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定田氏源流考 第二章 世次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0564 添加时间:2007-10-30 0:02:54 |
|
先祖 帝舜 帝舜,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於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於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於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於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於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穀。”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於是以益为朕虞。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穀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先祖妣 娥皇/女英 尧帝以二女事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女自娇,犹女英谦恭逊让事舜亲戚,有妇道,后合殡于潇湘,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女英生商均。
先祖次妣 癸比 生二女:霄明、烛光
帝舜子 商均 禹封于虞地。正义谯周云以虞封舜子均于商,故号商均也。或云以虞封舜子,虞国,舜后所封邑也。《元和姓纂》云:“陈,出自妫姓,虞帝之后。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城,三十二世孙遏父为周陶正。” 《左传•昭公三年》云:“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左传•哀公元年》云:“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阝,灭夏后相。后緍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商均而下,陈胡满公而上,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见于《左传》,然断续不序。 秀山、酉阳及吾邑老谱云商均传二十七代至遏父。 今从《元和姓纂》。
阏父(舜帝三十三世孙) 《元和姓纂》云:(商均)三十二代孙遏父为周陶正,武王妻以元女大姬,封之宛丘,为陈侯,以奉舜后,是为胡满公。《左传》云:“郑子产献捷于晋,戎服将事。晋人问陈之罪,对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史记》云“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後索隐 按《左传》,虞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武王。杜注:遏父舜之后,陶正官名,是生满公者也”。而秀山、酉阳及吾邑老谱云阏父子为妫满。今从《左传》《索隐•杜注》及谱书。
阏父子 妫满(舜帝三十四世孙) 《史记•陈杞世家》云:“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後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後,得妫满,封之於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胡公建都于河南淮阳,其后裔一部分以国为姓姓陈,另一部分后裔以其谥号为姓姓胡,胡公卒,子犀侯为申公。
陳胡满公长子 申公(舜帝三十五世孙) 申公名犀侯。申公卒,立弟皋为相公。
陳胡满公次子 相公(舜帝三十五世孙) 相公名皋。相公卒立相之子突为孝公。
陳相公子 孝公(舜帝三十六世孙) 孝公名突。孝公卒,立子圉立为慎公。
陳孝公子 慎公(舜帝三十七世孙) 慎公名圉立,当周厉王时。慎公卒,立子宁为幽公。
陳慎公子 幽公(舜帝三十八世孙) 幽公名宁,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二十三年幽公卒,立子孝为鳌公。
陳幽公子 鳌公(舜帝三十九世孙) 鳌公名孝,鳌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鳌公卒,立子灵为武公。
陳鳌公子 武公(舜帝四十世孙) 武公名灵,武公十五年卒,立子说为夷公。
陳武公长子 夷公(舜帝四十一世孙) 夷公名说,是年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立弟燮为平公。
陳武公次子 平公(舜帝四十一世孙) 平公名燮,夷公弟。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二十三年平公卒,立子圉为文公。
陳平公子 文公(舜帝四十二世孙) 文公名圉。文公元年,娶蔡女,生子佗,十年文公卒立子鲍为桓公。
陳文公长子 桓公(舜帝四十三世孙) 桓公名鲍,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卫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公元前七百二十二年),鲁杀其君隐公,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陳桓公鲍卒。
陳文公次子 厉公(舜帝四十三世孙) 历公名佗,桓公弟。其母蔡国女,桓公病,蔡人为佗谋杀桓公太子免而立佗,号历公。历公二年生子名完。
始祖 田敬仲完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敬仲完,陳历公之子。敬仲完出生时,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厉公者,陳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文公卒,厉公兄鲍立,是为桓公。桓公与他异母。及桓公病,蔡人为佗杀桓公鲍及太子免而立佗,为厉公。厉公既立,娶蔡女。蔡女淫於蔡人,数归,厉公亦数如蔡。桓公之少子林怨厉公杀其父与兄,乃令蔡人诱厉公而杀之。林自立,是为庄公。故陳完不得立,为陈大夫。厉公之杀,以淫出国,故春秋曰“蔡人杀陈佗”,罪之也。庄公卒,立弟杵臼,是为宣公。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相爱,恐祸及己,完故奔齐。齐桓公欲使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後,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与京。”卒妻完。完之奔齐,齐桓公立十四年矣。完卒,谥为敬仲。仲生孟夷。敬仲之如齐,以陳字为田氏。” 注:以陳字为田氏说法有所三: 1. 集解徐广曰:“应劭云始食菜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 2. 索隐据如此云,敬仲奔齐,以陳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 3. 正义案:敬仲既奔齐,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陳字为田氏。 《左传》云:“二十二年春,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弛于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请以死告。《诗》云:‘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使为工正。饮桓公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田稺孟夷(二世祖) 田稺孟夷生田湣孟庄。
田湣孟庄(三世祖) 湣孟庄生田文子须无。
田文子须无(四世祖) 田文子须无事齐庄公。晋之大夫栾逞作乱於晋,来奔齐,齐庄公厚客之。晏婴与田文子谏,庄公弗听。文子卒,生桓子无宇。
田桓子无宇(五世祖) 田桓子无宇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无宇卒,生武子开与厘子乞。
田厘子乞(六世祖) 田厘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粟廪我民以大斗,行阴德於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强,民思田氏。晏子数谏景公,景公弗听。已而使於晋,与叔向私语曰:齐国之政,其卒归於田氏矣。晏婴卒後,范中行氏反晋。晋攻之急,范,中行请粟於齐。田乞欲为乱,树党於诸侯,乃悦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於齐,齐不可不救,齐使田乞救之而输之粟。景公太子死,後有宠姬曰芮子,生子荼。景公病,命其相国惠子与高昭子,以子荼为太子。景公卒,两相高,国立荼,是为晏孺子。而田乞不悦,欲立景公他子阳生。阳生素与乞欢。晏孺子之立也,阳生奔鲁。田乞伪事高昭子,国惠子者,每朝代参乘,言曰:始诸大夫不欲立孺子。孺子既立,君相之,大夫皆自危,谋作乱,又给大夫曰:高昭子可畏也,及未发先之。诸大夫从之。田乞。鲍牧与大夫以兵入公室,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公师败。田乞之众追国惠子,惠子奔莒,遂反杀高昭子。晏孺子奔鲁。田乞使人之鲁,迎阳生。阳生至齐,匿田乞家。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幸而来会饮,会饮田氏。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盟立之,田乞诬曰:我与鲍牧谋共立阳生也,鲍牧怒曰:大夫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欲悔,阳生乃顿首曰:可则立之,不可则已,鲍牧恐祸及己,乃复曰:皆景公之子,何为不可?遂立阳生於田乞之家,是为悼公。乃使人迁晏孺子於骀,而杀孺子荼。悼公既立,田乞为相,专齐政。四年,田乞卒,子常代立。
田成子常(七世祖) 鲍牧与齐悼公有却,弑悼公。齐人共立其子壬。是为简公。田常成子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简公。田常心害监止,监止幸於简公,权弗能去。於是田常复修厘子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齐大夫朝,御鞅谏简公曰:田,监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君弗听。子我者,监止之宗人也,常与田氏有却。田氏疏族田豹事子我有宠。子我曰:我欲尽灭田氏适,以豹代田氏宗,豹曰:臣於田氏疏矣。不听。已而豹谓田氏曰:子我将诛田氏,田氏弗先,祸及矣。子我舍公宫,田常兄弟四人乘如公宫,欲杀子我。子我闭门。简公与妇人饮檀台,将欲击田常。太史子余曰:田常非敢为乱,将除害。简公乃止。田常出,闻简公怒,恐诛,将出亡。田子行曰:需,事之贼也。田常於是击子我。子我率其徒攻田氏,不胜,出亡。田氏之徒追杀子我及监止。简公出奔,田氏之徒追执简公於徐州。简公曰:早从御鞅之言,不及此难,田氏之徒恐简公复立而诛己,遂杀简公。简公立四年而杀。於是田常立简公弟骜,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为相。田常既杀简公,惧诸侯共诛已,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赵之使,修功行赏,亲於百姓。以故齐复定。田常言於齐平公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行之五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常於是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而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邪,自为封邑。封邑大於平公之所食。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後宫。後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後宫者不禁。田常卒,有七十余男。子襄子盤代立相齐。
田襄子盘(八世祖) 田襄子既相齐宣公,三晋杀知伯,分其地。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襄子卒,子庄子白立。
田庄子白(九世祖) 田庄子相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伐晋,毁黄城,围阳狐。明年,伐鲁、葛及安陵。明年,取鲁之一城。庄子卒,子太公和立。
田太公和(十世祖) 田庄子相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伐晋,毁黄城,围阳狐。明年,伐鲁、葛及安陵。明年,取鲁之一城。庄子卒,子太公和立。田太公相齐宣公。宣公四十八年,取鲁之郕。明年,宣公与郑人会西城。伐卫,取毌丘。宣公五十一年卒,田会自廪丘反。宣公卒,子康公贷立。贷立十四年,淫於酒妇人,不听政。太公乃迁康公於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明年,鲁败齐平陆。三年,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於周室,纪元年。齐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
田桓公午(十一世祖) 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韩,韩求救於齐。齐桓公召大臣而谋曰:“蚤救之孰与晚救之?”驺忌曰:“不若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韩且折而入於魏,不若救之。”田臣思曰:“过矣君之谋也!秦、魏攻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齐也。”桓公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为得齐之救,因与秦、魏战。楚、赵闻之,果起兵而救之。齐因起兵袭燕国,取桑丘。六年,救卫。桓公卒,子威王因齐立。
田威王因齐(十二世祖) 是岁,故齐康公卒,绝无后,奉邑皆入田氏。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三年,三晋灭晋后而分其地。六年,鲁伐我,入阳关。晋伐我,至博陵。七年,卫伐我,取薛陵。九年,赵伐我,取甄。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於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於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於齐二十馀年。驺忌子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驺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说,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语音。”驺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国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王又勃然不说曰:“若夫语五音之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为乎丝桐之间?”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王曰:“善。”驺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见之曰:“善说哉!髡有愚志,原陈诸前。”驺忌子曰:“谨受教。”淳于髡曰:“得全全昌,失全全亡。”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毋离前。”淳于髡曰:“豨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事左右。”淳于髡曰:“弓胶昔幹,所以为合也,然而不能傅合疏罅。”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自附於万民。”淳于髡曰:“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淳于髡曰:“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任;琴瑟不较,不能成其五音。”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脩法律而督奸吏。”淳于髡说毕,趋出,至门,而面其仆曰:“是人者,吾语之微言五,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是人必封不久矣。”居期年,封以下邳,号曰成侯。威王二十三年,与赵王会平陆。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於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梁惠王惭,不怿而去。二十六年,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於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对曰:“夫魏氏并邯郸,其於齐何利哉?且夫救赵而军其郊,是赵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乘魏之弊。”威王从其计。其后成侯驺忌与田忌不善,公孙阅谓成侯忌曰:“公何不谋伐魏,田忌必将。战胜有功,则公之谋中也;战不胜,非前死则后北,而命在公矣。”於是成侯言威王,使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郸拔,齐因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於是齐最彊於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三十三年,杀其大夫牟辛。三十五年,公孙阅又谓成侯忌曰:“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於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之卜者,验其辞於王之所。田忌闻之,因率其徒袭攻临淄,求成侯,不胜而奔。 三十六年,威王卒,子宣王辟彊立。
田宣王辟疆(十三世祖) 宣王元年,秦用商鞅。周致伯於秦孝公。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於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於齐。宣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於魏,不如蚤救之。”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於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於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於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其后三晋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於博望,盟而去。七年,与魏王会平阿南。明年,复会甄。魏惠王卒。明年,与魏襄王会徐州,诸侯相王也。十年,楚围我徐州。十一年,与魏伐赵,赵决河水灌齐、魏,兵罢。十八年,秦惠王称王。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十九年,宣王卒,子湣王地立。
田闵王地(十四世祖) 湣王元年,秦使张仪与诸侯执政会于齧桑。三年,封田婴於薛。四年,迎妇于秦。七年,与宋攻魏,败之观泽。十二年,攻魏。楚围雍氏,秦败屈丐。苏代谓田轸曰:“臣愿有谒於公,其为事甚完,使楚利公,成为福,不成亦为福。今者臣立於门,客有言曰魏王谓韩冯、张仪曰:‘煮枣将拔,齐兵又进,子来救寡人则可矣;不救寡人,寡人弗能拔。’此特转辞也。秦、韩之兵毋东,旬馀,则魏氏转韩从秦,秦逐张仪,交臂而事齐楚,此公之事成也。”田轸曰:“柰何使无东?”对曰:“韩冯之救魏之辞,必不谓韩王曰‘冯以为魏’,必曰‘冯将以秦韩之兵东卻齐宋,冯因抟三国之兵,乘屈丐之弊,南割於楚,故地必尽得之矣’。张仪救魏之辞,必不谓秦王曰‘仪以为魏’,必曰‘仪且以秦韩之兵东距齐宋,仪将抟三国之兵,乘屈丐之弊,南割於楚,名存亡国,实伐三川而归,此王业也’。公令楚王与韩氏地,使秦制和,谓秦王曰‘请与韩地,而王以施三川,韩氏之兵不用而得地於楚’。韩冯之东兵之辞且谓秦何?曰‘秦兵不用而得三川,伐楚韩以窘魏,魏氏不敢东,是孤齐也’。张仪之东兵之辞且谓何?曰‘秦韩欲地而兵有案,声威发於魏,魏氏之欲不失齐楚者有资矣’。魏氏转秦韩争事齐楚,楚王欲而无与地,公令秦韩之兵不用而得地,有一大德也。秦韩之王劫於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於秦韩,此其善於公而恶张子多资矣。”十三年,秦惠王卒。二十三年,与秦击败楚於重丘。二十四年,秦使泾阳君质於齐。二十五年,归泾阳君于秦。孟尝君薛文入秦,即相秦。文亡去。二十六年,齐与韩魏共攻秦,至函谷军焉。二十八年,秦与韩河外以和,兵罢。二十九年,赵杀其主父。齐佐赵灭中山。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於章华东门。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释帝而贷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孰虑之。”於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所以为王也。齐彊,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安邑也,此韩聂之所祷於王也。”秦王曰:“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万乘之国自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何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以此决事。”秦王曰:“诺。”於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於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三十九年,秦来伐,拔我列城九。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王解而卻。燕将乐毅遂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湣王出亡,之卫。卫君辟宫舍之,称臣而共具。湣王不逊卫人侵之。湣王去,走邹、鲁,有骄色,邹、鲁君弗内,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相齐湣王。淖齿遂杀湣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卤器。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恒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而与私通焉。淖齿既以去莒,莒中人及齐亡臣相聚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惧其诛己也,久之,乃敢自言“我湣王子也”。於是莒人共立法章,是为襄王,以保莒城,而布告齐国中:“王已立在莒矣。”
田襄王法章(十五世祖) 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汙吾世。”终身不睹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睹故失人子之礼。襄王在莒五年,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迎襄王於莒,入临菑。齐故地尽复属齐。齐封田单为安平君。十四年,秦击我刚寿。十九年,襄王卒,子建立。
田王建(十六世祖)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卻,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於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卻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卻彊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秦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遂围邯郸。十六年,秦灭周。君王后卒。二十三年,秦置东郡。二十八年,王入朝秦,秦王政置酒咸阳。三十五年,秦灭韩。三十七年,秦灭赵。三十八年,燕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杀轲。明年,秦破燕,燕王亡走辽东。明年,秦灭魏,秦兵次於历下。四十二年,秦灭楚。明年,虏代王嘉,灭燕王喜。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王建有子满。 田满(十七世祖) 老谱云:“后逃南京波寗府东水门,生登高。”
田登高(十八世祖) 老谱云:“以犀牛入贡,汉高祖诏为驸马,封都督元帅大将军,公主刘氏生田何,查登高系齐王之后。刘敬奏言后迁于京兆。”
田何(十九世祖) 老谱云:“赐大学士,住京兆。十三世生蚡。” 《史记*儒林传》云:“自鲁商瞿受易孔子,孔子卒,商瞿传易,六世至齐人田何,字子庄,而汉兴。田何传东武人王同子仲,子仲传菑川人杨何。何以易,元光元年徵,官至中大夫。”《汉书*儒林传》云: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绝也。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雒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同授淄川杨何,字叔元,元光中征为太中大夫。
田蚡(三十二世祖) 老谱云:“晋授都御史,生游。” 《汉书*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田蚡,孝景王皇后同母弟也,生长陵。窦婴已为大将军,方盛,蚡为诸曹郎,未贵,往来侍酒婴所,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中大夫。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皇后贤之。孝景崩,武帝初即位,蚡以舅封为武安侯,弟胜为周阳侯。蚡新用事,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诸将相。上所填抚,多蚡宾客计策。会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藉福说蚡曰:“魏其侯贵久矣,素天下士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即上以将军为相,必让魏其。魏其为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相尊等耳,有让贤名。”蚡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婴为丞相,蚡为太尉。藉福贺婴,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婴不听。婴、蚡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举谪诸窦宗室无行者,除其属籍。诸外家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以故毁日至窦太后。太后好黄、老言,而婴、蚡、赵绾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毋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曰:“此欲复为新垣平邪!”乃罢逐赵绾、王臧,而免丞相婴、太尉蚡,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婴、蚡以侯家居。蚡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士吏趋势利者皆去婴而归蚡。蚡日益横。 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上以蚡为丞相,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蚡。蚡为人貌侵,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蚡以肺附为相,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奏珍物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汉书》所载田蚡,汉武帝时太尉武安侯,与田何时代相近,非何十三世生。武安侯当非老谱所列三十二世祖。然《古今姓氏书辩证》云:“汉兴,诸田徙阳陵,又徙北平。太尉武安侯蚡,大鸿胪广明,大司农延年,皆其后。”说明太尉武安侯蚡也是京兆田氏。或许老谱有误?无考。现仍依老谱。
田游(三十三世祖) 老谱云:“封都尉史,妣刘氏,生岩。” 《旧唐书*列传隐逸》云:“田游岩,京兆三原人也。初,补太学生,后罢归,游于太白山。每遇林泉会意,辄留连不能去。其母及妻子并有方外之志,与游岩同游山水二十余年。后入箕山,就许由庙东筑室而居,自称“许由东邻”。调露中,高宗幸嵩山,遣中书侍郎薛元超就问其母。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谓曰:“先生养道山中,比得佳否?”游岩曰:“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帝曰:“朕今得卿,何异汉获四皓乎?”薛元超曰:“汉高祖欲废嫡立庶,黄、绮方来,岂如陛下崇重隐沦,亲问岩穴!”帝甚欢,因将游岩就行宫,并家口给传乘赴都,授崇文馆学士,令与太子少傅刘仁轨谈论。帝后将营奉天宫于嵩山,游岩旧宅先居宫侧。特令不毁,仍亲书题额悬其门,曰“隐士田游岩宅”。文明中,进授朝散大夫,拜太子洗马,垂拱初,坐与裴炎交结,特放还山。” 老谱列三十三世祖游,当为晋朝人,生子岩。然唐高宗时田游岩者,高士名隐,亦京兆田族。或有关连而错误?或无干系而巧合?无考。现仍依老谱。
田岩(三十四世祖) 老谱云:“授父职,妣刘氏,生如云。”
田如云(三十五世祖) 老谱云:“袭官。妣刘氏,生七子,时如云辅刘裕,后位遂,诏七子为驸马,俱封恩国公,以七刘协镇七省,长表,镇陕西;次江,镇南京;三余,镇山东;四奇,镇江西;五注,镇四川;六宗,镇湖广;七金,镇江南。俱有嗣于各地详之。”
田表(三十六世祖) 老谱云:“封恩国公,任都尉使驸马职。妣公主刘氏,生锡爵、应禄移临潼县紫荆苑。”
田应禄(三十七世祖) 后裔紫荆堂田。 老谱云:“紫荆故址在陕西临潼三田村紫荆苑。昔田应禄累世同居,及曾孙真、广、庆三人重义,紫荆为誓:不死不分!庆妻佘氏不宜于室,欲求分,常以沸汤浇之。荆忽死,裂为三株。及事觉,庆弃其妻。由是佘氏不育女,田氏不分财,由是树仍活,花愈茂。后人因以为堂,垂训子孙,取其和气至祥以为传家之鉴焉即今湖广石碑楼之祖也。”吴均所传《续齐谐记》云:“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議分財。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荊樹,共議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樹即泵滿,狀如火然。真往見之,大驚,謂諸弟曰:「樹本同株,聞將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勝,不復解樹。樹應聲榮茂。兄弟相感,合財寶,遂為孝門。真仕至大中大夫。”老谱列应禄祖为南朝刘宋前期人,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书成梁武帝时。由此真、广、庆三田当为南朝齐人。然《御览》指田真为西汉人,《中国名人大词典》记田真为汉朝城人。祖与三田熟前熟后或有歧见,然为我湖广紫荆堂田氏之祖却无异议。京兆郡望,紫荆堂号,至此井然。憾我邑烽火朝朝,田姓由此以至大明合谱并派,世次佚缺。然我承满公与锡爵裔承文以及《宋史》所载承宝、承进、承海、承晓、承恩同为田和裔孙,同是北宋早期“官田”英杰,同辈兄弟。幸承文一族,自锡爵至今,谱载次序完整,代代相承。由锡爵至承文依序为:太龙—宗显谱云隋唐人,与锡爵相离甚远,以理不应只为孙辈,无佐证不敢擅越。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云“淄州田氏,邹平田敏,太子少傅致仕,生殿中臣章、太中大夫宗显。宗显生奉议郎纲及照。纲生畴。畴生文明,字德普。照生迪功郎俊民。俊民生延庆,字祖洽,並宣和六年进士。”二者或非一人?—文钦—阳明—克昌—道元—荣—载龙—时丰—佐禹—凤翔—承文。共传十二世。故应禄传十二世到承满。
田承满(四十九世祖) 始祖承满公,祖籍四川成都府万里桥今成都市南门大桥,即如老杜所云:“成都万里桥西旧草堂者是”。配宇文氏。宋庆历四年(公元一0四四年),公入翰林,奉旨敕叛,封太子太保,以荆湖南北路澧州府抚夷通判镇守慈利县武口寨。是年,公携眷亲,由蜀来永。宋史载:“嘉佑二年(公元一0五七年),罗城洞(今大庸所西)洞蛮寇澧州,发兵击走之”,所发之兵,正是承满公兵;《永定县乡土志》•地理载:“佳门圻在水汲头,崇山之支垄也,旧本一山连属,明天启时,山崩裂訇然中开,其中为双水涧悬流至此而下入澧。相传宋田承满曾屯兵于此”;本邑各地田氏谱牒,对公之伟绩,均详载之。迨天年永终,出一十二柩,或葬白羊山、或葬莫家岗、或葬纱帽山,真冢莫辨。后子孙飘零,有遇祸更姓为庹之宗朝、宗官、宗宰、宗相者,朝生赞日、赞月、赞星、赞辰;有迁慈利金平之田世修者。其间谱牒失散,传承失考。明时,宗族繁盛,裔孙纷纷归宗依祖,至清嘉庆二十五年,仍居永邑之田氏,有以下各房,或树碑,或立谱,或修祠,祭祀满公:一为公之后田子安裔。子安生志颛;志颛生伦、僔、傑、仪,居八家河。一为公之后田世民裔。世民生亮、敬、盛;亮有后永安、永通、永福、永丰 ,居田家坊。一为公之后田景裔。景生宏庆、宏志、宏广、宏有、宏和、宏德、宏安、宏敦;庆生显月,志生显召,德生显元、显完、显宽,敦生显成,居二家河。一为公之后田宦裔。宦生大樟;大樟生邦祖、邦祯、邦畯、邦畴、邦畏;居阳湖坪。一为公之后田文开裔。文开生国林;国林生之龙、之虎、之凤,居仙仁溪。其后,有公之二十四世孙田有尊、田有林裔,居杨家溪,亦修祠祭公。椒衍瓜绵,公元二零零七年十月初,永定公之田姓裔孙户籍丁口二万一千七百四十三。 我邑田姓现用派序有二:一为“生(叔)年宏间(正)起荣昌;祚运其开须盛良;成康文景家声远;调顺丰亨福泽长。” 一为“单景公宏显文;启龙养年;单正广远;光裕永传;庭贵慈惠。”后为二家河用,前为余田通用。两者“年”同辈,依次比照。在“生”字之前,阳湖坪谱列“宦公—大樟—邦—单—有”五世先祖。八家河牒载“志颛—单—世—单—永—单—万”七世先祖。唯田家坊谱增列“承世子凤永单万大在尚有”十一辈字派,并载二世祖世明为明宣德解元;三世祖子亮为成化翰林编修;七世祖万臣生西、阳始祖大樟。误也。原因一,大樟田裔我邑田氏人文鼎盛者,修谱而早而多而善,于该十一字派,在前不言之,在后弗采之。原因二:大樟裔谱载大樟生于正德五年,二家河谱云景公高宦公一辈为正德时人,八家河又有残碑载“世通与宦公同辈子浩、颙、滋嘉靖年间家分三房。”三地符合,所载人事时间无疑。而宣德致正德,七十年之隔,何来七代之传?世明世通或为同辈族人?余不敢冒昧认定。然诚如大樟裔光绪年修谱首事、公之十二世孙祚徯所云:“我族自有字起派,至生字而始,錬句叶韵,继继承承,支派清釐不爽。”生字之前,当不存统一字派。 我邑田家坊、酉阳地田氏谱书均载有明朝田世忠田承文裔老谱。承文以下世次为:正元—仕儒—佑恭—汝弼—祖翰—宗祠—庆云—興圭—应仁—景春—维纲—茂江—仁爵—单(海老谱云:“元命征楚,明授武德将军,卒于酉司卜海坝。”)—世忠老谱云:“明洪武二十三年诰授重庆卫中所千户侯,后诏升湖广施州卫大田所世袭正千户。”—单(真老谱云:“袭千户侯住湖北。”富老谱云:“住酉司,生永亮、永敬、永信。”贵)。一九九四年酉阳修谱,包家咀永亮裔孙一十九世入谱,其子单字勲,其孙万钟,以至一十九世振华、昌荣、昌卜、昌明诸君。符合有三:酉阳包家咀自田海至万忠六代与我裔八家河叔字辈前六代字派符合;酉阳包家咀六代远八家河六代数十年与承文远承满数十年符合;一九九四年八家河田族已见成字辈,当为六代永字辈一十八世孙。其时,酉阳先八家河一代,与酉阳祖远于八家河祖符合。结论为一:两地六代为同辈字派无疑。故,承满公传十三世至八家河志颛,传十四世至二家河景公。传十五世至阳湖坪宦公。其间名讳佚缺,不能妄加,留与后考。以下世次以八家河为例。 田志颛(六十二世祖) 单(六十三世祖) 世(六十四世祖) 单(六十五世祖) 永(六十六世祖) 单(六十七世祖) 万(六十八世祖) 叔(六十九世祖) 年(七十世祖) 弘(七十一世祖) 正或维(七十二世祖) 起(七十三世祖) 荣(七十四世祖) 昌(七十五世祖) 祚(七十六世) 运(七十七世) 其(七十八世) 开(七十九世) 须(八十世) 盛(八十一世) 良(八十二世) 成(八十三世) 康(八十四世)。
注: 宗显裔谱云宗显为田完四十世孙,而依旧谱实列应为三十九世。 秀山田兴照近制田氏世次图,改田蚡为田何子,废“何十三世生蚡”,合田游田岩为田游岩,少一十四世。在蚡与游岩间増列十四代世计十五世。故比旧谱多出一代,列宗显为四十世孙。然増列之十四人郡望堂号相异,时间前后相爽。二零零六年十一月,承文后裔保靖田氏谱书采用兴照公所制世次,已见八十七世孙,当为八十六世,比我裔先出两世,与承文先我承满公数十年符。 (待续) |
|
上一条信息:
永定田氏源流考 第一章 来源
下一条信息:
韩国100大姓和中国100大姓排名对比
|
|
|
|