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从典(1652-1728),字克五,号峣山。山西阳城通济里(今东关)人。田从典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是清雍正朝内阁元老,人称“田阁老”,等同宰相。田从典宦海沉浮30多年,高居相位,一生为官清廉,性甘俭约,家无厚产,门无杂宾,为后人传为美谈。
田从典从小就很有才气。10岁就能写文章。康熙戊辰年(1688)中进士后,踏入仕途。初任英德知县,刚一下车就写文章向天发誓:“若为囊橐之计而倾一人之家,任喜怒之私而戕一人之命,则大庾岭上将同颓石齐倾,始兴江头直与流波俱逝”(同治版《阳城县志》)。任职四年期间,他“判决明敏”(《清史稿》),尽革陋例,澄清地亩负担,使民困大减。英德县地瘠民贫。旧有的户籍田亩多不属实,加在农民头上的苛捐杂税又很重。以耗羡(也称火耗,即是官府征收田赋时附加的损耗)为例,每两竟加至八九钱之多。为了逃避赋役,富户大多隐瞒丁口、田产,诡寄于亲邻、佃仆之家,躲避赋税;穷人则因无力纳税,只好向外逃亡。对此严重局面,田从典从严格清查田亩户籍入手,规范了税收秩序,减轻了群众负担。逃亡百姓纷纷回籍定居。当地文化落后,百余年很少有人中举。从典建立眉山书院,留置学田,聘请名师任教,致使当地读书成风、学子学业大进,每次考中举人者就达八九个之多。离任时,县民攀车挽留,依依不舍,有的一直把他送过大庾岭。从典在英德曾为在当地任过县令的三个宋代贤臣(唐介、郑侠、洪皓)建立“三贤祠”。他死后,英德县人把他供入祠内改“三贤祠”为“四贤祠”。
康熙四十三年(1704),田从典升任云南道监察御史。在任御史期间,他上《请禁滥调疏》,力陈地方官员频繁请调和抚督官员滥调的弊病,认为地方官员请求调动是出于“希优缺”、“避冲要”、“豫为地”的卑劣心理,而滥调抚督官员则是出于“循请托”、“行贿赂”、“用腹心”的不良动机,“名为整顿地方,简拔贤良,实乃巧开捷径。”(《清史稿》)。他提出严格调动的办法,建议吏部用人要实行考选,不得由堂上官保送。御史的职责主要是监察百官,设于各道的御史,品级虽低,但因代天子巡狩,所以权力很大。知府以下均奉其命。但田从典自律甚严,从不滥用权力。他曾两次巡视西域(陕西等地),住食均为自理,不由店铺支垫;一路打击不法豪强,清除歪风邪气,办事铁面无情,一丝不苟,使地方贪官污吏一时缩手。在其后的八年光禄寺卿、副都御史等任中,从典稽查核实最为精详,使“奸弊不得行”,并节省开支累计上万。在兵部右侍郎任上,从典严格执行选取制度,凡认为不能办的事决不面从。他著有《砥愚说》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奉旨要办安徽布政使年希尧、凤阳知府蒋国正贪污案,使首犯国正处斩、希尧免职。在户部尚书任职期间,他一分一厘不敢隐匿,按时供给钱粮,从无拖延。入阁后,对自己要求更严,退朝后,正坐读书,对国是决策严格保密,“虽子弟莫能知”(清同治《阳城县志》)。从政30多年,田从典性甘俭约,食不兼味,家无厚产,门无杂宾。
当时,人们想从田从典身上总结些为人处事的妙诀,同乡人田嘉谷问他为什么能受到皇帝的倚重和同列的敬信,他回答是:“朴诚而已”;又问他如何使用部下,他说:“任之弼尽其才,有小过则宽之”(《清史稿》)。
田从典从广东英德县知县任职起,历任御史、右通政参议、左右通政、光禄寺卿、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兼管光禄寺、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雍正三年(l725)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雍正六年三月,这位年已77岁的老臣恳请退休,方得以批准,却病逝于途中。以严厉著称的雍正帝亲书“清谨公方”四字赠他,并赠诗赞曰:“出纳望同天北斗,清芳品拟省中兰”,谥文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