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总理绣鞋垫引商机英山绣花鞋垫接百万订单
春暖花开,一群妇女坐在屋前,欢快地交流着绣花鞋垫手艺,大家的脸上满是笑容。这是昨日,记者在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看到的场景。
一名精神矍铄的太婆拿起几双绣花鞋垫,对身边妇女说:“这几个针头的方向绣反了,应该竖着绣;还有这几个线头过长,绣花鞋垫上所有的线头都应该均匀一致。”
这位太婆就是百丈河村年龄最长的老人——89岁的田桂花。今年春节,她听说村支书王金初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要去北京开会,用了18天时间给温家宝总理做了一双绣花鞋垫。她说:“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要感谢总理。”3月7日,在全国“两会”期间,温总理来到湖北代表团,王金初将这双鞋垫送到了温总理手里。“这是大别山区一个老人的心意。”王金初说。温总理连说三声:“谢谢。”笑着接下了鞋垫。
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在大别山区引起轰动。英山、红安等大别山区的绣花鞋垫早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山里有数以千计的妇女懂得绣艺。但是,由于绣花鞋垫销路差,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承传。如今,山村妇女们沉睡的心弦被田桂花老人拨动了。
王金初从北京回村后,立即着手组建绣花鞋垫公司。3月28日,王金初组织全村在家的200余名妇女进行刺绣培训,培训对象除中老年妇女外,还包括村里16岁以上的女孩。
3月31日,王金初领到了田桂花绣品厂的《营业执照》,注册资金5万元,共有190余名村民入股。王金初是法人代表,田桂花老人担任技术顾问。“我要把田桂花绣品做成一个全国性品牌。”王金初充满信心地说。
百万订单助力“鞋垫经济”
目前,田桂花绣品厂正在组建厂房,将于“五一”前后正式开业。令人惊喜的是:绣品厂还未开业,4月2日,该厂就接到了来自北京一家公司100万元的第一笔订单。双方约定,从绣品厂开业起,每双绣花鞋垫50元,一年内完成订单交货。据了解,北京这家公司准备采购来绣花鞋垫后,将作为礼品在国内外进行销售。
“按全村每天生产50双绣花鞋垫计算,这100万元的订单,需要2万双绣花鞋垫,一年内能按时交货吗?”记者问。王金初笑哈哈地说:“你担心我完不成?我会发动整个大别山地区,包括安徽、河南、湖北三地交界的山区妇女,在闲暇时都来绣鞋垫,共同开发绣花鞋垫经济。”
记者了解到,田桂花绣品厂接到百万元订单的消息一传开,百丈河村附近的杨柳湾镇施家湖村村主任胡成勇就打来了电话,他对王金初说,施家湖村开办绣花鞋垫厂已有五六年,但产品一直销路不好,去年该厂已倒闭。“田桂花效应”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愿意与王金初联合开发绣花鞋垫经济。
昨日,记者来到距百丈河村约25公里的施家湖村,果然见到十几名妇女从家里拿出了数百双绣花鞋垫。妇女盘算着说,一人一年大约可绣鞋垫70双,如果每双卖50元,每年就有3500元左右的收益。
施家湖村村主任胡成勇对记者说:“百丈河村开办的田桂花绣品厂,将给我村的鞋垫经济带来新的生机。”
同样,大别山区安徽省的一名村干部也给王金初打来了电话,商议联手开发绣花鞋垫。
记者在大别山腹地、与安徽省交界的英山县七里岩村,采访到一名叫查小红的妇女。她说,她在深山里绣了几十年的鞋垫,没卖出一双,也没什么外人去旅游。田桂花绣品厂办起来后,她的绣花鞋垫再也不愁销路了。
要把鞋垫绣出意思来
百丈河村的女支书王金初,是大别山地区4257个村中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身体瘦削,但满怀雄才大略。正是这位能干的女干部,百丈河村从英山全县最穷的村子变为“首富村”。
“我们不能满足于小富即安。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昨日,王金初说:每年,我都要做成一两件事才能心安。今年,我要办好田桂花绣品厂;明年,要发展生态农村旅游。
“大别山区的绣花鞋垫,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一种艺术品。我们要把鞋垫绣出意思来,作为老人送给儿女、妻子送给丈夫、朋友送给朋友的一种礼品,来表达友情、爱情、爱子之情或感激之情。”王金初说。
她深信,田桂花绣花鞋垫走出深山、走向全国的日子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