伸出爱心之手 为宗亲感人事迹点赞投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点击进入“敬老爱亲投票”页面:http://archive.wenming.cn/jingtai/sbhr_news/sbhr_xlaq.htm 请为编号为96、97、98的田俊萍、田青秀、田水耀三位宗亲投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点击进入“助人为乐投票”页面:http://archive.wenming.cn/jingtai/sbhr_news/sbhr_zrwl.htm 请为编号为122的田昌宗亲投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点击进入“敬业奉献投票”页面:http://archive.wenming.cn/jingtai/sbhr_news/sbhr_jyfx.htm 请为编号为137的田爽宗亲投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各位宗亲事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田俊萍,女,52岁,大专文化,天津市田边制药有限公司职业药剂师。
     
    作为一名普通民警的妻子,田俊萍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她在自己的岗位辛勤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用默默无闻的行动支持着丈夫的公安事业。大儿子聋哑且智力受损,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公婆相继重病卧床,三个成为了植物人。面对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磨难,田俊萍没有被压跨,而是坚强的撑起了家庭的天空,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坎,用她辛勤的付出、博大的心胸和执著无私的爱,谱写出了感人肺腑的奉献之歌。在她的理解和支持下,他的丈夫麻万军得以全心全意投身到公安事业中,连续3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人民警察并记个人三等功,荣获2014年年度“天好人”称号。
     
    如果说选择婚姻等于选择了人生,那选择了警察作为伴侣就注定一生付出与奉献。那是在1988年,此时的田俊萍已身怀六甲,全家人在喜悦中憧憬着新生命的降临。身为丈夫的麻万军本应守在妻子身边悉心照料,此时却突然接到单位紧急任务。妻子田俊萍似乎感觉到事情紧急、不能耽搁,看着丈夫一脸的焦躁且不放心把妻子一人留在家里,身为警嫂的她觉得不能拖累丈夫,便硬撑着对麻万军说“工作要紧,你赶紧去,放心吧,我能照顾自己!”可就在田俊萍临产前突然发起了高烧,由于此时的麻万军身在外地执行任务不能回家,导致妻子延误治疗,孩子一出生便不能发声,经医生诊断为重度耳聋且智力发育不良。残酷的现实无情的打击着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但困难却没有击垮田俊萍那坚强的心。她愧疚没有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但她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身残志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数九寒天到烈日酷暑,再苦再累她都坚持每天接送孩子到聋哑学校学习,一年365天从未间断。为了更好的照顾儿子,她还挤出时间学习医药知识,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考取了执业药师资格证。
     
    公安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丈夫整日在预审一线埋头苦干,根本无暇照顾家庭。每当丈夫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田俊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深知丈夫工作的辛苦劳累,她最常对丈夫说的一句话是“你安心工作,孩子有我照顾、老人有我服侍、家事有我打理”,她深知唯有把家庭照顾好、让丈夫无后顾之忧才是对他工作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2012年,田俊萍的公公突发脑梗,生命垂危,婆婆因患肺感染住院治疗,而她自己的父母也是常年患病不能自理,儿子又因残疾需要照顾,繁重的生活压力几乎压得田俊萍喘不过气来,但她面对困难更加坚强。她白天要上班,下班后马不停蹄回家为儿子做饭,然后赶去医院照顾老人,端水喂药,洗衣擦背。邻居、医生、护士们,一提到警嫂田俊萍都钦佩不已、夸口称赞。生活的历练和波折,使得田俊萍脸上多了些许皱纹和沧桑,尽管青春年华已逝,岁月的痕迹悄悄留在脸上,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乐观态度,从不向困难低头。结婚数十载,生活带给她的五味杂陈,使她深深体会到身为一名警嫂的艰辛,但她始终无怨无悔,默默守护着这个家,为麻万军全身心投入公安工作筑起坚强后盾。
     
    在生活中,田俊萍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和好女儿,在工作中,通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无私奉献,她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写就了不平凡的华美篇章,成为业界的精英、同行的榜样。26年来,田俊萍秉承着一名药品质量检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确保了经手的每一批药品的质量。田俊萍经常说:“药是救人的,必须把好关,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多年来,田俊萍先后自学并考取了药师、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创新建立了多项化学检验方法和检测标准,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并在《天津药学》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当企业的日籍总经理了解到田俊萍家庭情况时,钦佩的说:“田俊萍身上拥有中国妇女的全部优秀品德,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典范。这样杰出的员工,是我们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麻万军常说,妻子田俊萍的支持和鼓励就是他坚强的后盾。妻子田俊萍同样对丈夫说,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你的妻子,还要当一名警嫂。
     
    2014年,因长期的繁重家务,田俊萍面色日渐苍白,在家人的劝说下,她才到医院去检查身体。结果出来后,她的体检报告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子宫肌瘤,情况十分危险需要立即手术切除子宫。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一向坚强乐观的麻万军抱着相濡以沫的妻子泪流满面,“我对不起你,是我把你累成这样的。”在田俊萍住院期间,多少年没有请过假的麻万军终于向单位提出公假申请,独自担负起全家的重任,照顾住院手术的妻子、伺候长期卧床的父母、抚养智力残疾的孩子。夜深的时候,他独自坐在田俊萍的病床前,轻轻抚摸着妻子那花白的头发,沉默的诉说着对妻子的感激和内疚。
     
    出院没两天,田俊萍就“赶”麻万军回单位工作。分局领导到家里慰问,嘱咐老麻多休息几天好好照顾家里。可田俊萍却对麻万军说:“工作重要,我自己在家歇两天就好,你们那么忙,赶紧回去吧!”
     
    这就是田俊萍,她身上拥有中国女性所特有的那种坚韧、勤劳、贤惠的传统美德。她撑着这个家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坎,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老人的笑容和孩子的欢乐;用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换来了丈夫工作上的军功章;用她博大的心胸和对丈夫执著无私的爱,谱写出了感人肺腑的奉献之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人物简介:田青秀,男,1946年4月生,中共党员,固镇县杨庙乡田湖村村民。
     
       事迹简介:35年来,田青秀将孤寡老人曹凤英视作亲娘,无论是日常饮食还是生活起居,他都精心侍奉着。老人住院期间,田青秀更是衣不解带地守护了15天,演绎了“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的佳话。
     
       正 文
     
       曹凤英老人今年92岁,膝下无子女,家中也没有一点经济收入。1976年丈夫去世后,独自一人生活在两间毛草房内,草房年久失修,冬天漏风,夏天漏雨。靠着生产队的救济维持生活,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生活十分艰苦。老人常常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门口,默不出声。田青秀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心想:作为一名村书记带领群众致富是自己的责任,照顾好村里的每一个困难户也是义不容辞的担当。当时,他便产生了把老人接回自己家照顾的念头,当把这一想法同善良的妻子一说,妻子非常赞同丈夫,立即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由自己和家人一起共同照顾老人生活起居。这一住,就是35个年头。
     
       从曹凤英老人进入这个家庭后,便成了田青秀家的一员。田青秀及家人从日常饮食到生活起居对老人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老人年龄大了,牙齿松落,口味也比较偏淡,不能吃坚硬的东西。田青秀每天都亲自下厨,变着花样给老人烧饭,做手擀面、米糊糊、面疙瘩。夏季,为了让老人保持身体清洁,田青秀的妻子每天坚持为老人擦洗身体,不让老人身体生疮,因此在别人眼里曹凤英总是干干净净的。每年换季的时候,田青秀都不忘叫妻子给老人添几件新衣服、买几双新鞋子。
     
       “要不是青秀照顾我,我早都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了。”曹凤英老人感激地说。去年夏天的一个早上,老人心脏病突发,正在田里干活的田青秀立刻放下农具,跑回家中,拨打急救电话,和孙女一起把老人送往县医院进行治疗,由于抢救及时,老人的性命保住了。住院期间,田青秀衣不解带地照顾了老人15天,自己也瘦了一大圈。老人因为身体虚弱,躺在床上,他就把饭用勺子一口一口的喂到老人嘴里,还时不时询问老人“烫不烫,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病友们都羡慕地说:“老婶子,儿子多孝顺,你可真有福气啊!”医生们也直夸:“我们见的病人多了,亲儿子能做到这样的也没有几个!”这么多年的点点滴滴,田青秀和老人的生活已经绑在了一起,他们不是真的母子,却胜似母子。
     
       家人在田青秀的感染下,也由当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真正成为一家人。远在宁波打工的儿子,经常打电话询问“奶奶”的身体情况及精神状态。每年过年回家,总是给“奶奶”带回一条围巾、一双鞋子等礼物。田青秀的孙子也非常喜欢“太奶奶”,有了好吃的,总是第一时间拿给“太奶奶”,有一次这个小娃娃还很“小男人”地告诉老人,他要照顾“太奶奶”,老人感动的热泪盈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荡在大山深处的爱心呼唤
     
    彬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田水耀事迹材料
     
       田水耀,女,1962年5月出生,彬县太峪镇沟渠头村三组村民。或许是受到从医的丈夫济世救人、与人为善的优良品质的影响,大山深处的田水耀勤劳善良、待人和气。遇到病人前来问诊,而丈夫又恰好不在,她总是跑前跑后联系丈夫,直到看见病人得到及时诊治才能放心。她说,自己见不得病人着急。邻里乡亲只要谁家有红白喜事,热心的田水耀都会忙前忙后,主动帮他们料理内务。在村里,她是大家最敬服的人。
     
       田水耀对待村里人尚且如此,对待远亲近友,更是好得没话说。1998年,田水耀的二妈去世,留下二爸一和自小智障的堂弟相依为命。从此,二爸既要操心地里的农活,又要照顾痴傻的儿子,一个人常常忙得焦头烂额。看到备受煎熬的二爸,田水耀不由分说,主动走进了二爸家,与丈夫一起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洗洗涮涮不曾间断,一针一线从不敷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田水耀没有停过拆洗缝补的活。面对繁忙的妻子,丈夫常感愧疚,而善解人意地田水耀却总是笑笑说:“二爸忙活了一辈子了,不容易。我苦一点、累一点,又算得了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00年,丈夫的二爸突发脑溢血,几经治疗没有起色,最终落下下肢瘫痪的后遗症,只能天天卧病在床。看到二爸眼里流露出的焦灼,田水耀一拍胸脯,说万事都有自己呢。从此,她彻底挑起了这一家人的重担,既当女儿又做母亲,做饭、送饭、喂饭,洗衣、拆洗被褥,悉心照顾着这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父子。二爸家所有的活计都被她和丈夫承包了。
     
       田水耀的拳拳孝心,感动了一村的人,却唯独没有感动上天,她最终没能留住二爸。2003年,丈夫的二爸因病去世,田水耀同丈夫一起料理完二爸的后事,又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堂弟的责任。堂弟不仅痴傻,还患有前列腺炎,小便常常失禁。作为弟媳,田水耀像母亲一样悉心呵护着这个特殊的成年“孩子”。面对散发着难闻气味的脏衣,她从不嫌弃,总是及时给堂弟换洗干净。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七年。在十七年的时间里,田水耀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做着她认为的“该做的事情”。
     
       2008年,田水耀说服丈夫,出资1万多元,争取政府扶持,为堂弟在新村盖起了3间瓦房,让堂弟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
     
       二十年来,田水耀不辞劳累,不计名利,凭借一颗朴素的爱心,让一名残疾的“孤儿”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她的爱心呼唤,在大山深处回荡,经久不息……

     

    爱心司机17年义务接送尿毒症患者               

      
       田昌,男,57岁,红山区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他从事出租车行业20载,无偿接送尿毒症患者十七年,十七年如一日,每三天一次,风雨无阻,用自己朴素的行为给一位病人的天空带来了一抹亮色。
     
       说起田昌和尿毒症患者王海宏的相识,还要追溯到1998年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着赤峰,街上的行人皆是行色匆匆,唯恐对这场暴雨避之不及,家住红山区桥北的出租车司机田昌正开着车,前往市区办事。隔着茫茫的雨帘,田昌看到路边两个行人正奋力向驶过的车辆招手,这两个人没有打伞,已经从头到脚都被淋湿了。田昌出于好心打算顺便带上他们,他减慢车速,将车驶近,才发现这是一对父子俩。父亲看起来身体似乎不太好,扶着儿子强撑着站在路边,已经摇摇欲坠了。田昌二话没说,赶紧下车和他儿子一起,将人扶进车内,又递过车上的毛巾,让父子俩擦擦脸上的雨水。一问才知道,这顶着狂风暴雨出门的父子俩是要去赤峰市第二医院,那个父亲叫王海宏,身患尿毒症,肾移植手术效果不理想,现在只能靠每三天一次的透析维持生命。由于治疗费用高,他每月仅有的两千多元工资根本不够支付,老伴也因此弃他而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父子俩今天出门去做透析,没想到遇上这么大的雨,刚才拦了四五辆车,都不肯停车,父子俩已经淋了好一阵子的雨了。那时的桥北,被称为桥北镇,是城乡结合部,不但不通公交,平日里打车也十分困难。一番交谈后,田昌了解到王海宏的情况,倍感辛酸。他谢拒了王海宏递过来的车费,并帮着王海宏的儿子把他送到了病房。在问清了每次透析的时间后,留下了自己的电话。他告诉王海宏:“以后再来透析,就我送你了,不收钱!”王海宏伸出颤抖的双手紧紧拉住他,五十多岁的男人双眼通红:“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让我遇见了你这么一个从天而降的大好人,我又有了继续活着的动力!”
     
       此刻的田昌深深体会到,来自社会、他人的关爱会给不幸的人带来多大的鼓励和希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王海宏提供帮助。从那时起,每三天一次的透析,田昌都会准时到王海宏家中等候接送,有时王海宏病情有变,特别是晚上打不到车时,一个电话,他一定是随叫随到。只要王海宏有事,不管在哪儿,不论多远,田昌都会放下手边的活儿赶来接他。每三天一次,往返8公里的路程,一走就是十七年,一万六千多公里……田昌没收过一分钱。这一切都源于当年那一句重于千金的承诺。
     
        2011年,随着病情的加重,王海宏退休后仅仅两千多元的工资已远远不够支付自己的治疗费用。儿子因为常年照顾他,无暇工作,孙子也日渐长大,家里的生活都靠着儿媳打工维持,家里的房子卖了,值钱的东西也卖了,王海宏一家的生活越来越拮据。王海宏心中越来越苦闷,总觉得活着是儿子的负担,是累赘,常常感到生不如死。对此,田昌一面耐心的开导他,鼓励他坚强生活,笑对人生,一面暗自着急。他琢磨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首先动员的哥的姐们,都来献出一片爱心,还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呼吁社会的人们都来关心关爱王海宏,为这个饱经生活磨难的病人带来温暖,帮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一场由田昌发起的募捐首先在出租车行业内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此时,人们才通过媒体发现了这位始终默默奉献的“活雷锋”。
     
       十七年来,田昌和王海宏早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王海宏常对人说“田师傅是个大好人,坐他的车特别踏实,安全、稳当,人还幽默,说的话都在理儿,每次坐他的车,跟他唠唠,心里就敞亮多了!我要是不好好生活,自己都觉得对不起他对我的关爱!”而田昌总是憨厚的说:“大忙咱也帮不上,人在困难的时候,要是有人能拉上一把,至少会觉得生活还有希望。17年了,要是过了透析的时间接不到电话,我这心里还惦记呢。”
     
       的哥王师傅这样评价田昌:为人内向,憨厚,热爱助人为乐。有一次,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妈坐他的车到铁南探望女儿,临下车时,老人家从怀中摸出被小手绢里三层外三层裹的严严实实的“钱包”,打开一看,里面仅有10元钱。田昌连忙拒绝,叮嘱老人家把钱收好,又仔细询问她女儿家的住址,坚持把老人家送到女儿家门口,才放心开车离去。
     
       2012年5月份的一个傍晚,田昌从红庙子镇返回市区,路上突然冲出一个五六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站到路中间,见车就拦。田昌赶紧一个急刹车停住:“大姐,有啥急事吧?”中年妇女急得满头大汗,扶过坐在路边呻吟的孕妇,“大兄弟,我儿媳妇羊水破了,马上要生了!麻烦你帮个忙赶紧送医院吧!”田昌二话不说,带上俩人一路直奔,甚至闯了红灯,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孕妇送到最近的医院,因送医及时,母女平安。这是田昌从事出租车行业二十多年来,屈指可数的违章驾驶。
     
       从业二十载,年年志愿接送高考学生;自费购买文具、牛奶等去福利院看望孩子和老人;每年上交乘客遗失的手机、钱包等大小财物几十件……十七年来,好的哥田昌,一个就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就是这样,始终默默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心中的价值观。

     

     

    爱心守护特殊世界
     
        精神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在这里,精神科医生既可能因为世人对精神病人的歧视而接受到歧视;也可能因患者遭受误解甚至无端的打骂;还可能因病耻感,出院时千般感激的病人,路上相遇却会装作不认识……精神科医生有着其它专业医生不同的尴尬与艰辛。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一科主任田爽已在这个领域辛勤工作了24年。
     
       1991年,大学毕业的她来到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当她看到一个个失去理智的精神病人和一个个精神病人背负的困难家庭时,家庭优越的她毅然拒绝了家人为她安排的工作,立志做一位优秀的精神科医生。
     
       田爽刚参加工作不久,接诊了一名流浪女徐香(化名)。徐香被送入院查体时却发现已怀孕5个月,没有家人、语言又不通。田爽组织全科人员给病人送来衣服和营养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她,亲手煲汤为她增加营养。徐香是云南口音,交流困难,为了尽快让其与家人团聚,田爽抽空就与她沟通,从支离破碎的语言中寻找蛛丝马迹,下班回到家,也反复上网查询。有一次,田爽带其去产检时,她突然暴躁地大吼,并拿起旁边的东西狠狠地砸在田爽身上,疼得眼泪打转的田爽却不气不恼,依然象对自己亲姐姐一样呵护着徐香。最终徐香顺利生下了一名健康男婴,当其远在云南的丈夫赶来见到失散数月的妻子时感激万分。
     
       为了病人的安全,精神科病房实行全封闭管理,坚固的铁门、钢窗,进、出门随时落锁,医护人员与病人共同工作、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长年保持100余名病人的大病房,病人症状复杂,要密切关注病人心理变化,还得防自杀、防伤人……田爽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没有完整地休过周末、有多少个除夕没能陪家人度过。不少患者家属出于对田爽的敬佩和感激,纷纷送来了锦旗。
     
       24年来,田爽在常人避之不及的精神科病房受过骂、挨过打、流过泪,可都没有动摇她为精神病人工作的信念。她曾经有数次可以改行的机会,可她却说:“选择精神科,我无怨无悔。”正是因为一个又一个像她这样默默奉献、真诚守护的精神科医护人员,为精神病人撑起一片爱的绿荫,让仁爱之光绽放在工作各个环节,使精神医学彰显出圣洁、仁爱的光辉。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大名城》讃       

    下一条信息: 泰州胡庄黄楝树的田氏来自何处?




    图片新闻
    田启元(西藏军区原副司令员)与塞西支队
    田启元(西藏军区原
    印江部分当代田氏人物简介
    印江部分当代田氏
    空政中心演员 田玲
    空政中心演员 田玲
    田水承: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田水承:西安科技大
    田起山:西河大鼓田派创始人、书法教育家
    田起山:西河大鼓田
    田水 田丰(田毓锟)
    田水 田丰(田毓锟
    热门信息
    ·  田文科:原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村党支
    ·  田姓将军辑录
    ·  田启元(西藏军区原副司令员)与塞西支
    ·  田氏近现代名人录
    ·  印江部分当代田氏人物简介
    ·  田杰:中共陕西省汉中市委书记、市人
    ·  田氏名人辑录
    ·  1988年,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获得者中
    ·  田勇-中共云南省镇雄县委书记
    ·  田刚:湄潭县县委书记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