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田启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下1.jpg
田楼一隅
清乾隆三十五(公元1770)年,归德田氏十四世公——登,将家由田老家南搬八里,建楼舍而居。并以其父理之号——“南田”为楼命名,以楼名得村庄名——南田楼,简称田楼。成为田老家田姓外迁村庄之一。田楼村的外迁选址、修建命名等相关活动,均包含着儒家的伦理纲常。
田珍之长兄珙子六:梯、楷、朴、榈、柯(过继给珙之二弟琏)、国柄。柯继琏后,按传统门支说法,珙下有梯、楷、朴、榈、国柄五门,其后代就用五门之几的门支记述,田楼村人属楷门——五门之二门支。楷之曾孙泓聚,在今日田楼村西南隅开启新坟地。泓聚子四,三位均随其葬在此坟地,而唯独另一子理,在田老家御祭坟前,另启新坟地。泓聚的三子理,为表示对父辈的孝道,弥补自己未能随其父的缺憾,作出让长子敬祖继续留在田老家,让次子登搬至其父泓聚所在坟地旁建家居住,两子一南一北——泓聚坟和他本人的坟地,分别尽孝道,这就是新建田楼的背景。
登公定居,其后代祖辈忠孝传家,以耕读、农耕度日。在农闲时,也兼营一些手工业作坊:压制毡帽、木材加工、手工抄纸、打靛印染、磨香油和弹花轧花等。部分村民继承先祖“施医方于世”的传统,广施善举,行医传术,为本村和邻村村民施医治病,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回顾村史,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田楼的兴衰,就像中国的一个缩影。
康乾盛世,始建田楼。当时盛况如何,今虽不得而知,但从村中留下的“三宝”——楼壳廊子、花石头、石门台子,能看出是大家大户。楼院失火(注:时间、起因不详。笔者认为应为1840年前后),留下一片叫“楼壳廊”子的废墟,至今仍瓦砾遍地,荒芜不堪。荒地上横躺着几大块造型奇特灵璧石——村里人叫它花石头。荒地南面不远处——可理解成当时院落的大门所在处,有两块高大的石门台。笔者曾以此写过散文《村中三宝》。可引出一段来:
回忆那几块怪石,错落的外沿和凸凸凹凹组成的各种图案,如狮如虎、像龙像凤、似花似鸟……想啥像啥,变幻无穷,给人以高雅的享受。从这些废弃物的原始“功能”中,清晰地影射出它们固有的辉煌:废弃地上是一片楼群,因此我村的名就叫田楼;石门台,是与楼院相匹配的高大宽阔门楼,留下“脚印”;几块如牛大的花石,是专供欣赏所用,也是“三宝”中品位最高之物。足足展现出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时坐北朝南,前庭、中院、后花园的古式建筑群,海市蜃楼般的田楼原貌,在我心中复原,小小村庄中确有祖辈留下的亮点。
另外,通过田楼村人的受教育情况,能映射出村里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某一时段的现状。
初始,有耕读到农耕。归德田氏读书,“始于进盛于珍”。田楼村由登公为家长的戬璧、戬璋及其后代7人——祖孙三代计10人,均为读书者。但是很巧,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年,田楼已历经70年,自此之后,田楼所新生男童,都无读书记载,渐渐成为农耕之家的文盲村。民国之初,再办私塾,供本村和邻近村的学生入学,我父亲田汉章,就是一位先读私塾,又考入“洋学”的学生,也成为田楼村第一名入读中等师范者。1949年4月,成为田楼村第一位国家干部。
【今日田楼】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距田楼3里路的党洼,设立党洼初级小学,田楼村适龄学生在此入读。后来,实行一村一校(时称大队),田楼的学生到王庄村小学就读。现在,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村内男女适龄儿童,都受到良好教育。村里不少学生,先后考入各类中专、大专和本科院校,成为国家干部、教师和工人。
田楼村人口不多,当今,包括在外工作的人(城市户口),不足300人(城市户籍的有近1/3)。其中,出国留学者2人;读研毕业和正在读研者5人;本科学历和正在读本科者15人;专科学历和正读专科者16人;中专学历9人。其间,有正副教授、讲师职称的有学位者,也有县团职、科局级干部。
近100多年来,国家积贫积弱,村民困苦,村内再无人居楼房。先辈们日夜盼望失火的“老楼跟”,能再生出新楼来,一直无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建楼房,截至目前,计25座楼,占村户数的80%以上。此时,我以2011年夏所立《田楼村村碑》结尾文字作总结:
公元2004年,归德田氏第八次修《归德田氏家乘》,定世系取名用字:“戬谷绵徽绪,宜章启壮图。征庸先揆牧,明历式俞都。奉钦泽民举,忠君显英儒。聪智承洁朴,弘光政清录。”今“宜章启壮图征”六世同村,邻里和谐,务农、务工、经商、授教、从军、从政者,皆有之。男女老幼,着时装,食细粮,瓦舍楼房起居,电视、电脑、轿车入户,手机普及。农历七月七,村唱大戏五日,已十年有六耳。时世太平,民富国强。为恭尊先祖,缅怀故人,弘扬历史,追溯辉煌,播撒文明,凝聚族人,筹谋未来,传承后世,特立碑记之。
以上,我说得过于乐观,又想起我为2004年版《归德田氏家乘》写序时的几句话:“归德田氏家族,人丁兴旺,尊纲守纪,忠孝传家……成豫东一名门望族。田珍、田雨金等文、武名人,皇王圣旨有名,《归德田氏家乘》有记。但自明、清之后,如珍公、雨金公等先祖,功成名就、感召后人之显赫者,不多见耳。此间,显得田氏家族,虽众生济济而人才寥寥,此乃吾田氏后生愧疚之处也。”借此,去平衡我们的心态,去激励田氏后生的成长。
【潺潺尾声】
文章在前段落笔,也算是符合我设立的主题。但是,会有朋友发问: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成千上万的人几乎一个面孔——快节奏、向钱看、追求自我,谁还谈什么追溯祖先、姓氏渊源、族群发展等事由,又有什么意义?这个“问号牌”立得好,因为我也曾经对着它发过愣,产生过此类想法。但是随着继续接触与思考,跨过这个“牌界”,就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据我所知,家谱,通称谱牒。对其发展,有起于唐、宋,盛于明、清之说,也有起于西周先秦之说,还有随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同行之说。我认为,不论何时兴起何时盛行,就目前而言,中国现存的各姓氏、各家族的各种版本的谱牒,已经不计其数,并且形成一种固定的文本模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家族宝典。各家谱牒,都具有明显的地方、族群、姓氏特色,和丰富的传统华夏民族的文化内涵。因此,中国谱牒,是集中华族群人伦文化、姓氏祖根文化、家族礼制文化于一身的典型文化积累,是中国优秀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升华的成果之一。
固然,修续谱牒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由初始创立到最终成熟——相约遵守的固定文体,形成一套不可更变的森严等级制度:皇家冠以“本纪”,王侯之家称为“世家”,公卿大夫之家记为“家乘”,五品以下官员及平民之家曰“家谱”。虽有等级之分,但其结体极为统一:除记载本族世系外,还有国之法度纲纪,民之世俗伦理,族之规制祖训,先贤名句及警示格言引录等。这些内容谱牒中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还要列入省目重要章节。尽管这些称谓和内容,都带有时代的痕迹,有些文语词句,甚至成为与当今时代精神不符的“老古董”。但是,一家之谱的形成过程,是建立在共同血缘基础之上的共同文化的认同,是共同道德规范目标的共同志趣的融合。族谱由酝酿续修到成卷,标志着本家族共同制度的确立,和付诸实施的开始,对于守纪遵纲、崇德重礼、抑恶扬善、规范人伦、主导族人忠孝传世、尊长爱幼、团结和睦、互帮互助、提高族群道德水准,有着其他教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之作用。对促进宗族和谐、家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增强向心力、凝聚力,都会发挥积极的正面作用。因此,若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量,处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的家谱,又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约束力的一种补充,也是我们今天应借鉴的可贵成分。
再者,每一支家族之谱牒,都是一个族姓、一方族人的家族历史的记录,无一例外地记载着家族世系传承和重要的人物事迹,记载着家族的风俗礼仪,以及与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胜古迹等,成为本家族的重要专有文献,堪称神秘的家族符号。同时还记载着一定历史时期本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是对整个社会某个时段历史背景的一个反映、一个追溯、一个承接、一个弥补。所以,通过家谱,不仅能通晓本家族的历史,而且还能够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世人生产、生活情况。从这一点说,家谱不仅仅是本族的历史资料,也是与正史、方志同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我国众多史学资料中,难以觅得的细微之史料,是对历史文献的延伸、细化和必要补充。
一个族群之后人,通过阅读本家族的文献记载,谈论本家族的兴衰与发展,会倍感这段史料的亲切和接近自我,更觉可读、可信。对于认识自身,改造自身,造福自身,有巨大的感召力、亲和力,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无数个族群,组成一个区域、一个社会团体,形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族群、每个地区都和谐和睦,中华民族就是国泰民安,幸福安康。
这就是我“问号牌后”的潺潺尾声。
(注:此文发表于2012年7月25日京九晚报23版)
文章来源于商丘网:
http://www.sqrb.com.cn/sqnews/2012-07/25/content_145774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